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請簡述中國茶文化發展的歷史淵源?


【完整簡要版!從歷史背景、茶葉的普及程度、制茶工藝,飲茶方式,綜合看中國茶葉發展史。】

從古時的生煮羹飲,到現在的六大茶類,茶經歷了幾大發展階段。而每一次制茶技術的改革又是由問題推動的。人們的飲茶習慣、使用的茶器也與當時茶的形態有關。當然,這一切都與時代背景有關,不管是政治的、經濟的,還是技術的。所以有必要綜合來看。

一、制茶的原始時期 - 生煮羹飲

遠古,茶最初是葯。

戰國時代第一部藥物學專著《神農本草》將口傳的茶的起源記載下來:「神農嘗百草,一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

【神農本草經】

3000年前,茶成為祭品

到了周代極重歲時祭祀,將茶作為祭品。《周禮·地官司徒》記載「掌荼」和「聚荼」以供喪事之用。至於食用方法,採集野生茶樹的鮮葉,在鍋中烹煮成羹湯而食,作為藥劑,味道苦澀。

二、制茶的起源時期 - 晒乾收藏

春秋到東漢公元前6世紀,茶既是祭品,又是菜食。

春秋時代(公元前547-前489年),晏嬰《晏子春秋》說:「嬰相齊景公時,食脫粟之食,炙三弋五卵茗菜耳。」茶葉作為蔬菜,與煮飯菜相同,沒有特別的烹飲方法和器皿。茶葉與飯菜調和,降低了苦澀味,但還是叫苦菜。

2000年前,茶已經成為商品。

西漢宣帝神爵三年(公元前59年),王褒《僮約》說「炰鱉烹荼」,「武陽買荼」。即家僮每天既要在家烹茶,又要外出到武陽買茶。由此可知,西漢時茶葉生產已從原產地雲南傳到四川西北部,而且已經量產,成為士大夫們生活必需品了。

東漢時,名醫華佗《食論》說「飲茶益思」,茶已經在民間普及。

三、制茶的發達時期 - 蒸青團茶到散茶,約1000年

東西兩晉南北朝,制茶飲茶逐漸受到重視。

西晉張載、左思、郭璞等人的著作里都曾提及茶事。特別是郭璞,把對茶樹的認識寫在《爾雅注》里,闡明茶樹的性狀。

東晉,飲茶風氣逐漸擴大。元帝(276-323年)時出現了最早有記載的貢茶。東晉傳入佛教後,六朝(222-589年)佛教盛行。僧眾通過飲茶解除坐禪瞌睡,所以大力提倡飲茶。那時,茶樹大都栽在寺院和宮廟內,並且逐年改進位茶法。

到了北魏,張揖《廣雅》已經說明了餅茶的製法。此期間,茶葉從生煮羹飲發展到制餅碾末,目的是改進茶味、方便貯藏。這時已有了專門的烹飲方法:飲時搗成碎末放入壺中,注入沸水,加上蔥姜調味,「煮之百沸」。飲茶,半為藥用,半為款待賓客,已有簡單的專用器皿了。

唐代飲茶成為上流社會的風俗。中唐建立「貢茶」制度,士大夫階層對茶引起了重視。此期間,開展與回紇的茶馬交易、收取和增加茶稅,茶成了當時的主要稅入之一。

貞觀十五年(641年),飲茶習俗隨文成公主出嫁藏王而傳到西藏。到了8世紀中葉,東南出產的茶葉大量向北方推銷。至德宗建中時(780年),康藏少數民族也開始到四川買茶。

陸羽《茶經》對制茶和栽茶的理論、技術做了詳細闡述。盧仝作《茶歌》宣傳飲茶的好處,使此風氣傳播到民間,甚至成為交際手段。以上皆造成飲茶和研究茶葉的濃厚氛圍。

針對餅茶的青草氣味很濃,人們經過反覆研究和實踐,發明了蒸青製法。之後,又產生了茶汁苦澀的問題,於是將鮮葉先洗滌後蒸青,蒸後壓榨,除去茶汁再制餅,降低苦澀味。相比之前,唐代沿用了研末注水的飲茶方法,但不再崇尚加入調味品,而追求茶本身的真香。同時,茶具已完全分離出來,生活講究的家庭都備有24件精緻茶具。陸羽的《茶經》詳細記錄了器具、烹煮、用水和飲茶方式。西安法門寺出土的唐代銀鎏金茶具更證實了書中所述。

