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漢大學城市設計學院就讀是什麼體驗?


瀉藥。

要問我在武漢大學城市設計學院就讀的體驗,我先告訴你在武漢大學就讀的體驗。如果有空可以看看我這個回答如何看待武大辯論隊奇葩隊名在門戶網站的評論上遭到口誅筆伐以及「把無知當個性」的觀點? - 天資的回答

如果懶得看,那我簡單總結一下,在武漢大學讀書的感覺就是前所未有,以後可能也沒有的自由。據說隔壁院校會在晚上七點到九點斷電,逼迫大家走向自習室學習,我聽到這個規定覺得簡直可笑,勸在這個規定淫威下不可自拔的同學們轉學過來,我們這別說自習隨便了,上課也隨便,愛來不來。

武漢大學城市設計學院當然也是在武漢大學的大背景下,自由肯定也是沒跑,我在城設學院第七年了,如今研二,突然在兩個月前和我導師說,對成規無愛了,我要搞互聯網,拜拜。我的導師乍聽這個消息,和我聊了倆小時,抽掉一整包煙,第二天又和我在電話里聊了一小時,最後還是放我出來實習,沒為難我,也沒給我多派科研任務,使得我現在可以安心在互聯網行業實習看看,我的退路就是我的學院。本科五年也是如此,我愛蹺課,沒掛過科,沒因為自己選擇做任何事情受到過學院的壓迫和懲罰。

此外,我們城市設計學院雖然聽起來高大上,但也是屬於工科專業,然而和工學部其他專業,什麼水利啊、電氣啊、動機啊、土木啊比起來,我們又偏向藝術和文科,導致我院是工學部唯一女多男少的學院。要知道工學部女少男多到什麼程度呢?工學部共16棟學生宿舍,其中三棟是女生宿舍……所以我院為工學部貢獻的雌性荷爾蒙實在是大大的多!再加上大家也都比較歡深,對「工科皆屌絲」實力打臉。

說了整體氛圍,來說說我院的硬體條件。說實話,硬體一般……我們學院有一棟專業教學樓,我剛進校的時候看到這棟樓眼前一亮,因為我校歷史悠久,多的是老建築,即使是新建築也一定會加上一頂「綠帽子」以和其他的建築氛圍和諧統一,所以我們的專教可謂是校園中最富有現代氣息的建築了。

看起來是不是還蠻美的?裡面有很多地方都很有設計感的,原諒我找不到圖了,以後找了再傳上來。別看這個樓是我校為數不多的現代風,實際上它也是個老建築。過去這是一所小學,後來小學廢棄了這個樓就給了我們學院,而這個樓具有現代感的開窗設計和表皮設計都是我院老師協力而為,據說當年我們的已故院長張在元還在病床上一點一點修改了包括內部教室課桌椅細節的設計方案,當然也只是一個令人唏噓的傳說……

專教裡面有閱覽室、報告廳、展覽廳、專業教室等。

閱覽室裡面有各種專業書籍,而且一般人不多,挑高設計,大落地長條窗,超大桌面,非常適合自習,也適合擺一桌子拷貝紙、馬克筆、案例書做方案設計。

報告廳是近幾年才有的,階梯教室,還很新,有大型的演講和全院大會都會在那裡舉行,然而座位當然是不夠坐全院的……

展覽廳就是一樓的大廳,會把各專業的優秀作業放在那裡展示,我們院有城市規劃、建築、工業設計、藝術設計四個專業,除了精美的設計圖外,時常有裝置設計的展出,比如建築系搭的亭子啊,藝術設計系設計的名品店模型啊等等,還是非常有趣的。

由於專業的特殊性,每個班都有一個自己的專業教室,平時畫大作業、通宵、開班會都在這裡,說起專教滿滿的都是回憶啊!除了可以在這裡通宵做作業之外,以前宿舍沒有空調的時候,夏天熱的睡不著,許多同學都搬到專教住過,當然女生佔領了教室男生就來不了了,不然就太excited了……

此外,即將將10層以上拆掉的工學部變形金剛上還有幾層是我院老是的辦公室和工作室,我導師的工作室就在14樓,我也不知道拆掉之後工作室搬到哪,只能趁現在多拍下變形金剛高層上俯瞰東湖的美麗景色了。

軟體方面我不好妄言,我只是一個成規的學生,其他系的我不知道,我們成規的學術水平和「老八校」相比還是有很大差距的。由於我校的測繪專業非常牛,所以我們成規專業的特色在於城市規劃和地理信息系統結合的新型規劃設計,可是吧,懂地理信息系統的規劃老師還真是不多,特別懂地理信息系統的老師呢,又大多偏向於測繪學科,所以要說本科期間就能練就一身新型規劃設計的本事,那還真是不容易,只能研究生期間有側重地選擇導師,再深入學習,比如我的導師在這方面的結合就非常牛,可惜我讓他失望了……我雖然是學渣,但是我在大三的時候去參觀東南大學的專業教室,看見人家大一大二的作業,就已經在用GIS做分析出圖了,當時還是覺得有點悲傷……

