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覺尋求傾向:為什麼有些人天生愛作死?
文/時悅
感謝思家@趙思家友情贊助的頭圖和分割線~
They love bright lights and hustle and bustle and like to take risks and seek thrills.——Sam Gosling
他們熱愛熾熱的光,熱愛忙忙碌碌和熙熙攘攘,熱愛冒險以及追尋刺激的感覺。
俗話說:「人嚇人,嚇死人」。一年一度萬聖節,又到了人類作死的季節。人們將一個「鬼節」過得如此歡樂,也是罕見。對比下中元節,我們要上墳燒紙錢;萬聖節,簡直是一場扮鬼狂歡。看著滿大街的行屍走肉,真是「人人,鬼鬼,傻傻分不清楚」。
除了萬聖節扮鬼找刺激,有人還熱衷於看鬼片或者做極限運動;甚至有一些人行走在法律邊緣,通過打破禁忌來尋求快感。即使不少人因此喪命,人們也無法停止尋找刺激的腳步,就這樣「作死」成了成一種愛好。
為什麼有些人天生愛作死呢?
「作死」是一種人格特質
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總有這樣一群人,他們討厭無聊和穩定的人生,喜歡追求感官快樂和刺激的生活。Zuckerman(1971)將這種喜歡尋求感覺刺激和經驗變化的傾向定義為「感覺尋求傾向」(sensationnseeking),簡單理解即「作死型人格」。
感覺尋求傾向可以通過感覺尋求傾向量表(Sensation Seeking Scale,SSS)來評測。在這裡,「作死」被分成了四種維度:(Zuckerman,nEysenck, & Eysenck, 1978):
①興奮與冒險尋求(thrill and adventure seeking,簡稱TAS):渴望參與各種冒險行動,以獲得刺激體驗。如跳傘,跳水,以及近些年流行的「死亡自拍」。
②體驗尋求(experience seeking,簡稱ES):通過思想和感官以及違反常規的生活方式尋求新的感覺和體驗。比如,選擇與社會傳統方式不同的生活方式,樂於與傳統社會的邊緣群體建立聯繫(嬉皮士,同性戀等);
③去抑制(disinhibition):通過違反常規的生活,突破社會禁忌來獲得感覺刺激。比如,年輕人喜歡奇裝異服、賭博、吸毒、濫交等。
④ 厭倦敏感性(Boredomnsusceptibility):對無聊比較敏感。對平靜無波的社會生活與缺乏新鮮刺激的會環境產生無聊的體驗,很難忍受較少刺激或缺乏新鮮刺激的環境。
在任何一個時代,任何一個社會,有人能接受平淡的生活,有人卻更容易感到無聊。為什麼會有這種區別呢?Zuckerman通過對具有高度感覺尋求傾向的個體長期的研究,認為這種傾向雖然受到社會文化因素的影響,但主要是由生物遺傳因素決定的。
「作死」是人的天性
大部分人傾向於將跳傘,賭博,賽車,吸毒,濫交這些尋求刺激的做法歸結於缺乏判斷力。但事實上,許多有「感覺尋求傾向」的人是受生物和遺傳傾向影響而尋去刺激的。
有研究指出感覺尋求傾向是受生物特質影響,被自然選擇塑造和激發出來的。當基本的生存的需求得到了滿足,人類不會止步不前,而是會像其他哺乳動物一樣,探索周圍的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雖然這種好奇心有可能讓人類深陷危險的境地,但同樣也讓人能更快適應新的環境,在惡劣環境下生存下來。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活下來的人也保留了這部分喜歡冒險的基因(Gale, 1986)。
喜歡「作死」和大腦中的化學變化有關係
還有研究發現發現性激素的分泌直接影響人尋求刺激的行為,高感覺尋求的人性激素水平較更高(Daitzman et al, 1978; Daitzman and Zuckerman, 1980)。青少年在青春期正值身體發育期,荷爾蒙分泌較多,喜歡刺激和離經叛道。但隨著少年逐漸成熟,青壯年逐漸衰老,人體內的性激素也隨之減少,年老後會更喜歡穩定的生活。所以,從某種程度來說,感覺尋求傾向會隨著逐漸衰老而減輕。說什麼年少輕狂,要詩和遠方,喜歡多與眾不同,也許只是當年荷爾蒙分泌過剩……
人體內的性激素不僅會通過影響中樞神經系統而影響行為,也會通過抑制單胺氧化酶(monoamine oxidase,簡稱MAO)而影響大腦的化學成分。MAO是大腦中的一種酶,負責管理單胺(monoamines)。而許多單胺神經遞質又主要集中在管理情緒和動機的邊緣系統。性激素作為MAO的抑製劑,破壞了單胺的正常運作,導致大腦中去甲腎上腺素和5-羥色胺等單胺的濃度提高,人會變得更容易衝動,主動尋求刺激(Gale, 1986)。有兩個研究也證明了被SSS評定為高感覺尋求的人,MAO水平也比較低(Murphy et al., 1977; Schooler et al,n1978)。
有意思的是,在性激素中,睾丸酮的影響力更大。男性體內的睾丸酮含量遠高於女性,MAO水平也相對較低,這導致男性往往比女性更容易作死……
一個瑞典的調研團隊發現高感覺尋求者的內啡肽分泌水平低,低感覺尋求者的內啡肽分泌水平高(Johanssonnet al, 1979)。內啡肽是大腦中的一種類嗎啡活性肽,能夠止痛,讓人產生快感。高感覺尋求者的內分泌水平低,故更需要強烈的刺激來壓制痛感或尋求快感,所以他們更喜歡尋求刺激,來填補內啡肽分泌不足的缺憾。
認知神經學證據
最初感覺尋求傾向理論是基於最佳喚醒水平提出的(Zuckerman, 1969; Zuckerman et al.,n1964)。高感覺尋求可能因為對刺激的反應遲鈍,所以需要更多地刺激才能達到最佳喚醒水平;也可能是因為他們新奇的刺激反應更強烈,所以最佳喚醒水平不斷提高。
