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基礎到進階,如何用PS曲線玩轉照片影調

作者: Thomas看看世界

公眾號: thomaskksj

如果說以前講到的直方圖是攝影師的「X光片」,那麼曲線工具一定是攝影師的「手術刀」了。

曲線作為重要的影調和色調調整工具,不僅存在於Photoshop中,在ACR,Lightroom甚至其他很多手機P圖軟體中都佔據著顯眼的位置。

本篇文章分為上下兩節。上節會先詳細談談什麼是RGB曲線,如何使用提亮壓暗、黑白場、對比度,以及局部調整曲線等基本形態,調整一張照片的影調。下節會繼續講解如何把各種基本曲線形態組合起來,達到陰暗調、膠片、漂白等等更複雜的影調效果。

曲線工具在哪?

曲線面板在Lightroom和Adobe Camera Raw工具中,都是緊接著基本面板的第二個面板,足以感受到它的重要性。

在Photoshop中,我們一般會使用曲線調整圖層來改變曲線。在PS中圖層面板的右下角,第四個圖標就是「新建調整圖層」選項,點擊後選擇「曲線」,我們就可以新建一個「曲線調整圖層」。

新建調整圖層,而不是在原圖層上直接改變曲線。優點就是可以讓我們方便的撤銷/恢復所做的任意調整。

曲線是什麼?

本文將重點講解RGB通道曲線,它是由紅(R)綠(G)藍(B)三個通道的曲線疊加而成的,可以「近似的」理解成圖片的亮度曲線。

RGB曲線調整的核心其實就是對原圖亮度的變換。

曲線的橫軸是原圖的亮度分布,從左到右依次是0值純黑,1-254的中間灰色值,以及最右邊255的純白最亮值。橫軸上疊加著一個直方圖,顯示出原圖各個亮度上,分別存在著多少像素。

曲線的縱軸是目標圖(調整後)的亮度,從下到上任然是0-255的亮度值。當中的那根線就是我們的「曲線」。當我們在曲線上任意取一個點,它的「輸入值」就是它橫軸對應的值,即原圖中的亮度,它的「輸出值」就是它縱軸中的數值,也就是調整後它的亮度值。

未調整的情況下,圖像的曲線會是一條對角線,也就是橫軸(原圖)和縱軸(目標圖)的亮度值相等。比如我在曲線上取了一個點,它的輸入和輸出值都是193.

如果我把這個點往上移動,可以看到這個點的輸出值變成了232.這意味著原圖直方圖上那些193亮度的點,都被提亮到了更亮的232。同時我們可以發現曲線的一個特點,當我們變動一個點的時候,旁邊的點也會跟著一起變化,離調整點越遠的點變化越小。這樣使得曲線調整的圖片,大多數情況都比較的平滑自然。

通過在曲線上添加控制點(錨點),我們就可以把曲線變成各種各樣的形態,從而達到我們想要的影調效果。接下來我就會通過一些基本的曲線形態,來進一步的解釋曲線。

提亮壓暗曲線

提亮和壓暗一張圖片,並不是我們想像中的對圖片中所有點都加大減小同樣的亮度值。比如下面這個曲線,就是把圖像上所有的點亮度都提高了64。這樣造成了2個不好的結果:

(1)圖片的高光區域直接過曝溢出了

(2)圖片的陰影和黑色區域亮度大大提高,使得圖片黑場不足,嚴重發灰。

所以我們一般提亮圖片都是用如下的曲線,把錨點放在中間調附近往上提。

這樣照片主要是中間調的亮度大幅提高。高光區域亮度提高較少,防止了過曝。陰影黑色區域提升也不多,較好的維持了圖像的對比反差程度。

同樣的,我們要壓暗一張圖片,也是用描點下拉圖片的中間調。保護陰影區域不欠曝,讓高光白色區域維持住對比度。

黑白場曲線

我們把照片上最暗的點叫做黑場,最亮的點叫做白場,黑白場的差值決定了一張照片的反差程度。通過橫移和豎移曲線的左右兩端,就可以加大和減小照片的黑白場差值。

比如下面這張圖片就是一張灰濛濛的低反差圖片,照片最暗的地方也只是亮度高達50多的深灰色,照片最亮的地方也只是200多的淺灰色。照片的黑色和白色區域完全沒有像素。

所以我把曲線最右側橫向左移,此時原來亮度值(輸入值)219的像素,全部被提亮到了255(輸出值)的純白色。照片中終於有了亮白的部分。

同樣我在曲線最左側建立一個錨點,橫向右拉,此時原來亮度值55的深灰色區域,就全部輸出成了亮度為0的純黑區域。照片中又有了深黑色。通過這兩步,我們加大了照片黑白場的差距,照片的反差就大大提高了。

