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幾個古都的地形(五)-北京

系列第一篇——西安&咸陽,請戳:zhuanlan.zhihu.com/p/23

系列第二篇——洛陽,請戳:zhuanlan.zhihu.com/p/23

系列第三篇——開封,請戳:zhuanlan.zhihu.com/p/23

系列第四篇——南京,請戳:zhuanlan.zhihu.com/p/23

這是本系列的第五篇,也是最後一篇。

最早建都於北京的,當追溯到西周分封諸侯國時的燕國,燕國存在了近八百年,直到秦橫掃六合一統天下。此後北京實際上一直作為守邊之地存在,是漢人王朝抵抗少數民族政權的重要基地之一。唐之後,五代十國時期中原紛亂,太原石敬瑭叛變後唐,盡獻燕雲十六州於契丹,換取支持,建立後晉,由此開啟了長達400餘年的少數民族政權佔據北京的局面(到明朝被終結),契丹建立的遼、女真建立的金都先後以北京作為陪都。蒙古入主中原後,建立元朝,以北京為大都,這是真正意義上第一個大一統政權以北京作為國都。此後元朝末年,烽煙再起,朱元璋剿滅群雄,北伐蒙古,結束了蒙古以北京為國都的統治。雖然朱元璋定都南京,但在朱元璋去世後,朱元璋的兒子——一直以來奉命守邊的燕王朱棣以北京地區為根本,發動了靖難之役,推翻了自己的侄子朱允炆,將國都又遷回了北京,自此以後明朝始終以北京作為國都,這是第二個以北京為國都的大一統王朝。明末,在農民起義軍衝擊下,崇禎皇帝自盡,吳三桂投降清朝,清軍入關,此後掃滅農民軍、南明政權,建都北京,這是第三個以北京為國都的大一統王朝,也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

從中國封建王朝的歷史軌跡來看,政治中心整體上是自西向東移動(經濟中心則是從北向南移動)。秦漢、隋唐這些大一統王朝都是以西安、洛陽為首都,到北宋以開封為首都,到了元朝,基本奠定了以北京為首都的局面。

古人比喻建都關中(西安&咸陽)為高屋建瓴之勢,建都洛陽、開封為宅中圖大之勢,建都北京為挈裘之勢。關中地區位於中國地勢的第二級階梯,俯瞰中原,故稱高屋建瓴之勢;洛陽、開封地處中原,四通八達,故稱宅中圖大之勢;而對於北京來說,所謂挈裘,就是提衣挈領之意,它到底是什麼意思,後文會給出解釋。

北京背靠燕山,西倚太行,東臨滄海,山海環抱。太行山、燕山都綿延千里,十分險要,河北境內又有拒馬河、滹沱河、漳河、衛河等橫亘於南,以為屏障。所以《讀史方輿紀要》的作者顧祖禹稱北京為「滄海環其東,太行擁其右,漳、衛襟帶於南,居庸鎖鑰於北。幽燕形勝,實甲天下。」

想對北京及其地形具體的闡述,就避不開討論與其關係最近的河北。本文中後續提到的河北均指廣義的河北,即包括今天河北、北京、天津地區。

由於河北地區南北狹長,所以在南北方向上呈現出三個層次:

1. 北部地區:以北京為重心,向西穿過太行山對應山西北部的重心大同;

2. 中部地區:以正定、河間為重心,向西穿過太行山對應山西中部的重心太原;

3. 南部地區:以邯鄲、鄴城(今臨漳)為重心,向西穿過太行山對應山西南部的重心長治。

而由於河北地區位置的特殊性,處在漢族政權、少數民族政權的相鄰地帶,河北地區的戰爭也常常表現為兩種形式:

1. 漢族內地政權(割據勢力)之間的鬥爭;

