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總是發源於黑暗之處,並由此處升起了光明|彭富春
01-27
美是藝術顯現的光芒彭富春|授權推送今日的藝術不再神秘莫測了,它由象牙塔走向了尋常百姓家。這也許是科學技術的成果。音響放著一段流行的音樂,電視機上的故事片叫人感傷落淚或捧腹大笑。有錢人還會不惜巨資購買名人的字畫掛在空白的牆面上,使這充滿物質的房間製造出藝術的精神來。誰要是不和這種種藝術形式掛點鉤,怎麼好打發這平淡如水的日子呢?
然而,藝術是什麼?門外漢們摸不著頭腦,那些滿腹經倫且善於詭辯的人們也未必能說出一個大概。不過,藝術已有了它的數種定義,例如,藝術是客觀的再現:「現實有一朵花,畫家用畫筆在紙上把它幕仿下來」;藝術是主觀的表現:「音樂家的音符只是記錄他個人的哀傷和幸福」。
這都是就藝術的創造者而言。從藝術的欣賞者來說,人們把藝術當作欣賞的對象,對藝術的欣賞如同對美味的品嘗一樣。不過美味的品嘗只是物質性,而藝術欣賞則是精神性的。但這種差異在現代幾乎不再存在。一切都是商品,一切都是可以消費的,一切都是可以享受的。聽搖滾樂的狂熱和看足球賽的騷動如出一轍。一邊抽煙喝酒,一邊聽聽那美妙動人的音樂,這兩種似乎互不相干的事情也結合得天衣無縫,完美無比。藝術究竟是什麼?藝術是人對自身存在的揭示,這種揭示就是真理的發生。《紅樓夢》說明了人的命運及其虛幻。《第九交響樂》顯示了人性的崇高和歡樂,和平鴿則展現了人對和平的期待。它們都是創造性的生成,並召喚我們進入到創造性的生成中去。如果藝術是一種揭示,那麼它始終是對黑暗、遮蔽和遺忘的揭示。黑暗是最原始的,它籠罩著一切,不可能擁有真理。一個自然的世界就是這種黑暗的世界。一個歷史的世界,也會陷於這樣黑暗的世界中去。彷彿漫長黑夜,暗無天光。
真理的發生就是使這黑暗成為光明。並不存在一個擺在眼前的真理,等待人們去認識和利用。真理也不是面紗掩蓋下的某種面容,一旦揭開這個面紗就可以看清。真理是一種生成,即從無到有的生成。真理作為揭示,只是這種黑暗轉成光明的生成本身。藝術便是真理的生成方式。藝術總是發源於黑暗之處,卻在此黑暗之中升起了光明。人有了此真理,便有了一個基礎,能夠展開他的生活,從而建立起一個世界形成一部歷史。屈原的詩篇說出了人生求索的真理,成為了幾千年來中國知識分子行走的道路。魯迅的小說也說出了中國國民性的真理,魯迅精神便成了民族魂。如果藝術作為真理的生成,是光明對於黑暗的揭示,那麼藝術本身就是一種光。唯有光才能照亮一切,使人看見一切。因此光是藝術其它種種規定的前提。只有藉助光,藝術才能像一面鏡子反映客觀現實,如作為一個圖像表現主觀情感。否則,鏡子和圖像將失去其一切可用的功能。「但藝術之光不同於人們所習慣的自然之光,自然之光是被給予的、現存的,但藝術之光卻是一種生成」。在自然之光熄滅的地方,藝術之光才會噴薄而出。但藝術之光是怎樣升起的?它的升起彷彿黑夜裡燧石所擊打的火花照亮了周邊的黑暗。通常人也生活在黑暗之中,但一旦人意識到了自己的本能並與之區分的時候,人便作為人存在了,人的精神在此綻出了火花,如同這燧石之火一樣,這是藝術之光真正的誕生地。因此藝術始終是從黑暗尋找光明的工作。「創作者如果把藝術只是看作自我確立,這將是一件大錯特錯的事情」。因為自我這個最自明但又最幽暗的東西往往會成為遮蔽。
欣賞者進入藝術也是擺脫自身的幽暗、接受光明的洗禮,從而得到精神的凈化並達到升華。如果人有幸見到了藝術之光,便見到了美。美正是藝術所顯現的光芒。
推薦閱讀:
※不只是冰與火,冰島的力與美超出久居凡塵的你的想像
※印象派畫家的情人(中)
※賈科梅蒂: 譫妄孤獨
※每周資訊|法國市場與其對手倫敦相比,吸引力越來越大
※新古典風格和浪漫主義:針鋒相對的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