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速讀:神話中的印度女神永遠低人一等?

文 | 得智君(歷史研習社社員)

豐富多彩的印度神話是世界上最悠久最豐富的神話體系之一,其知名度可與古希臘羅馬神話相媲美。因此,要在印度神話研究領域發現一本既通俗易懂又不失學術性的「好書」亦並非易事。得智君最近閱讀了英國神話學家韋羅尼卡·艾恩斯(Veronical Ions)的《印度神話》。結合當今印度性別衝突及印度婦女尷尬地位進行思考後,得智君認為印度神話中女神形象背後具有深厚社會意蘊。

▲[英]韋羅尼卡·艾恩斯,《印度神話》,經濟日報出版社2001年版

印度女神地位:從主神到附庸

原始社會初期,先民們面臨著十分惡劣的生存環境,常常受到猛獸的侵襲及飢餓的困擾,生育後代與維持生命成為他們的頭等大事。因而富有生活經驗及能生育後代的女性成為了原始族群的領導,此社會形態便是母系氏族社會。因此,「神話的初期有很多傑出的女神——這是世界神話的共通點,也反映人類初期社會的現實環境」。印度神話亦不例外。

印度神話中的地母普利提維(Prithivi,又譯婆利蒂毗)就是這樣一個女神。據記載,地母普利提維與天神迪奧斯(Dyaus,又譯達尤斯)「產生了所有其他的神與人類」,「婆利蒂毗作為地母,藉助於天父以雨、蜜、油脂的形式下降的精液,創造了一切生物、人、神,因而是萬物之母」。從這裡看,地母普利提維應具有非常崇高的地位。印度河文明中地母崇拜非常盛行,在遺址中出土了大量地母神像及印章:「大都清楚地刻畫在表現植物從女神的子宮裡長出的印章上,或者表現在一位裸體女神面前舉行人祭的印章上」。

然而,在往後的神話中,地母的形象一下就成了弱勢一方,在人類王者的逼迫下,化作牝牛逃跑,在被追上後被迫產乳,使世間充滿了各式各樣的穀物與蔬菜。在這裡,地母早非先前的「萬物之母」的主神形象,而是一個被凡人追趕及脅迫的弱者形象。

▲地母形象的戲劇性變化

然而,地母普利提維身份與地位在神話故事中的前後變化,僅是印度神話中女神附庸性增強的縮影,再往後的神話則愈加明顯,如在某版本的人類起源的神話故事中,「梵天從他的本體上創造出一個女伴,他愛上了她……梵天與這個既是他的女兒又是他的妻子的姑娘結合衍生出人類」。女神是男神身體的一部分。這種「夏娃式的悲劇」將女神的附庸地位表現得淋漓盡致。另外,兩大史詩《摩訶婆羅多》和《羅摩衍那》中的女神形象,如悉多、黑公主和莎維德麗在面對丈夫的背叛時,如梵天再娶、阿周那重婚,雖然都曾作怒姿或大鬧一場,但最終也卻只能泰然作罷。

從地母普利提維備受尊崇到悉多、黑公主和莎維德麗等女神對丈夫背叛的無可奈何,在這些故事裡,女神的獨立性越來越差,對男神的依附性則愈發增強。女神地位變化背後所反映的是印度女性社會地位的逐漸邊緣化和附庸化。

可見,在印度的上古時期乃至吠陀時期,印度女性的社會地位仍比較高。女性不僅能宗教儀式,而且還扮演著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若不在妻子的陪伴下,丈夫所舉行的任何獻祭都是不能取悅神靈的」。與此同時,大部分女性還有受教育的機會,「《梨俱吠陀》中有許多詩歌可能是女性創作的。據信,2500年前,女教員和女學者在印度並不鮮見」,不少婦女甚至擁有私有財產以及成為財產繼承人與管理者。可見此時的印度女性在宗教生活和家庭生活中具有自主地位和較大獨立性。

▲樺樹皮寫本《梨俱吠陀》

可是,印度女性的社會地位在後期吠陀時期出現顯著的下降趨勢。男尊女卑的思想傾向被婆羅門教加以肯定及神聖化因而逐漸成為印度社會的主流觀念。因此,產生於此時的兩大史詩,其在字裡行間所宣揚的女神或女性的附庸地位則正是此社會現象的明證,「這種附庸思想又被婆羅門教化強加於印度婦女,猶如中國婦女束縛於三綱五常」。此外,慘無人道的寡婦殉夫制「薩提」(Sati)亦源於吠陀時代以後的神話故事,「薩提是古印度神話故事中的一名少女。她因家人侮辱丈夫Shiva(即濕婆)而跳入聖火自殺」。神話故事與歷史事實間有著緊密的聯繫,印度不同時期女神的形象及其地位的變化其背後所反映的是印度女性社會地位及社會境遇的改變。

可悲的是,印度女性的社會地位至今仍未有太大地改觀。2012年12月,震驚世界的印度新德里的「黑公交輪姦案」,使印度的「強姦問題」引起了全世界的廣泛關注。高發的性犯罪不禁讓人思考為何曾經文明古國淪為了全球女性的地獄?「許多社會學者對其進行了研究考察,得出一個統一結論:源於印度女性極其低下的社會地位」。但得智君認為,僅僅用女性的社會地位低下來解釋此現象並不十分全面,這種現象的出現亦與印度神話中的女神形象及其故事所帶有的另一社會意蘊有關。