黑白場差值大的圖片一般層次豐富,鮮艷銳利。但是照片的黑白場差值並不是越高越好。一個很大的誤區就是照片的黑場一定要是0,白場必須為255。實則不然,比如這張照片,照片的黑場是0,照片中有許多深黑區域,顯得反差比較大,可能並不是我們想要的效果。

我在曲線最左側建立一個錨點,縱向上拉。這樣輸入值為0的純黑部分,亮度被提高到了38。照片中不再有純黑,最暗的部分(也就是黑場)也是亮度38的深灰色,這樣的照片看起來更加的朦朧淡雅,符合我們想要的氣氛。

對比度曲線

對比度曲線,其實就是攝影里幾乎人人皆知的S型曲線和反S型曲線了。

增強對比度曲線(S型曲線),其實就是在高光處建立錨點並提高,在陰影處建立錨點並降低,拉出一個像英語字母S一樣的曲線。

仔細觀察S曲線,或許我們就能理解到其背後的原理。前面的教程我們提到過,一張照片按亮度從低到高分為黑色,陰影,中間調(曝光度),高光和白色5個部分。其中中間調區域的過渡與細節最為細膩。可以看到S型曲線中間部分,輸入和輸出值變化很小。所以S曲線在中間調區域的影響並不大,很好的保護了照片細節最豐富的部分。白色和黑色區域在最兩端,S型曲線對這些亮度區域的改變也不大,有效防止了過曝和欠曝溢出。S曲線主要是提高了原來照片中高光部分的亮度,降低了陰影部分的亮度,讓照片的影調更加偏向硬調。因此S曲線在保護黑白色與中間調細節的前提下,有效的提高了照片的對比度,幾乎成為了大部分照片必用的一步。

類似的,如果我們降低高光錨點,提高陰影錨點,形成一個反S的形狀。就是降低對比度曲線了。

曲線的局部調整

前面三個曲線形態都是作用在照片的全局。但數碼後期的一個核心思路,就是局部調整照片不同的區域,讓每個區域在展現出最好效果的同時不要影響到其他區域。比如這張圖片,雪山和湖之間的草地一片漆黑,需要提亮。

如果我直接應用提亮曲線,草地倒是變亮了,但雪山(高光部分)和天空(中間調部分)一下子就過曝了。

所以我需要建立兩個錨點,把提亮的高光和中間調部分重新拉回來。這樣這條曲線就只提高了照片陰影部分的亮度。

在局部調整曲線時,有一個非常有用的工具。就是圓圈中那個手一樣的圖標,點擊它之後再把滑鼠移動到圖像裡面,滑鼠就會變成一個吸管,同時在右邊曲線面板里,會實時顯示吸管所在點對應在曲線里的位置。單擊吸管,吸管所在的點,就會對應成一個錨點記錄在直方圖上,方便我們調整。比如這張圖,我想降低深色的山體的亮度,同時又保持住白色霧氣的亮度。所以我選擇「手」圖標後,先在紅圈1的山體處點一下,曲線中對應建立了1錨點。再在霧氣的紅圈2處點一下,曲線中就建立了對應的2錨點。

這樣我下壓1錨點,同時保持住2錨點,就只降低了陰影的山體區域,而高光的霧氣則沒有被影響。

上節講了RGB曲線是什麼。通過提亮壓暗曲線,黑白場曲線,對比度曲線三種基本形態,以及對他們的局部應用,就可以快速的調整一張照片的影調了。

下節將會進一步談談如何把這幾種基本曲線組合起來,調出複雜的影調效果。

學會三種基本曲線就像學會了加減乘除四則運算,知道了1+2=3。學會局部應用曲線就好像學會了計算中的括弧()一樣。

一旦我們學會了基礎的加減乘除和括弧,稍加組合變通,我們就可以理解 ((3+4*9/6)-7)+(4-2)*8 = 18 這樣複雜的等式了。

同樣的,三種基本曲線雖然看起來都很簡單,但當我們把這些基本形態結合起來的時候,卻可以創作出豐富多樣的複雜效果。

暗調效果曲線

下圖是一張英國七姐妹白崖的照片,如果我們想讓它更加的陰沉,彷彿世界盡頭一樣。應該怎麼調整呢?

