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假設「人類都是理性並且自私的」,這符合心理學的研究嗎?


看了前面很多人做的表達……

我發現太多人似乎根本沒能理解經濟學的理性假設在說什麼了……包括舉出丹尼爾·卡內曼的例子的經濟學假設「人類都是理性並且自私的」,這符合心理學的研究嗎? - 溫義飛的回答這個答案……

理性假設所假設的對象是人的行動、人的選擇,而不是人的腦子裡思維的過程,更不是支持某個人做出某種選擇的價值觀和世界觀……

它假設人的選擇有兩種特徵:

1. 完備性:給定任意兩個互斥的選項,人們總能至少選擇其中一項。

2. 傳遞性:給定任意三個互斥的選項x,y,z,如果在x,y選項中某個人沒有選擇y,在y,z選項中這個人沒有選擇z,則在x,z中這個人一定不會選擇z。

顯然「確定效應」、「反射效應」、「損失規避」這三個都不與理性假設相互衝突……

這裡唯一與理性假設相互衝突的就是「相對地位」……甚至如果我們允許這個人就是在意其他人,那這個也不能算衝突……

其他的一些與理性假設相互衝突的現象有「框架效應」、"沉沒成本對決策的影響"等情況……此處不再繼續列舉……

理性假設不是完美的假設,但是請注意就只用理性假設,已經足以描述和預測很多情況(儘管它嚴格的來說不能解釋任何情況),儘管可以說沒有一個人的所有行為都符合這樣的假設,但也很少有一個人的行為完全不符合這樣的假設……

至於說經濟學假設人是自私的……

經濟學意義上的自私也與日常用語完全不一致……

經濟學意義上的自私是指存在一個函數,一個人的任何行為,都是在可能的範圍內取這個函數的最大值……(讓這個函數的函數值變大,就是「獲利」,否則的話我們將不可能定義「什麼是獲利」,憑什麼一個自殺式襲擊者就不能認為自己賺了呢?)……

一旦我們假定一個人的行為符合理性假設,那麼我們就能確定這個函數的存在,並且還能確定這個函數的定義域(這個定義域是所有可能的選項的集合,可以用數學上的n維非負實數集來表示)……

因此,即使這個人不理性,這個人也依舊是自私的,除非你想說這個人的行為方式絕不可能用任何函數加以這樣的描述(一般而言,行為經濟學所使用的方式也是更改這個函數的定義域及其數學表示方法,一般情況下更改為一個n維非負實數集與其冪集的叉積)……

另外有一位答主提到了前景理論、有限理性,以及跨期決策的一些研究……

但這種說法依舊是有問題的……

前景理論正是把一些粗看起來不理性的行為用「不對稱心理效用」這種完全與理性假設兼容的方法解釋了……

而有限理性是把一些行為用「信息不完全」這種完全與理性假設兼容的方法解釋了……

至於跨期決策的一些研究則更是如此了……

這些理論和研究所摧垮的並非是理性假設,而是傳統上經濟學家們在理性假設的基礎上,為了搜集信息的方便所進行的額外假設:「效用是對稱的」、「信息是完全的」(當然,從某種角度上來說,信息不完全的情況下人們的行為還是否符合完備性假設就很難說了)、「效用是穩定的」……

這些假設都是一些為了搜集信息的方便,為了能夠方便地統計出效用函數所做的假設……但它們都不直接包含在理性假設的範圍內,甚至是經濟學家自己會相信的也不多……

理性假設只有上面的「完備性」和「傳遞性」兩條,後面的這些即使全部不成立,理性假設是依舊有可能成立的……

再進一步補充一下吧……

其實這個與日常語言以及現代的心理學家所用的定義完全不同的對於「理性」和「自私」的定義,也不是與心理學一點關係都沒有的,它源於斯金納時代的行為主義心理學……在那個時代,心理學家們是不相信所謂「思維過程」而只相信外在的行為規律的……在這個基礎上,經濟學對於「理性」和「自私」進行了這樣的定義(請注意,這是定義,是規定,我們就在這種意義上用這個詞)……在後來,心理學家們不再對「思維過程」如此排斥,從而心理學對於「理性」和「自私」的解釋與經濟學對於「理性」和「自私」的定義就相互不兼容了,心理學和經濟學開始在兩個不同的意義上使用這兩個詞……直到今天,這兩個學科還在用同一個詞指代兩種完全不同的東西……但對於同時接受過這兩個學科的訓練的人來說,應該能夠適應雙方的討論,明確雙方是如何使用這些辭彙的,才不至於鬧出什麼烏龍……

我們必須明確,即使是同一個人在同一種情況下所做的同一種行為……可能在哲學上是否理性是有爭議的,在心理學上是不理性的,而在經濟學上是理性的……這種定義上的不同出於各個學科的研究者們所意圖解決的問題的需要,是完全有理由被接受的……


我的經濟101老師是一個大嗓門的老太太,動作誇張表情豐富,開幾百人的大課也不用開麥。她曾說過:「經濟學家和殺手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我們都得被訓練的冷血 (trained to be cold-blooded)」。是的,保持純粹的理性非常困難。即便我經過了這麼多年的經濟學洗禮,也還是難以在只關注我的美貌的人群中平心靜氣。

早就有心理學家質疑經濟學「理性人假設」的根基了。比如,普林斯頓的丹尼爾·卡內曼教授通過實驗,提出了我們生活中四種典型的不理性行為。

首先是「確定效應」。假如現在你的檯燈里鑽出來一位燈神,給你兩個選擇

1. 你可以立即得到4000塊現金,

2. 你可以有80%的機會得到5001塊現金。(畢竟是檯燈的燈神,膜力有限)

