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二十年,我們的孩子最缺的是什麼?(深度好文)

作者: 采銅

來自微信公眾號:掌門1對1

01

國畫大家齊白石先生的成才經歷能給我們很多啟發。齊白石出生於1864年,湖南湘潭人,原名純芝。

他的家庭並不富裕,所以16歲開始拜師學習雕花木工,貼補家用。齊白石的木工師傅手藝很好,而他又認真好學,所以他的手藝也越來越好。

又由於經常跟著師傅在外面做活,四處跑,也在那個地方漸漸有了些名氣。

齊白石學手藝,不僅勤動手,更善動腦。他發現,師傅雕的花,以及其他木工做的,翻來覆去就幾個固定的式樣,什麼「麒麟送子」「狀元及第」,沒什麼新意。

於是他就搞了些創新,把國畫里其他的一些元素如蟲草、花鳥等遷移到木雕里。起初只是試探,沒想到雕出來的這些新品,頗受大家歡迎。

這種經歷讓他對國畫有了強烈的興趣,但沒有人教他畫,而他能看到的國畫畫冊也是比較初級的,所以他一直無法真正入門學畫。

02

直到20歲的一天,齊白石在一個主顧家裡幹活時,發現了一套《芥子園畫譜》。《芥子園畫譜》是一套非常經典的國畫教科書。

一個想學畫的人看到一套畫譜,就如同一個想學武的人看到了一套武功秘籍,如獲至寶。可是這套書是別人的,在當時又很稀少珍貴,他沒法從別處得到。

於是只能向書主借來,用薄竹紙覆在書頁上,描紅一般把原畫一筆一筆勾描在竹紙上。就這樣勾畫了足有半年,畫了16冊,才悉數描完,然後再把原書交還。

接下來的五年,齊白石靠這套勾描出來的《芥子園畫譜》做木雕,並且閑時也反反覆復將書拿出來臨摹,勤學苦練,他畫畫的底子就這麼打了下來。

後來齊白石的畫在當地出了名,引來名畫家收他為徒。有了專業指導後,齊白石的畫技更上一層樓,終於成了一代國畫大家。

發現一本好書,花半年時間抄下來,又花幾年時間學這一本書,這是在信息匱乏時代的大背景下,一個求學若渴的年輕人所做的事。而在今天,有幾個人可以像齊白石那樣去讀書呢?

03

一部智能手機在手,我們的時間就被分割得七零八落;每天各式各樣的信息如潮水般湧來,讓我們無所適從,不知如何選擇;

我們的耐心越來越少,我們總是被標題吸引,打開正文後匆匆看兩眼又馬上關掉

每天翻新的網路熱點,無外乎性、謊言、奇聞和窺探,到第二天就被我們忘得一乾二淨;

我們幻想在一篇網文中尋找「乾貨」,希望發財致富、人生輝煌的不傳之秘能被一二三四五和盤托出,沒想到只是又一次被騙了點擊;

我們總是在找更多的資源,搜索、下載、囤積,然後閑置,錯把硬碟當成自己的大腦……

歷史學家羅爾綱年輕時曾擔任過胡適先生的助理,受胡適言傳身教頗多,他回憶說胡適先生令他最為受益的教誨就是三個字:「不苟且。」什麼是「不苟且」呢?

04

胡適說,不苟且就是「狷介」。胡適認為,狷介不僅是一種德行,也是一種做學問的品格,也就是「一絲一毫不草率不苟且的工作習慣」。

羅爾綱早年就受這種「不苟且」精神的熏染,在自己的學習和研究中一以貫之地踐行,最終成為了一位著名的歷史學家。

年輕人容易犯的毛病是熱情有餘,少了一些冷靜踏實;急於求成,少了一些耐心細緻。

如果能早一些明白「不苟且」的重要性並躬身踐行、一以貫之,那麼人生之路可能就會好走很多,個人的才能也更容易培育和施展。

推薦閱讀:

未來需要怎樣的職業規劃?癌、叢林、次優化、中年危機
破除計科專業神話!計算機遠非完美專業
你被社會認同感綁架了嗎?-由《黑鏡》聯想到數字遊民生活方式
14年工作經驗15份不同職業
所謂「全棧產品經理」,可能只是一個美麗的謊言

TAG:教育 | 阅读 | 职业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