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哈利波特》中的死亡觀?

哈利波特是否建築了類似天堂地獄輪迴轉世等觀念,而生者和死者的交流以什麼方式進行等…


這個問題也是我非常感興趣的,於是寫了一篇長文,希望有人會看完。。

-------------------------------------------------------------------------------

《哈利·波特》系列童話中貫穿了大量關於死亡的情節與思考,但作者羅琳卻自始至終未曾就「什麼是死亡」的問題給出明確而清楚的回答。當我們試圖用「靈魂和肉體分離」這一對死亡的傳統定義來理解《哈利·波特》時,會發現這一定義同部分情節有著難以調和的矛盾。本文試圖通過強調個人選擇在巫師死亡過程中的重要意義來澄清魔法世界的死亡概念,並在此基礎上揭示,作為《哈利·波特》的核心主題的「愛」何以於上述死亡觀中呈現。

一、死亡並非靈肉分離

《斐多篇》中,柏拉圖曾借蘇格拉底之口如是定義死亡:「我們認為死就是靈魂與肉體的分離;處於死的狀態就是肉體離開了靈魂而獨自存在,靈魂離開了肉體而獨自存在。」 但這個關於死亡的定義似乎並不適用於羅琳女士通過《哈利·波特》系列童話所構建出來的魔法世界。例如,在向哈利解釋「攝魂怪的吻」的可怕後果時,盧平說:「只要你的腦子和心臟還在工作,你就能沒有靈魂而活下去。但你不再有自我感覺了,你也沒有了記憶,沒有了……什麼都沒有了。根本沒有機會復原。你就是——就是活著罷了。行屍走肉而已。」盧平的這番話使我們認識到,人類的靈魂在魔法世界中是能夠被攝魂怪劫奪的,那失去靈魂的肉體雖然成了行屍走肉,不再具有人的尊嚴,但並不會死,仍是能夠活下去的。

伏地魔的經歷同樣能夠表明肉體和靈魂的分離並不必然導致死亡。《哈利·波特》系列童話伊始,殺人無數、十惡不赦的黑魔頭伏地魔在謀殺襁褓中的小哈利未遂後神秘消失,眾人於是歡天喜地,宴飲狂歡,即便如此,他們仍謹慎地使用「走掉」一詞來指涉伏地魔的消失。對此我們不禁心生疑竇,為什麼人們大多不敢主張伏地魔已經死了?海格在向未涉世事的哈利介紹伏地魔時甚至說:「有人說他死了。我認為純悴是胡說八道。他身上恐怕已經沒有多少人性了,所以也就不可能死去。」這段話更會增加我們的困惑,畢竟我們通常只在道德層面批評某人「沒有人性」,藉以指責其品行低劣,卻很難將生老病死的自然過程同道德品質直接聯繫起來,即便在我們詛咒惡人「不得好死」時,也不會認為惡人會超脫生老病死的自然循環。但這裡,海格為什麼會認為一個道德品質低下到沒有人性的人根本不會死去?

隨著情節的發展,我們便不得不承認海格及其他人的隱憂不無道理。伏地魔確實沒有死,消失八年後,也就是在哈利成為霍格沃茲魔法學校一年級新生那一年,他重新進入魔法世界並策動奇洛為他盜取魔法石。雖然那時的伏地魔「只剩下了影子和蒸氣……只有和別人共用一具軀體時,才能擁有形體……」但他畢竟沒有死。他還可以思考,可以感受,可以發怒,甚至還可以用自己的意志控制並引導一個又一個的奴僕為使他重獲獨屬自己的軀體而行動。後來,在奴僕的協助下重獲肉身時,他如此描述先前讓他痛苦不堪的艱難歲月:「我被剝離了肉體,比幽靈還不如,比最卑微的遊魂還不如……但我還活著。我是什麼,到現在我都不知道……我沒有死,儘管那個咒語是致命的。然而,我卻像最弱小的生物一樣無力,沒有辦法自助……我沒有肉體,而能夠幫助我的每個咒語都需要使用魔杖……」根據這段描述,我們可以清楚地獲知,伏地魔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都處於一種沒有軀體卻也沒有死的狀態。於是,我們可以因此斷定,在《哈利·波特》所構建出來的魔法世界中,靈魂和肉體的分離並不像古希臘人所認為的那樣意味著死亡。在魔法世界中,究竟什麼才是真正的死亡呢?