如果按經濟學的理性選擇,5001*80%>4000,應該選2來獲得利益最大化。

但是在試驗中,大多數人的選擇是1,即寧願犧牲一些利益也要確認收益。

也就是說,在我們收益時,我們討厭風險。

第二點是「反射效應」。檯燈的燈神又一次出現了,又給你兩個選擇

1.你會立即失去4000塊現金

2.你有80%的機會會失去5001塊現金。(真是一條頑皮的燈神)

同樣的,理論上講,選擇1比選擇2失去的更少。但是更多的人選擇了2,也就是大家常常不甘心白白失去,希望賭一賭自己的運氣。我們在面臨損失時,又變成了投機分子。

第三點是「損失規避」。檯燈的燈神帶著智障般的笑容又一次出現了,他說他要跟你來battle一下猜硬幣。

你贏了他,就可以成為銅鑼灣揸fit, 不,就可以獲得4001塊現金。如果你輸了,就會損失4000塊。

如果按經濟學的計算,這場硬幣battle是有利可圖的。但是,試驗中大多數人選擇不參與。因為我們人類真的太討厭「失去」,以至於傳統經濟學的衛道者保羅薩繆爾森也不得不承認 「損失給人類帶來的痛苦,要大於獲得同等收益帶來的快感」。

我想這就是為什麼當你追求到喜歡的人會沉浸在幸福中好幾個鐘頭,可是失戀帶來的痛苦卻可以讓人長久的消沉。

第四點是「相對地位」。燈神看到你已經開始在廚房找菜刀,當即表示大家是自己人,留下吃飯就不用了,但是可以給你另外兩個選擇。

1.讓你年底拿到1000獎金,而你同事們拿到10000

2.讓你年底拿到999獎金,而你同事們拿到100

不管你相不相信,人類是很可怕的。我們對於得失的認知,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比較上。如果你的同學都窮困潦倒,而你收入八千,你會覺得很幸福。但是當你的同學都是百萬富翁,而你收入八千,你的幸福感就大打折扣了。你的絕對財富並沒有什麼不同,但是你的感受全然不一樣了。

我們常常說人心叵測,其實也是可以通過實驗量化的。這位卡內曼教授為他這一系列研究命名為「展望理論」。這些研究結果被廣泛應用於國際關係,股票投資等等領域。

至於為什麼叫「展望理論」,他在後來的一次訪談中提到「名字跟內容沒啥關係,我只是覺得這個名字比較容易引起注意,很容易火。」 畢竟是心理學家,防不勝防啊!

對於想要在社會科學中達成「帝國主義」的經濟學來說,這樣對根本性假設做出的攻擊不可謂不嚴重。因此,經濟學界也對此做出了反擊。經濟學家們因其「把心理學的視角引入經濟學,為研究人在不確定的條件下的決策和判斷做出了重大貢獻」,授予他2002年度的諾貝爾經濟學獎,讓他多了一重「經濟學家」的身份。為了坐實這個稱號,大家還專門把這個領域劃為「行為經濟學」。

你不是想用心理學挑戰經濟學嗎?以後大家想起來的時候,首先會把你當做經濟學家,然後才會認識到你是心理學家。如此一來,這就變成了是學科內部的學術爭論,還是一樣經濟學統治地球嘛。雖然恨的咬牙切齒,經濟學家們還是理智的用最高榮譽收買了敵人。這個故事告訴我們:

跟經濟學家你別玩套路。畢竟套路走得深,感情不會真。

References:

1. Kahneman, Daniel (2011). Thinking, Fast and Slow. Farrar, Straus and Giroux. ISBN 978-1-4299-6935-2.

2. Kahneman, Daniel; Tversky, Amos (1979). "Prospect Theory: An Analysis of Decision under Risk" (PDF). Econometrica 47 (2): 263. doi:10.2307/1914185. ISSN 0012-9682.


最高票 @溫義飛 的答案,實際上混淆了三個觀念:

1.經濟學的理性,指的是經濟人在其當前認知水平下對當前的約束條件作出的最符合其自身效用最大化的選擇,約束條件變化了,決策就會變化,你覺得在某種情況下的不理性,其實是理性的;

2.經濟學的理性,只是個人自身的判斷,不是從局外人角度來看的,對一個貪婪的人來說,擁有更多的錢就是理性,對一個慷慨的人來說,拿自己的錢助人為樂就是理性。這兩類人看對方都是不理性的,但這種討論沒有意義,因為理性,只是個人自身的判斷。

3.經濟學提到的效用,絕對不僅僅是錢那麼簡單,情感上的歡愉與痛苦,都是效用。經濟學從來沒有說理性人是讓自己的金錢收入最大化,而是效用最大化。哈佛大學曾做過一個實驗,100元錢讓兩個人來分,第一個人提出分配方案,第二個人選擇是否接受,如果第二個人不接受則兩人都不能分到錢。一個所謂的【理性】選擇是,第一個人提出自己拿99元,給第二個人1元,第二個人選擇接受,因為符合【金錢收入最大化】。但實驗結果是通過的分配方案基本是平分。這能夠作為反駁理性人假設的理由么?我認為不能,因為在理性人的認知水平和偏好下,不公平造成的效用損失遠遠超過1元錢的效用增加,所以當對方提出不公平的方案時,否定方案當然是理性的選擇。

有人會覺得這個是玩文字遊戲,但我覺得理解一套理論的基礎,就需要這樣咬文嚼字。

PS:行為經濟學和行為金融學中提到的「非理性」行為有心理學、社會學範疇的意義,但與經濟學本身的「理性人」假設解釋的問題不一樣,二者並不矛盾。


其實並完全不符合事實。我不知道符合不符合心理學,因為我不懂心理學。

經濟學理性假設的重要一條是傳遞性。傳遞性要求當你認為a至少和b一樣好,b至少和c一樣好的時候,a至少和c一樣好。但是有些教授充滿惡趣味,在講這個時候會發一個問卷,裡邊有很多種商品和商品組合,他發現約有一半人的調查結果不符合傳遞性。

