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篆刻技法學習的三個入手點

掌握了篆刻技法當然不一定算得上篆刻入門,但如果不學習篆刻技法,一定是篆刻門外漢,因此,大凡我們現在說的篆刻學習,大都是從篆刻技法開始入手學習的。

我前面曾經說過,學習篆刻技法大致從七個方面著力,即字法、篆法、章法、刀法、做印、邊款、鈐拓,這七部分是整個篆刻技法的完整組成部分,缺哪一塊技法學習,都算不上完整的學習,那這七方面的知識又從何學起呢?

有了目的地,總要找到路徑啊,今天解決這個問題。

大致學習篆刻,以上七條是目的地,下面三條路是通向目的地的路徑:

1、印宗秦漢;2、刀筆並重;3、印外求印。

一、印宗秦漢

這是第一個技法學習入手點,一句話概括就是「遍臨漢印五百方,提刀始能心不慌。」

似乎現在最流行的學習篆刻的提綱性概念就是「印宗秦漢」了,但凡有人指路的學習者,最先碰到的老師的指路語就是這一句。如果沒有聽到老師告訴這一句話,基本可以換老師了。就像學書法,一般情況下是會臨摹一下鍾繇、王羲之之類的法帖,找找唐代的碑刻,如果老師不從這裡入手,好像也挺奇怪。

(漢印)

篆刻學習,更加重於臨摹秦漢印章,這有他更深層次的原因。明代沈野在《印談》里說:漢晉印章傳至於今,不啻鍾、王法帖。何者?法帖猶借二人臨石,非真手跡,致若印章,悉從古人手出,刀法、章法、字法燦然俱在,真足襲藏者也。余每把玩,恍然使人有千載上之意。

啥意思,主要思想是:漢晉時期的印章(基本指的是秦漢、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印章,也即我們說的「印宗秦漢」里的秦漢印章)對於篆刻學習的重要性,相對於書法來講,不止是相當於鍾、王法帖那樣重要而已,那些法帖需要有人二次經手刻石或轉臨,並不是真的「真跡」,而印章則完全是古人手裡刻出來的,因此,臨摹似乎更能盡得「古人之法」。

學習篆刻從窮本追源的思路上說,篆刻臨摹秦漢印章,要比書法取法鍾王法帖優越。

(漢印)

我是一直提倡臨漢印的,甚至還為此列了一個500方漢印的課程表,依照選中的印譜一方一方地臨下去,既學字法、又學篆法、更可以悟到章法、練出刀法,甚至還因此領悟到中國傳統藝術門類最重要的「古典精神」。

這種古典精神或許無法用準確的話語描述出來,但一方印章在眼前放著,真正的篆刻人是一眼就能看出這一方印「古不古」,是不是有漢印的基本功在裡面。臨過漢印的人和沒有臨過漢印的人,刻出來的呈現出來的古典精神面貌完全不同。中國人有尚古思想,漢印本身也十分直觀地包含了至今為止大部分篆刻技法痕迹,篆刻學習者要做的就是不斷的臨摹,或者直接借鑒,或者受長期臨摹形成的技法習慣影響自己的創作。

二、刀筆並重

這是第二個技法學習入手點,一句話概括就是「刻篆漸知刀石臭,臨池始覺翰墨香。」

篆刻不僅僅是刀與石的功夫,還需要在筆墨上下功夫,篆刻發展到鄧石如才「印從書出」成為中國篆刻史的拐點,這是公認的史實,但這並不是說,古人刻印就是拿起刀來不打草稿就在石料上下刀了,最初的印章也是由篆書水平比較高的「書法家」(制印官)寫稿,再由工匠鐫刻而成。古代的實用印章之所以有那麼高的藝術水平,來源於這些印章背後無數個默默無聞的書法家。

(鄧石如的篆刻)

鄧石如則完全把書法引入文人篆刻,篆刻由此進入爆發期,各種面目的篆刻作品才「百家爭鳴」般湧現在篆刻史上,書法在篆刻發展中起的作用是決定性的。

趙之謙說「古人有筆猶有墨,今人但有刀與石」,指的就是他對當時篆刻技法方面一味地呈施刀法的現狀的批判:過去的古人刻的作品,有筆有墨,現在的人,就知道想盡一切方法用刀,這不好!要注意學書法,並讓他在篆刻中與刀味一起體現出來。

