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好的書單來了】保理與供應鏈金融入門讀書指南

近日頻蒙網友垂問:可有保理、供應鏈金融參考書籍推薦一二?屢屢許以書單,但年關迫近公私事務繁雜,拖拖拉拉至今日方始寫完。下面這個單子,自個人三四年來所閱供應鏈金融書籍近百冊中精選得來,入選標準分三個層次:

  • 【道】洞徹供應鏈金融之精髓,論述其邏輯和原理,是系統性規劃、構建的供應鏈金融綜合業務體系的基礎,但通常不能直接指導業務落地,真正讀懂讀通要在理論知識和實務經驗的基礎上「參悟」,所謂暮然回首,那人只在燈火闌珊處也。此等非大師不可著述,有必膜拜之~
  • 【術】個人一直主張「供應鏈金融」是一種綜合性的金融服務,而「保理」則是針對現金流的資產管理工具、是企業財務工程之門徑。在「術」方面,淺層次上要講透一項金融工具的邏輯和規則;深層次上則要承於「道」,著眼於金融工具組合、交易結構構建等問題。但遺憾的是,深層次講述金融技術的書註定很少,因為這是大型項目落地的核心技術,而金融技術是沒有知識產權保護的。故對任何機構或個人而言,這部分內容都屬於核心商業機密,在相關著述中,通常只會以案例或零星論述的方式出現。
  • 【器】指操作層面具體的制度和文本,著重實務性、實用性。

新人學習保理業務,基礎教材建議用台灣陳冠志先生的《應收賬款承購實務解析》,目前已經是第二版了(某寶上斷貨已久,但有時可在其他網路渠道覓得,除了請往來台灣的親友夾帶外,另一個購買台灣版書籍的辦法是拜託某寶上的台灣書商代購)。保理業務「術」的層面上,這本書應算是最好的基礎教材了。它從保理業務的邏輯基礎入手,講述了這項業務的核心精神、風控思維、若干種基本的業務結構。保理業務可做得千變萬化,但萬變不離其宗的總綱在這本書里都講清楚了。

另一本貿易金融核心教材,力薦台灣「外匯三劍客」葉清宗老師的《記賬交易與財務規劃》。年逾古稀的葉老曾任彰化銀行外貿金融大總管、信陽銀行總裁,1998 年曾作為外匯操盤手受命於國際著名銀行家、台偽央行彭淮南行長,成功抗擊國際資本狙擊台幣,全球華人界外貿金融領域能與之比肩者大概不要一隻手就能數盡。這本書從極淺顯的貿易結算工具入手(但貌似國內99%搞供應鏈金融的同仁不並具備此基本功),講到交易和外匯風險管理,再講到貿易金融和保理實務,大道至簡、返璞歸真,渾厚紮實 如「降龍十八掌」,雖然內容主線是講貿易金融之「術」,但時常有「道」的靈光閃動。這本書是葉老近年對其一生豐富著述的修訂之一,若說其缺點,就是文字校對和排版的錯誤實在……

復旦出版社2016 年出版了一套五冊黃色封皮的「商業保理培訓系列教材」,推薦其中的《商業保理實務與案例》,第四至七章是保理業務完整的業務管理流程,連同附表部分,可作為新入行的保理企業開展國內保理業務的標準流程和範本。在「器」的層面上,應屬當前國內最高水準了,但與海外的最新業務理念和作業構架仍有些差距。同系列的另外四本個人認為廢話空話多,參考價值不高,甚至不少內容帶有嚴重的誤導性。

然後,可以參看台灣叢樹人老師的博客(有關保理的博客 - Junior - 網易博客),裡面有很多精彩案例和精闢點評,但如果對各種金融工具沒有系統性、較深入的理解,可能對很多案例會搞不清楚關鍵節點是如何過渡的。此外受中國金融行業的整體發展水平所限,有些超前理念在當前落地較為困難,需要等待金融意識和金融環境的提升改善。2016年初之前的博文已修訂彙集為《兩岸發展factoring業務的始末與現狀》一書出版。此書的優點是鞭辟入裡,觀點背後有完整、深刻的金融邏輯和實務經驗為支撐;缺點是各篇文章多是因事、有感而發的隨筆,較缺乏系統性,需要讀者自行梳理脈絡。

還有一本較早前出版的 《國際保理中應收賬款轉讓問題研究》(謝菁菁,中國檢察出版社,2011),算是目前在比較法領域剖析最為深入的一本專著,建議風控、法務相關崗位可以研讀。不同國家法律、制度中的差異性規定,往往折射出保理業務各個節點的風險,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本人參與寫作的《商業保理:理論與實務》已修訂並更名為《商業保理》(民主法治出版社,2016)。修訂版中,儘力排除了各種「中國特色」概念的影響,並且試圖從大金融的概念,闡釋保理作為一種有效的供應鏈現金流管理工具的地位和功用。在產品章節,我補充了保理產品設計的結構、保理與其它金融工具的組合應用等內容,並增補了兩三個代表性的案例鑒於國內同業普遍對流動性風險、經營槓桿、風險計提等問題認識不足,日久將成為企業及行業的隱患,我還試寫了流動性管理、資本充足和撥備一章,供同業商榷。在此感謝在成書過程中貢獻甚鉅的莊園、李旭、史小玲、於雯、張鵬飛、艾山紅、何坤等同事的辛勤付出!但畢竟此書是各部門同事用業餘時間分別撰寫的,修訂、統稿時間倉促,或多或少仍存在認識不統一的問題,作為統稿人,個人也對很多章節和內容也抱有遺憾。

