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們談談共情

  最近我開了兩個Live,主題是「當你關心的人患有抑鬱症時,到底應該怎麼說怎麼做」。其中我講到與他人相處時,共情(Empathy)的重要性。這裡上傳一篇前些時候寫的文章,細說一下什麼是共情。

在話題開始之前,我們先看這麼幾組場景:

場景一:

有一個乞丐衣衫襤褸跪在路邊乞討,邊磕頭邊撕心裂肺的喊著什麼。你剛好路過,用眼睛上下掃了一圈,從錢包里拿出零錢放進缽里,匆忙離去。

場景二:

一個二十五六歲的女孩,跟朋友吐槽自己公司,說工資總是晚發,一個人當兩個人用,最近公司搞活動,已經連續加班到早上三四點。朋友心疼地說道,那也太慘了,要不咱換個輕鬆點的活吧。女孩有點愕然,說,我沒想過換工作啊。

場景三:

大學生李某酷愛網遊,經常晚上到校外的網吧通宵,成績下滑很快,精神也不太好;他內心很是苦惱,卻難以控制。好友陳某也曾經是網吧少年,感受過這種明知道不好,卻不能自拔的痛苦,所以很為李某著急。為幫助李某擺脫現狀,陳某每天在李某耳邊提醒,卻反而讓李某覺得生氣甚至反感。

您認為上述三個場景中體現的心理行為,分別對應下列詞語中的哪一個?

Sympathy同情;Empathy共情;Pity憐憫;Compassion悲憫

現在您盡可以保留您的結果往下看。

  場景一中的好心人表現出的心理是Pity(憐憫)。在對待乞丐的態度上,我們覺得他很可憐、處境堪憂。在我們施捨的同時,內心可能有著這樣的潛台詞:我可不能淪落到這個地步。有的父母帶著孩子看到乞丐,也許不自覺的就會教訓上:看,你不好好讀書,以後就只能像他那樣!

憐憫是對他人或他物的不幸心有不忍,但時常帶有一種優越感,憐憫者很難把自己和被憐憫者放在平等的位置上。

  場景二中的朋友表現出的心理是Sympathy(同情)。女孩抱怨時,朋友站在自己的立場,覺得女孩太辛苦了,因而提出換份工作的建議。但實際上,女孩抱怨只是為了傾吐情緒,並沒有想過要換工作,因而對於朋友主觀的建議表示愕然。

同情是對他人表達真切的關心,希望別人能夠好的心理。但同情者往往習慣於從自我主觀意識出發,以自我的角度和經驗來看待他人的問題。當雙方看事物的角度差異較大時,被同情者往往很難感到共鳴,甚至覺得「你們都不理解我」。

  場景三中陳某表現出的心理行為是Compassion(悲憫)。陳某曾經也痴迷遊戲而影響生活,能夠感受到李某的煩惱和痛苦,於是想要幫助李某擺脫困境。但是在幫助李某擺脫網癮的過程中,陳某採取的行動卻反而引起了李某的反感。

Compassion是在體會到他人的情緒感受之下,產生強烈的願望,想要幫助他人從不良的境遇中解脫出來。有人把Compassion翻譯為憐憫,有人翻譯為關愛,我覺得中文的「悲憫」更合適,這更能體現Compassion的「聖母心態」(不帶任何褒貶義)。但悲憫者行動的個人主觀性過強,也極易造成被幫助者的困擾。

  然而生活中似乎還有一些人,對他人的情緒可以感同身受,但又不失客觀,提出建議、指點時也很注意界限,與他們交談總能如沐春風。英文中,這種能力被稱為Empathy,中文翻譯成共情。

---------------------------------------------------------------------------------------------------------------------------

什麼是共情?

  可能由於是新譯入的辭彙,「共情」聽上去頗有些怪異,我們日常交流中很少使用。其實Empathy在英語中的出現也比較晚,它的原型是德語中Einfühlung (而這個德語單詞的前身則是希臘語中的empatheia),1909年時由一個名叫Tichener的德裔心理學家從自己母語中引入。和中文裡面似乎仍顯拗口的「共情」不同,Empathy早已經是英文中廣泛使用的常見辭彙。

劍橋英語詞典對Empathy(共情)的定義是:能夠想像自己置身於對方處境,並體會對方的感受的能力。所以從定義上來看,共情至少涉及到兩個層面:一是分辨TA人的情緒;二是感同身受的能力。

第一層:分辨他人情緒

  分辨他人情緒指的是覺察並且判別他人的喜怒哀樂,這看似不難,但卻並不是每個人都具備的能力。

t譬如說,自閉症(Autistic Spectrum Disorder)患者由於腦功能異常,很難理解和感知社會性線索,因而閱讀他人情感無比困難。

t而對於健康的普通人來說,也可能存在分辨他人情緒障礙的情況。譬如,生長在嚴肅刻板家庭的孩子,家人之間很少相互傳達感情、表達關心,這類兒童成年後更容易產生情感交流、人際關係方面的障礙。

