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Kindle進行知識管理?
好書,專業書讀一遍就夠了嗎?這或許是我們平時閱讀、學習中經常會遇到的問題,它的根源其實就在於,你的吸收能力如何?你是否有合適的手段幫你進行吸收。
我們要產出,產出就意味著要回顧內容,憑藉腦子裡遺留的信息,是不大可能寫出深刻的文章的。
因此,我們要學會留下痕迹,這個痕迹在 Kindle 中的體現便是是標註+筆記+生詞本的組合了。
通過 Kindle Mate 我們可以把這些信息進行二次整理,並將有效信息進行輸出,結合印象筆記、有道雲筆記、OneNote、為知筆記這類整合信息的雲筆記(本篇文章以印象筆記為例)即可對信息進行最大化吸收,以加深我們對這本書的理解。
數字閱讀的過程中,我們很容易流於只輸入不輸出的境地,導致吸收效果不佳。
我們只有重視對閱讀過程中的筆記與生詞的不斷回顧,才能把我們的記憶系統加以強化、知識得以整理。
「你需要有一個輸入設備」目前主流的輸入設備是 Amazon 的 Kindle 及其移動端軟體( iOS、Android、iPad ),因此能裝該應用的手機、平板皆屬此類。
有的人會認為手機和 Kindle 根本沒啥差別,並且覺得手機看書還挺方便的。
而實際上它們相差甚遠,我在這簡單區分一下: Kindle 系閱讀產品皆擁有護眼的電子墨水屏( E-ink ),適合閱讀的沉浸式環境、適合多場景的背光調節(除了低端的 New Kindle 外)以及單手握持的快感。
「讀書的過程中要學會留下痕迹」
很多人讀書一味求快,而沒有真正吸收內容進去,沒有復盤的閱讀很容易被遺忘。
我們要學會在閱讀的過程中留下痕迹,拿 Kindle 來說,我們可以通過做標註、做筆記還有生詞本的形式來留下痕迹,為後續篩選整理作素材準備。
「閱讀後的內容篩選」作為 Kindle 的內容處理中心,Kindle Mate 與 http://Clippings.io 可謂是各顯神通,但是在後期的篩選這塊則非 Kindle Mate 莫屬了,尤其在最近更新的1.36版本中,Kindle Mate 更是加入了書籍內容分級及導出的功能,簡直要逆天了。毫不客氣地說,Kindle Mate 可謂是目前 Kindle 的最佳內容篩選中心,下面給大家介紹一些小技巧:
知識點:閱讀對於重要知識點、備忘內容進行標記,在PC端或移動端進行反覆回顧學習;
疑難與待查閱:閱讀時對於疑問點、勘誤、待查閱展開的信息在 Kindle上進行標註,並添加快速筆記,筆記標籤可以結合自己的習慣,例如「??」(雙問號);
待辦與後續處理:閱讀時如果遇到一本書、一部電影、音樂,希望自己接下來放到自己的todo list,標註該信息並添加筆記「todo」。
通過 Kindle Mate 同步後,並可以回顧自己的標註筆記,通過索「todo」或「??」快速獲取自己的待辦與學習擴展點。
「寫作時的內容應用」
把經過 Kindle Mate 篩選後的信息進行導出後,便可逐一地保存到我們的印象筆記中去。通過 Tag與層級化的筆記本來管理我們的信息,自然就事半功倍了。
在我們日常寫作中經常會遇到一些需要讓我們引用內容的場景,比如我在寫攝影相關的產出的時候,就會在印象筆記里輸入攝影,然後就會彈出我之前做過筆記的《論攝影》、《聽大師談攝影》等書的書摘,便可以輕鬆應用。
經過再整理後形成的對所讀內容的系統認知,將對我們的日常生活、職場乃至家庭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如果可以長此以往地將這些信息匯總起來,我們將收穫我們一生皆可受用的知識財富。
最後,希望大家都能在數字閱讀中找到自我,收穫快樂。
- END -
本文為直樹桑原創作品,如需轉載請私信聯繫
本文首發於公眾號拾書小記(ID:shishuxiaoji)
推薦閱讀:
※彩色 E Ink 的前途如何?
※你也許並不太懂 Kindle【2.0版】
※Kindle背後的男人是誰? | Kindle十周年後,讓我們談談貝佐斯
※如何看待王自如的kindle評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