法門寺出土唐代茶具

宋代士大夫鬥茶,民間花式喝茶。

宋人鬥茶,基本沿用唐代的煎茶法。只不過是煎水不煎茶。在茶盞中放入茶末,注入沸水,調和成膏油狀。然後邊點湯(注水)邊擊拂(用茶筅輕攪茶湯使成細沫)。

同時飲茶更加普遍。王安石議茶法說:「夫茶之為民用,等於米鹽,不可一日以無。」

各城鎮不同檔次的茶坊林立,是人們聚會的場所,更不斷創新提供各種「奇茶異湯」。

朝廷設置官廠製造「貢茶」,高級官員被任命為督茶官(丁謂、蔡襄等),徽宗本人還寫了一本《大觀茶論》,提倡研究茶葉生產技術。

自宋至元約經300多年,先是從蒸青團茶改為蒸青散茶,保持茶葉原有的香味;然後改進為炒青散茶,利用乾熱發揮茶葉的馥郁美味,這是制茶工藝的重大改革。

宋人鬥茶圖

四、制茶的興旺時期 - 從綠茶到各種茶類,約500多年

明代改煎茶為撮泡,紫砂壺應運而生

茶葉生產不僅涉及國家財政收入,茶葉易軍馬,茶葉易糧食,對擴充軍備也有一定影響。同時,為加強對邊遠地區的統治,設立茶官。都間接刺激了制茶技術的發展。

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正式下詔「罷造龍團」,「茶戶惟採茶芽以進」。同時,廣泛採用鍋炒殺青,其製法在許多茶業專著中有詳細論述,且都著重在香氣方面。

蒸青改為炒青是一項很重要的發明,不僅克服了蒸青程度難以掌握的弊病,而且充分發揮了茶葉原有真香,同時降低了制茶工本。由此可見,炒青方法能夠沿用至今,不是沒有原因的。

由於散茶的普及和炒青工藝的發展,飲茶方式也有了本質的變化。壺成為泡茶器,而非原來的煮茶煮水器。如陳師1593年《茶考》所載:「杭俗烹茶,用細茗置茶甌,以沸湯點之,名為撮泡。」明中期開始流行用宜興紫砂壺泡茶。晚明文震亨《長物志》記述:「(壺)以砂者為上,蓋既不奪香,又無熟湯氣。供春最貴,第形不雅,亦無差小者。時大彬所制又太小,若得受水半升而形制古潔者,取以注茶,更為適用。」

及至清代,飲茶風氣更為普及,深入民間。飲茶的人愈多,製法愈精巧,研究改進位茶技術的工作也就愈加深入。

炒青發明後,人們在實踐中體會到,採用不同處理方法,得到不同結果,茶葉花色越來越多。如松蘿、龍井、珠茶、瓜片等名茶相繼出現。

明清期間,推測是由於綠茶製作過程的缺陷,發明了黃茶類,具體時間不可考。又因長途運輸等原因,發明了黑茶。在明末清初時開始製造,比黃茶為遲。

紅茶的發源時間亦無確切記載,當在明嘉靖三十九年前(1560年)。地點是福建。根據推測,最早是在福建崇安產制出工夫紅茶和小種紅茶(煙小種),先由崇安傳到江西鉛山的河口鎮,再由河口鎮傳到修水,後又傳到景德鎮。再由景德鎮傳到安徽的東至,最後才傳到祁門。

烏龍茶的生產當在清雍正年間,在福建安溪創製,首先傳入閩北,然後傳入台灣。這與當時工夫紅茶品質下降,綠茶遭到印度紅茶衝擊銷路不好,都有關係。這些因素推動了制茶技術的革新。

近代白茶的起源是由於大白茶樹的發現。最早在政和。時間一說是光緒五年(1879年),一說是咸豐年間(1851-1861年)。官方記載是1874年之前。可以初步斷定,白茶是在19世紀50-60年代開始創製的。

