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曼蒂克消亡史》:影像唯美精緻,配樂畫龍點睛。

紙醉金迷舊上海,戰亂紛爭大時代。沒有一個廢鏡頭,沒多一句爛台詞。每個鏡頭,都非常唯美。每個畫面,都讓人回味無窮。堪稱是上海版《教父》,中國版《布達佩斯大飯店》。在《羅曼蒂克消亡史》里,看到了昆汀的暴力美學,看到了王家衛的文藝優雅。

程耳導演的這部作品極具個人風格,將眾多元素融合成了一個成熟的作品。暴力和殺戮,情感與色慾,忠誠和背叛,責任與欺騙。榮耀和衰敗,恩情與仇恨。相處和離別,偷生與死亡。黑幫大哥和交際花,電影皇后與渣男老公,日本間諜和中國主婦,交際花與男明星,黑幫大哥和電影皇后,屬於他們的羅曼蒂克都消亡了。電影中唯一沒有消亡的童子雞與妓女,在小說版中也消亡了。讓人想起了《紅樓夢》,也讓人想起了《了不起的蓋茨比》。

程耳作品裡的音樂品味很不錯,電影裡面的配樂則恰到好處,達到畫龍點睛的效果。很多人以為,配樂是日本配樂大師梅林茂一個人做的。

對此,程耳導演表示:「電影里只有章子怡出場,一直到她和淺野忠信一起坐車離開,這一段音樂是梅林茂做的,其他的音樂都是由我們非常優秀的年輕作曲家郭思達先生做的,片中的鋼琴是有趙胤胤演奏的,卡門的小提琴是由柴亮先生演奏的。因為大家現在認為所有的音樂都是梅林茂做的,我覺得對其他的幾位,尤其是對作曲家郭思達很不公平,我必須澄清一下。」

這個比例,大概是梅林茂二成,郭思達八成。

影像和音樂相輔相成,有時候畫面沒有表達的東西,音樂可以表達出來。兩者相互刺激,一加一大於二,最終完成了升華。音樂是一面鏡子,每個人聽的感受不一樣。你想的是你的愛情,我想的是我的愛情。

好的音樂能夠直接觸及靈魂,影響你的心境。好的導演遇到好的配樂師,就像鮑叔牙遇到了鍾子期,真正遇到了知音。可大眾的目光往往放在導演身上,其實也有必要關注配樂師。

電影《羅曼蒂克消亡史》不是常規線性敘事,而是夾著插敘倒敘。無論是主角還是配角,塑造的人物形象都很豐滿。這部電影,我看了兩遍。第一遍看故事和畫面,第二遍看錶演和細節。交際花小六,妖艷且誘惑。私下來大俗,鏡頭上精緻。章子怡將這個角色演繹的風情萬種,無比誘人,可謂人間可遇不可求的尤物。年邁的黑幫老大,為她離婚,哪怕被她多次戴了綠帽子也捨不得殺她。俊朗男明星,被她修長美足勾搭得不能自已,直接在化妝間啪啪啪。陸先生則一直對她念念不忘,百般維護,不像心狠手辣的流氓,而像溫柔體貼的情聖。一些轉場的配樂做的非常好,對電影起了推動作用。渡部在車裡強姦小六之後,將她帶回上海,囚禁在地下室的密室當刑奴,場景好似《禁室培欲》。

渡部和小六在一起時的幾個段落,吃飯做愛,做愛吃飯,配樂用了三層推進,鼓點,持續的低音銅管,弦樂高把位的不協和演奏。把故事推向高潮。

故事的主線是復仇,日本妹夫渡部,說著地道的上海話,娶了上海老婆,在上海生了兩個兒子。雖然他口口聲聲說要保衛上海,實際卻是日本間諜,要幫助軍方殺害中國反對派,奪取上海。為達到目的,連老婆都殺了,但虎毒不食子,用計騙陸先生養大他的兩個兒子。二戰結束後,為了復仇,眾人來到盟軍戰俘營。

電影中的細節很迷人,裡面的人物都有著原型可去考證。在上海呼風喚雨的陸先生,原型人物是青幫大佬杜月笙。電影皇后吳小姐是火遍十里洋場的胡蝶,權勢滔天的戴先生是軍統局長戴笠。管家王媽將老大的家事打理的井井有條,介紹車夫進幫派,被子彈擊中,死前還寫好遺書,安排好一切。乾乾淨淨,坐著死去。車夫則是卧底軍人,在陸先生身邊多年,作為鋤奸隊,殺死背叛的二哥,穿上軍裝解決渡部之後,功成身退。陸先生在戰爭結束後,回到了破敗的大宅。與前面的燈紅酒綠成鮮明對比,所謂消亡,不外如是。獨身去了香港,被人要求他脫帽,這意味著一個時代的結束。這段場景用的是中提琴和大提琴,音樂悲傷卻又悠揚。

特別喜歡本片的配樂,單曲循環了很久。

近日,見到了《羅曼蒂克消亡史》的配樂師,八零後新銳作曲家郭思達。和他聊了很多本片配樂方面的話題。

短短一個月時間,他完成了電影80%的配樂工作。時間緊,任務重。最困難是沒有時間去修改。只能用最精準,最正確的方式去達到想要的效果。而《羅曼蒂克消亡史》這首片尾曲,甚至是在最後關頭創作出的。可以說這次是順勢而為,進入了導演的世界,進入了創作的狀態。

「找一個志同道合的夥伴,特別難,比找到結婚對象還難。」郭思達老師曾風趣地說道。而程耳導演很尊重郭思達的工作,會儘可能的聽取合作夥伴的意見。如果有充足的時間,他們也許能做得更好。

除了影視音樂之外,郭思達在舞台劇音樂劇也有不錯的表現。作為大型音樂劇《茉莉花》的音樂創作人,獲得了業內廣泛的認可。而舞劇《朱?》在日本公演70多場,很多社會名流都曾去觀看,在日本主流社會造成了不錯的影響力。

本人很喜歡影片中的《Where Are You, Father》這首插曲。然而更加有幸的是,在與郭思達聊天之餘,拿到了這首音樂的雛形,並且由他親自演唱。

這一次,終於有一個人從音樂中站起來,讓觀眾們更好地了解到,音樂在電影中是如何逐漸成形的。

其實在中國,優秀的青年作曲家大有人在。中國從來不缺人才,缺的是機會,缺的是信任。正所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部分涉及到本土人文題材的電影項目時,也許他們更了解「我們的情感需要」。

假以時日,當這些青年作曲家成長起來,對於提升國產電影品質,也是一大助力。《羅曼蒂克消亡史》的作曲家郭思達,就是最好的例子。羅曼蒂克也許會消亡,但聲音,一定會縈繞在我們的心間。

———————————————————

個人微信公眾號:cmf2015 ,也許有點逗,還有點貧嘴。聊聊影視,寫寫故事,講講話劇,動漫遊戲,不定期送電影周邊。文藝有趣可兼得,酒逢知己么么噠。


推薦閱讀:

被蹂躪者的故事:虛淵玄的哥斯拉哲學
從「摔跤吧.爸爸」看中國電影
革命的悲劇——《哪吒鬧海》
可怕的不是作者圈錢,而是圈錢都不認真圈

TAG:电影 | 影视评论 | 罗曼蒂克消亡史电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