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擁有獨立思想?

如題。(原題為什麼我連問題都問不出如何擁有獨立思想? 剛想直接問的,突然發現已經有了一個一樣的問題)為什麼我不能擁有自己的思想呢。我實在是想不出問題。就問了這麼個問題

結果發現又有人問了。我這怎麼辦?一輩子感覺都不會有進步了。跟心理有關么?還是我的知識不夠? 而且在平日里。我更喜歡傾聽別人想法。自己一點都想不出。一旦別人說的我覺得挺對的。我就說恩。我很贊同。。然後旁邊馬上就會有人出來反駁。而我卻什麼都做不了- -鬱悶。怎麼才能有批判思維呢?


題主我能理解你說的關於「認為別人說的什麼都對」的這種感受,所以我從這個角度開始講。

這種感受是如何產生的?

不是因為「無法獨立思考」,而是因為「根本沒有思考」。

題主我能看到,你在渴望改變,渴望進步,卻千萬不要急功近利,不要急於求成,步子邁大了容易扯到蛋的。

人之為人,或者說,想要成為一個很棒的人,要不斷的學習與思考。

去思考。思考可以從開腦洞開始,可以思考生活中每一件事情發生的機制,可以覺察自己每一個情緒產生的原因。很多人常會說楊絳先生著名的一句話「你就是讀書太少而想的太多」,我個人認為,思想並不是猛虎,不必如此畏懼。思考原應是極好的一件事情,可以讓我們更加理解生活,更加洞悉人性。

去學習,包括不限於讀書,與人交流。書其實也是人的思想,並且,好的書其實是經歷時間檢驗的人的思想的精華,讀好書無異於直接觸摸大師思維的精華。與人交流也是一樣的。學習,是為了發現並補充自己知識體系中的空白。如果有一天,自己有一種「發現了前人未洞悉的道理」的感覺,這樣就是生活在告訴你,需要去學習了,自己讀的書還是不夠多。

當代的很多人常抨擊,國人沒有獨立的思想。我記得《蘇菲的世界》裡面有一個比喻,很多人就像是願意沉溺在兔毛底部的寄生蟲,安心生活在一個安逸的地方。而有些人卻對兔毛底部的生活有著質疑,渴望爬到更高的地方看更大的世界,所以他們在不斷向兔毛尖端爬著,即是那裡總是搖搖欲墜,充滿了誘人的危險。我能感受到題主已經開始質疑兔毛底部的生活,在開始尋找著生活滾滾而行的動力和機制。不必心急,生活自是會慢慢讓人成長的。


看見好幾樓一味推薦各種書,不敢說是不是有效,但肯定是因人而異的。

看題主的描述,其實不是在說自己沒有獨立思想,而是自己不善於思考不善於批判,更不善於向別人提出意見,而且容易被別人「牽著鼻子走」。

每個正常人都有思想,而且都是獨立的,你總不會承認自己的思想是依賴別人的,沒有別人的思想自己就沒有思想了吧?

那麼其實問題的重點就變成如何變得善於思考了。

第一,多看書是沒錯的,好多人有推薦好多書,我就不獻醜了。但看書最重要的是領會作者表達的思想,去學習裡面的思想。從而武裝自己的頭腦,讓自己「有思可想」,不至於腦子空蕩蕩的什麼都不懂什麼都不知道,又怎麼去批判怎麼在平時的討論中提出建設性的意見?就算提出來了又怎麼來支撐?

第二,平時要有意識地去思考別人說的話,認真聽懂別人的想法,然後自己在腦子裡想如果這個想法實施的話會怎樣?會有什麼好處什麼壞處?哪裡可以改進?如果是自己來做會怎麼做?習慣性地去思考這些類似的問題,假以時日必然可以有所長進。

第三,被別人的想法帶著走不一定是壞事,這樣你可以更加了解對方的想法從而更容易形成自己的意見,但前提是你要有意識地去思考。

以上,希望對題主有用。


請先稍微學一下邏輯學……然後接下來建立懷疑論者的思維方式……剩下來的是什麼就是什麼了……


一個作家必須寫作,

一個詩人必須寫詩,

一個閱讀者必須閱讀,

一個思想者必須思考,

否則她始終無法安寧。

一個人能夠成為什麼,她就必須成為什麼,她必須忠實於她自己的本性。

馬斯洛 「需求層次論」:

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歸屬需求、自尊需求,都屬於人的基本需求,可稱為 「匱乏性需求」。

