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卡扎菲與豐田戰爭(二)

卡扎菲與豐田戰爭(一): 卡扎菲與豐田戰爭(一) - 中東學人 - 知乎專欄

上回說到,查德與利比亞在獨立之後,都聲稱享有奧祖地帶的主權。儘管一開始,查德繼承了法國對這片土地的統治權,但是卡扎菲利用查德國內持續不斷的內戰,在1973年介入查德事務,佔領奧祖地帶全境,取得了暫時的勝利。

那麼這裡就有了一個新的問題:卡扎菲為何要選擇查德來實現他的野心?為什麼是1973年出兵而不是別的時候?本篇將對此作一簡要敘述。

一、卡扎菲的非洲夢

世人言及卡扎菲,都將其視作是一個「瘋子」、「劊子手」、「大獨裁者」以及「沙漠雄獅」。簡言之,一個理想主義者。他的「綠皮書」可謂是一個理想主義者的自白。

誠然,卡扎菲的外交政策自有理想主義的成分在,但其背後也有一系列出於現實的考量。每一個政變上台的領導人都有原罪與恐懼,恐懼在於擔心另一個「模仿者」的崛起。為此,必須塑造自身獨一無二的形象,展現自身一往無前的魅力,突出自身的雄才大略。

那麼,如何才能具體體現自己的雄才大略呢?無疑是勝利、勝利、不斷取得一個接著一個的勝利。

卡扎菲極其重視對自己聲望的塑造。和那個年代的許多革命領導人一樣,只有不斷的勝利才能維持自己的聲望,最終鞏固自己的統治。卡扎菲在上台之後,一系列看似「理想過度」的外交政策,都是基於此。

卡扎菲一度對統一阿拉伯世界非常熱心,但處處碰壁。1971年,卡扎菲和薩達特商議組建阿拉伯聯邦共和國,但薩達特並不在意,計劃流產。1973年,卡扎菲還希望與阿爾及利亞達成共識、組建邦聯,亦遭挫折。

組建「阿拉伯共和國」屢屢失敗被視為是卡扎菲理想主義外交路線的證據,但從卡扎菲當時所處的環境來看,若是能夠「推動阿拉伯聯邦」的建設,對其提高聲望、鞏固統治極為有利。首先,「復興阿拉伯」在底層民眾中極有市場;其次,通過聯合阿拉伯人的力量反對西方殖民、超越西方、走出第三條道路,亦是阿拉伯政治精英的共識。

不過,這種「聚眾合力」在現實的國際政治中難以實現。且不說阿拉伯人,被視為「燈塔」的歐盟歷經40年,尚且只是一個鬆散的聯盟,更曠論在國際體系中那些能力有限的諸阿拉伯國家了。

卡扎菲一方面有著聯合阿拉伯人的夢想,另一方面,他自己的野心也是驅動他實踐的重要動力。1969年9月1日,卡扎菲進行了一場「不流血的政變」,推翻了利比亞王室,將利比亞變成他領導下的共和國。

那一年,卡扎菲才27歲,只是上校軍銜。年僅27歲就成功登頂,使其過於自信,乃至野心膨脹。他推動「阿拉伯聯邦共和國」是想學納賽爾,做新興共和國的領袖,自然難如登天。

不過,在「阿拉伯共和國」的計劃受挫後,卡扎菲依然沒有忘記非洲。

談及卡扎菲的身份,首先映入人們腦海中的是無疑是下面這些標籤:阿拉伯人、虔誠的伊斯蘭教徒、住在帳篷中的領導者、納賽爾的崇拜者、一心要繼承「納賽爾」的遺志做一個阿拉伯人時代領袖的人……

很多時候,人們給他貼上的標籤都將他劃入「大中東」的範疇,忽視了他的另一個重要身份,那就是一個非洲國家的領導人。

卡扎菲在上台伊始就明言,利比亞不僅是阿拉伯國家的一員,更是非洲的一部分。他上台之後,除了推動阿拉伯國家的聯合,在非洲反西方反殖民過程中亦費盡苦心。當然,卡扎菲的根本目的是增強利比亞在非洲事務中的影響力,以助其成為「非洲領袖」。

卡扎菲利用利比亞豐富的石油資源賺取了豐厚利潤,並將這一筆財富作為其擴張非洲勢力範圍的資本。他向中非的鑽礦投資;將尼日、馬里、塞內加爾等國信奉伊斯蘭教的游牧部落稱之為「阿拉伯利比亞人」,唆使他們反對現任政府;他還插手烏干達內戰,出兵保護阿明政權……

卡扎菲在非洲的多方布局與下手,都是為了滿足其「非洲夢」。於是,近在咫尺且內亂不斷的查德自然成為了嘴邊的肥肉,咬一口都不嫌多。

二、查德的混亂局勢

1973年,面對卡扎菲的攻勢,查德似乎毫無反應,也沒有像樣的抵抗。這一切都是查德獨立後長期內戰所留下的禍根,也由此才引發了利比亞與法國在查德國內的代理人戰爭。

法國在非洲本是僅次於英國的第二大殖民帝國,但是二戰後,法蘭西孱弱的經濟實力無法抵禦殖民地諸民族的覺醒。在東方,它喪失了越南,在非洲,它失去了苦心經營半個世紀的阿爾及利亞。1962年阿爾及利亞的獨立,不僅宣告了法蘭西殖民帝國的破產,也迫使法國修改憲法,改組為第五共和國。與此同時,隨著法國在非洲掌控力的下降,法國改變了傳統的直接統治模式,改為間接的「代理人」統治。這其中,最為典型的案例就是查德。