關於飲茶方法,在閩、粵地區流行烏龍茶的「功夫茶」泡法。功夫茶具有「四寶」,即潮汕爐、玉書碨、孟臣罐、若琛甌,均小巧玲瓏。清袁枚《隨園食單》「武夷茶」條載:「杯小如胡桃,壺小如香櫞。上口不忍遽咽,先嗅其香,再試其味,徐徐咀嚼而體貼之。」這就是今天中國功夫茶的原型。

五、制茶的機械化時期 - 清末至今,約100餘年

清末以後,茶葉成為主要出口物資之一,也刺激了制茶技術的革新。

如今的茶葉耕,采,制三個方面的生產工具,略述如下:

茶園耕作機具 – 噴灌機,拖拉機,中耕除草機,茶園耕作機

茶葉采剪機具 – 手動採茶機,電動採茶機,機動往複切割式採茶機,修剪機

茶葉製作機具 –

綠茶初制機具6種:雙鍋殺青機,轉筒式殺青機,揉捻機,解塊分篩機,往複式炒干機,圓筒式炒干機

紅茶初制機具7種:萎凋槽,揉條機,三種揉切機,解塊分篩機,烘乾機等

精製機械11種:平面圓篩機,抖篩機,階梯揀梗機,圓片切茶機,復炒機,勻堆裝箱機,風力選別機,切抖聯合機,螺旋切茶機,齒輥切茶機,滾筒車色機。

主要參考書目:

《茶業通史》中國農業出版社 陳椽,2008年第二版

《茶經述評》 中國農業出版社 吳覺農,2005年第二版


今天早上我在我知乎文章和公眾號上恰巧發了一篇關於茶道的文章——茶道小談 - 須盡歡的文章 - 知乎專欄

-----------------------------------------我是分割線,以下為原文引用---------------------------------------------

茶者。上者生爛石,中者生礫壤,下者生黃土。——陸羽

說到茶道,我是個地地道道的門外漢。和其他感興趣的領域一樣,隨著心走就行,喜歡就去捯飭兩下,不喜歡了,就放一放。但和其他領域不同的是,茶道這東西,不僅僅要走心,還要走腎。

不走心,光走腎,那是白開水,哪裡都可以得到。只要你想就能得倒的自然不稀罕。光走心,不走腎,是好茶也沒用,喝不到,看著別人喝那也是憋屈的很。

正因為是門外漢,所以得以窺見茶道真諦之萬一,都會歡欣鼓舞。

我還記得兩年前那會兒,一次去棋友開的棋室下棋。他是圍棋老師,教棋為生。他愛人教國畫,插花和茶道。而去他棋室下棋只需要付個茶水錢就可以了,他這邊還會送上一包黑茶。

在棋力上,自然是他帶著我下指導棋。這一聊就是一下午。臨走了還和他念叨棋和茶的事情。之後晚上在線上又請教了很多茶道方面的東西。都是粗淺的入門知識。但那算是我正兒八經第一次接觸茶道。

我一直覺得我這人不適合喝茶喝酒。差兩檔的茶或酒我能品出來,差一檔的我就感受不出來了。所以總覺得自己的這門興趣愛好實在有點尷尬。畢竟真是買個十來種茶天天品我也沒那功夫。而茶道最吸引我的還真不是它的味道。

其實今時今日,尋訪茶道,感興趣的又豈止一兩人耳,但更多的人是一本糊塗賬。真正注重茶道,非我這等偽茶道迷,怕都是十分注重生活品質的人。而追溯茶道,必然離不開我國大陸,我國台灣和日本三個地方。

有時候會很慚愧。說起茶道,我國的茶道並不像是一種傳承,而是一種達爾文進化論般的演變過程,就是A種茶道如果過時,就會被B類茶道取代,A則淹沒在歷史的長河中。而日本那邊恰恰相反,他們不太會玩出花,新的茶道多數都是由我國傳過去的,而之前傳過去的茶道又在他們那裡保留一席之地。