而高層次的自我實現需求(包括認知需求、審美需求、自我超越需求),則可以稱為 「成長性需求」。

我們很 「匱乏」,卻不懂得成長。

追求自我實現和自我超越,認知需要和審美需要。


首先,我覺得提出了這個問題的題主,已經是在嘗試進行獨立思考了。其次,我們來界定一下何謂獨立思考,個人覺得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是首先你要擁有一套較為堅定的價值體系,而這套價值體系可以是通過讀書,體悟生活中慢慢形成的,同時你會遇到很多挑戰你價值體系的人或事,你也會在這個過程中慢慢完善自己的價值體系。一方面你要對自己的價值體系有強烈的自信,但另一方面又要不吝於去修正它。當然這兩者能夠兼容的前提條件是你的價值體系的基石是基本無誤的。

其次,當你擁有了這樣一套價值體系之後,你就可以基本具備獨立思考的能力了。但是除此之外,你還需要對很多事物保持有基本的人文關懷,這裡的人文關懷,是指當你遇到你並不深入了解的人或事時,不要妄下定論,比方說現在經常爆出這樣或那樣的新聞,保持一定的理性,在沒有足夠的信息(雖然在這個信息大爆炸的時代去偽存真沒那麼簡單)以做出判斷之前,不要成為網路暴民,不濫用同情心,也不濫施譴責,少用道德綁架。

最最後,以上兩個過程其實根本上而言沒有先後之分,而是同時並舉,而最重要的是不斷提升自己的知識儲備,有的時候,沒有知識儲備,你根本就達不到獨立思考的門檻。


做不到。 人做不到有獨立思想。

低級的騙局是告訴你一個結論;高明的騙局是引導你自己發現這個結論。

低級的洗腦是類似下命令式的反覆重複一個結論;高明的洗腦是讓你誤以為自己是通過獨立思考而得到的這個結論。

人的出生是一張白紙,成長,受到的教育,價值觀,統統是由外界灌輸而來。 這種灌輸和洗腦有什麼本質的區別嗎?

我們對灌輸來的東西是選擇性接受,只接受那些容易理解並且和現有的價值觀、知識體系相符的新知識。這並不能說明我們有獨立思想,而是我們的大腦機理構造如此。

人對於洗腦的東西也是選擇性接受。比如, 關於外星人的陰謀論,必須要編造出 "外星人危害社會"——&>"害怕引起動蕩"——&> "政府知情並故意隱瞞" 這樣複雜的謊言,把故事說得合情合理,才有可能洗腦成功。

我們常常把觀點和大眾不同,並有理有據的人,看作是 有獨立思想。 但,如何得知,他是不是僅僅被相反的觀點洗腦而已? 他是不是僅僅有叛逆心理,喜歡和大眾不同而已?

歷史上,有些人被認作是 有獨立思想, 我只能說,他們是上天眷顧,堅持了某種觀點,而這種觀點碰巧被證明是正確的而已。

當我們建立了完整的一套世界觀、價值觀以後, 我們 維護三觀的意願 就會強於 追求真相的意願

孔子「子不語亂力怪神」, 漢景帝「不言湯武革命」。 即使是這種大人物,探求知識到了有可能顛覆自己三觀的程度,都會適可而止。因為三觀的存在,有意或無意,我們往往會忽略威脅自己三觀的證據和邏輯,而單獨強調自己三觀中相當合理的觀點。

為什麼會有人爭執不休,各執一詞? 三觀不同導致直接忽略對方邏輯而已。

於是,三觀彷彿是活的一樣,支配了我們的思想,解釋我們的生活,制止我們看「毀三觀」的東西,一遍一遍加強我們對自己三觀的 「信仰」

當然也有人寧願毀三觀也要追求真相(僅僅是滿足好奇心的本能而已,沒什麼高尚的);三觀易毀,重建不易, 這種人恐怕會 因喪失三觀而喪失心智。

眾多人建議看 邏輯學,哲學。恐怕僅僅是被這些更高深的思維方式「洗腦」而已。

個人不是獨立的,人的任何思想都來源於自然或者社會,在人的頭腦中作短暫停留,然後回饋到自然社會中去。 個人思想又怎麼可能是獨立的呢?

鵬鳥之偉大,都不免受到外界的約束而沒有自由的行動,何況人乎?

「君子性非異也,善假於物也」,人的這種非獨立性,也就是社會性,恰恰是值得發揚的。

傳教可恥,雞湯可恥,負能量可恥,科幻小說可恥。

等諸位批判。


很多人很刻意地去追求批判思維。卻從不曾付諸行動。這一類人我們統稱為憤青。

還有很多人copy別人的想法,說成是自己的。這一類人我們統稱為裝逼。

還有一些人迫於壓力等等原因,去搜索去硬背,這一類人叫做隨波逐流。

還有一些人聽從自己的內心,為自己心裡真正決定重要的事情站起來。

相信我,你覺得沒想法的事情,就是對你而言不重要的事情。真正重要的事情,你就會覺得有想法了。


要擁有獨立的思想很難,很難,這是個天賦加磨練的過程。


題主不是不願意獨立思考,而是別人講的東西,你沒有興趣。

或者是你不願意為了發表自己觀點,和別人相衝突,所以就懶得思考。


這是一個積累的過程,我高中的時候被類似如今朋友圈的雞湯謠言文章耍得團團轉。

在接觸陌生事物的時候總會在一開始失去方向,更何況很多作者本身實力可畏,文章非常有說服性。只要你一旦認同了他的前幾句話,便會被吸進作者營造的價值觀里。這就像做題時的assumptions,一切是建立在假設之上的。