在期望效用那裡有一個更加嚴格的假設,叫做獨立性。要求如果你認為a至少和b一樣好,那麼以p的概率獲得a,以1-p的概率獲得c,就至少和以p的概率獲得b,以1-p的概率獲得c一樣好,也就是c的出現不影響人們對a和b的偏好。

這個也非常難以滿足。

總之,如果你的微觀老師非常惡趣味,,在上課的時候他們會問你們很多問題,這些問題都是坑爹的,你要是積極回答了,80%的可能性你的偏好是不理性的。。。。

我上次的經驗是,這個老師在a和b之間把b給標紅了,在c和d之間把c給標紅了。學生心想,你以前總是坑我,這次傻逼了吧,我提前看了ppt,所以第一次選b,第二次選c。結果其實如果第一次選了b,第二次選d才是滿足獨立性的偏好。

他也不想想,老師標紅的肯定是要拿來講的,如果沒有矛盾,還有啥好講的呢。

所以我納悶,如果學生回答的完全滿足獨立性,這個老師該怎麼講下去呢。。。


理性不說,大多數對「自私」這個詞沒有正確的理解。

「自私」大概可以理解為行事以最大化自己的效用為目的。而你的效用取決於你的偏好,也就是你的價值觀。這其實算經濟學留的一個偉大的後門。

也就是如果你很愛你的女朋友,你為她放棄一天的工作時間,對你是理性的,你是因為「自私」這麼選擇的


我不喜歡回答是或者不是,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不同,因為一點點定義的區別(也就是個人對名詞理解概念的些微差異)就會影響結果。從我的理解而言,心理學研究支持理性人且自私的假設,至少很大程度上支持。

首先需要明白的是,人所能利用的資源是極其有限的,包括認知資源,記憶資源,體力資源等等。在面對複雜的自然環境和更加複雜的人類社會,人們不得不大量依賴於以往的經驗來進行決策。依賴自身的經驗,心理學稱其為後天啟發式。而隨誕生即有的則稱為先天啟發式。先天啟發式和基因密切相關,它是人類的祖先把自己人生的經驗內化在了基因之中,並通過自然選擇留給後代的偉大財富。

什麼是「自私」?自私本質上是盡一切可能攫取獲得自己個體生存和發展的物質資料,這本身就是每一個生物的內在訴求。

什麼是「理性」?理性就是恰當決策最大化滿足「自私」的要求。

有了以上的這些,我們再來分析人是否理性。

接下來就是跑不了的卡尼曼了。

前景理論大概可以總結為幾個方面,確定效應,損失規避,參照依賴反射效應等,逐個分析。

確定效應。在確定的收益和賭一把之間,選擇確定收益。在這裡,我們得出所謂的不理性是我們忽略了社會讚許的作用。賺錢本身是體現個體能力的行為,只要賺錢,就會存在一個確定的「讚許收益」,如果給這種讚許收益一個恰當的值,再以這種方式計算實際收益,我們就可以得出確定收益的總收益高於不確定的收益。你可能會覺得一個判斷小實驗體現什麼能力,但是不代表別人也這麼認為。其次,在多數情況下,賺錢是體現能力的,在這種無關緊要的小實驗中,保持自己的一種決策「協調」也是有必要的。同樣的,反射效應也是如此。

損失規避。損失大於收益。生物基因讓我們專註於自己是否遭受傷害,這是自我保護的重要因素。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沉浸在天上掉下的餡餅中,會讓生物失去競爭的動力,這是基因的要求。

參照依賴。你只要比你的連襟多賺1000塊,你就是有錢人。在人類歷史中,人會聚成一個個小團體,在這個小團體中,最優秀的人總能得到更多的團隊資源。比如說參照依賴,看起來選擇自己多賺一點,同事多賺很多,相比於社會廣大人群而言你依然有利,但事實不是如此。在這個小群體中,你不再是優秀者。比如突然不久後上司提供了一個升遷機會,並讓你們投票決定誰來獲得,你比同事賺得多會對你獲得這個機會有極大的好處。

綜上,在前景理論中,大多數所謂的不理性是忽略了「名」的作用而專註於「金錢」的作用。而「名」可能會意味著未來的「金錢」。就算沒有「名」的作用,保持認知的「協調」可以幫助我們在長期決策中節省時間,樹立威信等等,從長期來看也是有利的。

所以,我認為人是理性的。如果你認為別人做了不理性的決策,請按以下流程分析:

1.是否結局具有隨機性,個體已經選擇了期望最優的決策,只是結果不好,或者針對特定決策,行為者本身採用的只是混合策略中的某一種?

2.是否你忽視為了充分決策,可能會增加付出時間成本,體力成本,或者包括獲得或者損失的社會讚許等因素?

3.你是否利用你的價值觀體系而非行為者的價值體系來來代入決策?

