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替「首堵」北京挖出了三個「罪魁禍首」
交通大數據,都是從哪裡來的?
作為全國主要的互聯網導航地圖供應商,高德地圖的交通大數據主要來自兩方面:一塊是公眾數據,另一塊是行業數據。其中公眾數據包含手機用戶使用高德地圖回傳的應用信息,另外高德與汽車廠商合作的聯網車載導航,也會回傳汽車行駛數據。在此過程中,高德地圖不會收集用戶的任何個人隱私數據。
除了7億用戶,高德地圖的海量交通出行數據還來自於交通行業浮動車(計程車、物流車等),以及第三方合作夥伴的數據。
這些數據大致可分為兩類,一部分是路徑規劃,可以了解用戶的出行習慣以及出行特點。另外一部分是導航信息,通過測算經緯度以及耗費的時間,展示實時交通信息。
當高德地圖將這些數據放在地圖上呈現並配上實時動態信息時,就好像對車水馬龍的城市開啟了「上帝視角」。而北京的交通情況,就在大數據的「』透視」下一覽無遺。
北京到底有多擁堵,數據告訴你
北京的擁堵,是出了名的。
張鑫楊表示,從2014年第一季度高德發布第一期交通報告開始至今,北京始終沒有跌出全國主要城市擁堵排名的前三位。
而如何判定北京的擁堵程度,高德有自己的評價數據,那就是「擁堵延時指數」。
作為高德地圖自己提出來的概念,擁堵延時指數是指在擁堵狀態花費時間與暢通狀態下耗時的倍數。以下圖中五環附近道路擁堵延時指數2.10為例,這個指數表示,在擁堵狀態下五環內的通行時間是暢通狀態下的2.1倍。從大數據可以看出,在高峰時期,北京的城市主幹道易出現擁堵現象,二環至五環這幾條北京的主要環線擁堵較為嚴重。
「罪魁禍首」:路網稀疏、愛走快速路、職住失衡
為何北京會如此擁堵?
首先,這與北京稀疏的路網結構有關。
據此,以北京金融街辦公區與香港旺角比較為例,在相同比例尺內,北京的平均車道數為1.76,而香港為2.1,道路的密度低,使得車道要承受更多的車流,擁堵在所難免。
除了道路密度低,北京的擁堵還有自身特點——北京人愛走快速路。
數據顯示,只佔全市不到6%的快速路承受了這座城市近50%的車輛里程,和其他三座一線城市相比較,北京的快速路最短但上面走的車流量最大。這就帶來了北京快速路墊底的平均車速:每小時29公里。
為何北京人對環路情有獨鍾?作為地道的北京人,張鑫楊表示,因為沒有紅綠燈的限制,北京人從開始建環路開始便形成了「環路快」的印象,對環路的執著造成了道路使用率嚴重不平衡。
此外,職住分布上的不平衡也是造成北京擁堵的一大原因。
大數據顯示,75%的人在北京五環內活動,58%的人有進城需求。
職住的嚴重失衡,使北京成了一座潮汐城市。眾多主幹道出現嚴重的單側擁堵。
而工作日帶來的強勁需求也是導致北京交通擁堵的重要原因,張鑫楊以北京二環舉例,在人們普遍休假的周末,二環的擁堵延時指數要明顯低於工作日。
導致工作日需求強勁的原因主要與北京城市資源分布不均有關。在北京,以醫療保健服務、公司企業以及金融保險服務來看,其主要分布於二環至四環間。資源分布的不均,使得大批居住在五環外的北京人具備強烈的進城需求。
以上種種原因疊加,北京想不堵也難。
不過張鑫楊也表示,北京雖然堵,但從高峰出行車速來看,2016年4月-6月的高德地圖交通大數據顯示,北京位列第12名,在行車速度上相對靠前。他表示,這說明北京的基礎建設相對較好,但車流量過大才造成了擁堵指數高。
數據俠門派
本文數據俠:張鑫楊,高德地圖交通信息與三維業務群的數據分析師,他用大數據研究城市交通
如何加入數據俠
「數據俠」欄目網羅全球最IN的大數據俠客,利用人工智慧、機器學習以及各種前瞻演算法,打造理性而酷炫的數據可視化盛宴。過去,我們用文字、視頻和圖片傳達信息。現在,我們用大數據闡述事實及其背後邏輯趨勢。
DT時代超級英雄正在組隊!你也想成為數據俠嗎?請將你腦洞大開的數據作品,發到DT君的郵箱:dtcj@dtcj.com。
http://weixin.qq.com/r/IENXT7DE2u2lrfQs9xYy (二維碼自動識別)
推薦閱讀:
※[機場]跑道構型
※瞎聊設計之道路交叉路口
※為什麼外國人靠左開車?是不是感覺自己答不出來
※交通網路可靠性,魯棒性,脆弱性和彈性主要區別是什麼?
※川藏鐵路修起來很難,為什麼沒有把康定和邦達車站建設在地下的方案?
TAG:交通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