二、死亡過程中的「選擇」

為了弄清在魔法世界中究竟什麼才是死亡,我們必須進一步探究在死亡過程中,特別是在靈魂和肉體發生分離後,究竟發生了什麼。這個問題對生活在「麻瓜」世界,亦即非魔法世界中的我們來說是無解的,因為沒有「人」可能具有關於發生在靈魂和肉體分離之後的事情的任何經驗。但在魔法世界,由於存在幽靈這類雖然經歷過真正的死亡,但卻仍具有言語能力的特殊存在,我們便能夠在他們的幫助下對發生在靈肉分離之後的事情有所了解。

小天狼星布萊克是哈利的教父,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也是哈利在世的唯一親人。貝拉特里克斯殺死小天狼星後,哈利悲痛欲絕,於是幻想自己的教父能以幽靈的形式再次出現於人間,繼續給他親人般的溫暖,因而向差點沒頭的尼克詢問幽靈的成因。尼克如是回答:「巫師可以在這個世界上留下他們自己的烙印,這樣一來,他們就能夠在他們生活過、走過的地方無力地行走。但很少有巫師會選擇這條路。我害怕死亡,我選擇了留在後面。有時我也會想是否不應該……好了,就是陰間不要陽間不收……事實上,我既不屬於這邊,也不屬於那邊……」

在尼克支支吾吾的回答中,我們注意到,巫師在靈魂與肉體分離後仍有進行選擇的能力:他們可以決定自己究竟是要在死亡的路上「走下去」,亦即徹底地離開人世,還是出於對人世的眷戀,以幽靈的形式繼續遊離於自己曾留下烙印的地方。但無論做出何種選擇,他們究竟對自己的走向進行了選擇,而這正是死亡者同被攝魂怪「吻」過的人、甚至也是同伏地魔的根本區別。

被攝魂怪吻過的人根本不具選擇靈魂歸宿的能力,他們的靈魂由於遭到攝魂怪的虢奪和囚禁而只能留在人世。與之不同,伏地魔之不死則更顯主動,也更為複雜。在《哈利·波特與混血王子》中我們獲悉,伏地魔早在學生時代便開始了魂器的製作。所謂「魂器」,就是藏有魂器製作者一部分靈魂的某個物體。藉助魂器,魂器的製作者得以長生。之所以能夠實現這一目的,如同斯拉格霍恩解釋的那樣,「即使你的身體遭到襲擊或摧毀,你也死不了,因為還有一部分靈魂留在世間,未受損害。但是,當然,以這種形式存在……」這段話向我們暗示了魂器使其製造者避免死亡的機理:當魂器製造者的靈魂出於某種原因同身體發生分離時,無論同身體分離的那部分靈魂進行何種抉擇,仍有依存於魂器中的部分靈魂滯留在人世;換言之,一旦某人製成魂器,只要魂器沒有遭到毀壞,便始終有他的部分靈魂存在於人世,因而即便魂器製作者被迫同他的肉體分離,他也無法真正地、徹底地離開人世,因而也便沒有了選擇究竟是「走下去」還是「留在後面」的可能和必要。唯有當所有魂器被毀,魂器製造者的靈魂才能在它同身體分離後獲得進行選擇的必要。我們因而明白,為什麼只有當伏地魔的七個魂器被先後破壞並被自己的咒語反彈回去以致靈肉再次分離時,他才「倒在地上,像凡人一樣死去。」

因此,無論是靈魂被攝魂怪虢奪的人,還是在所有魂器被毀前的伏地魔,他們都不能在自己的靈魂同肉體分離之後進行選擇,選擇自己的靈魂究竟是「走下去」,還是像尼克一樣眷戀於自己在陽間曾留下的印記並成為那裡的鬼魂,因為,他們無論如何都有必然靈魂留在人世。正是由於這種選擇能力的缺乏,使他們同能夠死亡的巫師區別開來,以至即便其靈魂同自己的肉體分離開來,他們仍不算經歷死亡。在巫師死亡過程中的兩個關鍵於是凸顯出來:一方面,靈魂首先要同肉體分離,但並不能把這一分離等同於死亡;另一方面,同肉體分離的靈魂還要進行一次選擇,究竟是永遠以幽靈的形式在有自己烙印的地方遊盪,還是「走下去」,將自己安頓在靈魂的歸宿。不能選擇,便無法死亡。

三、死亡是另一場冒險

對於任何人而言,死亡都毋庸置疑地具有不確定性:沒有人知道在自己的靈魂同肉體分離後,一旦選擇「走下去」,他將面臨什麼。因此,有人畏懼死亡,有人缺乏「走下去」的勇氣,更有人與死亡為敵,宣稱「最後一個要消滅的敵人是死亡」。在死亡面前,我們的選擇是極其重要的;要作出恰當的選擇,則必須有對死亡的正確認識。雖然在《哈利·波特》系列故事中關於死亡的思考警句迭出,但在《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中的《三兄弟的傳說》一章,作者通過一個寓言故事,向讀者集中且系統地展示了她所認為的面對死亡的正確態度。