如果走完了這些流程都無法說明你的例子,可以的話,請把例子告訴我。

(無聊情況下純爪機手打,如果需要的話,我可以給你們找一大堆文獻附在後面,這樣你們會覺得有逼格得多。而這也是一種後天啟發式)


233,這樓里大多數答案真是蠻好玩的,基本上符合多說多錯這個原則

來,首先答題————是的,不符合。事實上最近很多決策判斷的文章,開頭都是「最近根據某項心理學研究……」然後來調整效用函數

然後隨便說下樓里答案的問題

先說自私——經濟學當然承認人可能不自私(尤其是在那麼多博弈實驗之後),與這個概念相對的應該是利他主義,平均主義etc。相關論文太多了,隨手舉一個簡單易懂的平均主義 Social Decision Theory:Choosing within and between Groups RES.,MMR.,2011

完備性就不說了,基本上是個人都能從直覺上知道這玩意肯定只是假設,不用心理學研究就知道有問題

再說傳遞性,這個看上去靠譜點,關於它比較有名的就是Luce(1956)的研究了————當然讀過mwg的人也都該知道關於傳遞性的著名反例:色彩偏差

然後說說滿足了完備性+傳遞性是不是就ok了——當然不是,因為它可能不滿足WARP


自私和理性是人的天性,但表現方式不一樣,任何看起來蠢得無可救藥的人其實也是基於自身理性的。比如他們沒事不會去撞牆,撞牆也都有目的,人的理性根據自身能力水平有顯著差別。

理性人假設說白了就是假設人的行為是有目的和一套邏輯判定的,這個邏輯判定會選擇一個自己看起來最有利(可能是最簡單,可能是最大收益,也可能是最小付出)的一個選擇。

另外常見的所謂人類非理性的例子很多都非常片面有問題,實際上這種看似非理性選擇都有理性邏輯的支撐。

比如人們更看重近期收益,更害怕損失,這些也都是理性有邏輯的。

人活在當下,往長久的歷史來看都是朝不保夕的,現代文明和安穩生活都是很罕見的。遠期收益有極大的不確定性,在根據人自身的判定,遠期收益的實際內心價值需要打非常大的折扣才能貼現到和近期做比較。

而害怕損失更是天經地義,生物的生存歷史中資源從來都是匱乏的,損失帶來死亡這些是銘刻在基因里的。

理性人假設是基於自身理性,這個理性是受自身判斷能力水平局限,可能選擇全部是錯的,但不代表他們選擇不是基於自身理性。


只能說……這個問題下絕大多數答案,都?哪跟哪啊……

首先,經濟學和心理學是各自獨立甚至正交的體系。用人話說就是誰都不礙誰;甚至兩者某個詞看起來一樣(比如「自私」、「理性」),實際內涵也是牛頭不對馬嘴。

所以,壓根就不存在「經濟學符不符合心理學」一說——你說數學符不符合物理學?

其次,經濟學所謂的「理性」「自私」是有自己的嚴格定義的,並不等同於心理學的理性/自私;和口語那模糊的、帶褒意義的理性/自私,更是八竿子打不著。

經濟學所謂的「自私」,指的是「人總是追求自己效用的最大化」。這個描述是中性的,不存褒貶意。

——雷鋒覺得兩塊錢贈給孤寡老人,自己心理舒坦度+5;拿來自己花,舒坦度+2;送禮給領導,加官進爵舒坦度+10;但助長不正之風,對他來說舒坦度負無窮:這個「舒坦度」就是雷鋒的效用;那麼,按照定義,「自私」的雷鋒當然要選擇把兩塊錢送孤寡老人。

——和珅覺得100萬賑災款全放自己腰包,對自己的效用是100萬;發給災民,對自己的效用是0;但賑災款全貪必然導致民變,皇帝會砍自己的頭,所以效用是負無窮大。最終自私的和珅選擇「在不激起民變的前提下儘可能多的侵吞賑災款「。

以上兩者,都是經濟學所謂的「自私」。

我們看到,雷鋒的兩塊 或者 和珅的100萬有許多不同的花法;不同的花法換來的效用是不一樣的。我們可以把 不同的花法 和 獲得的效用 之間的關係表示為一個函數,這就使某人的效用函數。

那麼,經濟學的「自私」,實際上就等於說「人總會選擇那個使得自己的效用函數取值最大的策略」。

那麼,什麼是「理性」呢?

想像一下,假若雷鋒是傻子,不知道5比2大;而且只有3秒記憶,開會時剛聽說賄賂領導會助長不正之風,散會他就忘了——那麼這兩塊錢不同的花法會帶來怎樣的效用,他肯定是不知道的。那麼無論是贈人、買東西、賄賂領導,對他來說都沒什麼不同。這樣一搞,雷鋒叔叔就真沒戶口了,對吧。

經濟學的「理性」,指的就是雷鋒叔叔有記憶力、懂邏輯、會算數;所以在花兩塊錢之前,他有能力根據自己掌握的情報、正確計算不同策略所能獲得的效用。

換句話說,經濟學的「理性人假設」,意思就是「假設人都不傻,會綜合自己掌握的知識,做出靠譜判斷」。

加起來,經濟學假設「人類都是理性並且自私的」,意思就是「假設人不傻,會通過數學計算/邏輯推理來選擇使得自己的效用函數取值最大的策略」。

你覺得,這個提法是否有很大問題呢?

————————————————————————————

那麼,我們利用這個認識,來看看那些所謂的「挑戰」吧。


「確定效應」、「反射效應」、「損失規避」,這些說明什麼呢?

說明人類那個 收益+損失 相關的效用函數里,普遍把「損失」的權重調的很高——比如收到1元效用為1,損失1元效用為-10。

但這不關經濟學什麼事。只要你給出準確的效用函數,它就能給你「算」出人類更可能會選擇哪個策略。

至於為什麼人類會如此厭惡風險呢?這大概應該是進化心理學的鍋:因為在艱苦的自然環境里,人類祖先冒險的代價哪怕只是輕傷,也很可能死於感染。不是瀕臨餓死,多吃一口怎麼都沒有幾十年的壽命重要——當然,如果你正確擬合一組關於「一口食物」、「一個傷口」和「獲得效用」的函數關係,那麼經濟學不僅會告訴你「人類會出現風險厭惡」,甚至可以預測風險厭惡的程度。

類似的,「相對地位」說明什麼呢?

