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的人生沒有意義?好巧,我也是!

今天,我的TL連續推送了四篇關於人生意義的文章,看完後略微勾起了我曾經的思考。

人生的意義到底是什麼?我也曾經為了這個問題失落了好幾周 ,雖然之前也思考過無數次,但是那一次感覺特彆強烈。然後我也開始各種資料的查找和書籍的翻閱,最後個人思考得出的結論是——人生的意義在於賦予,甚至說是沒有意義,如果有,那是我們讓它有意義。

現在我們思考這麼一個問題——

你的女朋友或者男朋友送給了你一隻不是很昂貴的筆,但是你會覺得這非常珍貴,會對這隻筆有非常多的感情。假如有一天,我在你不知情的情況下將你的筆掉包,換成一隻不是你女朋友送的筆。你依然會對你擁有的筆產生足夠的感情,可是筆已經不是原來的那支筆。

鋼筆已經被換了,可是感情卻沒有改變。可它已經不是我們的男朋友或者女朋友送的那一隻,我們為什麼還會對這隻被調換的筆產生感情?

答案是我們賦予了這隻筆意義,它濃縮了我們的強烈感情,成為一種情感的載體,進而產生了意義。

同樣的,我們的人生也是如此。我們所處在的社會和我們所接觸的知識構建了我們的價值體系,這就像是戀人送來的鋼筆,進而讓我們對一些特定的事物產生了足夠的感情,並且賦予其意義,從而形成一種追求。

人生所謂的意義,是我們賦予我們行為的一種支撐。它是我們價值觀的產物,而不是本來就擁有的。他的產生來源於我們對事物認知以及關聯的構建。

我很喜歡韓國的電視劇《一枝梅》。裡面有一個角色,叫做侍天。他認為他活著的意義是為了效忠他的王,即使他的王已經從愛民轉變為背離初衷,他依然沒有改變自己的看法。因為他害怕承認自己的錯誤,害怕自己所做的事毫無意義,所以他寧願一直對已經變了模樣的王繼續保持效忠,也不願意改變自己所認為的有意義。

侍天所謂的意義是自己賦予自己的。為的是支撐自己的行為。他將自己的行為關聯了天命,即實現了載體與意義的結合,讓自己的行為有足夠的理由。

人一直都是害怕不確定的動物,就像看到草叢在動,我們無法判斷是否有獅子就會不安。我們也害怕自己行為的不確定性,如果沒有一個指定的程序或者說目標,讓我們去執行,那麼我們也會產生非常強烈的不適應感。

很多人在高中的時候,因為社會教育的灌輸,以及所處群體的同化作用,讓我們對高考賦予了很重的意義感,進而很多人對高考極度看重,而且也能夠認同自己的努力,即使偶爾會疑惑自己為什麼那麼努力,但是會因為環境產生的緊張感而減少這種疑惑。而高考結束後,這種我們賦予的意義就消失,進而讓我們的行為沒有了支撐。

如果說,沒有及時尋找到新的支撐,也就是賦予新事物一個不一般的意義,那麼我們很可能就陷入質疑——我做這些有什麼意義呢?而在這種情況下,系統總是趨向於無聊的、熵增的。而我們往往會選擇最省勁的行為模式——打遊戲,看小說、睡懶覺等等。那些脫貧致富的人往往容易吸毒原因也是如此。

聽到國歌,一些人可能會激情澎湃,因為他們的教育賦予了這首歌意義,而沒有受過這種教育的人,往往不會熱淚盈眶;別人用一隻更昂貴,年輕的哈奇士想換我們養了十幾年,甚至帶病的哈奇士,我們是不會願意的,因為我們對這隻狗產生了感情,他成為了一種意義的載體。但是如果讓一個不知情的人二者選一,我想大多人都會選擇年輕可愛的那隻吧。

我到目前為止,也還沒有明確發現自己人生的意義,也沒有非常覺得值得賦予意義的事物。但是我的價值體系讓我明白,意義是自己給的,快樂是很簡單的一件事,而價值也是自己創造的。所以,在圖書館泡上一天給我的快樂比躺在床上睡懶覺多得多。

我也很喜歡英國浪漫詩人威廉·布萊克的一句話「辛勤的蜜蜂,永遠沒有時間悲哀。」與其不停思索意義,不如讓自己在體驗中獲得。

讓自己忙起來,那也會是良藥。

推薦閱讀:

我不會睡覺了
啊,我怎麼又臉紅了?|社交臉紅的成因和應對技巧
《反本能》|為什麼有的人可以更優秀?
如何評價《天生變態狂:TED心理學家的腦犯罪之旅》一書?我們該如何認識變態心理與行為?
求類似於《巨嬰國》的書?

TAG:人生意义 | 心理 | 日常心理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