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物料合格入庫後在產線出現不良,如何解釋?
咱們做IQC(進料檢驗)崗位的朋友們經常會被生產線的同事投訴:
為什麼進料檢驗合格入庫的原物料到了生產線,那麼多的不良?
是不是拿了供應商的好處?每次都拿抽檢當擋箭牌!
對於不了解抽樣檢驗基礎知識的同事,我們怎樣通俗易懂地解釋呢?以下供大家參考。
抽樣檢驗是從一批產品中隨機抽取少量產品(樣本) 進行檢驗,根據樣本中的產品的檢驗結果來推斷整批產品的質量。
通常,生產方和使用方會商定好一個可接收的產品批不合格品率P0。當這批產品的不合格品率P≤P0時,我們使用方就要接收此批產品。而當這批產品的不合格品率P>P0時,我們使用方就要拒收此批產品。
這裡的P0就是我們所熟悉的AQL(可接受質量水平)。
從以上的描述我們能夠看出:
1.對於我們進料檢驗判定合格的批次,是允許有不合格品存在的,但批不合格品率不能大於AQL。
2.理想的狀態是,一旦批不合格品率P>P0,我們就能100%地判定出來,拒收此批。但理想的方案實際是不存在的,因為,只有進行全數檢驗且準確無誤才能達到這種境界,但我們難以做到沒有錯檢或漏檢的,所以,理想方案只是理論上存在的。
大家看下面的圖(理想的OC曲線):
看圖之前,大家先了解一下什麼是OC曲線?
當用一個確定的抽檢方案對產品批進行檢驗時,產品批被接收的概率是隨產品批的批不合格品率P變化而變化的,它們之間的關係可以用一條曲線來表示,這條曲線稱為抽樣特性曲線,簡稱為OC曲線。
其中,橫坐標P為批不合格率,縱坐標Pa(p)為該批產品的接收概率。
從圖中可以看出:
當P≤P0時,Pa(p)=1.0,也就是100%的接收此批;
當P>P0時,Pa(p)=0,也就是0%的接收此批,即為100%拒收此批。
但實際的OC曲線通常是這樣的:
從圖中可以看出,這是一條連續的曲線,而不是斷崖式的(理想的OC曲線),這就意味著:
1.只要批不合格率P不等於100%,此批就有一定的接收概率。這就意味著我們有一定風險接收了不合格批。也就是說,只要此批不是全部產品都不合格,我們就有可能接收此批。
2.同時,即使批不合格率0<P<AQL,接收概率Pa(p)也是小於100%的。這就意味著生產方(供應商)的合格批也有一定風險被我們拒收了。
現在大家應該對「為什麼進料檢驗合格入庫的原物料到了生產線有不良?」這個問題有答案了吧。
但是,當生產線上有不合格的原物料被發現時,我們一定不會因為是合格批次就不予理睬,我們通常會及時地響應:
1.持續追蹤該批次物料近期在產線使用的不良率趨勢,所以請你們配合提供數據。我們會把信息反饋給SQE或供應商,並追蹤改善進度。
2.對於後續的來料批次,我們會考慮是否要由正常檢驗轉為加嚴檢驗。
本文為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推薦閱讀:
※KPI概述
※專案改善|降低產品A膠裂不良率
※客觀分析2017年EXO和BTS哪個會更紅?
※一般的品牌(如jackwills,frenchconnection)的羊絨衫和大的品牌(如armani,isaia)的羊絨衫有什麼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