所以研究起我們老祖宗留下來的茶道瑰寶,很多東西不得不往日本走一遭。比如我國宋朝流行的禪院點茶方式通過日本僧侶的傳播,一直在日本流傳下來。日本的宇治茶就是由在宋遊學的僧人榮西禪師在天目山取種,之後帶回日本栽培。自那之後,直到千利休時代,才逐漸結合日本當地的茶具發展出日本獨立的茶道。自此開創日本的茶道時代,受中國牽制頗小。但就日本茶道與中國茶道的淵源,對研究我國茶道有著很深的借鑒意義。

正如我前面說的,我國新的茶道一出,之前流行的茶道就被後浪拍死在沙灘上了。這種衝擊在日本則把影響力降到了最低。所以日本的茶道派別數量幾乎只增不減,沒有留下過多衰減的痕迹。像我國曾失傳已久的宋抹茶道,則經過千利休的孫子們和學生們得以傳播流傳至今。而我國當下的散茶方式更多的是建立在明朝的茶道基礎上。

茶分很多種,我這裡不多累述。不同的茶葉根據不同的產地【南北差異】,不同的氣候【溫濕度】,不同的物種【南北茶不同】讓茶道呈現多元化的面貌。像那次去朋友那兒下棋,喝的就是黑茶【普洱】。而我所接觸到喝茶的人中,喝得最多的應該是綠茶和紅茶。

追溯歷史,最早應該是巴蜀先民利用地理優勢製作茶料,而到魏晉南北朝時趨於成熟,到唐朝時達到鼎盛。陸羽的《茶經》便是那時候的產物。那時候的茶已普遍,說到風靡全國,並不為過。如果現在很多人會拿在咖啡廳喝咖啡作為小資的代表,那麼那時候喝茶便是超越生活的享受。

而宋朝那會兒,我們的茶葉傳到日本,一來說明我國那時候的茶文化已經成熟,二來說明茶文化的影響力頗為深遠。在那個時候,茶已經成為一種品德的象徵。蘇東坡就是一個十足的茶迷。他認為茶能讓人提升修養,遠離墮落。倘若東坡居士明白當下「綠茶X」的含義,不知會作何感想。

前面說了,現在我國的飲茶方式多是保留明朝的習慣。而這種散茶的方式同樣征服了世界各地。是當下最常見的飲茶方式。因為散茶喝起來非常方便,沒有之前的繁文縟節。這意味著在明朝的時候,飲茶是真真正正走進尋常百姓家,誰都能喝了,這樣也就把「飲」放在了第一位,把「道」放在第二位。現在福建那塊兒的茶道愛好者乃至其他愛好喝茶的人還沿用明朝留下來的飲茶習俗,改茶碗為茶杯和茶盅,而茶杯又稱之為茶甌。不過這個因為在清朝的時候,北方並不流行,所以小杯少飲的模式僅局限在閩南和潮汕地區。

再說到日本的茶道。榮西禪師帶回茶種後,到處種植,京都附近頗多,且都存活。這也為日後京都的各個茶道流派埋下伏筆。現在多數認為千利休的去世是標誌日本茶道的誕生。在千家每一代的基礎上都有自己獨特的審美和對茶道的理解,茶道慢慢在日本落地生根,有了日本的特色。

提到茶道,不得不提茶具。我國的茶具那還用得著我累述?隨便燒一個放海外都一溜人排隊搶。也正是因此,曾經遠銷日本的很多精美茶具得以保存。唉,說來諷刺,提到對宋代茶具的保存,我們在學習自家技藝和歷史的時候還要借鑒鄰國。每次看書看到這裡都有一種莫名的尷尬。

茶器的興盛是在陸羽的《茶經》之後。他是為茶道立規矩的人。從而茶器的歷史地位被奠定。而除了大量的詩文,出土的各種文物也可以佐證我國茶器的一系列歷史。

而茶道另一個影響力頗大的地方就是我國台灣省內的茶道了。比較有名的就是烏龍茶。但由於地理的局限,他們的茶道只適用於一個體系,和大陸博大精深的茶葉世界比起來,終歸是小巫見大巫,小猴遇悟空。台灣茶道的源頭還是來自潮汕地區,主要引用的茶都是工夫茶【現很多會寫作「功夫茶」】。台灣最早的飲茶文化就是潮汕那邊傳過去的。後來他們和日本一樣,慢慢發展出自己的茶道。