一旦具備了洞悉哪些是假設哪些是前提的能力後,就可以有第一步思考的能力—質疑。質疑這個假設成立嗎?具有實際意義嗎?在這個情況下適用嗎?

說白了,就是在別人的觀點裡透過表象看本質。本質就是觀點的基礎。首先要認同本質,一切觀點論點才有意義。而不是莫名其妙的被忽悠進去了。得到的認知也就成了無本之木了。

這是獨立思考的第一步。

手機碼字好累,上完課回家再碼吧


獨立思想來自於血管里的冒險精神,以及稍許的挑釁。

人的每一個剎那可能萌生許多的念頭,儲存在潛意識裡,人的思維會不自覺的進行篩選,判斷是否值得進一步深入思考,怎麼判斷呢:

a.不從眾的人的判斷系統是這樣的:追求好玩,享受強者才有的孤獨不在乎挑戰大多數其他人的意見、更多的輿論壓力、失敗後更多的嘲笑。

b.從眾的人的判斷系統是這樣的:錯了,大家都一樣,不丟臉。對了,那不更好么。

經過了上述的ab選擇之後,一個萌生的念頭才會脫離潛意識,浮現出來,開始在你的頭腦里加工。

所以,沒有獨立思維的人,她/他的那些與人不同的思想,在還沒有脫離潛意識的時候,就已經被自己消滅了。

怎麼改變呢?就是對自己無限的寬容,對有趣的事務的欣賞。

其實獨立思想存在於每一個人的頭腦中,只不過是我們自己殺死了他們


首先我們需要定義題主問題是什麼?

1、題主第一層問題可以描述為,在接收別人的觀點時,如何找到別人邏輯鏈條的薄弱環節。

如果想凡事能提出疑義,變得非常「sharp」,這就是問題所在。那麼如何找到別人邏輯鏈條中的薄弱環節呢?

1)追求邏輯鏈條嚴密,並加以練習:嚴密的邏輯鏈條是A推導B,B推導C,一直由此推導到Z;而我們在上大學之前普遍缺少邏輯推導的訓練,而非常容忍A聯想到B,B聯想到C……其實邏輯鏈條的薄弱環節就在於這些不嚴格的環節。如果你要求自己凡事儘可能做嚴格的邏輯推導,而不那麼容忍不嚴格的,模糊的,比喻聯想斷言等方式的「推導」,那麼久而久之,就會表現得思維縝密,一下能抓住要害。

2)從技術角度來看,找到別人推導不嚴格的環節,如何分析呢?不嚴格大致有三種情況,第一種情況是不言自明的;第二種情況基於事實能判斷對錯;第三種情況事實判斷沒分歧,但基於價值觀假設會產生不同觀點。

重點講第二、三種情況:別人在論述時,含含糊糊就比喻、聯想了一下,你把聯想的東西拆解開來,就可能看出這是錯的——能不能看出來,取決於知識儲備和閱歷;在模糊之處,對於事實無異議時,可以追究對方的價值觀,是否和我一致。這裡同另一個答案一樣,推薦《學會提問——批判性思維指南》,這本書對於這一類問題的分析非常透徹。

回到第一種情況:不言自明的公理性的內容,未必真是公理,如果你對公理都不能容忍,那麼恭喜你,你的思想正在朝人類的頂峰邁進——對於平行公理的挑戰導致非歐幾何誕生,基於數學推導敢於認為時空並非不變,相對論出現了。

2、其實題主的第二層問題可能並不是追求表現出有思想,而在於求真知——追求的是對事物有真實而深刻的認識,而並非表面上思想的特立獨行。

當一個人有真知的時候,心裡就會有一桿標尺——符合真知的是對,否則就是錯,超出認知範圍的,無從判斷。

有真知,就不會人云亦云。這才是本質。

那麼如何求真知呢?

