瞎寫 | 有些道理

作者:獨眼

鏈接:哪些道理是你踏入社會才明白的? - 獨眼的回答 - 知乎

1 馬太效應

感觸最深的是馬太效應(Matthew Effect)。這幾乎是不以個人意志為轉移的。

優勢會不斷被強化積累。

In sociology, the Matthew effect (or accumulated advantage) is the phenomenon where "the rich get richer and the poor get poorer." In both its original and typical usage it is meant metaphorically to refer to issues of fame or status, but it may also be used literally to refer to cumulative advantage of economic capital. The term was first coined by sociologist Robert K. Merton in 1968 and takes its name from the parable of the talents in the biblical Gospel of Matthew. As a result of the Matilda effect, Harriet Zuckerman is also credited by Merton as the co-author of the Matthew effect.

我記得的故事是《聖經》里《馬太福音》,馬太給了他三個兒子同樣多的錢讓他們出去掙錢,等他們回來的時候,賺最少的兒子的錢被拿走,賺最多的兒子則得到了馬太給的下一筆錢投資。

在工作中,很多事情都與馬太效應相關,一開始,你的起點高,獲得的資源就好;你工作的完成度與質量高,就會得到更大關注,得到高附加值的機會。逐漸高附加值的優勢累積,會令你成為不可或缺的人。

(當然,一旦不可或缺就會很辛苦。別人的期待意味著無盡的壓力。)

2 別做「不高興」

「沒頭腦」與「不高興」打仗,勝利的絕對不會是「不高興」。

我一直在思考沒頭腦與不高興的區別,在工作中,沒頭腦行動力強,勇比謀多,迎難而上;不高興言語睿智,善於抗辯,思前想後,意見多多,無所作為。

這兩種人當然都是工作團隊中並不可取的人物,可我的體會是……不高興比沒頭腦可怕。沒頭腦常常會讓人有驚喜,不高興卻只能讓人一再失望,他們還會為自己所有的消極做解釋,因為他們自我消耗很大所以也容易認為自己受的苦最多。而由於現實中的一部分不高興善於表達渲染,他們的存在有時會給同事和團隊帶來很大損耗,而他們常常會忘了,發現問題和困難是非常敏銳的優點,可是團隊的目的是把事情做成而不是止步於前。

與此同時,每個人腦子裡都有一個沒頭腦和一個不高興,遇到事情他們就會各說各的。可能不高興會頭頭是道,一定要讓自己保持勇氣,不要被負面力量帶垮(垮了就會讓以後更難,原因是馬太效應),扛起自己那個「不高興」再堅持一下,有時就是差一小會兒的工夫。

3 找師傅,更要靠自己

最方便或者是最幸運的是在工作中遇到一個導師(master),他們師傅帶徒弟一樣教授技能、指明方向,會讓人覺得心安。

我們會在工作中遇到很多聰明人,但假以時日又覺得他們水平一般,也沒什麼特別的大智慧。我不知道別的國家怎麼樣,似乎中國這個情況比較普遍,好多人抱怨上司老闆領導都是這種話。

好像各行業都在激烈的轉型和進步之中,老經驗不適合新情況,每個人都不是半桶水而是「半杯水」又要去救火的狀態。他們的遭遇都是新經驗,因為他們再往上也已經沒有師傅了……而我們作為工作者,想尋求的規範、妥帖、「傳承」帶來的心安,根本沒什麼可能。(連財務都面臨年年月月周周出現新規則……)

與其抱怨那些人不能帶自己、什麼也教不了,不如自己更精細地觀察、摸索、積累、交流。還是由於馬太效應,那些高層們即使看書少、對前沿流行的知識點了解有限,在你所工作的領域還是有條件接觸更多被優化提煉綜合過的信息;與比自己做得出色的人、與前輩多溝通,即使那些被磨平了的人,有時也有不為人知的經驗,甚至你知道了是什麼磨平了他都是一種預防。

4 追問真實原因

有時多問原因會更好地解決問題,比如,有人說一件事不能做,問清為什麼,發現原因是財務擔心對方無法按時開發票……根本就不是不能做嘛。有時候因為我們直接接受了指令而不追問,錯過了很多機會。而一旦找到真正的因果,會對許多事情的真實的發生髮展模式、許多人的人性更為了解,而免於囫圇、混沌,也會發現有些事與人並非看起來那麼複雜或簡單,有些事的因果也不是單向的……

5 別怕負責任

當下屬的時候總想問清責任……好像這樣就不至於背鍋、不至於受埋冤……其實有些事,想到底……做砸了必須是領導的責任……甚至不是你想背就背得了得……他敢交給你做,就得承受這個責任。做之前是否非要和領導掰清楚,或以怕擔責任為由推掉,如果還有些上進的雄心,務必三思。

有些醜話,前面說清楚了也是圖傷感情……影響後續的進程、彼此的信任……而就結果來說,如果一個領導天性就是不負責任、委過於人……你以為你前面說了就有意義嗎?

6 不要對自己說謊

自欺欺人的話,不必說。

---------------------------

其他

瞎寫 | 奇技淫巧 2016 · 1

瞎寫 | 奇技淫巧 2016 · 2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同學經常上課看知乎,說:「看這個比聽課有用多了。」?
有沒有一些人們普遍認同,但是實際很荒唐的理論?
什麼叫內心的感受比外在的大道理更重要?
a的貴重物品沒有放好,被b偷,且b坐牢了。請問a犯什麼錯誤?
為什麼人都說道理都懂就是做不到,就好比為什麼總是拿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讓自己生氣呢?

TAG:社会 | 道理 | 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