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蔡英文獻媚、台籍日本兵與台灣抗日誌士

蔡英文欲借台籍「日本兵」向日本獻媚

日前,在一次出席紀念「台籍老兵」的活動中,台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再次成為兩岸輿論的焦點。儘管台灣當局標榜此次活動是為了紀念那些曾在太平洋戰爭、國共內戰及朝鮮戰爭中戰死的台灣籍軍人。事實上,那些被祭奠的老兵大多是所謂的台籍「日本兵」。蔡英文的這一舉動,即便在台灣上下「親美媚日」風氣越來越濃郁的今天,仍惹得一片嘩然。

蔡英文想要幹什麼,恐怕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這種挾洋自重,挑戰民族底線的行為固然需要迎頭痛擊,然其「無恥又無畏」之舉卻也引出本文所要談的話題:所謂的台灣籍「日本兵」與抗日戰爭中的台灣同胞。

被誤解的「台灣旅團」

所謂由台灣人構成的日軍部隊參加南京大屠殺純屬子虛烏有

正文開始之前,先給大家看一個當年曾在網上廣為流傳的n「故事」:《比日本人更兇殘的台籍日軍》。文中稱,當年侵華日軍在攻陷中國首都南京後所犯下的屠城暴行中,那些台灣籍的「日本兵」最為殘忍。雖然這個漏洞百出的段子很快就被批得體無完膚,但其「餘波」並未因此而很快消失。

一個明顯事例就是關於「台灣旅團」(又稱「台灣守備隊」、「台灣軍」)的介紹。有些網路資料稱,「八一三」會戰爆發之後,鑒於戰況不利,日本統帥部決定將台灣守備隊調往上海前線。這支當時被稱為「重藤支隊」的部隊,其n「軍官大多是日本人,士兵主要是台灣人」。日軍侵佔南京之後,這些台籍日軍並未就此退出侵華戰場,而是參加了包括武漢會戰在內的主要戰役,並曾多次使用化學武器,1941年被派往太平洋戰區……似乎為了證實這種說法的真實性,在秦漢、劉若英主演的電影《南京大屠殺》中,由秦漢飾演的醫生成賢被擄入日本兵營之後,就曾遇到了一個來自台灣的「日本兵」,石松。

曾與中國軍隊交手的日軍「台灣旅團」兵員主要是日本人

這種說法具有很大的迷惑性。不僅是因為所謂的「重藤支隊」、「波田支隊」確實存在於當年的侵華日軍戰鬥序列之中,撰文者還為那些台籍「日本兵」的出現提供了一個看似合理的理由:甲午戰爭之後,隨著台灣人民的大規模抵抗被鎮壓,日本正規軍逐步撤出台灣。為鎮壓島內零星的反日運動,日本殖民當局成立了一支主要由在台的日本退役與部分現役軍人組成的「台灣守備隊」。到了1920年代以後,由於島內群眾性的反日運動逐漸平息,這支「台灣軍」的兵員構成開始發生變化,大批台灣人開始進入其中,並逐漸成為下層士兵的主體。至「七七事變」前,「台灣軍」已成為一支擁有步兵、炮兵的合成作戰單位,包括台灣守備司令部、台灣步兵第1、2聯隊,山炮兵聯隊,基隆、馬公重炮兵聯隊,台灣高射炮隊,總兵力約1.4萬人。n

儘管如此,這種描述依然是不正確的。據台灣輔仁大學日本研究中心主任何思慎就曾指出:日本人一直到1942年才允許台灣人當志願兵。在此之前,怎麼可能會有由台灣人構成的整建制部隊與中國軍隊交戰呢?其實,那些網文的作者對「台灣旅團」的組建原因,編製沿革、部隊規模乃至最終去向的介紹是沒問題的,只是在介紹它的兵員構成時犯了想當然的錯誤。這,或許是被「台灣」這個名稱所誤導了的緣故吧。其實,在太平洋戰爭爆發之前,「台灣旅團」的官兵士兵主要來自九州地區。換言之,他們和臭名昭著的第六師團的官兵是老鄉。

侵華日軍曾招募少量台灣人從事伙夫、翻譯以及運輸工作

那麼,是否可以就此認定《南京大屠殺》中的那個 「石松」並不存在呢?也不能這麼說,戰爭初期,雖然不存在由台灣人構成的整建制的「台灣旅團」,但在當時的侵華日本各部隊中,確有為數不多的台灣人從事諸如伙夫、翻譯以及物資運輸等輔助性工作。當然,這些日軍中的台灣「雜役」與一般意義上的台籍「日本兵」不是一回事。

20萬台籍「日本兵」

至於台籍「日本兵」大批湧入日軍序列之中,已經是太平洋戰爭爆發之後了。1942年4月,日本殖民當局開始實施「陸軍特別志願兵制度」,允許台灣人進入日本軍隊。

更多的台灣青年基於經濟原因而選擇參加日軍

在當時,日本人為了招募到更多的炮灰而絞盡腦汁。他們開通各種宣傳機器鼓舞動員,極力造成一種「參軍光榮」的社會氛圍,確實使得一些台灣年輕人的身份認同發生錯亂,認為參加日本軍隊是「島民的最高榮譽」。不過,甘做日本「皇民」者畢竟是少數。更多台灣人加入日軍主要還是基於經濟因素,當時島內生活困難、謀生不易,從軍對窮困子弟來講是條生路。正如當年的「志願兵」徐東波所回言:「當時我想,每個人都得抽籤入伍,若抽到了,去當兵只有10元的薪俸,但如果志願從軍,就會有160元的薪俸」。