換句話說,分辨他人情緒並不是一種與生俱來的能力,它需要我們在生活中習得,並不斷加以練習才能掌握。因而,童年階段父母應該積極在孩子面前表達情感,為孩子創造溫暖的家庭環境。這有助於孩子模仿學習情感交流,提高分辨他人情緒的能力,從而建立更好的情緒認知和理解。孩子成年後在社會交往中,才能更易共情他人,建立良好的社會關係。

  在這一層面上,我們也可以看出共情和憐憫的不同。憐憫者可憐他人不幸,帶有一種自上而下的優越感,甚至不用去費心分辨對方的情緒感受。場景一中,乞丐雖然能獲得不少施捨,但幾乎沒有人會去問他們還需要些什麼,今天過得是否開心。

而共情是建立在對等的心態上,富人可以與窮人共情,男性可以與女性共情,成人可以與幼兒共情。

第二層:進入他人的情境,感受他人情緒

  在分辨他人情緒之外,共情者需要拋開自己的內部參考體系,進入另一個人的世界裡,揣測對方的感受。

之所以說是揣測,是因為世界上不存在兩個完全相同的個體,因而,即便處在完全一樣的情境下,我們也不可能獲得與他人一模一樣、分毫不差的心理感受。要知道「一千個人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經歷和評判。我們盡可以憑藉自己的經驗,努力去想像、猜測、理解他人的感受,但切記,無論我們多麼努力地代入,無論雙方經歷多麼的相似,我們都不是對方本人,猜測只能是猜測。一旦在代入中,輕易地將自己的觀點、經歷套用在他人身上,極有可能在不經意間,給對方造成不快甚至傷害。

譬如,當孩子遇到問題與父母討論求助時,傳統中國式思維的父母往往習慣於站在自己的角度,按照自己的經歷來教育孩子,將主觀意識、個人經驗硬生生地推到孩子面前,反而容易造成孩子的困擾。再比如,場景二中女孩關於職場問題向朋友倒苦水,這時候如果她的朋友說一句「工作那麼辛苦,工資還晚發,肯定很委屈吧」就能讓對方感受到理解。而反之冒然建議換個公司,則會引發女孩一連串的抱怨和其他問題。女孩的苦水無處可盛,甚至反倒容易因為朋友的不理解而更添苦惱。

  應該注意,生活中很多時候的抱怨和求助,其實更多的只是希求對方理解自己此刻的感受和心情。當對方不理解,甚至強行給出建議時,讓求助者只會感到痛苦和無助。尤其是當求助對象在求助者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時,例如父母、好友,希求理解的心情會更強烈,同時,不被理解後產生的無助也會加倍。

---------------------------------------------------------------------------------------------------------------------------

如何區分共情?

Empathy& Sympathy

  常常會有人把共情和同情(Empathy& Sympathy)這兩個看似相近,實則不同的詞語混為一談。這兩個概念最大的區別在於共情是一種客觀的情緒體驗,既能與他人感同身受,又能對他人情緒進行客觀的認知、理解和分析;而同情則不要求對他人有感同身受的理解。

比如,「養兒方知父母恩」,我們對父母這個角色的艱辛表示同情和理解,但這種同情並不能使我們在感情和思維角度層面上對父母的經歷感到共鳴。當我們自己成為了父母,體會到做父母的種種不易,可以與父母的情感發生共鳴,可以站在父母的角度看問題,這種同情才轉化成了共情。所以,嚴格來說,我們可以同情一隻袋鼠,但不可能和袋鼠產生共情,因為我們沒有做袋鼠的體驗,沒法用自己的經歷來揣測袋鼠的喜怒哀樂。

在生活中,同情比共情更為常見的。比如,場景二提到的職場問題,戀愛人際關係問題,教育與親子問題,都很容易獲取他人的同情。然而,儘管我們可以極大的表現出自己對他人的關切,卻很少能真正從他人角度思考問題。要達成共情,看似簡單,實則不易。

Compassion

  Compassion(悲憫)則是在共情基礎上更進一步,往往是利他行為的動機之一。共情意味著我(試圖)體會他人的情緒,而Compassion不僅僅是共情他人的情緒感受,更意味著要積極主動的採取措施,幫助他人從他的不良情緒狀況中解脫出來。「我幫助這受難的人,就像在幫助我自己;我同情這個受難的人,就像在同情我自己;我懂得他所遇到的一切,所以,心生悲憫(摘自網文 悲憫意味著一種高度)。 」 這大致就是Compassion的心境。

一般來說,心理學家會對來訪者共情,但卻不應該有Compassion 這種情緒,因為積極改變現狀的主體是來訪者,心理學家既不能夠也不應該去拯救來訪者。心理學家是不能有聖母心的。

---------------------------------------------------------------------------------------------------------------------------

如何做到共情?