《三兄弟的傳說》圍繞各自擁有一件卓越魔法聖器的兄弟三人展開。在這個故事中,老大、老二、老三分別代表了三類對死亡有截然不同認識的人。老大擁有一根能幫助主人在決鬥中永遠獲勝的魔杖,老二擁有一顆能讓死人重回陽間的石頭,老三則具有一件逃避死神的隱形衣。但很遺憾,這些聖器沒有一件能讓它們的主人實現永生。

老大的魔杖雖能擊敗任何對手,但也激發了人們的貪慾,很快,他便在某個夜裡被野心家割斷了喉嚨,魔杖隨之易主。以老大為代表的人(比如伏地魔)常常試圖通過使自己具有某種強力來逃避死亡,但常常事與願違,死得最快;因為,試圖用強力來逃避死亡時,不但會造成更多的死亡,並且在權力的漩渦和難填的欲壑中,自己同樣難以善終。老二同他哥哥一樣仇視死亡。他雖未試圖逃避死亡,但其所求者更甚:通過盪除死生的界限的方式消滅死亡。老二藉助復活石使自己早逝的愛人起死回生,但由於女孩早已不屬於人世,重歸塵間只會徒增其痛苦,以致老二最後不堪愛人的悲傷和冷漠,自殺殉情。之所以釀成這一悲劇,是由於老二無視橫亘在生人與逝者間的「帷幔」。雖然我們永遠不會知曉死亡之路通向何方,可一旦靈魂與身體發生分離,即便求助於極其高深的魔法,抑或成為幽靈,我們仍不可能再在人世間獲得任何幸福。於是,真正明智的做法是像故事中的老三那樣,雖有隱形衣,卻不拒斥死亡。 「一直活到很老以後,才最終脫下隱形衣,交給了他的兒子,然後像老朋友見面一樣迎接死神,並以平等的身份,高興地同他一道,離開了人間」。

赫敏認為,「三兄弟的傳說只是個故事,一個關於人類如何害怕死亡的故事。」誠然如此,但不止於此。這個故事不但揭示了那些畏懼死亡的人通常用以逃避死亡的一般策略,更能啟發讀者究竟應該以何種方式、何種態度面對死亡。一方面,我們的個人能力不過是實現自己塵間幸福的手段,而非將自己超脫於生老病死自然過程的借口;另一方面,死亡不僅僅是塵世生命的結束,也是足以迴避另一種苦難的開始,一味與死亡為敵,只會使人陷入令人窒息的絕望。我們因而才能真正理解來自閱歷滄桑的校長鄧布利多的教導:「對於頭腦十分清醒的人來說,死亡不過是另一場偉大的冒險。」

四、因愛而永生

在死亡過程中,最恰當的選擇便是「走下去」,永遠地離開人世,畢竟,沒有人能單純藉助自身力量實現不死,也無法在死後似生者那般於人世獲得幸福。然而,魔法世界並非不存在任何形式的永生。即便我們不知道死亡的路究竟朝向何處,但有一點可以確信,那便是,我們可以活在那些愛我們的人的心中。

我們所愛的人從未真正離開我們,這在整個故事中有多次反映。在《哈利·波特與阿茲卡班的囚徒》的最後,哈利以為見到了自己的父親。雖然最後表明這只是個美麗的錯覺,但鄧布利多卻提醒他說:「你以為我們愛過的死者會真正離開我們嗎?……你爸爸活在你身上,哈利,在你需要他的時候,他在你身上表現得最清楚。」如果我們採信鄧布利多的教導,卻將他所謂「死者之活在我們身上」理解為那些被我們愛的人僅僅活在我們的記憶中,便大錯特錯了。因為,僅僅四年之後,在眾人於霍格沃茨魔法學校同伏地魔及其黨羽鏖戰的間隙,在禁林,無論是早已謝世的哈利的父母,還是接連戰死的小天狼星和盧平,都在復活石的幫助下出現在哈利面前。這些人似乎對時局有著準確的把握,以至一俟出現便高度讚揚了哈利的一系列行動。這表明,他們雖已身赴黃泉,但至少沒有隔斷同人世的聯繫。隨後,我們進一步發現,這四人只能同哈利互動,其形象卻是旁人所看不到的,他們對哈利解釋說,「我們是你的一部分。」作為是哈利的一部分,他們當然能對哈利以及整個魔法世界的境況了如指掌!