直接運用我們學過的壓暗曲線,可以發現照片的中間調已經達到了我們想要的低沉影調。

直接運用我們學過的壓暗曲線,可以發現照片的中間調已經達到了我們想要的低沉影調。

這樣雖然暗部細節回來了,但是陰影部分發灰嚴重,烏雲已經完全失去了立體感。所以再在暗部建立2個錨點,疊加上一條S型曲線,提高暗部的對比度。可以發現天上的烏雲內部的層次對比又展現了出來。

最後在高光區也建立一個錨點上拉,相當於在高光部分疊加了一個局部提亮曲線,重新恢復了高光的亮度。

這張暗調照片的最後曲線=全局壓暗曲線+暗部提亮曲線+暗部增加對比度曲線+亮部提亮曲線。看起來很複雜,其實只要理解了原理非常簡單,三種基本曲線的一步步的疊加應用而已。

膠片效果曲線

下圖是一張泰國美功鐵路市場的照片,如果我們想讓它更有膠片味兒。應該怎麼調整呢?

最簡單的辦法就是直接套用PS里的顏色查找表(3D-Lut)工具或者使用各種第三方膠片濾鏡了。各種預設好的膠片LUT,可以快速的讓圖片帶上不同類型膠片的影調和色調。不過其實這些效果也是可以通過曲線來完成的。仔細觀察下面這張套用 柯達5218膠片 LUT 的成片效果,可以發現它的直方圖在保持對比度的同時有一個明顯的右移,黑色區域完全沒有像素。發灰的暗部給了我們一種照片暗部細節非常豐富的錯覺,看起來就像是用高寬容度的膠片拍攝的。

要消除直方圖中的黑色像素很簡單,使用我們學過的黑白場曲線,(豎直向上)提高照片的黑場錨點即可。

不過這樣不僅照片的暗部發灰,中間調和高光也變灰了。所以為了恢復對比度,我再在上面曲線的基礎上拉一個S型曲線(增加對比度曲線)。這樣這張照片就獲得了很多膠片類似的影調,暗部發灰但對比度又很足。

之後我們可以繼續應用可選顏色、漸變映射、色相飽和度等等調色工具,給照片加上膠片的色調,這些色彩調整工具會在以後的教程中繼續展開。

這裡的膠片曲線=提高黑場曲線+增強對比度曲線。我們並不需要記憶這個公式,因為有的膠片效果反而是需要減少對比度的。只要理解了三種基本的曲線形態,各種各樣的效果我們都是可以組合出來的。

壓黑漂白效果曲線

壓黑漂白效果很適合運動類,主體硬朗,以及感情強烈的片子。其特點如下圖所示,有大量的純黑或者純白區域,反差強烈。

下面是這張道路上飛馳的裝甲車的原片,反差不夠強烈,無法體現出裝甲戰士帶給我們的衝擊力。

使用黑白場曲線右移黑場錨點,照片中很暗的部分全部都變成了純黑。黑色倒是足夠了,但黑白場曲線的副作用就是把整個圖片都壓黑了。

所以在亮部建立錨點,用提亮曲線提高高光和中間調,營造硬朗的反差效果。這種擴大純黑並提亮亮部的效果就稱為壓黑(Crushed Black)效果。

與壓黑類似的還有漂白效果。顧名思義,漂白效果就是照片整體提亮,白色溢出,同時暗處也變亮並壓縮成深灰色,彷彿照片印在紙上再放進漂白水裡漂白出來一樣。

漂白曲線的前兩部跟壓黑曲線一樣,先是把暗部變成純黑,同時提亮照片。 漂白效果會進一步讓高光也溢出成白色,雖然丟掉細節,但是照片會更有明快動感的氣氛。在曲線中可以通過左移白場錨點實現這個效果。 最後我們把黑場的點再上移一段距離,可以理解成剛剛壓縮成純黑的暗部,提亮成了同一種深灰色。

總結

可以看到,不管是膠片曲線,暗調曲線,還是壓黑漂白曲線,無論多麼複雜的效果。其本質任然是提亮壓暗,黑白場和對比度這3種基本曲線,在整體和各個局部組合而成的!

所以我們並不需要死記硬背這些複雜效果的曲線長什麼樣。只要理解了三種基本曲線形態的作用,就可以根據需要,組合出自己想要的各種影調效果了!

(PS曲線不僅可以調整照片的影調,各個色彩通道的曲線還可以影響照片的色調,這些就只能在未來的教程中繼續展開了。)

本文作者:

@Thomas看看世界,小米、攜程簽約旅行攝影師,每周都寫後期教程的Geek。

公眾號:thomaskksj

在公眾號 thomaskksj 後台回復「目錄」,可以看到托馬斯全部的55篇攝影教程哦。


推薦閱讀:

如何用 VSCO 修出自己獨特的照片風格
如果PS有1000個工具,它一定是最好用的那個
【手機後期Snapseed-4】調整圖片
姑娘只穿著內衣跟我站上了100米高的天台一起拍照
三個燈泡的故事——淺談PS中的曲線

TAG:摄影 | 摄影技巧 | 摄影后期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