(趙之謙的篆刻)

吳昌碩臨足了石鼓文,於是篆刻獨成吳派雄渾蒼古,這是近現代最典型的書法入印的例子。

如果我們說的第一點「印宗秦漢」是要讓大家在秦漢印里充分掌握刀法,那麼,這一個入手點則是要大家從練習書法入手,充分掌握筆法,並與刀法相配合。

(丁敬的篆刻)

兩手抓,兩手都要硬。鄧石如創作筆意濃重,丁敬的創作刀味十足,吳昌碩創作筆意濃重,黃士陵的創作刀味十足,這都可以學習,而吳讓之、趙之謙這樣的刀筆並重的大師也足可成為楷模。

如果仔細觀察明代五家到清代幾大流派的有代表意義的印家作品,很容易就可以找出這樣一條線索,有筆有墨的作品,韻味十足,有刀無筆,生硬幹枯,有筆無刀,死蚓墨豬。

怎麼做?練書法,掌握運筆方法,遍臨明清諸名家流派印,將筆法與運刀結合起來。期待在印面充分呈現豐富多彩的藝術效果,深刻領會筆與墨在篆刻藝術中的交相輝映。

三、印外求印

這是第三個技法學習入手點,一句話概括就是:「磚瓦摩挲秦與漢,鍾鼎思慮紂及湯」。

不管是印宗秦漢的向秦漢古印里尋找營養也罷,還是向明清流派名家印里去尋找營養也罷,總之,還在印章裡面打轉,就算是臨摹鄧石如、吳昌碩的篆刻作品,也不可能盡得鄧石如、吳昌碩的「印外」書法功夫,就算是把趙之謙的300多方印全都臨盡,也不可能盡得他在印外鐘鼎、石鼓、權量、錢幣、磚瓦等方面的造詣,就算學黃士陵10年,也不可能把他對吉金文字的領悟化為己有,怎麼辦?自己去接觸。

(黃士陵的篆刻)

接觸的範圍需要從文字的發生開始,追至夏、商、周三代、春秋、戰國、秦漢所有的與文字有關的,與藝術相關的內容,都應當加入到這個接觸範圍中來,培養自己的「古典」眼光,增強自己對古典精神的領悟。

這個範圍已經很廣大和寬宏,但仍不足,「證到此,並不究竟」,說到這裡,並不算完。

所有的可能跟篆刻有關的藝術形式,或者有可能讓我們產生篆刻意象的自然風光,風土人情,宇宙之大、品類之微都在這「印外」功夫里,我們眼中所見,心中所想,身內身外,沒有東西不影響我們的篆刻水平的提高。

張旭見公孫大娘舞劍,王羲之觀鵝起興,「折釵股」、「屋漏痕」、「錐畫沙」,自然物理與藝術規律在藝術家的腦子裡交匯,最終形成創新,藝術得以發展。

(公孫大娘舞劍)

從這一點來說,篆刻人還必須是一個生活的有心人,無時無刻不感悟生活,就像作家去體驗生活,篆刻雖然源自遠古,但卻與現實生活緊密關聯,決不僅是一門字面與石面上的功夫。

學詩「功夫在詩外」,篆刻學習者若要學篆刻,功夫也在篆刻之外。由此而來,再精簡出來兩句,跟上面的六句合成一首打油詩:

遍臨漢印五百方,提刀始能心不慌。刻篆漸知刀石臭,臨池始覺翰墨香。磚瓦摩挲秦與漢,鍾鼎思慮紂及湯。印內印外求之遍,忽覺青絲染秋霜。

但一定要記得,不管如何神遊物外,目的地是篆刻技法的那七個方面,是學好篆刻。如果目的地忘了,白髮三千丈也沒用。

(【老李刻堂】之116,部分圖片來自網路)


推薦閱讀:

篆刻砂紙磨盤粗細與號數粒度的對應關係和區別
黃牧甫的印面和他的一些印學觀點
篆刻史:東漢官印的「三金一銀」
篆刻入門:「篆書」小傳
篆刻邊款月份別稱,邊款中常見的農曆十二個月份

TAG:篆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