此外,從事保理業務務必對 GRIF(FCI General Rules for International Factoring,國際保理商聯合會 國際保理通則) 要做到融會貫通儘管 GRIF 的目的是規範雙保理業務中進口、出口保理商之間的權利義務、責任劃分和作業流程,但其交易結構設計、針對不同情況的處置規則,對於單保理、國內保理業務也有重大指導意義。關於 GRIF 的譯本,網上流通的 2010 年老版譯文有一些疏漏和錯誤,但仍可一讀。本專欄會陸續發布 2013 年新版本的翻譯和注釋(翻譯工作正在做最後的校對,注釋工作由於近期實在太忙了,準備寫的文章又太多,所以一直拖延……搞不好全部注釋完成時 FCI 擬推出的 GRIF 升級版—— Factoring Model Law 已經定稿頒布了……)。竊以為,目前國內保理商業務難以開展的根本原因之一,就是普遍不具備雙保理的業務邏輯,不會從買方保理商(進口保理商)的角度思考問題,也不會設身於金主(銀行)的立場上找到其核心關切、體制痛點和能力瓶頸,因而不能提供真正有效的金融服務(實現增信)。保理絕不僅是企業拿應收賬款來貼現,非銀保理商也不是合格的金主,「融資」也不是一定要借錢給企業。從保理起步,由增信業務切入貿易流程、企業財務工程、資產管理乃至打通債權-股權,才是這項業務的最終歸宿。保理和其他金融工具一樣,是工具、手段、途徑,而非目的。

在上述立場上,保證、商業票據、備用信用證、保險等工具都是保理商可以運用的武器,端看使用者能不能理解其精神並予以化用。自 2014 年起,我就在持續關注、研究電子票據,2016 年央行等部門對電子商業匯票的大力推動以及即將到來的《票據法》修訂,是保理商的一大歷史性機遇,但很多保理商雖關注商業承兌匯票業務,但不懂如何合法、合規、安全操作,都做成了不合規且風險極高的票據貼現了。我常說供應鏈金融是個進入門檻極高的行業,非銀機構要想做好,僅在知識技能層面要掌握的就包括:Incoterms、CISG、UCP、ISP、URDG、URC、OBU/DBU、商業票據、外匯、保險、稅務規劃、BVI……及相關民商事法律法規等

截至 2016 年國內出版的有關保理的其他書籍,我應該都有看過,均不推薦。

深發展的《供應鏈金融 新經濟下的新金融》一書早年曾洛陽紙貴,是國內供應鏈金融「術」的發端,但現在看來很多觀念已顯老舊了,其主旨是銀行依託核心企業做 M+1+N,但給出的解決方案往往是新瓶裝舊酒,對於非銀金融機構而言在實務中很難落地,這兩年在銀行體系內也出現了系統性的風險。作為初學者可看,但不做重點推薦。

立金銀行培訓系列教材,目前部分已絕版可買到的尚有十餘冊,有關技術領域的大多是比較典型的銀行傳統思維,很多案例和產品也是多年前銀行粗放經營時代的豪放模式,亦不做重點推薦。但書中有關金融工具的基礎知識可做掃盲用,很多銀行版的合同、制度文本也值得借鑒。

宋華教授的《供應鏈金融》(人大出版社),2016 年出了第二版。宋教授是前東家之顧問,作者簽名的第一版在我手中已兩年了,還未通篇讀完,所以不好做評價。大體上講,此書在宏觀結構上十分博大,但讀之總有隔一層窗紙捅不透的感覺,能看到作者在供應鏈領域的孜孜探索和思考,但在「道」之層面尚未可稱洞察,於「術」之層面又不大接地氣。誠然這些問題是理論型著作的特點,無論如何作為當下國內理論研究領域可能是最好的一本書,推薦閱讀

最後推薦一本台灣簡永光老師的《逆風達陣》。同樣年逾古稀的簡老師,曾服務於第一勸業、JPMorgan、渣打、歐洲復興開發銀行等跨國銀行,是貿易金融、財務工程、投行等領域寶島「省寶」級大師,華人界海內無匹,對金融技術的運用已臻化境,靈動瀟洒如御獨孤九劍。是書寓「道」於樂,令人於捧腹之餘,可以觀摩大師如何貫穿各種工具、技術,以金融服務企業、得成互利共贏。先四載,余得觀此書始窺門徑,遂立志精研技藝,漸入衣帶日寬終不悔之境界。

(論金融著述之精妙,台偽政府金融研訓院出版物之水準真真要甩大陸不知幾條街。鑒於兩岸法系之同源、血脈之同宗、民心沆瀣一氣兔死狐悲之共情,往來寶島之同仁務必要多搬些書回來啊!)

拓展閱讀

後續看到好書,會持續更新。

推薦閱讀:

魔都金融民工的一天
消費金融ABS發展 大!梳!理!(多圖)
為何有人中了五百萬幾年後依然是窮人?
怎樣才能富起來?
量化策略實盤記錄(2016/12/14-2016/12/30)

TAG:金融 | 供应链金融 | 保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