而就茶道而言,既然有千家流派,自然有千家茶道。本質上都遵循著高尚品格這一個核心。而不同的是烹茶人所灌入的理解。而自《茶經》問世前,飲茶的方式並沒有留下太多記載。在茶還沒有成為那時候的流行飲料之前,主要還是僧侶和文人使用。如同身份的象徵,同時也代表著對高尚品格的精神追求。

到了宋代,點茶文化的興起,讓愛茶之人不滿足於內在品格的追求,他們渴望在外在進行表現。這便是一種藝術形式的體現。那時候以團茶和草茶為主。也是那時候傳到了日本,從而征服了他們。比較有名的是龍鳳團餅,在宋徽宗的《大觀茶論》和趙汝礪的《北苑別錄》中都有詳細記載。一套流程極為嚴苛複雜。是當時熱愛茶道,不怕折騰人士居家旅行必備【開個玩笑,真是旅行,還是別這樣】。

說到宋代點茶文化,自然要提一提鬥茶了。文人鬥茶其實和市井鬥雞,斗蛐蛐是一個性質。只不過這個「斗」是建立在強大的物質基礎和精神層次上的。一般人肯定斗不起。「斗」的過程並非比拼茶具好壞但還是頗有影響,主要是講究點茶的技巧。茶湯的變化,茶具相碰的音色,乃至茶末與湯的分合都有講究。那時候最為流行的是用黑色的天目碗進行比對,還分南北方茶種,青白瓷茶具。詩歌里常說的「冰瓷雪碗」便是如此。

而提到鬥茶,在日本茶道中也頗為有趣。不過與我們不同的是,更多的是像一種猜茶的遊戲。放你面前十碗茶,一一去品,然後一一道來是什麼茶。我要是去猜,怕是會心疼死泡茶之人。光知道走腎,不知道走心。喝的下肚,卻不知所云。

前面有提到我們現在的飲茶方式多是明朝遺風。明朝的時候,飲茶方式煥然一新。或者說,早在元朝時期,就已經是抹茶,散茶兼而有之的時期了。而到了明朝,基本上就是散茶的製作和沖泡技術的提升。加之文人的審美髮生變化,之前的青瓷、白瓷的地位逐漸被紫砂和朱泥所取代。而除此之外,對於茶室,飲茶環境,飲茶氛圍都有講究。像我這樣的喝起來就沒心沒肺了點。

雖然說我們現在的飲茶方式大大保留了明朝的習俗,但清朝對茶道的影響也還是頗有貢獻的。比如——奶茶。

清宮廷茶就是奶茶,一般用膳的時候都喝得奶茶。換句話說,各地的貢茶多需專門品評或者工作會客,而日常喝茶,卻多是奶茶取代。而在茶具方面,因為康熙的愛好,他送了大量地方進貢的素胎紫砂去讓宮廷畫師用琺琅彩繪畫。最後出來都非常精緻。除了極少保留在北京故宮以及少數在圓明園毀滅中外傳外,剩下全部在台北故宮珍藏。

大概就是這麼多。如果以後有機會,再多聊聊茶道的其他東西好了。今天這篇就到這裡了。簡單說了下茶道的歷史和發源。其詳細內容怕是一兩本書也寫不完。大家感興趣可以自己查閱相關資料文獻書籍。多讀一日書,多醒一次腦。下次喝茶的時候如果各位能想到我這篇文章,發自內心的感受一下歷史的厚重,我便別無他求了。


據傳最早是由一個叫神農的吃貨,吃了一堆亂七八糟的草身中百毒,偶到一地,嘗一葉,得以解,便是茶。


推薦閱讀:

白茶對身體健康有好處嗎?
黃胤然再說「陸羽不是茶人」——與林治老師商榷
六大茶類如何細分?六張表全面看清!
【案例分析】鐵觀音的「綠葉紅鑲邊」,為什麼消失了?
誰能介紹下新加坡TWG茶的文化及發展?

TAG:歷史 | 茶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