因此,那些被哈利愛著的死去的人確實從未離開哈利,並且,他們並非存在於那愛著他們的人的主觀觀念中,僅僅依附後者的哀思留在世上:雖然死者是其所愛者的一部分,但卻有獨立判斷、獨立意志的個體。這些死者的意志並非不會同愛著他們的生者衝突,在《三兄弟的傳說》中,老二和他早逝的愛人便對生活有著不同的決斷,例如,老二將女孩呼喚出來,女孩卻不願留在人間;但由於愛能夠包容不同,以至於雖然有一個不同於我們自身的另一個作為個體的意志主體構成我們的部分,我們仍能夠保持自身統一,使我們自身作為自己存在。

然而,如果作為我們部分的死者並非我們的主觀回憶,而確實是作為有獨立意志的個體的死者自身,那麼它同那在死亡路上「走下去」的個體究竟是何種關係?我們能否說存在著兩個小天狼星?一個穿過死亡的「帷幔」走了下去,另一個作為哈利的部分活在他的身上?《哈利·波特》的作者並沒有就這一問題提供任何解釋,我們只能猜測。在我看來,以小天狼星為例,只能存在一個小天狼星,無論是生龍活虎的小天狼星還是不幸戰死的小天狼星。如果確實如此,那麼活在哈利身上的就不可能不是那「走下去」的小天狼星。如果小天狼星確實像故事所說的那樣「走下去」了,那麼「活在哈利身上」就只能是一種詩性的描述:小天狼星在嚴格意義上並沒有活在哈利身上,因而也沒有活在人世,但是,哈利對小天狼星的愛溝通了彼岸與人世,使人世間的哈利能夠同身處彼岸的小天狼星建立某種聯繫,通過哈利,以及其他深愛小天狼星的生者,小天狼星得以同人間有所勾連,而非絕對地奔走異鄉,棄絕人世。於是,每當哈利身處逆境,他所愛的人都能通過這種勾連給與他力量和保護,死者也因而能夠在世界內發揮作用。在這個意義上,逝者通過愛他們的人留在人世,愛使他們獲得唯一可能的不朽。

無論是通過製造魂器尋求不朽的伏地魔,還是曾狂熱地尋求聖器的年輕的鄧不利多,他們所謀求的無不是戰勝死亡,尋求不朽。他們雖具有高超的魔法力量,卻無視、或根本無法理解眼前的任何美好,於是像沒頭蒼蠅一樣缺少朝向美好事物的生活目標和方向;現狀令其抓狂,卻以為這種境遇能夠藉助某種無限權力得到改變,於是,在恐懼一切、厭惡一切的同時,他們竟幻想掌控一切,甚至主宰死亡。伏地魔曾說,「沒有比死更糟糕的事情!」鄧布利多回應道,「你最大的失敗就是不能理解還有比死亡更壞的事情。」這表明,此時的鄧布利多已經意識到,唯有藉助愛的力量,才有可能實現不朽;唯有將美好作為追求的目的,生命才有意義。反過頭來,一旦面對混沌的死亡之路,同時意識到沒有任何人愛著自己,也沒有真正能讓自己記掛任何人,便會失去唯一不朽的希望,反去追求對自己沒有任何好處的東西。正因此,鄧布利多說,「聖器,聖器,一個絕望者的夢啊!」


在第七部的序言里作者引用了《再談孤獨的果實》的原文,可以作為參考


書中一直在弘揚的精神就是逝者的肉體雖然不在世上了,但他們的精神會在另一個世界注視和鼓勵著我們給予我們力量與信心。


死亡不過是另一場偉大的冒險。


"You think the dead we have loved ever truly leave us? You think that we dont recall them more clearly than ever in times of great trouble?"最讓我心酸的是斯內普的死,最讓我敬佩的是鄧布利多的死,最讓我悲哀的是多比的死,最讓我不舍的是小天狼星的死,最讓我看到悲壯的是波特夫婦的死。正是這些人的犧牲才讓哈利有了鄧布利多口口聲聲說的「愛」,才讓哈利有面對和戰勝伏地魔的勇氣和力量。有人批評哈利波特往後偏向黑暗,但這黑暗的故事中透露的卻是最光明的人性光輝。


死亡是感情或者精神的升華


推薦閱讀:

周年物語(下):這時代的愛情
風哭花開 · 二
作者與主角
如何理解泰戈爾所作的「綠草求她地上的伴侶,樹木求他天空的寂寞 」這句詩?
喜歡韓寒的人是不是根本沒讀過托爾斯泰、奧斯汀、陀思妥耶夫斯基、拜倫等一流文學家的作品?

TAG:文學 | 哈利·波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