暫時想到的就是這些吧,在武漢大學的任何一個學院學習,都會非常開心的。


這個院每年都有兩三個去哈佛,我室友去了UCL,雖然學院整體實力在國內不算強,但是依託武漢大學的平台,留學還是有點優勢。


作為一個知乎小透明竟然第一次有人邀請我回答問題,故怒答之。

在城設八年,我想對於這個問題我是有發言權的,也有很多話想說,醞釀了很久才來答題,謝謝樓主的邀請,讓我順便回顧下青春期最美好的八年。

先從專業實力講起,在建築院校的排名里,城設既不在老八校也不在新四軍,連隔壁的關山口技校也比不上。從07年我入學開始,學院才開始籌備專業評估,可以說城設是一所很年輕學院,單從院校本身來看,它實力並不強,勝在武大的平台好,考上來的學生都是不差的,能不能教得好跟老師有很大的關係,遺憾的是許多老師並不是那麼負責任,自己對建築的熱情和在建築上的實踐也並不多,我認為在建築教育的啟蒙階段是城設是比較薄弱了。硬體上的話就是城設有自己的專業教室,每個班分配一個,有段時間班上有一半的同學是駐紮在專教趕圖的,很多人甚至自己配備了沙發和炊具,那時候年輕,雖然常常熬夜,對建築的熱情倒是真的。記得大四的冬天在專教趕圖到凌晨三點,出門到走廊上一看,路燈下的昏黃天空漫天飄著鵝毛大雪,那個場景於我的印象太過於深刻,那也是大學裡為了作業熬的最後一次夜了。

學院的課程設置其實是非常緊湊的,大一到大三每個學期做兩個設計,每年做四個設計,時間非常的趕,到了大四就是一個學期做一個合作設計。城設的學生出了名的懶散,上設計課總是稀稀拉拉才到教室,一個老師要在半天時間看七到八個人的設計,遇上特別勤奮好學的學生,就得耗到下午一兩點才下課。不過大部分的知識並不是來自於老師,比如軟體,從sketcup到CAD或者PS,都是課下自己研究。設計的時候也是去建築閱覽室翻閱案例和資料,老師上課喜歡挑一些規範和圖面上的毛病,至於設計概念,基本上是言之成理即可。有一些需要動手的課我非常喜歡,比如大一有一門叫建築模型課,當時我們組做了一個全木構的小別墅,結果那一個星期的業餘時間大家都窩在一個男生宿舍切木頭,用磨砂紙磨木頭。大四有一門建構課要建造一個一比一模型的亭子,從前期的設計到後期購買材料都要親力親為,當時我們選擇了用瓦楞紙做一個榫卯結構的亭子,亭子上的400多個介面全手工切制,為此一組人又是通宵了好幾晚,結果因為沒考慮到瓦楞紙放在草地上會受潮變軟,第二天全部坍塌了。此外還有雕塑課、陶藝課、室內設計課一些偏藝術門類的課,都可以自己動手去做雕塑和陶器,老師會幫你翻模和燒制,最後還可以領到成型的小盆小碗。嗯,還有一門令我印象深刻的課叫建築與音樂,雖然「建築是凝固的音樂,音樂是流動的建築」這句話很有名,但我實在想不出它們有什麼內在的聯繫,相信其實開這門課的老師自己也沒想出來,所以上課的內容是去一間他自己改裝過的裝了高級音響設備和吸聲板的辦公室聽交響樂!最後的結課作業是結合音樂做一個小的手工模型。雖然順利結課,我至今仍是不清楚建築和音樂之間到底有什麼聯繫。

在城設學院的日子其實非常快樂,唯有一點遺憾是沒能跑贏時間,八年之間生生把一個朝陽產業讀成了夕陽產業。畢業後我去了一家設計院上班,面臨各種不適應,最直接的衝擊來自於建築業的斷崖式衰落,其次是建築業的不良生態,關於這部分說多了都是淚,這裡就按下不表了。

暫時能想到的是這些,有空我再更新一點院里的八卦吧。


說實話,會被另一所武漢的高校學城市規劃的學生鄙視。抖機靈。


推薦閱讀:

建築系學生應該買LAMY哪個系列的筆?
建築系學生在做方案前看別人方案再總結還是自己一開始獨立思考比較好?
有哪些不知名但是打動過你的建築物設計?
建築設計中對於使視線轉彎有什麼技巧?
韓世麟揭短夏彬之事讀後感一則

TAG:設計 | 城市規劃 | 武漢大學 | 建築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