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毀了我

文章選自本人誠意耕耘的公眾號「而勵」,歡迎搜索關注。

博爾赫斯曾說:「天堂,應該是圖書館的摸樣。」感恩造物主的恩賜,讓我從小就對文字敏感,雖然童年常在鄉下,沒有圖書館,但是依然可以藉著零零散散的書籍觸摸到天堂。

小時候的鄉下,沒有網路,沒有電視,沒有運動場,也沒有書店。只有旖旎小麥,溪流,牛羊…景色甚美,但也能感知到心靈的荒蕪,於是,我的童年常在這種朦朧的狀態下渾渾噩噩地長大。直到小學暑假,媽媽送我一本《萌芽》,我帶到鄉下,坐在麥田裡打開來看,猶如進入一個完全不同的世界,裡面有形形色色和我同齡的人,他們充滿感情,充滿幻想,他們行文描寫的方式,讓我震撼和嚮往。那種感覺真真是好,整整一個下午,書中的文章、故事,還有各種「不著名」小作家的寫作閱讀經歷,讓我廢寢忘食,一發不可收拾,越讀越是停不下來。

而後我漸漸長大,父母開始買些名著來給我啟蒙,《名人傳》、《魯濱遜漂流記》和《飄》。但其實邂逅人生第一本小說是在三年級夏天,我睡在一張不太平整的木板床上,覺得有什麼東西硌到背,便很好奇究竟是什麼東西。掀開後發現竟是一本被撕掉封面的小說,就打開看,沒想到一讀就立刻被吸進一個神秘離奇的世界,讀到書中主人公死去後我竟然發現自己難受地胸口發悶,淚水奪眶而出,這是人生第一次為了另一個世界裡的人無限真誠惋惜地哭泣,沒記錯的話,書名叫《歇洛克福爾摩斯》,柯南道爾未加後續章節的版本。

多年後,我離開小縣城到城市念書,工作,最美好的回憶基本上都是和書有關的,那時,書籍於我,就像甘泉之於禾苗,陽光之於萬物。是閱讀讓我第一次知道,我的小鎮不是世界的中心,也不是世界的全部。世界那樣博大,那樣美。閱讀,鼓勵我不應該終生生於斯,長於斯,葬於斯。

高中後,由於自己在學業上天生愚鈍,不得已把很多時間都花在努力學習上,那幾年,我的靈魂彷彿再次回到 「沙漠時期」,能獲得最有限的讀物就是各種雜誌---《讀者》、《格言》、《雜文選刊》,而且還是在課間閑暇時間完成的。還好高二開始成績終於有了些許起色,有了不少的閱讀時間,就是每晚寫完作業後的一個小時。現在每當回憶高中,就對那一個小時時光充滿溫情,我還清楚的記得,一個冬日的夜晚,母親遞給我一本路遙的《人生》,說:「可以當作課外書讀讀」。沒想到,竟是這本書為我真正打開了一扇閱讀的大門,我經常讀得氣憤填膺,又淚流滿面,原來世界並不是只有高考,更是糾結、複雜、矛盾,還有人類前赴後繼的熱愛。

自此我讀遍了關於路遙的所有作品,翻完了王小波的三大時代,踏入社會後,很多關於高中的人和事都在淡忘,但是每晚溫習完功課後那一個小時的閱讀時光,是我關於高中最美好的回憶之一。

大學開始,像俞敏洪一樣,我人生第一次坐火車去很遠的一座城市念書。大學於我新鮮之極,記得到達學校收拾完行李之後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去尋找圖書館。

軍訓時,每日的辛苦訓練讓我的生活只剩下吃和睡,直至拿到第一本書,枯萎的禾苗才不停地汲取養分,圖書館的每個房間都留下過我的足跡,每周都在被快遞員排開的地上尋找自己的書。

那幾年,我在書中邂逅尼采,費孝通,錢鍾書,胡適,余華,龍應台,盧梭,史鐵生,羅曼羅蘭,奧威爾,梭羅,卡爾維諾等等讓我仰慕的靈魂,我彷彿在書中開始了另一條生命。畢業後,能想到大學時我曾做的最重要最有意義的兩件事情就是:廢寢忘食的讀書,拚命的學習英語。而這兩件事也一直影響著我的生命,如若說是英語增加了人生的寬度,那麼,閱讀一定增加了我人生的厚度。

一切從畢業後開始改變。

我彷彿第一次踏入了人生的漩渦和矛盾,從書海中培養出的理想主義讓我與這個社會格格不入,我也曾懷疑自己是不是正如王強所寫的那本書的名字《讀書毀了我》一樣,由於急功近利、浮躁焦慮,開始無止盡地否定自己,否定書籍,否定閱讀影響後的自己。

我也曾試著世俗,試著同流合污,高喊反智,正如王強書中所寫「我何嘗沒想到過自療與自救?比如:眼不見心不煩,三過書店之門偏就不入,那壯烈勁兒儼然治水的大禹;或者眼一瞪心一橫,把本來會扔給書頁的鈔票乾脆喂那齜牙咧嘴的龍蝦和溢沫吐泡的啤酒。」可我卻再也體會不到心靈的激蕩,彷彿生活都墮入黑暗,飄搖不定。

某天,我又在書架前翻開曾經看過的書,大聲朗讀著書中被劃得花花綠綠,那些我最喜歡的段落:

到了冬天,那個圮坍了的白塔,又重新修好了。那個在月下唱歌,使翠翠在睡夢裡為歌聲把靈魂輕輕浮起來的年青人,還不曾回到茶峒來。這個人也許永遠不回來了,也許明天回來!」(沈從文《邊城》)

離你最近的地方,路途最遠,最簡單的音調,需要最艱苦的練習。旅客要在每一個生人門口敲叩,才能敲到自己的家門,人要在外面到處漂流,最後才能走到最深的內殿。」(泰戈爾《吉檀迦利》)

在時代和個人的種種不幸中,我卻看到了生活的種種幸福。酸甜苦辣是食物的味道,喜怒哀樂是生活的味道。」 (余華《許三觀賣血記》)

我對自己的要求很低:我活在世上,無非想要明白些道理,遇見些有趣的事。倘能如我願,我的一生就算成功。」(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數》)

那時我們有夢,關於文學,關於愛情關於穿越世界的旅行。 如今我們深夜飲酒,杯子碰到起,都是夢破碎的聲音。」(北島《波蘭來客》 )

...

無法平靜。

心靈在一瞬間好像從難忍的悶熱回到清冽。我不想再尋找答案,書中有鏡子、有希望、有奢侈的寧靜,就已經是最大的奢侈。並不是前路走錯了,而是自己走著走著就忘記了方向。

後來,書籍再次成為我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

「爾若識真理,真理必釋爾」,畢業幾年,我再次回頭,或者爬向更高,心靈和靈魂都在一行行文字中得到洗滌,宛若重塑。所謂入世又出世,大抵就是這樣,永遠在心底為書留一塊地方,時不時坐下來,等著自己的靈魂能夠追上。

讀書毀了我?讀書創造我。


推薦閱讀:

逆襲成長秘籍:先掌握這6種獨門暗器
願新的一年,我們都有十年磨一劍的勇氣
怎樣做到看書一目十行,過目不忘?
你讀書時最好的「伴侶」是什麼?
讀書的作用是否被中國人推崇過高?外國人怎麼看待讀書?

TAG:读书的意义 | 读书习惯 | 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