2. 漢族政權和少數民族政權之間的鬥爭。

對於漢族內地政權之間的鬥爭來說,對於河北南部、中部地區的爭奪是關鍵。南部的邯鄲、鄴城是門戶,中部的正定(又稱常山)、河間是中軸,奪下兩地,則河北地區大抵平定,即使北京還未拿下,此時北京也只是邊陲之地,已成孤城,進據北京只是時間問題。鄴城、邯鄲、正定都是西恃太行,南面大河,同時又都是山西、河北之間往來通道的關口,所以都是戰略要地。戰國後期,秦伐韓之野王,絕太行道,於是韓國上黨郡(今山西長治地區)舉全軍投降趙國,引發秦趙長平之戰,此一戰基本奠定秦統一之大勢,秦國佔據長治、太原,搶佔井陘(太原通往正定地區的太行山通道之一)、滏口(長治通往邯鄲地區的太行山通道之一),為日後兩路出兵合圍邯鄲奠定基礎,在後來的統一全國戰爭中,秦先據邯鄲,河北門戶洞開,向北剿滅燕代聯軍,使得燕王倉皇離開北京,逃往遼東,於是北方大定。東漢末年,曹操在北方遇到最強勁的對手就是來自河北的袁紹,官渡之戰後,曹操只是迫使袁紹退兵,直到袁紹病故後,曹操才起兵佔據鄴城,平定河北,後來則以鄴城作為封國魏國的國都,曹丕篡漢後,雖定都洛陽,但仍以鄴城作為陪都。南北朝時期北齊還曾以鄴城為國都。隋文帝楊堅篡權,取代北周自立,北周大將尉遲迥在鄴城起兵反抗,這也是楊堅在篡權過程中遇到的最激烈的抵抗,但最終尉遲迥在鄴城城外被擊敗,於是河北望風臣服,而楊堅為了避免日後河北再出現不安的因素,下令徹底搗毀鄴城城牆,此後鄴城逐漸失勢。

對於漢族政權和少數民族政權之間的鬥爭來說,對於河北中部、北部地區的爭奪是關鍵。北部的燕山險要是抗擊少數民族政權的重要屏障,一旦丟失,內地頓成門戶洞開之勢,此時尚可以依據中部地區的太原-正定-河間一線,憑藉雁門關、滹沱河建立一定的防線,北宋在沒有燕雲十六州的情況下就是這麼做的。而如果連中部地區也失去,那麼少數民族政權的鐵騎面對的就是一馬平川的大地,漢族政權再難抵抗騎兵的驅馳,北宋也是亡於丟失太原、正定等中部重鎮之後。

而北京作為國都出現,恰恰就是漢族政權和少數民族政權之間鬥爭的結果。元朝、清朝都是少數民族政權入主中原,以北京為國都,對於他們來說都是進可攻、退可守的地方,一旦形勢不利,還可以撤回塞北。而從進攻方向來看,以北京為基礎,背靠燕山、塞北作為自己的大本營,西奪太行險要,搶奪井陘、滏口等通道,則可進據山西太原、長治等地,據有山西,則關中屏障丟失,只要再爭奪黃河渡口,西渡黃河,即可躍入關中腹地,則山西、陝西大定。河北一線,往南爭奪邯鄲、鄴城以為門戶,則兵臨中原、山東,在中原和淮北之地可一路驅馳,將戰線向南推進。經營關中、漢中以奪巴蜀,經營中原以奪荊襄,經營淮北以奪淮南,在此基礎上平定東南,則天下大定。這就是所說的建都北京的挈裘之勢,就是提衣挈領之意,抓住衣服的領子,拎起整件衣服。

對於明朝來說,定都北京則是源於「天子守國門」,其實也是源於靖難之役之後,朱棣的統治基礎在幽燕之地。在唐之後,漢族政權防備少數民族政權的防守重心就已經移到了東北,少數民族政權進攻的方向一個是來自於大同方向,一個則是來自於遼東方向,而無論哪個方向的來敵,北京作為中樞都可以迅速策應這兩個方向的戰場。

遼河流域與河北之間的往來通道是遼西走廊,山海關扼其咽喉,盧龍、遷安、樂亭、遵化等地為重鎮。蒙古草原進入河北的一條便捷的路線是出大同盆地北部山地低口進入大同盆地,再由桑乾河及其支流河谷低地進入河北,居庸關(在今北京昌平西北四十里)、紫荊關(紫荊關在今河北易縣西北四十里)等關隘扼其咽喉,大同、宣化、懷來、張家口等地為重鎮。北京作為河北北部的一個重心,可以同時應接這兩個方向。在北京外圍環燕山山脈,還有松 亭關、古北口、冷口、喜峰口等關隘扼守穿越燕山山脈的其它幾條交通孔道。

而在唐以後,國家的經濟重心就已經移到了東南地區,此後的王朝都依賴大運河轉運東南的財賦,元、明、清亦是如此。元、明、清三朝的政治中心雖然在河北,但是經濟中心則都在東南,都是通過大運河來轉運東南財賦供給京師,甚至有時還開通海運來進行財賦的運輸。其中尤以明朝特點鮮明,因為明朝設置了九邊作為防備少數民族政權的重鎮,以九邊為一條線,以京杭大運河為一條線,兩條線的相交點便是北京。

以上就是關於北京要說的。


推薦閱讀:

《行路難》第八章 壺公
1643 年的大明朝,為什麼沒能把握住最後的機會

TAG:地理 | 历史 | 北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