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壓應對信息過載 - 2016 效率小結

tl;dr ("Too long; didn』t read.")

信息過載是我們每天都要面對的問題。有趣的是,隨著信息鑒別,過濾,處理能力的提高,我們往往不自覺地會延展自己的信息渠道(新 app、新 feed 和新的公眾號,等等),接著讓自己陷入更大的信息漩渦——明明是效率提高了,吞吐量增大了,為什麼好像每個人都更加不堪重負了?

Its not information overload. Its filter failure.

  • Clay Shirky, excerpted from Information overload (Wikipedia)

在即將過去的 2016 年,我形成了一些小習慣,幫助自己更好地應對信息過載的難題。整理一下,分享給有同樣困擾的同學。本文中,我會列出一些自己覺得好用的小技巧,然後是作為容器的信息庫的分揀標準,最後談一下我是如何用最低的時間成本去維護這套體系的。

tl;dr - (chiefly Internet) "Too long; didn』t read." Used to indicate that one did not read a (long) text, or to introduce a short summary of an overly long text.

  • Excerpted from tl;dr (Wikipedia)

小技巧列表 (5個)

技巧1:10 秒處置

當你處於碎片閱讀的狀態(隨便讀讀)時,即使遇到再有價值的文章(最新的例子是 @Milo Yip 老師的遊戲程序員的學習之路——真不想放這個鏈接,因為精彩到很多人點進去估計就忘了回來讀本文了 Orz..),再有趣的故事,再不能錯過的視頻,也要能剋制一直讀完的衝動——除非它短到 30 秒以內就能完成。取而代之的是,為它建一個後續的條目,在合適的時候再決定是不是真的要讀下去。

這樣做的最大好處在於——能讓你在最短時間內意識到,很多不知不覺讀完的材料其實是不值得讀的。要學會隨時用你的 inner voice 對自己喊:「Cut!!」。況且,「新建一個條目」這個額外的動作本身是有3秒鐘時間成本的,這本身就是一道坎,如果連這額外3秒鐘我們都要琢磨一下,那這材料很有可能不值得繼續讀下去。

既然你是在碎片閱讀,那就應該真正做到以碎片化的方式去閱讀。如果總是由著興趣敞開了讀,那麼你的閱讀過程最有可能變成這樣:

  • 短…短…長……………………短…長………………短…

而事後看,中間的長文未必總是值得讀的,那麼時間就在不知不覺中浪費了。

像上面那樣的短長交錯的模式,其實還算是好的,如果你真的遇到一個精彩的長文,更有可能變成這樣:

  • 短…短…長…………………………………………………被打斷/未讀完

這個偶遇的長文將佔據你餘下的所有碎片時間,而且你幾乎肯定不會讀完——通常是在外部環境變化時(如車來了)才發現自己興緻勃勃地讀到一半——匆匆地收藏一下,就關上手機結束了這次閱讀。這樣,你實際上花了不少額外時間(假設是正常讀完全文所需的一半時間)來做了一個收藏的決定。

即使日後仍有幸記得回來打開收藏把它讀完,還是要花時間去補回腦海中的上下文,這樣你讀一篇文章的總時間開銷將是你正常閱讀的 1.5 倍;而倘若你不再記得回來續讀,或者回來時又覺得「這篇文章似乎不如剛讀到時那麼有趣了」,決定不讀了,那前面那一半你就白讀了。

所以你看,這麼做是很低效的——不管你日後讀還是不讀,當下的時間都被浪費掉了。

在碎片閱讀時,試著讓自己習慣於喊 「Cut」——即使你遇到的材料再精彩,也盡量保持克制——能讓你的閱讀過程變成下面這樣:

  • 短--短--短--短--短--短--短--短--短--短--短--短--短--短--短--短--

當這樣的節奏形成習慣以後,能讓你更有效地利用碎片時間——任何時間點上結束都不會有「沒讀完」的心理負擔,這才是真正的「碎片化閱讀」。

「10 秒處置」 發生於接觸信息的第一時間點,是我個人在信息處置方面的最佳實踐。如能善加運用,「10 秒處置」這個簡單的原則就能成為個人信息邊界的第一道防線,可以幫你以最小的時間代價抵禦最大量的信息攻擊。所以作為性價比最高的技巧,這條原則被我排在第一個講,希望能對閱讀此文的你有所助益。

如果你的時間非常寶貴,讀到這裡就打算結束閱讀本文,那麼可以說你已經獲得了本文最有價值的一條小技巧,可以安心地關閉頁面離開了。

技巧2:把 「read it later」 改為 「read it at 20:45」

當你在 10 秒處置時決定認可一篇文章的價值,打算把它收藏起來以便日後認真閱讀時,是直接點一下「收藏」就完事了嗎?