愛欲與苦行:印度人眼中的兩性關係

在印度古代社會乃至現代社會,禁慾與苦行是印度宗教所奉行的基本教條之一。教徒們將把苦行與禁慾作為獲得終極真理及脫離輪迴的必經手段,所以他們不僅在教義層面及教條層面上構建了完備的禁欲主義的理論,如《摩奴法論》中就有一章專門闡述了苦行有關的規定,而且在踐行方法上發展到有種種控制身體慾望之實踐,如各種類型的瑜伽以及修鍊法門。

但如馬克思所說:「這個宗教既是縱慾享樂的宗教,又是自我折磨的禁欲主義的宗教;既是崇拜林伽的宗教,又是崇拜扎格納特的宗教」。印度宗教強調的是愛欲與禁慾並行不悖的。這種愛欲與苦行並存的思想在印度神話特別是印度教神話中有直接的體現。

例如,濕婆與他的第二任妻子帕瓦爾蒂(Pārvatī)的故事。據記載,帕瓦爾蒂為了取得濕婆的歡心,自己也修鍊苦行,但濕婆沉浸於自我苦行修鍊而不為其所動。因此,「帕瓦爾蒂採取最後的手段——絕食,躺在冰水之中折磨她的肉體」。帕瓦爾蒂終得到濕婆的歡心,並與他結婚。在這裡,苦行被認為是帕瓦爾蒂用以贏得愛情和婚姻的一種行為,說明了在印度人觀念中愛欲與苦行並不矛盾,甚至是相輔相成的。此外,「愛欲」長久以來都被印度人視作是人生的三大目標(正法、財富、愛欲)之一。

▲全家福:濕婆、帕瓦爾蒂及象頭神

印度人在追求解脫的同時,並不脫離現世生活,特別是對性和男女情慾的寬容與認可,是印度這個宗教民族的獨特之處。甚至存在著以兩性結合為崇拜對象的宗派——性力派。性力派崇拜神聖的性力,並強調男神與女神的性結合產生能量,「男女之間的性交的快感超越了單純的生理官能的享受,是現象的人與實體的神結合為一體時所感受到的宗教性喜悅」。該派甚至認為,「女性的生殖力是創造宇宙的根本力量,沒有女性的生殖力,就不會有世界萬物」。這也在他們所認同的神話中體現:「有一首宗教頌歌說:『濕婆和『沙克蒂』合為一體,他就能像君王一樣行使他的權能,如不結合,他就一事無成」。

總之,在印度的傳統觀念里,性愛既是自然的,也是神聖的。對印度人來說,「禁慾與縱慾是對立的統一,逃避慾望並不是真正的禁慾,禁慾應是出污泥而不染,在肉慾的滿足中保持精神上的超越和心靈上的純潔崇高,最終達到與神合一」。這在神話中亦有體現,如黑天(即克利希那,毗濕奴的其中一個化身),在神話中曾與眾多牧女進行性愛,每當黑天「吹起他的笛子召喚牧女,他們全都從丈夫的身邊溜開與他相會」。因而,他們會將對神的虔誠信仰和男女間的性愛混為一談,並試圖在男女的交合中體現人神合一的神聖境界。這就是為什麼直到現在,印度社會還屢屢出現群交和輪姦的社會亂象的重要原因。

▲茹阿達和克利希那的愛情

性別問題一直都是不同文化體系中的焦點話題之一。自西方啟蒙運動以來,大多數女性通過各種途徑為自己爭取到了政治、經濟、教育及法律等社會權利,但是「人們若是去進行深入考察的話,誰也不敢說性別平等已經在地球上完全實現了」,印度就是一個典例。高發的性犯罪不禁讓人思考為何曾經文明古國淪為了全球女性的地獄?誠然,性犯罪的高發有著多方面的原因,其中還有民族主義作祟。但得智君覺得,要對此問題進行追根溯源,印度神話中的女神及女性是一把重要的鑰匙,它能打開印度這神秘國度關於婦女問題的大門。

參考文獻:

1.[法]拉法格著,王子野譯:《宗教與資本》[M],上海:三聯書店1963年版。

2.張學明:《中西神話》[M],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13年版。

3.[英]韋羅尼卡?艾恩斯著,孫士海、王鏞譯:《印度神話》[M],北京:經濟日報出版社2001年版。

4.張法:《<吠陀>經典中神話世界的印度特色》[J],《長沙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第3期。

5.S. V. Venkatesware,India Culture Through the Ages Vol.Ⅰ,New Delhi,1980,p67。

6.賀璋瑢:《東西方文化經典中的女性與性別研究》[M],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13年版。

7.張培勇:《印度神話的思維形態》[J],《社會科學家》,1992年第6期。

8.奉定勇:《略論印度寡婦殉夫的「薩提」習俗》[J],《內蒙古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第2期。

9.楊強:《印度的尷尬:文明古國為何淪為強姦之國》[J],《環球人文地理》,2013年11月號。

10.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版。

11.張莉:《宗教:信仰到生活方式》[J],《魯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第4期。

12.朱明忠:《印度教》[M],福建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

13.張啟成:《印度的神話與文明》[J],《貴州文史叢刊》,2005年第2期。

14.張莉:《宗教:信仰到生活方式》[J],《魯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第4期。

15.賀璋瑢:《歷史與性別:儒家經典與<聖經>的歷史與性別視域的研究》,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

推薦閱讀:

有誰有象神甘尼什的簡介?
生活大爆炸拉傑的種姓是什麼?
耆那教是一種什麼樣的宗教?
關於印度的紀錄片?
印度人為什麼總給人一種很奇葩的感覺?

TAG:印度文化 | 女神 | 世界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