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中的故事—阿羅漢

【「須菩提,於意云何?阿羅漢能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不?」

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實無有法名阿羅漢。世尊,若阿羅漢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即為著我、人、眾生、壽者。世尊,佛說我得無諍三昧,人中最為第一,是第一離欲阿羅漢。世尊,我不作是念:『我是離欲阿羅漢』。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世尊則不說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者。以須菩提實無所行,而名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一相無相分)】

很多寺廟都有羅漢堂,供奉了十八羅漢、五百羅漢等。那什麼是羅漢呢?羅漢就是阿羅漢的略稱。

《金剛經》中,佛陀也為我們指出了阿羅漢的修行次第,即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

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指小乘聲聞修行所得之四種證果,也有譯作預流果、一還果、不還果、阿羅漢果。《四十二章經》中也對四種證果作了說明:「阿羅漢者,能飛行變化,曠劫壽命,住動天地。……阿那含者,壽終靈神,上十九天,證阿羅漢。……斯陀含者,一上一還,即得阿羅漢。……須陀洹者,七死七生,便證阿羅漢。」

如何修習聲聞四果呢?《雜阿含經》第二五九經中舍利弗也給出了我們答案:「精勤思惟,五受陰為病、為癰、為刺、為殺、無常、苦、空、非我。」

一.須陀洹

須陀洹,全稱須陀般那、窣路多阿半那、窣路陀阿缽囊,為聲聞四果中最初之聖果,又稱初果。《雜阿含經》七九七經中載:「何等為須陀洹果?謂三結斷。」意思是見結、戒禁取結、疑結三結斷盡,即得須陀洹果。

須陀洹可譯作:

(1)入流:意指初入聖者之流。《大智度論》卷三十二中載:「須陀名流,即是八聖道分;般那名入,入是八聖道分,流入涅槃。是名初觀諸法實相,得入無量法性分,墮聖人數中。」

(2)逆流:謂斷盡三界之見惑,方違逆生死之流。《大乘義章》卷十七中載:「須陀洹者是外國語,義釋有三:一當名正翻,名修無漏,如涅槃說,須名無漏,陀洹修習,以修無漏名須陀洹;二隨義傍翻,名為逆流,逆生死流,三途生死永不受故;三隨義傍翻,亦名抵債,將拒三途因而不受果,故曰抵債。」

(3)預流:初證聖果者,預入聖道之法流,故稱預流。《一切經音義》卷二十三中載:「預流,梵言窣路多阿半那,此雲預流。一切聖道說名為流,能相續流向涅盤故。初證聖果,創參勝列,故名預流。預,及也,參,預也,舊言須陀洹者,訛也。或言逆流,或言入流,亦云至流,皆一也。」

須陀洹分因果二位,自入「見道」初心至第十五心之間,為趣向須陀洹果之因位,稱須陀洹向;「見道」之終,即第十六心之位,而對於前之向位,則稱須陀洹果。

何為「見道」?「見道」即指以無漏智現觀苦集滅道四諦,見照其理之修行階位。見道以前者為凡夫,入見道以後則為聖者。據《俱舍論》卷二十三中載,「見道」所得之無漏智,分為八忍、八智十六心。其中八忍為無間道,為八智之因;八智為解脫道,為八忍之果。得苦法智忍到道類智忍之十五心,為須陀洹向;得道法智之十六心,為須陀洹果。

何為八忍?八忍即苦、集、滅、道四諦之法智忍及苦、集、滅、道四諦之類智忍。所謂「忍」,即信;信理而不疑之智,是為得四諦法智、類智之因,稱為苦、集、滅、道法智、類智忍。於緣觀欲界之四諦而得法智之前位時,所起之無漏法智忍,為法智忍;於緣觀色界、無色界之四諦而得法智之前位時,所起之無漏法智忍,為類智忍;此智為先觀欲界苦、集、滅、道四諦而起之法智流類,故有類之名。

何為八智?八智即苦、集、滅、道四諦之法智及苦、集、滅、道四諦之類智。緣觀欲界之四諦所得之無漏智,為法智;緣觀色界、無色界之四諦所得之無漏智,為類智;此智為先觀欲界苦、集、滅、道四諦而起之法智流類,故有類之名。

表 八忍八智

根據《增壹阿含經》卷二十中載,斷除見結、戒禁取結、疑結三結煩惱後,成就須陀洹,為不退轉之法,必定會至於涅槃,最多經過七死七生,即轉生於人與天各七次,即可得阿羅漢果;如果勇猛精進,就可轉生為家家聖者,三次或者二次轉生於人天,即可得阿羅漢果。