Buchsbaum(1971)發明了一種測量腦電(EEG)對強、弱刺激的反應的方法。他發現高感覺尋求者隨著刺激變強,腦電反應增多;而低感覺尋求者大腦中有先天的保護機制,所以在強刺激時反而會減少腦電反應。就好像被別人打了一拳,高感覺尋求者脫光了挨打,無法自衛;而低感覺尋求者穿了鎧甲,減輕收到的衝擊。
來自fMRI的證據也表明,在受到強刺激的時候,高感覺尋求者的生理喚醒和強化腦區(right insula,posterior medial orbitofrontalncortex)被激活;而低感覺尋求者情緒管理部分被激活(anterior medialnorbitofrontal cortex,anterior cingulate)(Joseph,nLiu, Jiang, Lynam, & Kelly, 2009)。這表明,當受到強刺激的時候,高感覺尋求者生理喚醒程度高,容易興奮,同時這種興奮被強化,導致其不斷追求這種不同尋常的體驗。而低感覺尋求者,受到強刺激之後,激活的是情緒管理的部分,使其能夠及時的控制這種刺激對自身的影響。
不負責任的腦洞,是不是因為娛樂圈習慣放飛自我,尋求創作靈感,特立獨行,大多數都是高感覺尋求者,所以娛樂圈人的人格特質也影響了他們易陷入沾染毒癮的困境呢?
總而言之
「感覺尋求傾向」與大五人格中的外傾性相關但不等同。這種人格特質是人的一種基本需要,是人類科學、藝術的創造源泉,也是人類不滿和破壞的主要來源。因為有這些冒險精神,這個世界多了許多關於勇氣和愛的故事,也誕生了許多讓人嘆為觀止的藝術作品,但高感覺尋求者往往也容易陷入吸毒,濫交,賭博等困境(Bardo, Donohew, & Harrington, 1996; Roberti, 2004)。
這大概也是在說瘋子和天才只有一步之遙吧。
Reference
Bardo, M.T., Donohew, R.L.,n& Harrington, N.G. (1996). Psychobiology of novelty seeking and drugnseeking behavior. Behavioural Brain Research, 77, 23–43
Buchsbaum, M. (1971). Neuralnevents and the psychophysiological law. Science 172,502.
Daitzman, R. and Zuckerman, M.n(1980).Disinhibitory sensation seeking, personality and gonadal hormones,nPersonality Individ. Diff. 1, 103—110.
Daitzman, R. J., Zuckerman,nM., Sammelwitz, P. H. and Ganjam, V. (1978). Sensation seeking and gonadalnhormones./. Biosoc. Sci. 10, 401-408.
Fulker, D., Eysenck, S. B. W.nand Zuckerman, M. (1980). The genetics of sensation seeking./. Personality Res.n14, 261-281.
Gale, A. (Ed.). (1986). Physiological correlates of humannbehaviour. Vol. 3: Individual differences and psychopathology (2. print).nLondon: Academic Press.
Joseph, J. E., Liu, X., Jiang, Y.,nLynam, D., & Kelly, T. H. (2009). Neural correlates of emotional reactivitynin sensation seeking.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2), 215–223.
Roberti, J.W. (2004). A review of behavioral andnbiological correlates of sensation seeking. 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n38, 256–279.
鄭雪. (2004). 人格心理學. 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
Zuckerman, M. (1969).nTheoretical formulations: I. In "Sensory deprivation: Fifteen years ofnresearch" (J. P. Zubek, ed.). Appleton-Century-Crofts, New York.
Zuckerman, M. (1971).nDimensions of sensation seeking./. Consulting Clin. Psychol. 36,45-52.
Zuckerman, M. (1979).n"Sensation seeking: Beyond the optimal level of arousal". LawrencenErlbaum Associates, Hillsdale, New Jersey.
推薦閱讀:
※享受失戀,涅槃重生
※001 生命進化的原理
※有哪些可推薦的關於自我意識的書?
※正常人可以進行人格分裂嗎?
※夢中陌生人的臉是現實的留影還是大腦隨機生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