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大魚放小魚?這個錯誤觀念差點改變了魚類進化方向

不論是釣魚愛好者還是漁民,又或者是對釣魚並不了解的普通人都知道一個沿襲多年的習慣:用網孔稀鬆而非緊密的漁網放走小魚捉大魚,並將之視為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優良傳統之一。

早在數千年前,《孟子》中就寫道:「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其意為不用細密的漁網捕魚,魚和鱉就吃也吃不完。

是真的吃不完嗎?

近日刊登在科學雜誌上的研究論文表明這麼多年人類都好心辦壞事啦。

該研究比較了人類同其他掠食者獵殺各大洋中400多種魚類的區別。其他捕食者更傾向於獵殺年輕的,體格小的,體質弱的,而人類卻更多捕殺正處於壯年期的成熟動物。數據顯示人類捕殺的成年魚類是其他捕獵動物的14倍,這點就是人類與其他獵食者最大的不同。

人類作為海洋上的「超級掠食者」,由於其特殊的抓大魚放小魚的習慣,幾乎改寫了進化論的遊戲規則。要知道達爾文老先生當年可是白紙黑字寫了「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呀!

什麼樣的魚類才算是「適者」?當然是那些強壯的、體格大的、更有攻擊性的魚了,不管這些魚處於食物鏈的哪個節點,被上級捕獵者,被大自然首先吞噬的肯定是那些瘦弱體格小的沒多少攻擊性的魚類。

可這條法則隨著人類的介入卻完全改變了,為了在滿足經濟需要的同時維持海洋生態的可持續發展,人類往往會使用寬網眼的漁網,對還在甲板上撲騰的魚進行揀選,把體格小看上去發育未完全的魚放流,板上釘釘逃不掉的一定是有點塊頭的大魚們。

如果人類只是偶爾出海海釣個幾條還無妨,然而人類每年捕魚總量達上億噸,這個數量足以左右某些魚類的進化方向,大魚越來越少,於是大魚的基因也漸漸被小魚的基因取代,致使整個種群的體格漸趨弱小,競爭力愈發不足。

大西洋鱈魚就是一個極好的例證。

(鱈魚和鱈魚肉▲)

如果雌性鱈魚活得夠長,那它們就能被看作是一台台「鱈魚製造機」。一條體量比普通鱈魚大出百分之十的加強版鱈魚通常能產出兩倍於普通鱈魚的卵。漁民放流了較小的,抓捕了更大的,於是隨著時間緩慢推進,大西洋鱈魚群被迫提早了它們的生育時間,同時生產數量銳減,終於導致出海捕撈大西洋鱈魚的漁船再難有滿意的收穫。

「感謝我們的工具和智力,這種『非常不自然,非常不同尋常的捕獵習慣』完全沒把達爾文之手放在眼裡。」該研究組的專家克里斯·達利蒙,一位加拿大維多利亞大學環境學家這樣說。

確實從短期來看抓大魚放小魚是「值得標榜的看漲期權」,不過長期看來卻是潛在的「做空機制」,急需注意!

面對此種情況,就需要逐步放棄這樣拍腦袋想當然的粗獷方式,採用更為精細的計算方式來保障人類同魚類的雙贏局面。

美國國家海洋與氣候管理中心魚類評估部門的科學顧問理查德·馬斯特說如今部門每年會確定定額標準來管理過度捕撈,嚴格控制大魚的捕撈比率,據他表示這有助於控制大魚數量與小魚數量的平衡,同時設計合理的捕撈率使魚類和貝類有空間生長到既能夠被捕撈也能夠保存種群的數量,以維持生態可持續性。

衷心企望——適者生存,適者長存!

歡迎關注知乎專欄。?知乎專欄——上鉤

圖片來源於網路。

本專欄內容均為原創,轉載請私信本人或微信公眾號:上鉤( bitethebait),否則視為侵權,合作請聯繫fishingnews@vip.sina.com

希望更多交流,請加微信18600271408,進入上鉤微信群。


推薦閱讀:

TAG:钓鱼户外运动 | 捕鱼 | 进化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