以前我就是這麼做的。但後來我發現,所有那些收藏起來以便日後再讀的文章,十有八九都石沉大海了。新的信息前仆後繼地潮水般撲面湧來,永無休止地反覆堆砌在老舊信息之上。層層碾壓之下,老的收藏幾乎無法獲得被再次認真閱讀的機會。

正如顧煜老師說到的那樣,Read it later 變成了 Read it never。

意識到這一點之後,我在 2016 年養成的第二個習慣是——任何時候觸發「收藏」或類似的動作(如加入閱讀列表),都明確地為這個收藏打一個目標閱讀時間的標籤("read-time" tag),這個標籤可以是:

  • 明確的目標時間點,如:20:45 today
  • 明確的目標時間段,如:this week / this month / this year
  • 不明確(不明確本身也是一種明確),如:someday / after xxx is done / pending

這樣做的好處是——你隨時可以通過標籤查找,知道自己接下來的指定時間段里閱讀任務重不重,然後重估和調整自己的閱讀量。當你真的有整塊的時間靜心閱讀時,可以立即開始閱讀這個時間點上的存貨,而不是在收藏夾里東翻翻西看看,把時間和心智浪費在反覆挑選適合閱讀的材料上。

我常用的 Pocket 閱讀列表,微信收藏和印象筆記·剪藏,都支持「為新增條目指定任意數目個標籤」。當然標籤還有許多其它的用途(比如打上閱讀這段材料大約會佔據的時間,如「10min」, 「1h」 等等),這裡跟本條目無關,就不多說了。

更優秀的閱讀列表(比如高級版 Todoist)允許你定義一條提醒,到時間了提醒你讀,並直接把文章鏈接或內容推送到通知欄。如果主動取消或沒有及時閱讀,它能自動把過期的條目聚合到一起 (overdue),讓你知道自己的估算有誤,下次就可以估得更準確。

呃,好吧,截完圖才發現,此文本來計劃兩天前(6 Dec)就完成的——一篇談效率的文章本身延期了——真是給自己跪了——囧rz...

「定義明確的時間點」這個動作同樣有助於你把那些可讀可不讀的材料拒之門外,比如 「read it someday」 通常意味著「雖然覺得有點用,可還是先一邊待著去吧」,將其物理隔離於你的日常待選列表之外——直到因為某個新情況的發生你提高了它的優先順序——或(更多情況下)一直得不到寵幸,晚些時候被清理掉。

技巧3:數目限制以免超量

剛開始打標籤的時候很容易濫用 today。我自己最開始經常的情況是,一天下來攢了十幾二十條標記today,一晚上連一半都讀不完,完全超出了自己的可行閱讀量。只能全部 push to tomorrow,結果日復一日地滾雪球,標籤就白打了。

看,過期事項只要輕輕點一下(有段時間是我點得最多最勤的按鈕了)就可以推給明天了,明日復明日,真是邪惡的功能啊。

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n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n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來老將至。n朝看水東流,暮看日西墜。n百年明日能幾何?請君聽我明日歌。nn- 明日歌, 明 ·錢鶴灘n

這當中最重要的是對自己的閱讀強度閱讀材料量用於閱讀的時間量有正確的預估。跟健身一樣,一開始就做準確的預估是比較難的,不妨把數量定得低一些——先定一個小目標——一天一篇深度閱讀,有把握之後再逐漸增加。堅持四周習慣養成之後就不用刻意地算著排了,你的節奏感和潛意識在 「10 秒處置」 時往往就能自動幫你作出條件反射式的決定和安排。

我目前通常是3-5篇,每篇平均十分鐘左右,也就是一天下來精讀的閱讀量在半小時在一個小時之間。這樣雖然遠遠比不上那些速讀大神,但好處是沒啥負擔就可以完成,不至於排得太滿增加無謂的壓力。

另外,排的時候我也會注意內容的分布,通常不會在某一天全部是同類,而是從淺到深各類的都會有一些,這樣比較不會覺得疲勞。如果當天的狀態很好可能會多排深入的材料,反之會更娛樂化和消遣一些。畢竟沒必要把自己當成機器,不必強求定量的輸入。

技巧4:即刻獎勵和迷你成就系統

給自己的鼓勵和獎勵並不像看起來那麼幼稚。

在百萬年的進化之中,「行動-成功-收穫-喜悅-再行動」和「行動-失敗-放棄-沮喪-不再行動」 這樣的即時反饋機制已經深深地鐫刻在我們的基因之中——對於資源極度匱乏的漫長的原始人類時期,每個行動點上的即刻獎勵往往就是生存本身,無法形成正向反饋循環的個體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都會被淘汰。

