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公與私--社會治理中永恆的難題

治國平天下,天下最難最重要之事。

以暴力為後盾的政權,以管理為抓手的秩序,永遠面臨著如何進行社會治理的問題。

而社會治理,面對的是人性基礎上的萬眾博弈,其間衍生出無限的棋局。

改革開放前,我們提倡的是集體主義,靠大公無私、狠斗私字一閃念來進行社會性改造,讓人們通過提高覺悟來自覺的抵制自己的自私性,以無私奉獻為生命之樂,並通過獎勵這類人形成正向社會反饋。

這套辦法有沒有效果?有。可惜不大。

因為這種辦法所依靠的人性力量,不夠強大。

人性當中是有社會性,但社會性的基礎,前提是利己的打算。人是一種合作性生存的生物,靠合作來贏得更大的生存機會。但合作是為了利己,所以人類的合作前提是雙贏,而非無私。

所有違背這條人性的做法,都必然會在現實中失敗。

所以不承認人的利己性與社會性先後關係的做法與觀念,都不是實事求是的。

我共作為一個有思想體系的政黨,有一個非常優良的認知實踐傳統,那就是實事求是。

實事求是要求人們不以幻想當真,不固執己見,一切都要在實踐中行得通才能認可。

這也是我共這麼多年來一直具有生命力的根本原因。

我共的政策也經常出現問題,也經常不實事求是假大空,但總體而言,在關鍵時刻,總是能實事求是,找到現實的解題之道。

抗日解放戰爭的勝利,是實事求是的勝利。

改革開放經濟發展的取得,也是實事求是的勝利。

今天我又提到一個非常重要的元認知:人的社會性合作,其前提是在利己基礎上共贏。無利己和共贏,空談無私奉獻,在現實中是行不通的。

改革開放成功的本質原因,是因為遵守了這條人性規則。大鍋飯和合作社的失敗,本質上是違背了這條人性規則。

包產到戶,以利己的方式激活人的生產積極性,改變了大鍋飯的分配方式,變干多干少一個樣為干多干少為自己,最終實現了社會共贏。

在農村的社會實踐中,現在還經常提要發展集體經濟。這個提法對不對呢?似乎也有成功的樣本比如華西村什麼的。但這種個例式的成功,無疑不具有強大的說服力。

以我的識見,在農村,只要是集體的東西,沒有不搞糟的。某地曾經建過一個集體的養雞場,首先,這個雞場誰來代管?因為村兩委幹部具有決策權,最終在村幹部內部博弈之後,由村幹部的某親戚來管理,安排了兩個勞動力。而在雞場的具體經營過程中,只要有利可圖有空可鑽,飼料用的是濕料霉料,管理是得過且過,最終毫無疑問,這個雞場的成本遠遠超過了盈利,根本無法正常經營。集體的東西,大家都想著佔便宜,沒有幾個覺悟高到一心為公,不謀私利。

所以成功的制度,都是能讓人們在自私自利的基礎上進行合作,實現共贏。比如人類歷史上最成功的制度--市場經濟制度。

我現在提一個具體的現實困局--假如你是村長,如何帶領村民脫貧致富?

我們來推演一下。

這個問題絕不簡單,按知乎上的說法,價值一個正國級。

作為一個村長,你擁有了管理一村事務,支配一村人力物力財力資源的權力。

你怎麼辦?

你要辦集體經濟嗎?--很可能無人管理,眾人拆台,苦了自己,白乾一場。

你要爭取上拔款嗎?--爭取回項目和資金,你是要自利還是利眾?假如你是一個好村長,不貪墨,但你的兩委班子成員不會這麼想。你如何平衡?

你要發展產業帶頭致富嗎?--靠什麼?

你要訪貧問苦大搞保障嗎?--錢從哪裡來?

這些問題,我也無法解答。我給個自己的思路:

1、總的指導思想是鼓勵儘可能多的農戶各盡所能利用現有資源發展優勢產業。大多數時候,村子裡沒有什麼突出的資源,只能依靠傳統產業和一村或數村人口實現發展。比如鼓勵有條件的村民進行養殖、溫室種殖、豆腐加工、油坊、糧坊、打工等等。這種鼓勵,一是補貼,二是技術指導。

2、協調好村兩委幹部私利與公事的矛盾。實事求是的說,村裡的幹部在做事的時候,都是優先自己的私利的,甚至是只以自己的私利為出發點。如果主事者出於公心、現實制約或政治目的不貪不佔的話,那麼他要面對的就是一個絕不廉潔的班子。但在現實環境下,你依靠的還就是這些人,這些人撂挑子,你就干不下去。在尊重現有利益格局的前提下,你必須找到同盟儘可能取得一些堅決的擁護者,然後利用四議兩公開等明規則的力量,用村內民主來制約嚴重腐敗的發生,讓惠民政策和資金儘可能落到實處,達到預期效果。當然,在現有的利益格局下,你可能面對著來自上下左右的各種壓力,這個時候,某些妥協可能是在所難免的。改革開放不動存量做增量,本質上是這個原因。既得利益者集團的蛋糕是很難動的,除非變改良為革命。

3、激發村民致富的慾望其實是很難的。雖然人人都想發財,但窮人總是多數。因為人們實際上求得並不是發財,而是少幹活多得利,感覺舒服為原則。這個時候,你就要找出那些致富慾望很強烈的人加以扶持和鼓勵,然後用先富來刺激怠惰者。當然,即使刺激無效,富裕的人多了,村子就自然發展了,村集體的實力也就水漲船高了,就有能力做一些公益來提升貧困人員的生活水平。這個帶頭的辦法,也是改革開放採用的,是符合人性現實的。因為無論哪裡,只有少數人真正肯干並且能幹,剩下的那部分人,只能跟著混混。

4、要做一些有利於大家的公益事項,一定要注意產權明晰--以公產權來做。比如村裡面辦的紅白食堂、澡堂、文化室這些公益性質的服務,即使要委託村民管理,也一定要在公產權的房子里建設。產權不明晰,做了好事也無法實行,在實際中成為個人的私產,無法啟用,民憤更大。

5、是不是一定只有私好呢?也不是。私利有利於提升人的積極性,但單打獨鬥實力較弱,有些公共服務性的、需要規模的配套就跟不上,這個時候就需要集體出面。這也是我們實行統分結合雙層經營體制的原因。但在現實操作中,這個統其實做不好,還是集體東西沒人管沒人護的原因。現在採用農民合作社的方式,或者有實力的大戶來採購大型農機的辦法來解決這個問題。最終還是用私的方式解決了。而公的一面,大概只能體現在國家的補貼上。

農村如此,城市和企業本質也無不同。


推薦閱讀:

Coaching, Mentoring and Counselling
領導說:Don't make me think
為什麼員工可以在下班的時候晚點走而不可以晚幾分鐘來上班?
這麼巧,我司的運營管理也停留在農耕時代耶
美國人的做事思維

TAG:政治 | 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