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路小記(一)引子

不經意間,接觸易學已有十五個年頭,期間雖然一直忙於工作和創業,但在閑暇時候很喜歡看看易學方面的書籍、想想易學方面的東西來消遣時光,多年累積下來倒也翻閱了數百本了,買書的錢算下來都有數萬了。書雖然看了不少,但大都只是看著玩兒,而且記性也差,大部分內容看過就忘了,只有自己感興趣的點才會記住一點。

易學挺有意思的,其有趣的地方就在於,其既包含了正統的完整的《周易》,還包括了零散的充滿了江湖意味的玄學層面的《連山易》、《歸藏易》(內容散見於水書、苗族九卦、先秦簡書、堪輿、道醫、四柱紫微卜筮里)。易經既包含了精深的人生哲理(比如防微杜漸、居安思危、窮則思變、否極泰來、物極必反、樂天知命、與時偕行、潛龍勿用、順勢而為、積極進取、亢龍有悔、積善餘慶積不善餘殃、二人同心其利斷金、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同聲相應同氣相求等等),同時還是華夏祖先對宇宙一切事物的原理總結,稱其能「彌綸天地之道」,這氣魄、這境界,怎一個牛字了得!nn

和易學結緣純屬偶然,卻又是必然。

我在很小的時候,就對宇宙充滿了好奇,時間的無涯和空間的無垠都經常讓稚嫩的我陷入沉思,人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人活著為了什麼?身體和靈魂是什麼關係?時空是怎麼彎曲的?這種種的問題,也一直伴隨著我成長。我曾經和身邊很多人探討過這些問題,不過身邊人大都覺得這些問題很好笑或者覺得這些問題沒有實用價值,於是我只能從書中尋找答案。

上大學時有一次去清華大學溜達,看見了清華校園裡的校訓石和相關介紹,很感興趣就去上網查詢了一下相關資料,原來清華大學的校訓出自於孔子《十翼》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意思是說:人應該像天宇一樣運行不息,即使遭遇坎坷也要不屈不撓;人應該具備大地一樣的度量,沒有什麼東西不能承載。直覺這簡單的兩句話好有深意,就這樣,《十翼》帶領著我步入了學習易經的路途,雖然周圍的很多人都將易經和算命迷信划上了等號,不過我自己知道:這就是我一直在尋找的東西。(挺有意思的是我從易理入門後確實也對四柱紫微風水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並付出了很多的精力來學習實踐!只是並不持宿命論!)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出自於《十翼》之《大象傳》的乾卦。乾卦屬純陽,代表奮發向上、永不言棄的精神。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出現了很多偉大的人,他們為世界的前進注入了強勁的動力,但是他們其中也有不少人並不是天才,而只是智力中上但是勤勤懇懇、自強不息、埋頭苦幹的人。如果你有天才的頭腦,那麼勤奮將會使你更容易取得成功;如果你沒有,那麼勤奮也將為你贏得最後的成功。

「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出自於《十翼》之《大象傳》的坤卦。坤卦屬純陰,代表厚重柔順、虛懷若谷的精神。n「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真正的智者必然像大海一樣寬厚博大。世界上沒有完美的人,正如李白所說「天生我材必有用」,只有具備一定的胸懷,才能顧大局,才會具有團隊意識來團結眾人一心向前,整個團隊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聚是一團火散是滿天星,這樣的團隊才能取得成功。厚德載物也體現了對善的歌頌,四大文明古國中唯有中國依然屹立在世界東方,是一代又一代的龍的傳人對自強不息、棄惡揚善的必然結果,這種精神,深深的植根於中華兒女的骨髓中,必將千秋萬代傳承下去。

《十翼》之《繫辭上傳》中還說到:「易與天地准,故能彌綸天地之道。仰以觀於天文,俯以察於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終,故知死生之說。精氣為物,遊魂為變,是故知鬼神之情狀。」這段話說:懂得了易學,宇宙的問題、生命的問題、靈魂的問題就都懂得了,豈不正合我意!