如果你和我一樣喜歡玩遊戲的話一定明白我在說什麼,精心設計的遊戲總是會製造持續的積極反饋來吸引你的注意力一直玩下去,小到超級瑪麗裡面不斷吃到金幣,大到魔獸世界的多人副本體驗。而相對的,缺乏積極反饋的遊戲過程很容易就被中斷掉。

即使通過培養超強的自律,信仰,使命感等自我驅動機制,使你脫離了任何即刻的反饋也可以持續地完成既定目標,即時獎勵仍然有巨大的積極意義。它會向你自己釋放認可和滿足的信號,具體到接收信息這個任務里,完成既定的閱讀目標後的獎勵,讓你可以隨時提醒自己階段性目標的實現,解除當下的心智負擔。

定義各種迷你的主題成就,可以賦予零碎的信息接收以完整的意義,在日後回顧時,也能很容易地找到來時的路。那些歷史上縱橫寰宇的偉人,自有無數仰慕者為其樹碑立傳——而對吾輩凡人而言,這些由自己定義的小小成就,即是自身每一段成長的點滴見證。

技巧5:batch reading (批量閱讀)分攤心智展開的開銷

在不太熟悉的領域,對於有深度的文章,我們往往需要起步階段的思維鋪墊和心智展開的過程。如果閱讀時一味圖快,往往只能懂個大概,無法真正地消化吸收,為己所用。在這種時候,把針對同一主題的不同角度的文章放到一起閱讀,往往在互相印證,加深理解的同時,避免了多次展開的時間和心智開銷。材料越多樣,細節越豐富,越有助於我們的潛意識去自動地梳理和提煉。

從上圖可以看出,針對同一主題的批量閱讀往往比單一的閱讀更有效率,對該主題獲得的認識更深入。

有時,我們會遇到自己很感興趣,但是一看就知道當下還讀不懂的文章。這就是很好的日後 batch 的對象。我一般會打個 pending for batch 的標籤。攢了三五篇同一主題卻深淺程度不一的文章之後,一鼓作氣讀下來,收穫會很大——這可比「零打碎敲,讀了不少卻始終保持在一知半解的程度」要來得有效率多了。

我的信息庫

日常的 GTD 加上以上的篩選技巧就是我的日常信息流水線,而流水線的產出就是我的信息儲存體系,包含下面四個部分:

  • core value - 這部分是我能提供的核心價值所在,包括了我最擅長的技能及相關的領域經驗和知識積累,信息質量和密度最高,深度優先,主要保存為有完全修訂歷史的 markdown 文檔。
  • references - 這部分是對我而言是非核心的外部參考和引用,會對吸收的信息做一定的提煉,廣度優先,主要保存於 Evernote 類信息採集軟體。
  • stories - 各類演講或公開課,各種故事,奇聞,都市傳說,行業會議,各類政經文史哲材料,等等,以保證原材料的完整性為主要考慮,主要檔案格式為 PDF。
  • resources - 各類資源工具文檔的聚合,外部服務,等等,散見於書籤,收藏夾及各類 app 里。

惰性整理法則:維護——用最低的時間成本

惰性整理法則:如果專門花時間整理,容易陷入為了整理而整理的泥潭,時間花很多但性價比低,當時感覺整理得很好,但大多數材料是有多維視角的,整理時為了效率往往只考慮了單一的角度。

更好的做法就是打上時間戳,任其自然按照日期排列,不做任何整理。當新的材料出現的時候,只有我們很明顯地覺察到幾份材料的相關度足夠強時,再把它們放在一起,讓這些材料自發的聚合。這樣不僅時間開銷極低,也能輔助著把頭腦當中的零碎知識點聚點成線,聚線成面,聚沙成塔。更重要的是,我們清楚地知道,每一次清理都能有效提高有序程度,以最小的代價降低系統的熵。

適度的混亂加上惰性整理可以讓我們做到 clean-on-demand,從反覆整理的大塊時間浪費的泥潭當中解脫出來。正如增量式垃圾回收每次只處理一小部分那樣,惰性整理本質上是一種增量式的漸進整理。

小結

對於看重成長的個體來說,個人效率是一個永恆的話題。擺脫松鼠症,絕非一日之功;消除長期積累的內心的焦慮和不安,更不是掌握幾個小技巧就能做到,需要的更多的是根植內心的耐心和勇氣。記此小文,聊以自勉。

[完]

Gu Lu

[2016-12-08]


推薦閱讀:

職場人士必備:你應該掌握的郵件管理技能
最少四星:五款值得一試的效率工具
這一年的讚譽和成長(新年乾貨)
我的日常一天
上手一項新工作總共分幾步?

TAG:效率 | 信息过载 | 个人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