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數過去730天全球廣告營銷界發生的[麻煩事兒]!
發了一年的優秀案例,昨天給大家分享了《做品牌有哪些繞不開的坑》,今天趕在2016年的最後一次推送來盤點一下近兩年失敗的營銷案例,大家在2017年看到這些坑一定要繞道走!
話說看了那麼多優秀案例後,看到這些失敗案例真的是哭笑不得!原來大品牌也會犯這麼低級的錯誤!
一個泰國護膚品牌向我們證明了它並不是色盲!
把這個泰國品牌——SEOUL SECRET(首爾肌密)放在第一個絕對不是根據我的心情排的,因為這個品牌在2016年推出了一個從頭錯到尾的營銷活動!(錯的這樣執著也真是不常見)
看看營銷活動的主題你就知道為什麼了——「White makes you win」 (變白可以讓你獲勝)。
根據這個營銷活動,SEOUL SECRET還發布了一則廣告片,片中的女主是泰國的演員兼歌手Chris Horwang,廣告講的是她的白皮膚如何幫助她在事業中取得成功。
泰國護膚品品牌廣告 - 騰訊視頻 https://v.qq.com/x/page/o0360gr8an6.html
在大家都盡量減少種族問題的今天,SEOUL SECRET也算是逆流而上。是不是現在看來,這則廣告的失敗也是在情理之中?
可口可樂的地理可能是體育老師教的
今年年初,可口可樂在俄羅斯的社交網路平台VK上針對俄東正教新年刊登出一幅賀歲俄羅斯地圖。其實本意是想慶祝一下新年,但沒想到這地圖裡竟然沒有克里米亞,這一下子惹惱了俄羅斯和烏克蘭兩個市場!(經常被丟失南海和台灣的我們也感同身受啊!)
這裡插播一條政治新聞:2014年3月,克里米亞半島舉行公投,決定脫離烏克蘭而加入俄羅斯,俄方予以接納,烏克蘭則堅決反對。
在俄羅斯廣大網民的一片抗議聲中,可口可樂公司重新發布地圖並道歉,這又惹惱了愛國的烏克蘭人民,還發起了一個#BanCocaCola的話題。
可口可樂的道歉聲明
最後可口可樂公司將兩幅地圖都撤下了。但為了保住部分市場,烏克蘭語版可口可樂在VK上的地圖還是把克里米亞「留」在了烏克蘭內。所以說,還是要好好學習地理啊!
敏感事件不好惹
在美國,「恐怖主義」是一個相當敏感的辭彙。但麥當勞犯了之前泰國護膚品牌犯的一個錯誤,你敏感,我偏說。這樣確實引起了一陣熱潮,具體來說是一片罵聲。
去年年初,快餐業的巨頭麥當來在美國的大街小巷豎立了一系列廣告牌,其中包括9/11事件和波士頓馬拉松爆炸事件。雖然是打著紀念的牌子,但麥當勞很快被人們指控說是利用人們的悲慘經歷換取利益。
麥當勞的廣告牌還算是好的,畢竟出發點是好的,只是事件比較敏感,大家不願討論。日本迪士尼這次可算是往槍口上撞了!
如果說「恐怖主義」在美國很敏感,那在日本可能就是「長崎原子彈爆炸」了。
在長崎原子彈爆炸周年紀念的那一天,日本迪士尼在推特上發起了生日祝福!雖然迪士尼很快就發了道歉聲明,但還是引起了許多網友的不滿。看來除了敏感事件外,做營銷要有個營銷專屬日曆帶在身邊!
Airbnb下次應該知道要少言多做了
去年,Airbnb陷入了一場交稅風波,世界各地的很多城市人們都指出Airbnb在出租房屋後沒有交稅,舊金山市迫使公司開始納稅。為了積極響應,Airbnb專門推出了一系列廣告,告訴公共組織你們可以用這1200萬美元的稅款幹什麼。
很多人看到這則廣告後表示,感覺Airbnb像是被迫納稅,但納稅本來就是天經地義的啊!還有人表示,這則廣告像是在讓我們感謝它納稅了一樣。在引起爭議後,這一系列廣告馬上就撤回了。
德國最大的連鎖超市品牌被網友玩壞
德國最大的連鎖超市阿爾迪(ALDI)的澳大利亞地區今年年初在推特上發了一個互動小遊戲,其實就是填空,"I became an ALDI lover when I tasted ______ for the first time」(我嘗試了_後成為了ALDI的死忠粉)。
就這樣一個看似普通的填空遊戲,下面的評論可一點都不普通!「腹瀉」已經算是最平靜的回答了。不過,ALDI後來把這個小遊戲刪掉了。所以說,千萬不要小看社交網路和網友的力量!它可能會讓你一夜之間成為「網紅」。
亨氏這次肯定懂了要認真做好每件小事
除了我們所做的營銷外,其實品牌、產品的每一次外露都是一次營銷。有的時候一不注意損失點錢還算好的,讓消費者重新認識了你的品牌可一點都不好玩。亨氏就犯了一次這樣的錯誤!
一個德國人在參加商標重新設計的比賽中,亨氏寄給他了一個二維碼已經過期了的產品。雖然過期了,但還能用,打開鏈接後竟然是一個A片網站!原來是這個二維碼過期後,亨氏沒有重新註冊,反而被一個A片網站註冊了。
這樣一個無心之過帶來的影響可不小,很多網友就把亨氏和A片網站聯繫了起來。幸好這批產品沒有再次進入市場,不然消費者還以為兩家公司合作了呢。
最後,
感謝你對大創意一直的支持!
在接下來的2017年,我們也要相親相愛哦~么么扎!
推薦閱讀:
※為什麼世界喜歡給成功者以掌聲, 卻無法給失敗者以溫暖?
※我們是否過度忽略了概率對成敗的影響?
※為什麼「最後一公里」的失敗者,往往會在內心承受比其他失敗者更加劇烈的痛苦?
※大部分人廣義上的失敗是否都可歸結為淺嘗輒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