萬流歸宗的心法是:不斷往更深一層追問,本質是什麼;不斷問為什麼

在實踐上,這需要大量辛苦的工作——需要在有意義的感興趣的領域不斷讀書、實操、思考。

抓住本質,就是知道為什麼它是它,而不是別的,儘可能明晰其內涵,窮盡其外延

具體分析不再展開,可以看看下面的例子;雖題主可能不懂法律,但重要的是分析的過程和框架:

信託計劃作為主體做股權投資,IPO 會有障礙嗎? - 有石的回答


知乎的主流價值就是提倡所謂「獨立思考」「獨立人格」,而我從這種主流價值中學到的一件事就是反思「獨立思考」「獨立人格」是否真的存在,他們說的「獨立思考」「獨立人格」究竟指的是什麼

我的結論是真正的「獨立思考」是不存在的。思考是對外界信息內化的過程,內化成你自己的東西。我們的知識、思想甚至人格都是在外界信息的影響作用下形成的。很多時候你以為你在獨立思考,其實是你沒有意識到外界對你思想的影響。

那麼他們所說的「獨立思考」「獨立人格」究竟指的是什麼。

我認為大家口中所謂的「獨立思考」指的是,在接受到外界信息的時候,習慣於問自己一句「是不是?」,如果不是那「究竟是什麼」。就像我第一段說的那樣。

所以所謂的「獨立思考」,叫做「批判性思考」更為合適。至於如何做到,其實就是多問一句「是不是」。

我覺得從這個回答中,看見了自己「獨立思考」的態度。


反對上面所有答案!

先放結論。你,現在,就擁有獨立的思想!

每一個人的思想,都是生來獨立的,你所看見的世界和別人看見的,從來就不一樣。

世界是唯物的存在,人也是唯物的存在,但是你的意識,是唯心的,從你個人的角度出發,是因為你的獨立意識,讓你感知到世界的存在,而人生來的感知偏差,決定了每個人的意識都是獨立存在的。

即便是生活在同一種環境下的孿生兄弟,其思維活動也是不同的,即便你們在同一個時間站在同一個地點看同一個東西,你們所看見的這個東西,也是不可能完全一樣的。

題主的疑問是,為什麼我感覺不到?為什麼我總是覺得自己在隨波逐流,總是跟著別人的思路在走,甚至來提出一個問題,都會發現已經有人提過這個問題了?

根源在於,你不相信自己。

你沒有意識到自己的獨特性,這個很重要,在這個世界上,你是獨一無二的!

在這個世界上,每一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

佛教有個著名的傳說,佛陀誕生之時,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說道:「天上天下,唯我獨尊;三界皆苦,吾當安之。

人在宇宙中生存,而人本身就是一個獨立的宇宙。

發現了為什麼我和別人不同,你也就打開了自己獨立思想的大門。

而這個發現也是很容易的,你的存在和經曆本身就是實證,與別人不同。

我們的所知所學所想,都是在吸收別人曾經創造出來的知識,觀念,經驗,再將這些知識提煉之後為我所用,這是個求同存異的過程,求同就是認為這些知識是正確的,能夠得到自己的認同,但是同時也會存異,因為即便在這個求同的過程中,你的思維方式也是和別人完全不同的,同時你必然對這個所謂的「同」有自己的理解。

如題主這樣的情況,從實踐上,我建議多參加一些群體討論活動,一定要注意的是,在群體討論的時候,一定要第一個發言,先表明自己的想法,然後再聽聽別人的意見,觀點是不是正確不是最重要的,關鍵是要先亮明觀點,有助於培養自信,只要你具備了對自己的信心,就不會再去懷疑為什麼我沒有獨立的思想這種無聊的問題。


很多人從小到大的決定都是父母為自己做的,因此沒有自己做決定的習慣,也就是「不獨立」。題主面臨的問題,第一,應該是讓自己自信起來,進行思考之後做出自己的判斷。

其次,審視他人的判斷。看財經評論的時候,認為他告訴我的,一定是從他的角度做出的判斷,未必全對,未必全面。

舉例子:

盧布貶值事件的時候,我的想法是盧布便宜了,價格的反射弧不會那麼快。所以我的第一個感覺是可以抄底去買房子。。。

之後知道盧布兌美元渠道關閉,評論是:標普狠降盧布為基礎的衍生品評級,普京為自己所為付出代價。

不否認這個觀點的同時,我又產生的想法是,如果普京大帝一狠心開戰,大美利堅在自己馳騁的金融市場的布下的這個套立馬解了。。。XD

逐漸養成習慣,積累起來就會有「套路」,就會擁有自己獨立的思想。

【題主說的獨立的思想不一定是正確的思想 XD


走路不尋常或者不走尋常路都行。

-------------------------------------

為啥非要爭來爭去,顯得自己很有文化的樣子。

通常嘛邊笑邊點頭,呵呵兩下就好了。

還可以鼓掌啊。三胖那樣。

不僅高貴冷艷。

還萌萌噠。


分頁阅读: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