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林斯頓教授曬簡歷,裡面全是失敗的經歷

原文來自:華盛頓日報

Why it feels so good to read about this Princeton professor』s failures

csoffers編者譯

大部分時候,我們在看朋友或者其他人的求職簡歷的同時,會產生一點點自卑情緒。尤其是看到別人亮瞎眼的教育經歷和職業成就,就更為覺得這些人比自己優秀的多。

但這種亮眼的簡歷,卻通常被非美裔和業內人士稱作 - hides secrets。如果你能讀懂在簡歷中這些「成功經歷」之間的連線,你大概就能明白有更多的失敗經歷隱藏在其中,比如:申請過一些學校被拒;辛苦準備的獎學金申請材料被拒;更別提一些現在看起來很容易得到的工作機會,當時也被拒了。

一份好看的簡歷僅僅反映了一個人經歷中的一小部分 – 或許還不是最重要的部分。

Johannes Haushofer,普林斯頓大學心理學和公共關係學助理教授。反其道而行之地在網上發布了他的「失敗簡歷」(CV of failure)。其中羅列了他沒申請到的學校的教職、沒申請到的獎學金、被拒的論文與研究經費、被拒的本科學校以及PhD項目。

Johannes Haushofer

Haushofer 在一份郵件中提到,他第一次寫失敗經歷的簡歷是在2011年,那是因為他的朋友剛剛收到了職場上的一次挫折,而它想安慰他。沒想到效果非常的好,於是他將之公開。「這份記錄失敗經歷的簡歷,是希望給學生和研究員們提供另一思維方式,尤其當他們的事情進行得不順利的時候,。」

「大部分時候我都是在失敗中嘗試,且這些失敗通常是不可見的,而成功卻易於出現在世人眼前」,Haushofer寫到。「所以有些人以為我做什麼都成功。更有可能把他們自己的失敗歸結於他們自身,而不是世界的隨機——其實申請成功都是小概率事件,招聘委員會和期刊編審有可能看你材料那天心情不好。」

最後在「元失敗」(meta-failure)這欄他寫道,「這個列出我失敗經歷的簡歷,居然比我所有學術工作受到的關注都要多」,可以說是"終極失敗"。

玩笑歸玩笑,但我們從中可以明白:簡歷是列出成績、構造成功故事的地方。而看多了他人的成功經歷,我們常有一種「這些成功節點連起來就是他人生」的錯覺。其實不管在哪個行業,不管在學校還是社會,人的發展都不是線性的,而是散亂分布的點,有時成功,但多數時候失敗。

- What does not kill us make us stronger!

推薦閱讀:

美帝體育名校TOP10和他們的撕逼往事
我在國外留學的經驗談
UC Santa Barbara——蓋在度假勝地里的頂尖學府
2017年ACT備考規劃全方針 從此不怕ACT無從下手
華盛頓特區里的「國子監」——喬治·華盛頓大學體育管理項目介紹

TAG:求职 | 简历 | 留学美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