就這樣,日本殖民當局共在台灣地區共募得1萬6千多人。1943年4月開始,這些人陸續被分派到駐台日軍各部隊,其中以進入第48師團留台部隊的人最多。到了年底,他們被調赴東帝汶加入駐屯在島上的第48師團戰鬥部隊;另外也有被派遣到爪哇、呂宋、馬來半島的。除了台籍漢人外,日本人還從台灣原住民部落徵召了6000多人成立「高砂義勇隊」(「高砂」是日本古籍對台灣的稱呼),派赴南洋各地參戰。

戰爭期間,共有20萬台灣青年淪為日本炮灰

然而,由於戰局每況愈下,通過「應募而來」的台灣青年遠遠不能滿足戰爭所帶來的人員消耗,日本人又於1945年1月開始在台強制徵兵,第一批有2.2萬台灣青年被徵發。據日本厚生省統計,整個戰爭期間共徵召8萬多名台灣人入伍,更有多達12萬多人被征為軍屬或軍夫,二者共計超過20萬人。這其中,共有3萬多人戰死。

無論是自願應募還是強制徵召,這20萬台籍「日本兵」的整體命運是悲慘的。在素以軍紀嚴酷的日本兵營里,這些來自台灣的新兵遭到官長、老兵的拳腳相加是家常便飯。等捱過新兵訓練期,等待他們的依然是無休止的虐待、侮辱乃至猜忌。在這些被幫上日本戰車的台灣人中,雖然也有人像「台獨教父」李登輝哥哥那樣殞命異鄉,還有人因未接到日本投降的信息而在叢林中n「為天皇而戰」數十年,但日本人卻從未因此消除對他們的猜疑。原台籍「日本兵」邱錦春就曾提過這樣一件事,當身為轟炸機副駕駛的他剛去部隊報到時,也曾受到過隊長的「熱力歡迎」,後者還下令不準其他日本人歧視他。然而,當邱錦春真正開始執行戰鬥任務之後,那個隊長卻派了兩個憲兵監視他。

台籍「日本兵」的整體命運很悲哀

渺茫的前途、無窮的虐待,使得許多台籍「日本兵」看不到希望所在,他們之中有的人聽天由命,有的人選擇了自殺,還有的人選擇逃亡甚至投向對方陣營……而那些僥倖迎來和平的人,其接下來命運也多很坎坷,有人還沒來得及解甲歸田便又踏上了內戰的征程,其餘人則因身份認同問題而苦惱多年。

戰鬥在抗日陣營中的台灣志士

早在許多台灣人出於各種動機而穿上日本軍服之前,另一群不甘心做亡國奴的台灣人則決心與中華祖國生死與共。正如台灣抗日誌士李友邦將軍之子李力群的話來說,那就是「台灣人在抗日戰爭中沒有缺席」。

李友邦將軍堪稱台胞參加祖國抗戰之典範

1937年8月,一群在廈門的台灣青年首先組織起來成立「抗日復土總聯盟會」,提出要站在祖國一邊,收復失地,爭取民族自由。與此同時,在上海的台灣同胞組織「中華台灣革命黨」、「中華台灣革命大同盟」等組織,與祖國人民共同抗日。1940年3月29日,上述各抗日組織派出代表在大陸成立了「台灣革命團體聯合會」(不久改稱「台灣革命同盟會」)。該會提出集中台灣一切革命力量,打倒日本帝國主義,光復台灣的行動綱領。「台灣革命同盟會」共有廈門、上海、汕頭等八個分會,組織和領導那些身在大陸的台籍同胞的抗日戰爭。

在「台灣革命同盟會」的領導下,許多身在日本佔領區的台籍青年,也不顧生命危險,散發抗日救國傳單,鼓勵日本軍隊中的台灣士兵,起來開展鬥爭,向日本兵宣傳,希望他們認清形勢,不要為日本帝國主義賣命。

「台灣義勇隊」部分成員合影

除了在淪陷區和後方從事抗日宣傳之外,許多台灣同胞還拿起武器,與大陸同胞並肩作戰。1938年底,「台灣革命同盟會」領導人之一的李友邦組織成立「台灣義勇隊」,其任務在於對日軍開展工作,鼓勵他們反戰;組織留居大陸的台胞參加抗戰,並為前方提供物資條件等等。這支由台灣同胞組織的抗日武裝起初活躍於浙江沿海,1942年夏天向福建轉移,在福建龍岩設立指揮部,以閩南為基地,組織台籍台胞進行武裝抗日鬥爭。其中最引入注目的是,1943年6月17日,即日本侵佔台灣47周年那天,在廈門的「台灣義勇隊」乘夜開始行動。他們在日軍所設的興亞院投擲了數枚炸彈,並散發了大量的抗日傳單,使敵人手忙腳亂。台灣義勇隊在廈門的行動,極大地鼓舞了各地人民的抗日鬥志。


推薦閱讀:

能不能概括一下蔣介石在抗日戰爭中採取的戰略?及評價一下這些戰略?
有什麼新的抗日神劇可供吐槽的嗎?
對文化的堅守:抗日戰爭時期搶救古籍的故事
征服中國:日本為何不能複製蒙古、滿清的奇蹟?
這16個字,就是一面照妖鏡吶

TAG:抗日战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