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黨人(下)

背景:在18世紀末,19世紀初,俄羅斯受到歐洲的啟蒙思想及自由主義思潮的衝擊。尤其是法國大革命後的法蘭西第一帝國對俄國的影響最為深遠。俄國在奧斯特里茨戰役慘敗於法國後,國內的自由主義思想更為高漲。反法同盟最終打敗了拿破崙,在歐洲前線征戰的俄軍凱旋迴國。戰爭期間,與法軍作戰的俄國官兵,看到了西歐的繁榮和先進,反觀自己的國家仍舊是落後不堪,開始對專制政府感到不滿。

1816年,有一部分俄國軍人成立了「救濟同盟」,後來在1818年改組為「福祉同盟」。但基於政見不合,這個組織在1821年分裂為以軍官彼斯捷爾(Павел Пестель)為首,主張共和制的「南方同盟」和希望君主立憲,由軍官穆拉維約夫(Никита Муравьев)領導的「北方同盟」。1823年春,雙方協議共同發動武裝起義。

(摘自維基百科)

行動

北方協會了解到,尼古拉答應於12月14日宣誓就職,(關於此處可以參看我關於亞一的文章)於是在這千載難逢的機會傳播謠言,稱康斯坦丁根本沒有宣布放棄王位,他正準備暴力奪權。此消息在軍隊中廣為傳播。民心混亂,近衛軍士兵們拒絕和尼古拉宣誓,約2000人聚集到了廣場上準備嘩變暴動。然而,指揮官特魯別茨科伊卻鴿了近衛軍。沒辦法,隊伍分配給普辛和雷列耶夫指揮。然而,廣場出現了尷尬的局面。雙方按兵不動。托爾對尼古拉進行了恐嚇:「您要麼用霰彈清掃廣場,要麼宣布退位吧。」尼古拉下令發射空炮,但並沒有什麼作用。第二波霰彈導致嘩變隊伍潰散。

領袖們陸續被捕,而南方協會的穆拉維約夫也難逃一劫。皇帝並沒有重判。五人處以絞刑,分別是比斯特爾、雷列耶夫、卡霍夫斯基、別斯圖熱夫留明、穆拉維約夫(注釋一)。(注釋二)

注釋一:卡霍夫斯基向勸降的米洛拉多維奇開了槍。n注釋二:科爾弗《尼古拉皇帝登極》有詳細記錄。n

尾聲

自從18世紀彼得逝世之後,俄國發生了多次宮廷政變。這次運動的代表人物幾乎都是近衛軍軍官,是俄國世襲貴族階層的代表人物。12月14日的那場行動也標誌著,俄國貴族近衛軍最後次掌控皇位。

俄國進入了尼古拉一世時代。普遍地,我們認為他的統治是十分反動的。他在前期致力於建立一個嶄新的政治秩序,在暫時保持農奴制的情況下使得這個國家獲得自由。

尼古拉和他的弟弟米哈伊爾都是保羅的二代孫,和亞歷山大與康斯坦丁接受的教育不同。對他的培養是敷衍了事的。他熱衷軍事,沒有參與國家事務的商定。我們完全可以說他的登基純屬偶然。早期,尼古拉經常利用在接待室的機會,觀察簇擁的、密密麻麻的人。如此而來,他換位觀察了宮中的事務。執政早期,他希望整治官場不良風氣,於是便時不時地、突然地「微服私訪」各種官署,突擊檢查常常讓官員們措手不及。他派遣官員去全國檢查風氣,挖掘駭人聽聞的醜聞。皇帝發聖旨,要求處理公務既要速度快,也要質量高。他縮短了限期,以此改變冗長的處理時間。有很多省長被送往監獄,因為他們太懶了。

尼古拉在腐敗問題上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將各種舊規章制度取締,取而代之的是新的、苛刻的條例。俄國專門成立了恩格爾委員會,來查處腐敗。新皇帝實施了各項方案,包括廢除辦公廳秘密審查程序,法官不可撤任制,嚴格區分司法與行政。但是,尼古拉的態度很明顯:維持現行制度最好。因此,上述的很多方案最終被擱置。

尼古拉一世和亞歷山大二世我會在以後併到一起講講。在這之後,尼古拉編纂了《俄羅斯帝國法典》。

下一期我們講基輔王公還是諾夫哥羅德的介紹?歡迎建議。

推薦閱讀:

為什麼俄羅斯的法定結婚年齡只有 14 周歲?
俄羅斯帝國的「百年孤獨」
13架無人機載爆炸物飛入俄羅斯在敘的軍事基地 美國:這鍋我們不背!
這位優秀警察,竟是姦殺82名無辜女性的變態殺手?

TAG:俄罗斯 | 历史 | 俄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