二.斯陀含

斯陀含,又作沙羯利陀伽彌,譯作一來。《雜阿含經》七九七經中載:「何等為斯陀含果?謂三結斷,貪、恚、痴薄。」意思是三結斷盡,貪、恚、痴已微薄,即得斯陀含果。

斯陀含分因果二位,即須陀洹之聖者進而更斷除欲界一品至五品之修惑,稱為斯陀含向,或一來果向;若更斷除欲界第六品之修惑,尚須由天上至人間一度受生,方可般涅槃,至此以後,不再受生,稱為斯陀含果。

何為修惑?與「見惑」對稱,又作思惑,意指修道所斷之惑,即於修道時所斷貪等迷事之煩惱。修惑遍起於三界九地(欲界五趣一地,色界四禪天為四地,無色界四空天為四地,共九地),因此惑難斷,故每地各細分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等九品,合共即八十一品。

根據《增壹阿含經》卷二十中載,三結使已斷滅,其淫、怒、痴也已微薄,成就斯陀含。斯陀含分為兩種,一種是修行遲鈍者,即小遲者,「來至此世,盡於苦際」;另一種是勇猛迅捷者,「即於此間盡於苦際,猶如邠陀利花,晨朝剖花,向暮萎死,是謂邠陀利花沙門」。

三.阿那含

阿那含,又作阿那伽彌、阿那伽迷。《雜阿含經》七九七經中載:「何等為阿那含果?謂五下分結盡。」意思是五下分結(貪、瞋、身見、戒取、疑)斷盡,即得阿那含果。

阿那含可譯作:

(1)不來:《大智度論》卷三十二中載:「阿那名『不』,伽彌名『來』,是名不來相,是人慾界中死,生色界無色界中,於彼漏盡不復來生。」

(2)不還:《大乘義章》卷十一中載:「阿那含者,此名不還,小乘法中更不還來欲界受身,名阿那含。」

阿那含分因果二位,即斯陀含之聖者進而更斷除欲界七品或八品之修惑,稱為阿那含向;若更斷除欲界九品之修惑,稱為阿那含果。

根據《增壹阿含經》卷二十中載,五下分結盡,成就阿那含,於色界天般涅槃,不再轉生欲界,叫做柔軟沙門。

四.阿羅漢

阿羅漢,又作阿盧漢、阿羅訶。《雜阿含經》七九七經中載:「何等為阿羅漢果?謂貪、恚、痴永盡,一切煩惱永盡。」

阿羅漢可譯作:

(1)殺賊:《大智度論》卷三中載:「阿羅名賊,漢名破,一切煩惱賊破,是名阿羅漢。」《翻譯名義集》卷二中載:「九十八使煩惱盡,故名殺賊。」

(2)應供:《大智度論》卷三中載:「阿羅漢一切漏盡,故應得一切世間諸天人供養。」 《翻譯名義集》卷二中載:「具智斷功德,堪為人天福田,故言應供。」

(3)不生:《大智度論》卷三中載:「阿名不,羅漢名生,後世中更不生,是名阿羅漢。」 《翻譯名義集》卷二中載:「無明糠脫,後世田中,不受生死果報,故云不生。」

阿羅漢分因果二位。《俱舍論》卷二十四中載:「斷色界及無色界修所斷惑,從斷初定一品為初,至斷有頂八品為後,應知轉名阿羅漢向。……金剛喻定是斷惑中最後無間道所生,盡智是斷惑中最後解脫道。由此解脫道與諸漏盡得最初俱生故名盡智,如是盡智至已生時便成無學阿羅漢果。」

根據《增壹阿含經》卷二十中載:「有漏盡,成無漏心解脫、智慧解脫,於現法中自身作證而自遊戲。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更不復受胎。如實知之,是謂柔軟中柔軟沙門。」

參考資料

1.《長阿含經》22卷,後秦 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譯,《大正藏》第1冊。

2.《雜阿含經》50卷,劉宋 求那跋陀羅譯,《大正藏》第2冊。

3.《增一阿含經》51卷,東晉n瞿曇僧伽提婆譯,《大正藏》第2冊。

4.《四十二章經》1卷,後漢 迦葉摩騰共法蘭譯,《大正藏》第17冊。

5.《大智度論》100卷,後秦 鳩摩羅什譯,《大正藏》第25冊。

6.《阿毗達磨俱舍論》30卷,唐 玄奘譯,《大正藏》第29冊。

7.《大乘義章》26卷,隋 慧遠撰,《大正藏》第44冊。

8.《翻譯名義集》7卷,宋 法雲編,《大正藏》第54冊。

推薦閱讀:

TAG:金刚经 | 佛教 | 禅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