說明人類這種營社會性生活的動物,對於「相對地位」有極高關注。

用經濟學術語講,就是「對人類來說,獲得錢是一種效用,錢的分配比例同樣是一種效用(代表乃至決定了自己在群體中的地位或優先順序);所以,【獲得更多錢但分配比例更低】的綜合效用低於【獲得更少錢但分配比例更高】——這就是『不患寡而患不均』的經濟學解釋」。

類似的,為什麼我們不喜歡浪費時間仔細剖析一切蛛絲馬跡,從而找到最佳策略呢?

答案是,決策的速度對我們很重要——或者說,決策速度在綜合效用函數里的權值很高。

為什麼決策速度重要呢?因為在自然環境下,聽見樹枝折斷的聲音馬上跑、從而更大概率避開猛獸的效用,遠比「查清真相」來的大。

而在安逸的現代社會,我們並沒有拋棄這個內置的、許多時候已不合時宜的效用函數;這就使得我們常常憑直覺做出一些倉促、短視的蠢決定——就好像這個問題下的很多答案那樣。


無論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家,還是現代西方經濟學家,還是極少數一人挑了兩門子學問的大牛,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問題:

把人想得太聰明且太理性了。


人的理性是有限的,這決定了經濟學理論有一定的適用範圍,一切不講適用範圍的科學理論都是宗教。


並不符合,所以才有Behavioral economics這一學科的存在。Evolutionary psychologist 的觀點是人類在做決定時不總是基於理性,人類的思維在進化過程中被塑造為具有adaptive value,但並不適合解決今天的artificial problems。

證據之一就是人類在做決定時思維的各種bias和error太多了,比如說availability heuristic ,representativeness heuristic, conjunction fallacy等等。

一句題外話是:科學這種方法論的偉大之處就是很大程度上能幫助人類避免自己的思維缺陷;而宗教則是反過來利用。


說的是人類理性非理性的問題,你放好幾張好萊塢俊男靚女的照片是啥意思?別急,請慢慢看我下面寫的內容。

18世紀中葉,蘇格蘭經濟學家Adam Smith出版了The Theory of Moral Sentiments (1759)和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 (1776),創造了一門新興的學科,現代經濟學。

在Adam Smith的經濟分析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核心假設,即(經濟意義上的)人是自私和理性的。比如在The Theory of Moral Sentiments中,作者Adam Smith寫到:

Every man is, no doubt, by nature first and principally recommended to
his own care; and he is fitter to care of himself than of every other
person
…" (1759, 82)

(伍治堅譯:每個人天生都是為自己活著的,並且他比其他任何人都更有能力為自己精打細算)

正是由於每個人自私自利的天性,Adam Smith提出的Invisible Hands(看不見的手)才可能最有效的發揮其作用,讓市場在供需影響下達到最有效的狀態。

在接下來的數百年間,現代經濟學獲得了長足的發展,而理性人的假設始終作為其基石之一被歷代學者沿用。

當然這個假設也曾經受到過不少傑出學者的質疑,比如英國著名的哲學家Bertrand Russell曾經說過:大家都說人是理性動物。我這一輩子都在尋找支持這個論斷的證據。但是雖然有各種質疑,理性人的假設還是被大多數經濟學分析引用。主要原因是第一這個假設很好用,有了這個假設之後經濟學分析能夠用數學解決很多問題;其次在當時沒有更好的替代理論。

20世紀70年代,兩位在以色列出生,後來都移民去了美國的猶太經濟學家,Amos Tversky和Daniel Kahneman(上圖中左邊為Tversky)對經濟學中的理性人假設發起了強有力的挑戰。在兩人合作出版的諸多學術論文中,他們通過非常多的例子揭示了人類的不理性之處,比如比較常見的有過分自信(Over Confidence),風險偏好不對稱(又稱風險厭惡),可利用性偏差,選擇性回憶偏差,等等。關於這些人類的不理性表現,我在這裡有更多的詳盡解釋:從機構投資者的專業角度來看,普通投資者都有哪些常見的心理和經典錯誤操作? - 伍治堅的回答

在這裡讓我們小憩片刻,對之前提到過的經濟學歷史發展做一個快速小結:從Adam Smith開始的理性人假設,慢慢進化到70年代開始興起的行為經濟學,我們對我們自己(人類)的了解程度增加了不少。那麼在這個時候我們就可以問自己這麼一個有趣的問題:我們人類到底是理性的么?

在下面的文章中,我要討論的,既不是傳統的(理性人)經濟學,也不是(相對來說)新興的行為經濟學。我要和大家分享的,是在證據主義哲學的引領下,向大家提供一個不同的解釋人類行為和心理狀態的視角。

Status - 逼格

現在回到開頭文中提到的問題:這些個帥哥美女有哪些共同點?除了他們都很有錢,顏值都很高之外?

答案是:他們都開同一輛車:Toyota Prius - 豐田普銳斯

Toyota Prius是一輛油電混合動力車,其主要賣點是省油,環保。比如小李子曾經說過:我擁有一輛豐田普銳斯,這是非常正確的決定。

在2007年Topline做的調查中,有66%的受訪者提到,他們購買普銳斯的原因就是其對於環保的貢獻

小李子購買豐田普銳斯理性么?從經濟角度來講未必。因為豐田普銳斯的價格要比同類的其他車更貴15%-20%左右,而其省油的效率也很一般,並不那麼出色。那麼為什麼這麼多好萊塢明星對豐田(他們的財富足以購買更多高大上的品牌)普銳斯如此趨之若鶩呢?

