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的「聲音」

本文轉載需要打招呼,不做任何免費授權。

人,還未出生時,我們就對聲音敏感,其中一些是伴隨著密集轟鳴的心臟跳動,以及內臟工作時液體流動的聲音,每天都在繼續,分時間段呈現不同狀態;還有一些是母親和父親,以及來訪者和周邊環境混雜的聲音。

有些聲音讓我們安逸,有些聲音讓我們興奮,還有些聲音,讓我們不安。

應該不會有人記得自己來到這個世界時聽到的第一個聲音吧,至少,我是不記得了……

在擁有完善的記憶之前,我們對聲音有著來自本能和反射的喜好,喜歡溫和且帶有變化的音調,害怕突如其來的聲響,對,用笑聲表達喜歡和愉悅,用哭泣表達害怕和不滿;同時,我們喜歡通過敲打身邊的物體發出的聲音來取悅自己和取悅身邊人,嗯,拍打媽媽和爸爸的肚子也算,拍打哥哥姐姐或者其他比自己大的小朋友不算,這個會引來反擊的聲響。

在原始社會,人們就通過發聲和擊打不同物件的聲音來預警,來捕獵,來慶祝,來緬懷,並用聲調和節奏配合肢體動作來區分敵我部落,那些大祭司,不僅會唱誦,還會舞蹈,他們在使用了帶有致幻作用的草藥之後,把癲狂下的語調和肢體舞蹈毫無保留的教給了部落的人。遠古人在沒有形成語言體系之前,應該是跟動物一樣,除了打獵和戰鬥技能之外,用發聲和肢體舞動來吸引異性的,畢竟,如果沒有約定俗成的動作內容,異性間的交流無法區分是善意還是惡意。

無論遠古人還是現代人,無論幼兒還是成人,都會對音樂做出反應,所以有一個說法,音樂是全世界溝通的語言。

從父母到親人,從老師到同學,從身邊人到陌生人,我們接觸形形色色的聲音,這些人的聲音還會伴隨情緒的變化而變化,產生劇烈變化時,那些原本慈祥的聲音也會讓我們感到恐懼(比如,被家長和老師訓斥的時候)。流水聲,風聲,鳥叫聲,昆蟲聲,伴隨有間奏的敲打,又會混合成不同的聲音,有人喜歡低沉舒緩,有人喜歡高昂有力,有人喜歡強烈節奏感,當身邊人情不自禁發出低吟唱誦時,人們試過各種方式,嘗試記錄下這個節奏,甚至,這個時刻。

用圖畫和文字記錄下過程,用口口相傳記錄下節奏,用各種各樣的工具敲打、彈撥、吹奏,渲染意圖表達的情緒,發明了樂譜方便後人複製,這一切,直到人類發明了記錄聲音的設備,1877年,第一台記錄聲音的留聲機誕生,開始揭開新的篇章。

可是,直到100多年後的今天,人們依然沒有停止對聲音還原的追求。究竟什麼才是更好聽,更真實的聲音?

有些人不理解,覺得這個有什麼可糾結的,聲音就是聲音啊~

「聲音就是聲音」,這個觀點不是完全正確的,簡單來說,比如每個人自己的聲音,你自己聽到自己的聲音,跟其他人聽到的聲音是不一樣的,現在手機錄音很方便,錄一下,聽一聽,很多人會奇怪,原來我的聲音是這樣的啊!

可是呢,由於錄音設備靈敏程度不一樣,軟體默認設置不一樣,就會導致不同設備錄下的聲音也不一樣,有些設備錄下的聲音更好聽一些,這就意味著有些設備錄下的聲音會難聽一些(廢話!)。同時,由於人和人之間聽覺敏感程度不一樣,對聲音敏感程度不一樣,也會導致同一個聲音,不同人有不同表現。

(我老婆就經常揪著我耳朵:我跟你說話你沒聽見啊……)

比如,問問身邊人對「磁性的聲音」的定義,肯定是有差異的,最喜歡哪個男播音員,最喜歡哪個女播音員,如果有機會接觸錄音室,就會發現有一些播音員本來的聲音跟播音的聲音也不一樣,有些是因為播音時用了假聲,有些是因為播音時,在調音台那邊做了調整。

是的,聲音可以通過軟體、硬體進行調整。

前面我們說過了,人在表達不同情緒時,聲音還會不一樣,說話時是這樣,唱歌時更是這樣,所以歌手們通常都有自己擅長的領域和類型,同樣一首歌,不同歌手會演繹出不同味道,甚至同一個人,在不同時期的心態下演繹同一首歌,都會有不同感覺。比如一首歌的錄音版,比賽現場版,演唱會現場版等等。

通常情況下,我們自己喜歡的男歌手女歌手,跟身邊親人、朋友喜歡的男歌手女歌手是會有交叉的,很難完全重合,只是我們習慣於找到跟自己一樣喜歡某個歌手的人,一起交流。

對於同一首歌,一百個人可能會有十幾種感受,這個完全不誇張。

上學的時候,有段時間,我很沉迷熊天平,對伍佰完全沒有感覺,過了幾年,我覺得熊天平聲音有點膩,伍佰的歌聲聽起來很帶感,經歷讓我對歌曲本身有了不同。

依然同樣一首歌,用耳機,用音箱,用音響所演繹出來的感覺也不一樣,不知道別人追求和在意的是什麼,我只是想聽歌,或者靜靜聆聽,或者輕聲附和,或者跟著節奏一起擺動。

關於聲音這件事,別人幫不上忙,最多只能給建議而已。自己喜歡的,才是最好的。

推薦閱讀:

曹祖瑜唱歌是真的跑調還是故意的?
周杰倫:攤上你這樣的粉絲,才是我人生的不幸!
有哪些音樂能讓人感動地流下眼淚?
林夕的「怯」與黃偉文的「勇」(二)
如何評價一首嘻哈作品的好壞?

TAG:评测 | 音乐 | 随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