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地球」到底超級在哪兒?

地球??宇宙??類地行星

人類越了解宇宙越想知道類地行星,就越想了解外星智慧生命,啥樣?這不是簡單的好奇心,而是人類探索精神的極致映射,不計回報,甚至不計後果。不管力挺還是抗議,反正科學界已經這麼幹了。

從尋找類地行星開始,篩選宜居帶,再圈出超級地球,搜尋外星生命,進而找到外星人。這是一個浩大、耗時耗力的系統工程,簡單直白點解釋就是照著咱人類、地球生命環境的標準,去匡套已知行星,有哪些最可能有生命甚至有外星人,哪些比較適宜人類未來移民,哪些經過改造後可以星際殖民——這就是一石三鳥!尋找外星文明的過程,也就是選出地球備胎的過程,選出超級地球的過程,為星際移民探路的過程。

在這兒解釋下——啥是「宜居帶」?原版英文叫 Habitable Zone (也有叫金鳳花環境的 Goldilocks Zone),就是那樣的行星,離自己的太陽不近不遠,溫度不冷不熱,能存得住液態水,大氣里沒有能秒殺生命的各種毒東東。即使沒外星人、外星生命啥的,從未來考慮也是為咱人類移民預定的好地方。

啥叫「超級地球」?原版英文叫 the Super-Earth,個頭兒、體重要比咱地球大甚至大好多,星系環境跟地球差不多,有的符合宜居帶的條件,有的環境挺惡劣,但探索價值絕對大大的,稀有貴重金屬啦,巨量的能量啦,高能耗重污染的星際工廠啦,星際殖民的中轉站啦……戰略價值絕壁一級棒!

勤勞有智慧的科學家們已經為咱找出了一大坨超級地球,下面選了一些有顏值有故事的,讓大傢伙兒挑選自己最中意的,準備好冬眠未來穿過去真身瞧瞧吧。

看過後,不知道把你帶進哪個思維管道里去了?

記得1964年,就是美蘇爭霸、第三世界狂躁得挺厲害的時候,蘇聯天體物理學家卡達謝夫,給宇宙文明劃分了三個等級:Ⅰ 類文明有能力Hold得住一個行星資源;Ⅱ類文明有能力 Hold得住一個恆星資源;Ⅲ類文明有能力搞定一個星系的資源。這個理論提出前,好像人類世界爭搶的只是 Ⅰ 類文明的樣子,可是五十年後的今天呢,從人類想要下手的資源來看,是不是已經升到Ⅲ類文明?儘管「想得到」跟「做得到」之間不知道還有多少代差……等著瞧吧。


推薦閱讀:

10月28日周六,為什麼要舉頭望明月?
今夜最好躺下,一起來看獅子座流星雨
超表面透鏡,離商用越來越近了
為什麼有些古代樹木變成了煤炭,有些卻變成了硅化木?
雞有哪些種類?別說你只知道辣子雞、三杯雞……

TAG:SETI | 科普 | 行星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