在一項有趣的實驗中,主導實驗的學者將受訪者分成兩大類,讓他們在Honda Accord Ex-L和Honda Accord Hybrid這兩款車之間做出選擇。Honda Accord Hybrid是油電混合動力車,售價比Accord Ex-L更貴,但是可以稍微省點油。

第一組中沒有任何假設前提,大部分人會選擇Accord Ex-L,普通的汽油車。這個選擇在經濟學上是理性的。在第二組中,受訪者被告知在一個假設的情景中做出選擇:他們剛剛被公司的老闆升職,並且和幾個同事競爭一個更高的管理職位。在這樣的情景假設中,奇怪的事情發生了:大部分人都選擇了Accord Hybrid,那輛經濟上不實惠的油電混合動力車。

那些選擇油電混合動力車的人因此而不理性么?這樣說未免太過簡單。事實上在他們的腦子裡,有更深層的思考。雖然純粹從經濟學角度購買油電混合動力不那麼划算,但是如果可以給大家和公眾一個好印象,即自己對環境保護非常Care,從而在接下來的競爭中自己可能會更有道德上的優勢,那麼現在多花點銀子買輛混合動力車就是理性的

這就是所謂的裝逼(Status)需要

事實上你如果冷靜下來想一想,在社會中我們每個人都在不同的時間需要或多或少裝一下這個逼。小到你穿什麼衣服,用什麼香水;大到你開什麼車,住什麼房,說什麼話,我們無時無刻不在自我定位和同僚反饋中定義自己的存在:我是誰?我想讓別人認為我是誰?

從這個邏輯去想,好萊塢明星寧願開豐田普銳斯,也不開法拉利或者蘭博基尼就可以理解了。一個明星的公眾形象,毫不誇張的說就是他的生命線,他的粉絲源,因此購買並駕駛「對」的車,是一件值得認真思考的大事。

讓人忍俊不禁的是,小李子在最近又買了一輛新車:Fisker Karma。Fisker Karma是一輛高檔跑車,但最令人稱奇的地方,是它也是一輛油電混合動力。不知道你有沒有覺得小李子買這輛車讓人感到好笑的地方:)

Mate Acquisition - 求偶

食色,性也。求偶是人類的本能,也是保證人類能夠不斷繁衍的最重要手段。在這個領域,有不少人類理性和非理性的例子可以討論。

比如英國著名的生物學家達爾文很早就觀察到,孔雀開屏不符合他提出的優勝劣汰的生物進化理論。因為一個公孔雀如果開屏的話,他就好像讓自己給那些食肉動物打廣告:這裡有鮮美的孔雀肉等你來吃。一個公孔雀開了屏,目標又大,行動又不方便,那不是主動送給獅子老虎當盤中餐么?在適者生存自然淘汰的法則下,這些「愚蠢」的開屏孔雀應該很快被滅絕,剩下那些不開屏的孔雀,到最後導致所有的孔雀都不開屏。

但事實卻與達爾文的預測相反。對此達爾文給出的解釋是:孔雀開屏是雄性孔雀之間爭奪和雌性孔雀交配權的必要競爭。一個雄孔雀在充滿危險的原野中開屏求偶,發出的信號是:我很強,我很勇敢,我不怕獅子。這就給了雌孔雀足夠的信心和雄孔雀交配,以保證在強基因的影響下,他們的下一代也會更強。而那些不敢開屏的孔雀,則可能會面臨沒有配偶的滅頂之災:香火斷了。

這樣的現象不光存在於孔雀中,在人類中其實也很普遍。在一篇科學論文中,作者Smith, Bird and Bird提到,人類在歷史上有一個時期需要通過捕獵來獲得食物。但根據他們的研究,其實捕獵並不是唯一的手段。事實上那時候靠撿野果(scavenger)也能夠餵飽肚子。那麼為什麼「愚蠢」的人類還要冒著生命危險去抓捕大型野獸,做出如此「不理性」的行為呢?原因叫做Signaling(發信號)。就是說男性野人需要向女性野人發出信號:我很強壯,我很無畏,我的基因更優秀。跟我結合,我們的孩子才可能有更優秀的基因。

這樣的說法有沒有根據呢?讓我們來看另一個測試。

2010年,幾個研究人員在澳大利亞做過一個有趣的測試。測試內容是這樣的:有一組年輕人(都是男性),年齡在18-20歲左右。研究人員讓他們做各種滑板動作,有簡單的,也有難的。

做這些滑板動作的時候,研究人員讓他們每個人都做兩次。第一次是一群男生每個自己選擇滑板動作的難度並輪流做這些動作,第二次和第一次基本一樣,唯一不同的地方是在他們做滑板動作時,邊上有一位美貌的妙齡少女站在那裡看。

上圖是這個研究的結果匯總。你可以看到,當邊上有美女在看的時候,少年們體內的睾丸激素被激發了出來(這個在事後他們的唾液檢驗中得到了證實),因此他們會選擇難度更大的滑板動作,導致失敗的動作更多。但由於放棄的動作更少,他們成功的動作也更多了。也就是說,在有異性在場的化學作用下,男性願意冒風險的意願更強,會做出一些看似不合理的「非理性」行為。但如果用生物進化和求偶的理論去解釋,則又能夠給出合理的解釋。

用這個理論去解釋目前比較流行的行為經濟學中的一些現象,也會得出很有趣的發現。

比如在行為經濟學中,有一個非常有名的非理性偏見,叫損失厭惡(Loss Aversion)。對於這個概念不太熟悉的朋友,請容我在這裡稍微解釋一下。

假設讓你在兩種情況下二選一:A)拿100塊錢,B)丟枚硬幣,猜對了拿200塊,猜錯了一分錢沒有。你會怎麼選?從統計學角度來看,A和B的期望值是一樣的,都是100塊。但大部分人會選擇A)拿100塊。

但是如果你把這個測試反過來問,還是讓同一個人二選一:A)賠100塊錢,B)丟枚硬幣,猜對了一分錢都不用賠,猜錯了要賠200塊錢。這時候同樣那些人會選擇B去博一下,即使A和B的數學期望值相同。

