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咖啡行業的發展?

咖啡熱潮已經慢慢退散,留下的是一群不願接受現實的從業者。

我們先來回顧過去一年的大事。

今年WBC(世界咖啡師大賽2015-2016賽季)中國選手胡穎拿到了一個超越記錄的名次。

台灣選手BergWu更是創造了一個新紀錄,首位華人冠軍。

這個比賽的結果直截了當的說出一句話:台灣的咖啡發展比大陸快了最少5年

SCAE和SCAA發起會員合併投票。

兩家世界級代表性的機構已經正式合併之後的新機構為:SCA

世界拉花比賽,中國選手再次遺憾錯失冠軍,繼「世界超」之後,麥隆的李琦拿到亞軍。

中國雲南產區咖啡豆以1800RMB/1Kg產生新「標王」

正式宣布雲南豆已經慢慢走出被眾人「嫌棄、唾罵、批評」的舞台,登上新的高峰。

星巴克海外首家烘焙工廠及臻選品鑒館將在2017年落戶上海。

第二十六屆世界咖啡科學大會在昆明開幕,這是世界咖啡科學大會首次在亞洲開幕,而且選擇了是我國著名咖啡產地:

雲南

吶,其實2016還有很多很多關注的新聞,但是先說這幾點吧。

現在的咖啡行業發展,就像是一排排圍起來的牆,也像是一條條通往未知的高速公路。

有些人只會將自己的生活和咖啡建立在牆內,而有些人則會將圍牆砸破,奔向高速公路。

咖啡,不再是小資

我看到很多店,咖啡都是15元左右甚至更低的價格在售賣,而且口感不錯。

大部分人都選擇了掛耳咖啡 自己動手做咖啡

當成本一降再降,價格自然也越來越低,接受的人群也越來越廣泛。

我還記得我進咖啡行業那一年,我在咖啡館工作,來消費的人大都是公司白領、企業中高層。

而如今,走進館子的已不再是那一群人,更多的是中年人,學生,青年等等。

時代的變遷令人咋舌,這是我所想不到的。

在「韓流」和「外專」夾擊中的中國咖啡館

過去一年,韓國的咖啡文化風靡全國,從漫咖啡到豪麗絲

韓國的所謂咖啡館與其說是咖啡館,倒不如說是賣環境的三空間

據不負責任的統計,韓國品牌的咖啡館已逾100家

而「外專」這裡指的是星巴克工廠店/臻選店、藍瓶子、反文化、樹墩城等美式著名咖啡廳

在今年,星巴克有部分店面已經放棄「快餐咖啡」走向了半自動風。

從捨棄定製的全自動機器到黑鷹的使用與辣媽的回歸,星巴克其實一直很努力,一直不想落後。

而藍瓶子和反文化等知名品牌,目前沒有進入中國市場的信息。

但是,換個角度想,如果中國的市場一直這麼肥沃,他們會放棄嗎?

可是,中國的咖啡市場真如預期的那麼肥沃么?

是否外來的咖啡文化會在在堅持本初的狀態下依舊水土不服呢?

互聯網+咖啡的浪潮

這一波浪潮,始終不會有什麼大風大浪。

互聯網+咖啡,藍瓶子可謂稱是一個代表。

矽谷出生慢慢走到世界,而深究其背後,創始人夫妻兩是一生都致力於咖啡和糕點烘焙才走紅世界。

而現在的中國創業咖啡人呢?

咖啡不過是一個幌子,所謂創咖不過是打著咖啡的幌子用來圈人圈錢。

無論世界如何先進的經濟模式和文化在中國本土化之後多多稍稍便會走樣。

肯德基、麥當勞這些前輩是這樣,共享經濟是這樣,現在我不希望咖啡也是可以拿來被利用。

咖啡圈越發的自嗨

每個圈內,都有這樣一群自我高潮的人,但是在咖啡圈來說,這是個不幸。

2016年據我所知,大大小小的比賽舉辦了超200場

200場比賽你知道什麼概念嗎? 一場比賽就算只有10個人,200場的人數有多少?

而重點在於,大部分的比賽人都是為了錢,名次而出發

每個人的抱負不同我理解,但是主辦方都不以「傳播、科普」而出發,那麼這樣的比賽意義何在?

我估計,新的一年會有創造新紀錄的場次

現在的咖啡行業發展,我個人認為是沒什麼盼頭了,除非可以做到最精、最好足以跳出這個圈子往頂端走,否則被圈在這個圈子裡面自我高潮,拿著4k左右的薪資(我往高了說的哦),我想像不出這個職業日後的道路。


推薦閱讀:

優秀咖啡店de正確打開方式
咖啡館倒閉多就因為基本找不到合格的咖啡師
5個理由告訴你,為什麼值得去咖啡館?
探館記之30小時十杯咖啡
用勺子喝咖啡。

TAG:咖啡 | 职业发展 | 咖啡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