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閱讀速度的3個關鍵,認知科學的視角

上篇文章那些看似牛逼的「快速閱讀法」為什麼全是錯的?,我揭露了兩個錯誤的快速閱讀理論:提高眼球移動速度和消除默讀。

文章發出去,也收到不少反饋,有的人說:

「你說得對,讀書就應該慢,現在的人太浮躁搞什麼快速閱讀完全就是瞎扯淡。」

還有的人說:

「一本書能夠速讀說明內容水,沒什麼價值,根本沒必要讀。」

1 、 拋棄「快速閱讀」

我想這些朋友,可能誤解了我的意思,還記得上篇文章文末我說的一段話嗎?

「其實,快速閱讀是可以習得的,但不可能快速習得,也不是他們吹噓的那套方法。即使掌握了對的方法,這個習得的過程通常也極其緩慢,甚至痛苦。」

有的書是比較水,但這是否意味著,我讀它就是浪費時間?我不這麼認為,因為我更看重「投入產出比」:投入一本書的時間和產出的信息量成正比。

比如說:一本書10單位信息量,我就花10單位的時間去讀;一本書只有1單位的信息量,我只花1單位時間去讀。

「 書有可淺嘗者, 有可吞食者, 少數則須細嚼爛咽。換言之, 有隻須讀其部分者, 有隻須大體涉獵者, 少數則須全讀, 讀時全神貫注, 孜孜不倦。」

——培根

這個思路,特別適合用於主題閱讀。

其次,我必須道個歉,我不該把「快速閱讀」當成一種可習得的技能。因為「快速」本身就沒有一個標準,而是相對的:

一本5萬字的《小王子》我花30分鐘就讀完了,而《高等數學》拿出5萬字讓我來讀,估計最少發布得花3小時。顯然,把這兩本書放到一起比較誰讀得快、誰讀得慢,有什麼意義呢?

於是我決定拋棄「快速閱讀」這個概念,改用「閱讀速度」。

關於閱讀速度,我們最常識性的經驗就是:讀得多了,見識得多了,自然就快了。話是沒錯,但說得太朦朧,也很難給我們什麼實質啟發,而我這篇文章的重心,就在於把朦朧之處給明確表述出來:有經驗的讀者,和沒什麼經驗的讀者相比,到底提升了哪些素質?

說白了,我會從認知科學的視角,談一談影響閱讀速度的因素有哪些?

不過,如果你想知道什麼快速提升閱讀速度的方法,出門左轉,事不宜遲。

2 、 影響閱讀速度的因素

關於本文的說明:

  • 為了方便表達,我是就閱讀一本書的速度來談的,新聞、微信文章等等不在本文的範圍內。

  • 本文以論述性書籍為例,對於小說的閱讀,我會在下篇文章基於個人經驗談一談。

今天的文章比較干,如果覺得好可以收藏,或者把我的內容精簡下做筆記,這樣收穫可能會更多。

影響閱讀速度的因素,有這麼3個:

  • 注意力

  • 理解速度

  • 跳讀程度

tips:三者不是各自獨立的,注意力影響理解速度,而理解速度又影響跳讀程度。閱讀速度是一種結果,是注意力、理解速度、跳讀程度綜合影響的結果。

咱們先從最簡單的講起。

注意力

讀一本書,注意力集中時的閱讀理解速度,比注意力渙散時的要高。

這個很好理解,注意力是一種有限的認知資源,分配給了A必然要降低B的注意力。你可以試試一邊聽說書音頻一邊看微信文章,然後再試試先聽完音頻再看文章,比較一下,你還能記得多少?其實這個事兒我是親自試過的,根本沒法兼顧。

注意力渙散,甚至可能什麼都理解不到,不知道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歷:

眼睛盯著書本,卻什麼都沒理解,不是在發獃就是在想別的事情。

我高中上語文課犯困的時候,就常常是眼睛盯著文章,卻「睜眼瞎」,不出兩分鐘,眼皮子就耷拉不住趴倒了。

我們注意力最集中的時候,通常是在期末考試,特別是懟數學難題,那一個苦思冥想……

保持注意力集中不容易,大腦容易被運動的、新鮮的、明亮的能帶來原始刺激的東西吸引:寫作業時,卻聽到窗外傳來越來越響的警笛聲,此時只能自認倒霉,你的注意力不得不渙散一部分。

如何集中注意力呢?有一些解決方案。

比如設定明確的目標來驅動專註,比如主動隔絕原始刺激——關掉微信提示音,屏蔽群組的消息,甚至關掉手機鈴聲等等。還有一個集中注意力的法子是,挑出整塊時間專註一個任務,而不搞多任務切換。

因為大腦從中斷玩手機到專註閱讀書本,需要好幾分鐘的時間載入神經元活動,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要花時間「進入狀態」,這叫切換成本(switch-cost)

總之,集中注意力有助於提高理解速度,但具體怎麼提高注意力不是今天的話題,就不詳談了,推薦兩本書吧:

  • 一本是《注意力:專註的科學與訓練》,這本比較學術,我正在讀。

  • 另一本是《慢思考》,通俗易懂,我寫過一個書評,比較淺,參考即可:如何專註思考?可以試下這4個法子

理解速

影響理解速度的因素,主要有3個方面:

1、注意力的集中程度

這點前面說過了。

2、概念的背景知識:字、詞、術語

:對於剛識字的小孩來說,不認識字是理解的最大阻礙,不過我們基本不用擔心字的問題。

:同上。

術語(或術語的內容):不懂術語會降低理解速度。

如果一本書直接用了經濟學術語——機會成本(Opportunity Cost),又或者作者沒有提這個詞,只提了機會成本的內容:為了得到物品A而必須放棄的物品B。

而你此前又不知道它是什麼意思,理解上就會有阻礙。

3、結構的背景知識

  • 語法結構(隱性知識)

儘管我就知道一個中文語法結構——主謂賓,其他語法我根本說不上來,但是呢,這並不影響我閱讀文章。

實際上,絕大多數人擁有的,是語法結構的隱性知識,所謂隱性,就是指我們用這些知識的時候,意識不到自己在用。

儘管大部分人沒學過語言學,說不上來「字根據什麼規則組成詞、詞又如何組成句子」,但這並不影響你流暢閱讀。

隱性知識就是我們說不明白但會用的東西,所以不用擔心,我只是在這兒把它給點出來。

  • 邏輯結構

語句的邏輯結構(隱性知識)

比如演繹和歸納:

演繹:因為所有大學生都上過高數課,靳小凡是大學生,所以靳小凡上過高數課。

歸納:直角三角形內角和是180°,銳角三角形的三角和是180°,鈍角三角形的內角和也是180°,所以所有三角形內角和都是180°。

當然還有很多更複雜一點的邏輯,就不細說了,這也是我們的隱性知識。

儘管這些東西,在我們看來好像是天經地義,但是可以想像,如果大腦沒有存儲過這些邏輯結構的知識,是不可能理解任何一段文字的,更別談一篇文章、一本書了。

接下來介紹兩個重要的邏輯結構:文章的邏輯結構,和全書的邏輯結構。

可能有人說,不論是文章還是書,都是由一個個語句組成的,我只要理解語句和語句之間的邏輯結構,不就夠了嗎……再了解文章的邏輯結構,不是多餘嗎?

的確,看起來多餘,但是就是這看起來多餘的東西,拉開了老手和新手閱讀速度的差距,說白了;

對文章和全書邏輯結構的了解越清晰,你閱讀的速度相應的越快。

至於為什麼,這涉及到一個比較難理解的認知科學原理,我會在下篇文章詳談,如果想先了解,推薦兩篇論文:

  • Kenneth S.Goodman《閱讀是一種心理語言的猜測遊戲》

  • 倪錦誠《交互作用閱讀模式及其有效性實證研究》

文章(或章節)的邏輯結構

說到文章的邏輯結構,我們最熟悉的莫過於總-分-總,這也和很多暢銷書章節的結構類似,通常是:

一個中心論點+幾個分論點+幾個實驗或案例組成的論據+重複一遍中心論點,說服你相信它

實驗的部分,也有結構:

提出一個可驗證的假設——設計實驗——證明假設、修正假設或推翻假設——形成理論。

我上面說的只是舉例,一篇文章(或章節)的結構可以有很多種,但數量有限、套路類似。

全書的邏輯結構

有的書邏輯結構簡單,比如《慢思考》,全書只圍繞一個核心觀點來講:如何專註?

前三分之一內容介紹思考腦、反射腦和存儲腦「是什麼」,中間三分之一基於腦科學原理說了「為什麼」我們的專註力受到損害,最後三分之一才說「如何」專註?

學科書和這些暢銷書又不一樣,比如《經濟學原理》:

先說了經濟學裡10個通用原理,然後講了什麼是經濟學?經濟學的研究方法?逐個介紹重要概念,什麼是貿易什麼是市場什麼是彈性等等。

上面說的也僅是舉例,一本書的結構可以有很多種,但數量有限、套路類似。

說了這麼多結構,你覺察到本文的結構了嗎?

本文說了什麼?我在下篇文章會說什麼?在下下篇文章又會說什麼?

看這一張導圖就夠了。

?寫在最後的話

閱讀速度這個話題,本來準備用一兩篇文章完事兒,結果這一周在查書籍、查論文的時越陷越深,太虐,真不是一兩篇文章能說清楚的事情。

所以如導圖所示,我打算寫一個四五篇文的系列,系列的最後一部分,才講解具體的閱讀方法,前幾篇說的都是現象背後的「為什麼」,肯定有朋友覺得枯燥,但我並不想直接給解決辦法(很多人眼中的「乾貨」),了解現象背後最底層最本質的原理,才是一個真正的學習者該有的姿態。

更多文章首發在公眾號「小凡聊書」,喜歡的話到那兒找我吧。


推薦閱讀:

讀書筆記—《搞定1:無壓工作的藝術》
重症網文讀者如何培養閱讀經典名著的興趣與習慣?
坐車看書或者手機為什麼會有暈眩感?
讀網路小說與讀經典名著有什麼區別?
適合女生看的好書有哪些? 可以增長學識 最重要是提高說話質量和用詞量的

TAG:阅读 | 心理学 | 读书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