這是一個行為經濟學中的經典例子,被Kahneman和Tversky引用來證明人類的非理性。在相同的數學期望下,我們人類竟然會做出自相矛盾的決策。

有兩個聰明的學者,在這個測試中加了一點小變動。還是相同的測試,但是在讓受訪者做出選擇之前,學者讓受訪者先看了一部電影片段。第一組受訪者看的是驚聲尖叫,第二組受訪者看的是羅馬假日。結果發現,看了驚聲尖叫電影片段的受訪者,做出的選擇比控制組(Control Group)更加趨向於規避風險。而看了羅馬假日以後的男性受訪者,卻做出了相反的決策,選擇去承擔更大的風險

這個實驗的價值在於,它揭示了我們人類在選擇風險偏好時,是受環境影響的。在特定的環境之下(比如有美女在場,因此你體內的睾酮素被激發),那麼人的風險偏好會截然不同。

另外一個有趣的例子是鑽石。單純從經濟角度來講,傻瓜才會去買鑽石。鑽石沒有任何實用價值,變現很難,從成分上來講只是一塊石頭,而且還要花力氣去保存它防止被偷。一個「理性」的男人怎麼會去買鑽石呢?

但是如果通過購買一顆鑽石,可以抱得美人歸,和心儀的美女結婚生子,那麼這就是一筆划算的買賣,這個決定瞬間就變得「理性」了。事實上De Beers的創始人Oppenheimer就說過,人們購買鑽石不是為了他們能用這個石頭做什麼,而是為了他們心裡想要的。從女性角度,美國著名女影星Gabor說過,我痛恨男人,但還沒有恨到把他們送給我的鑽石還給他們

Over Confidence - 過度自信

過度自信,是行為經濟學中被研究最多的人類非理性現象之一。在這方面有成百上千的不同研究,我在這裡就舉幾個簡單的例子。比如在一項研究中,37%的工程師認為自己的表現在公司中屬於最頂尖的5%。有25%的大學學生認為自己的能力屬於最頂尖的1%。有93%的美國司機和69%的瑞典司機堅信自己的駕駛技術超過平均水平。

如果我們想想自己的思維模式,或者環顧一下自己周圍,就會發現過度自信這個非理性的行為偏見簡直無處不在(有研究指出這種偏見在中年男性中尤其強烈)。有多少男人願意承認自己的智商不到平均數?有多少女人願意承認自己的相貌比平均水平更低?人,似乎天生就有一種能力,即過高的估計自己的天賦,而對別人的才能評價過低。

那麼我們人類是不是已經無可救藥的墮入這個所謂的過度自信陷阱呢?倒也未必。在上面這張圖中我舉了極度過度自信的例子:左邊的是蘋果電腦創始人Steve Jobs, 右邊的是曾經執導過Titanic和Avatar的James Cameron。兩人在各自的領域都非常成功,同時也有著讓人吃驚的過度自信偏執。

比如在Steve Jobs的自傳中,他的好友和合作夥伴Steve Wozniak提到,Jobs對自己的魅力有著驚人的自信。在去和一些大公司的CEO見面時,Jobs經常穿了件T-Shirt就赴會,而且還沒有噴除臭劑。事實上在Steve Jobs剛創辦蘋果公司的時候,連他自己的合伙人都對他沒有信心。一開始的三個合伙人之一Ron Wayne在公司開辦不久之後,就把自己10%的股份作價800美元賣回給了Jobs,堪稱人類歷史上最糟糕的交易之一。

James Cameron也是個自信狂。當初Titanic的預算是1億美元,在拍攝過程中,其花費不斷超出預算,到最後達到了創紀錄的2.7億美元,比原來預算的兩倍還多。當時的電影投資方20世紀福克斯和派拉蒙對於如此超支看不下去,威脅要撤資。Cameron自己花錢補進需要完成電影的餘額。剩下的,就是歷史了。在後來的另一部史上最賣座電影Avatar中,Cameron再次引領大手筆製作,其預算高達史無前例的2.3億美元,其對自己電影賣座的信心讓人咋舌。當然,後來Titanic和Avatar都大賣,全都進入了歷史上最賣座的電影前十。

在2011年《自然》雜誌上發表的一篇學術論文中,作者Johnson and Fowler提出,過度自信確實會可能導致更多的泡沫,甚至戰爭。但同時,過度自信也是人類對於進化的一個自然反應。從遠古時期開始,人類就不得不同惡劣的自然條件不斷鬥爭,而最後生存下來的,恰恰是那些過度自信的個體。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過度自信是我們的祖先留給我們的生存基因

除了上面提到的Nature雜誌的研究,還有其他不少學者得出類似結論。比如有學者發現,過度自信的個體比自謙的個體更容易獲得成功(Taylor and Brown, 1994)。對於自己配偶的吸引力有過度信心,對家庭的穩定和和諧有更大的作用 (Gagne and Lydon, 2004)。對自己健康過度自信的人群,其健康程度更高,活的更久 (Taylor et al, 2003)。

事實上如果我們縱觀歷史,就可以發現過度自信的人群,他們忽悠別人,對別人和世界造成影響的能力也更強。Mark Twain曾經說過,連自己都騙不了的人是無法去忽悠別人的。英國著名作家Ian McEwan也說過:一個職業騙子需要做的第一件事情是說服自己他是誠實的。阿道夫希特勒可能就是一個非常典型的例子。

說了那麼多,再回到一開始的大問題:我們人類,是理性還是非理性的動物?