查德本非一個國家,而是非洲中部地區一群游牧部落,其北方緊鄰撒哈拉沙漠。跨越撒哈拉沙漠上的點點綠洲,北非地中海沿岸的阿拉伯人與柏柏爾人來到查德南部的草原地帶。他們不僅帶來了物貿商品,也帶來了伊斯蘭文化。在長期的歷史演變中,查德地區實際上分屬為兩個不同的區域:信仰伊斯蘭教的北方游牧區與聚集著非穆斯林族群的南方地區。

南北雙方長期不睦,隔閡嚴重。北方的穆斯林一度自持文化優越,掠奪南方的黑人為奴,參與奴隸貿易。在法國殖民勢力到來後,南方非穆斯林族群對法國的殖民統治表示歡迎,藉此來抵禦北方的穆斯林。而北方的穆斯林則視法國人為異教徒、殖民者,對法國的統治採取了敵視態度。

南北方的態度影響著法國人對查德的殖民態度,致使法國人自己也將查德分為兩部分看待:南方是「有用的非洲」,而北方則是「無用的非洲」。法國對願意與自己合作的南部族群青睞有加,讓其參與自身的殖民統治,而北方的穆斯林則無此優待。

到了1960年代,伴隨著法國漸退以及查德的獨立,查德政府的軍政大權自然就落在了長期與法國保持合作關係的南部族群,首任總統托姆巴巴耶便是其中代表。不過,法國的退出只是表面上的,查德軍政系統極其依賴法國,查德95%的政府預算由法國提供。

而法國對查德的財政支持並不影響托姆巴巴耶的「政治獨裁」。客觀來講,儘管如今人們視其統治為「獨裁」統治,在那個歷史時期,這種統治很大程度上是一個新生國家走向中央集權的一部分,特別是要讓原本分散的游牧部落族群變成一個「國家共同體」,強大的中央是有必要的。只是,在走向中央集權的過程中,北方的穆斯林部族並未被納入國家建設中去,而是成為了「異類」,被邊緣化。為此,為了爭奪話語權,奪取中央權力,1963年開始北方部族開始公然反抗政府軍。

1965年,隨著法軍全部撤出查德,南北內戰全面爆發。1966年6月,流亡海外的北方部族領導人集團在鄰國蘇丹首都喀土穆成立了以易卜拉欣·阿巴查為首的「查德民族解放陣線」,主張以武力推翻托姆巴巴耶政權,要求法國對查德間接控制,建立一個真正獨立的查德。這一主張得到了利比亞、蘇丹等國的支持。

1968年8月,托姆巴巴耶請求戴高樂派兵,軍事介入搖搖欲墜的查德局勢,鎮壓民族解放陣線在北部的叛亂。同年8月,戴高樂向查德首都恩賈梅納派出一支1500人的部隊,以穩定查德的局勢,幫助托姆巴巴耶打擊北方的游牧部族。戴高樂認為,倘若一個北方的穆斯林政黨的上台,不僅將徹底摧毀法國在查德的影響力,還會威脅法國在原非洲殖民國家中的宗主國地位,徹底打破法國在非洲的統治。

在法國的軍事干預下,托姆巴巴耶挽回了頹勢,「民族解放陣線的叛亂」被鎮壓,局勢趨於穩定。也就是在此時,一直在幕後提供軍事援助的卡扎菲利比亞政權感到了危機感。

卡扎菲深知,一旦查德南方的領導人得勝,不僅會將西方勢力的前線直接推進到利比亞南部邊界,從長遠來看,亦會使其喪失在查德北部穆斯林群體中的影響力。為了搶下先手,1973年,卡扎菲命令軍隊開進查德與利比亞有領土爭議的奧祖地區,實際佔領了這片土地。

從本質上來看,卡扎菲此舉是為了建立一個與法國勢力之間的緩衝區。同時,佔領奧組地區滿足了他搶佔實際利益的領土野心,以免長期干預查德內戰卻什麼好處都沒有撈到。

三、卡扎菲軍事介入的升級

隨著卡扎菲派兵佔領奧祖地帶,利比亞干涉查德事務也從「暗處」走向了「明面」。

卡扎菲不僅將直接面對以法國為首的西方勢力,也要面臨他佔領奧祖地帶所帶來的「惡之花」——「民族解放陣線」的分裂。

那麼,「民族解放陣線」的分裂究竟對卡扎菲的「非洲夢」產生了何種影響?且待下回分解。

(未完待續)

今日主筆 / 蔣旭棟

註:本文首發於頭條號中東研究通訊,中東研究通訊系今日頭條簽約作者。


推薦閱讀:

日本學者眼中的中東權勢轉移
海灣國家「經濟願景」的炮製,原來是出自這家公司之手!
「阿拉伯之春」後,這些國家進行了地方選舉改革,但效果微乎其微!
以色列面臨一種新的社會危機
歐洲安全危機帶火以色列軍火生意

TAG:中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