通過進一步的了解,我才知道原來易經如此的牛逼,它不僅僅是群經之首,更是群經之始,是中華文化的總源頭。古人是這樣評價的「不知《易》,不可為將相;不知《易》,不可為大醫。」 談到中國文化,不論是春秋、戰國時期的儒、道、墨和諸子百家,還是唐宋以後的儒、釋、道等諸家之學,甚至中醫、戲劇、書畫、音律、星相、術數、風水堪輿、武術、茶道等等,全都要論及易經。而且古往今來的易學大家真是數不勝數,其中很多都是我們所熟知的人物,比如:伏羲(始畫八卦)、神農(作《連山易》)、黃帝(作《歸藏易》)、周文王(演八卦為六十四卦,並作卦辭和爻辭)、姜子牙(作《六韜》)、周公(精通易學)、老子(作《道德經》)、孔子(《十翼》)、荀子(善用卦爻辭)、鄒衍(創立陰陽五行派)、鬼谷子(作《鬼谷子》)、董仲舒(經學大師)、張良(精通八卦,發展了奇門遁甲,批註了《乾坤預知歌》)、東方朔 (《靈棋經》二卷)、司馬遷(《周易》研究大家)、京房(《京氏易傳》)、揚雄(《太玄》)、張衡(文學家科學家,精通易學)、劉表(作有《易章句》五卷)、魏伯陽(《周易參同契》作者之一,另三位為徐從事、淳于叔通和陰長生)、諸葛亮(精通易理,著《諸葛亮集》)、孔潁達(《周易正義》)、郭璞(術數名家,作《洞林》《玉照定真經》《葬書》)、陳摶(《指玄篇》八十一章,《易龍圖》,《先天圖》,《無極圖》)、徐子平(四柱術及子平術創始人)、徐大升(《淵海子平》)、歐陽修(北宋著名易學家)、周敦頤(《太極圖說》、《通書》)、邵雍(《皇極經世》)、司馬光(彷揚雄《太玄》而撰《潛虛》)、朱熹(《周易本義》)、劉伯溫(《黃金策》,野鶴老人的《增刪卜易》、王洪緒的《卜筮正宗》都是以此為藍本,同時注《滴天髓》)、來知德(《易經集注》)、萬民英(《三命通會》《星學大成》)、張楠(《神峰通考》)、沈孝瞻(《子平真詮》)、任鐵樵(《滴天髓闡微》)、焦循(《易學三書》分別為《易通釋》、《易章句》、《易圖略》)等)。上面長長的列表看著都有些眼暈,實際上呢,研究易學的知名學者和著作遠遠不止這些,《四庫全書》經史子集中,經部占篇幅最多的就是《易經》方面的著作。古往今來總共大約有8000多位學者上萬部著作,而且這些都還是有書名可考且比較知名的,不過其中三分之二都失散了,真正有書傳下來的一共有4000多種,包括民國時期和1949年以後出版的1000多種。這個數量稱得上是世界之最,因為每一本書籍中又包括了許多卷,這裡面凝聚著許多學者畢生的心血,真是讓人驚嘆!比如南宋的學者和易學家張行成,寫《皇極經世 觀物外篇述衍》用了十年時間;明理學家來知德自幼生性聰明,9歲便詩詞歌賦很出名,39歲時深山隱居專心研易35年,方寫成舉世聞名的《易經集注》;

易學的書真是太多了,而且很多書都是那些古人終其一生寫就的,內容艱深篇幅極長,如果一本接一本看,那估計一輩子也都看不完!我草草的看過一些,有一些想法,所以想給知友們分享一下我這些年看易學方面書的方法和自己的一些感悟,希望能給您帶來一些啟發,也希望能得到您的指教。

下一篇:易路小記(二)學易大思路

推薦閱讀:

陽宅堪輿案例——停柩煞
如何辨別佛系人
別讓你的有些習慣,影響了孩子的一生!
《金剛經》最有分量的3個字,養好你的佛眼和道種
公元二零一八年陽宅風水流年綜合解析

TAG:易学 | 易经 | 周易书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