  和很多後天習得的能力一樣,共情很難成為自然、本能的習慣;但不斷的練習,能讓我們更加熟練的運用這種技能。對於剛開始練習的人來說,最好的方法是做一個優秀的傾聽者。善於傾聽的人,在生活中,通常都是比較受歡迎的,是朋友願意與之傾吐心事的人。

具體來說,在傾聽中,當我們試圖理解他人時:

1、務必牢記:你不是他人的專家。因而,作為局外人,我們可以猜測他人的感受,但了解自己最深的,還是他們自己。

2、不要僅從自己角度去思考他人的問題。

3、永遠不要將你或別人的經驗套在他人身上。經驗永遠僅供參考,不可複製。

4、與他人想法、觀點相左時,永遠記住,他才是對的。

5、不斷向他人反饋,不斷確認理解是否存在偏差。可以僅僅詢問「我這樣理解對嗎」。

6、對他人情況不確定時,或不知如何提供幫助時,不要揣測,直接開口詢問,由對方告訴你需要什麼。

  總之,共情對人際交往非常重要,要提升共情能力,建立良好人際關係,需要溝通技巧。如果你對此感興趣,正好我幾年前寫過一點東西,也許值得一看。

對於無論怎麼回應都會遭其反駁的女生,該怎麼回復? - 王怡蕊的回答

如何提高傾聽或反饋技巧? - 心理學

---------------------------------------------------------------------------------------------------------------------------

小結:

  寫本文的目的當然不是簡單的介紹以上幾個名詞,而是想讓大家了解共情這個理念,以及它在與人相處中的重要性。至於這些名詞本身的叫法並不重要。

人類是一個情緒豐富的物種,我們不可能時時刻刻保持對他人共情,而總會交疊各種心理行為。所以本文介紹的幾個情感概念也並不是絕對的區分,亦不會涇渭分明。即便是心理學家,在工作中很習慣保持共情的狀態,但在生活中也依然會有各種心理反應。因此對於各位讀者來說,在與人交談時都不妨多試試練習共情的技巧,但也不必強求自己要24小時全天候如此。

之所以想到寫共情這個話題,也是由於最近的一個真實案例。

  小A是我的一個來訪者,出身在一個溫暖和睦的家庭,父慈母愛,親子關係非常好。前不久TA患上了臨床抑鬱症(Major depression disorder),無力應對學習中的很多困難,不得不適當調整自己短期內的學業規劃。得知這些事情後,父母很憂心,當然是做了最大的努力去為TA提供幫助。尤其是父親,積極的跟小A談心,運用自己的一切人生經驗去幫助小A,試圖弱化小A的困難,讓小A「看開一點」,從而增加解決問題的信心。比方說,他向小A講述自己年輕時的勵志往事,回憶當時如何克服各種非常巨大的障礙,強調連這麼大的困難都能被打倒,小A的這些「小很多的問題」肯定就更加不是個事了。儘管出發點是希望自己的成功經驗能給孩子以激勵和借鑒,但不幸的是,父母這些努力都把情況推向了更糟的方向,小A一天天的越發失望和沮喪。雖然明白父母的關心,但TA更加苦惱於父母始終只局限於他們的想法,完全不能理解TA作為另外一個獨立個體的特殊感受和巨大困難。

對於年輕的小A來說,遇到了重大的挫折,父母的支持和理解是至關重要的一部分,現在連他們都不理解,那也就生無可戀了。所以在父母失敗的「共情」下,小A的臨床抑鬱症有明顯加重的趨勢,TA甚至覺得自殺可能是唯一的出路 -- 既然已經窮盡了所有的溝通方式,那只有一死,才能讓父母明白自己面對的困難到底有多大。

當然,由於干預及時,事情並沒有發展到最後一步。在我和小A父母單獨面談之後,他們意識到自己陷入了『共情的誤區』,儘管出發點很好,但這種做法卻讓小A非常痛苦。事情的後續發展很順利,小A的父母迅速地改變了自己的做法,小A的癥狀也很快好轉。其中一次會面時,小A略帶驚懼的問我,我到底跟TA父母說了什麼,他們好像變了一個人。TA即高興又害怕,害怕父母「以後會不會再變回去」。TA戰戰兢兢的態度實在是令人不忍。

  這是發生在一個普通的中產家庭里的事情,而這樣的失敗共情,隨時隨地都在我們身上發生,只不過程度、後果、反應不一樣,好在大多數沒有那麼極端。但我們如果能夠了解共情,並且有意識的運用這些技巧,類似的許多失敗溝通就完全可以避免,這也將會給我們家庭關係、人際關係帶來很大的提升。這是我寫本文的願望。

需要注意的倒是,在共情的運用上,首先要學會尊重別人的價值體系,切忌將自我的價值體系套在別人身上。不管是退一步(Sympathy)還是進一步(Compassion),雙方並未置於平等的天秤,不僅容易共情失敗,更易加深對方的苦惱。


推薦閱讀:

如何同父母交流?
對父母真正的孝順是什麼?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喜當爹結婚的情況下誰是孩子的合法父親?
看博物館的目的?
如果男人比你更嬌氣,這事情如何是好?

TAG:心理学 | 生活 | 家庭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