在我看來,可能簡單的用理性或者非理性去定義人類都是過於簡化了一個原本複雜得多的問題。更好的回答,也許是我們人類是進化的動物,在我們的基因里,有天生的生存和繁衍因子。在研究我們人類自身這條道路上,肯定還會有更多有趣新奇的發現,以讓我們更好的了解我們自己。

http://weixin.qq.com/r/ZzuIkLbE5euarfLz9251 (二維碼自動識別)


首先我覺得題目似乎應該改一下。經濟學裡「合乎理性的人」的假設條件被簡稱「理性人」或者「經濟人」,基本特徵是利己即self-interest。而非自私。

自私與利己是不同的,利己的同時也可利他。而自私已經排除了利他的可能性。

仔細想想,一個理性人確實是力圖以自己的最小經濟代價去獲得自己最大的經濟利益,這已經是一種最正常的心理狀態了。所以這是微觀經濟學裡一個基本假設條件。非常贊同上面回答中類比於物理學中剛體的假定條件。

因為現實社會的條件與影響因素太多了,為了簡化問題,所有的經濟學理論都默認研究對象是經濟人了。

先馬克一下…有空填…


經濟學的假設不是一成不變的,我看到更多經濟分析中的的假設是「假設大部分人是風險厭惡的」,另外就自私而言,它只是一種分析方式。你所關心的人的福利會改變你的效用,例如提高你父母的生活質量,你會很開心。如果你是博愛的,你的效用水平則取決於社會發展。因此不要從狹義或語意層面理解自私的含義。


Selfish是自私,有損害他人的意思。

Self-interest應該是自利,以自我盈利進行交易與競爭的目的。


首先,新古典經濟學不等於全部經濟學。其次,新古典經濟學的理性人假設只是一個假設。


心理學對人性的假設,除了理性人假設(經濟人假設),還有社會人假設,複雜人假設,文化人假設等,都是針對理性人假設的不足而發展出來的。對應的發展出了管理心理學的X理論,Y理論,超Y理論,Z理論。

理性人假設在現代管理心理學理論裡面已經過時了。但是這不妨礙經濟學的大廈構建於理性人假設上,畢竟兩個不同的學科。

還有高票答案里提到的卡尼曼教授的前景理論獲諾貝爾獎的事,心理學家都能獲經濟學獎,我也就不多說了 。

卡尼曼教授的研究在心理學領域屬於決策與判斷,就是在探究人在特定情景下如何做出決策,經濟行為如此,生活中的其他行為也如此。


個人見解 噴者見諒。

這個問題我建議去觀察一次孩子。

我認為人天生便具有獨有性和理性。

且獨有性為1.理性為2.

也就是生物在接觸任何有效應事物的時,先考慮的都是佔有,1.為先 其次便是大腦考慮自身能否接受或駕馭這件事物。

我是東北人,在東北過年時候避免不了接觸很多孩子 (5歲前),有一次我母上給我的大侄兒一盒費列羅(六個裝)。

隨後我便找到玩心大開就過去佯裝要搶 ,固然便是沒搶到,我大侄兒緊緊的把巧克力護在胸口。

接著,我做出了一副不開心的樣子(委屈裝)給他看,她便打開了包裝盒給我分了兩個。

孩童如此成年人亦是如此。

在現實社會上很多人見識到街邊的跑車,商業街里琳琅滿目的奢侈品。第一反應均是佔有。

因為人是自私的。其次根據理性反應自己能不能做出這種消費行為。

再反觀一些天災人禍。我前些年看過一家人車禍父母托舉孩子的新聞(當時真的讓我大漢子潸然淚下)

如果反觀到這個話題 ,我相信人求生欲強大 但我相信經濟學的邊際效應。

在段時間多次嘗試求生後無用 1便結束,2開始

把生存的機會讓給孩子。

這是理性的行為。

值得一提的是我相信母愛和父愛的心理。也許我還沒到為人父的時候。我不能理解,幾年後的想法會和現在相餑。

但我要說的是,當你駕車誤入湖中的時候,你的第一反應一定是驚恐(思考解決方案)—理性(孩子)

固然1.獨有性2.理性


這個問題問的非常好!

大家都知道,每個理論或者理論體系都建立在一個最基礎的前提假設之上的,然後根據這個假設發展出一整個理論。

比如題目所說的經濟學的基本假設是「人都是理性且自私的」。

比如人本主義心理學的基本假設是「人是理性且善良的」。

比如認知心理學的基本假設是「人是不理性的」。

比如行為主義心理學的基本假設是「人是被環境和遺傳決定的反應體」。

這些基本假設有個很魔性的共同點:它們不一定是真理,或者說它們不一定是「對的」,甚至它們很多時候明明就是錯的,然而即使它們不是真理,但是它們必須被當成真理。因為每一個基本假設對於建構於其上的理論來說,都是最最重要的核心,它不言而喻、不證自明,它容不得半點質疑,因為它就像一座建築的拱頂石,一旦把它搬了,整個建築都會倒掉。

看看我上面舉的那幾個例子里,其中人本主義心理學和認知心理學,很明顯,它們倆的基礎假設是矛盾的。所以如果說這兩個理論里有其中一個掌握了真理,那麼另一個必然淪為謬誤,換句話說就是:這兩個假設至少有一個是謬誤,也有可能它們倆都是謬誤。但是這並不妨礙這兩個心理學派都有自己的發展並且運用於臨床實踐。

回到你的問題上來,「人都是理性且自私的」這個假設是不是真理?很明顯是不確定的,至少是值得商榷的。但是對於建立其上的經濟學來說,它就是真理,不容置疑。

我覺得對於你這個問題來說,答案並沒有太大的意義,而最大的意義恰恰在於這個問題本身,這就是為什麼我一來就說這個問題問的非常好,因為這個問題在解構一整個經濟學。


推薦閱讀:

這8段話,分享了我兩年來的讀書經驗

TAG:生活 | 心理學 | 社會學 | 經濟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