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看書?

本來想取個裝逼的標題叫「閱讀的意義」,後來覺得題目取的太大,自己這點墨水收不回來,索性就白話一點取個「為啥看書?」

自從開書店時起,就總有朋友問起,看書有啥意義,看天還是天,看水還是水,看沙縣還是沙縣,看拉麵還是拉麵,肚子里有話,說也說不出。

我說「閱讀是一種傷害,思考是彌補,表達才是綻放。」

他打斷我說「你丫會不會說人話」

我說「你特么也就看了幾本玄幻網路小說,閑的沒事來問什麼讀書的意義?」

他說他那是消遣。

那消遣就算是它的意義吧。

我也有琢磨過,從功利的角度來說,看書好像是沒有啥用。

看書更像是一個人學有餘力、身有餘財、日有餘閑、家有餘房之後,一種打發時間的奢侈消遣,就像上邊這位兄台。

有用的那種,叫「查資料」。

可世上有趣之事,包括詩、酒、哲學、愛情,往往無用。吟無用之詩,醉無用之酒,讀無用之書,鍾無用之情,終於成一無所用之人,卻也因此活得有滋有味不是么?

書其實有很多種,讀書的意義自然也要分而論之,有的書承載了故事,有的承載了知識,自然也有承載了垃圾的。但無論看哪種書,都不見得比看電視刷微博更高尚,書是信息的載體,讀書是獲取信息的過程而已,人為的將讀書這個行為神聖化,刻奇了點。但相比其他,書所承載的信息的確會更加系統一些,這也是書的意義所在,在現實世界之外,給自己播下一顆獨立的精神世界的種子。

我的一位師兄曾經對我說過,構建精神世界的種子是意識,而意識的種子之所以彌足珍貴,即在於它即可以在清廉的環境中安靜生長而不沾染一絲銅臭,又可以在鋪滿黃金與鑽石的曠野里綻放最炫目的光彩。意識的啟蒙大多藏於書中,就像一把把開山刀,每每拿起來揮舞,就能在你內心中開墾出一片新的曠野,從而騰得出地方種植更多作物,秋天時,心靈便可在廣闊無垠的大地上忙碌著收穫思想。而說起思想,或許是這個世上最後一件可公平分配的機會了。她駐紮在每一個人的腦海里,不分貴賤,也無法用財富交易,因而躲過了掠奪。

所以我們小時候讀的書,就如同小時候吃的飯,一時半會兒看不出什麼,直到成年後,前者成為了我們的精神,後者成為了我們的骨血,兩者都融入到了我們每一個細胞。

我一直琢磨著自己年老後,生活逐漸從容,不再提起往事,沉迷於閱讀,天晴的午後,坐在自家後院的舊藤椅上,樹蔭下一杯清茶,翻開一本從書櫃里隨手抽出的書,消磨時光。

當初開書店的原因想起來有點戲謔,是因為書房太小,放不下了,而書房放不下這事兒,無非是因為那句「買書如山倒,看書如抽絲」。有一段時間我越發的覺得自己無知,所以拚命的買了許多讀不完的完書。如今書櫃里品種繁多,文學、評論、歷史、哲學、宗教,也有自然、科學,已不再急躁的想要讀完每一本,有所涉獵,也大都如蜻蜓點水般粗淺。世界莽莽,時間荒荒,舉目四眺,也不過這四面白牆,視界如此之微渺,此生此身,也不過是處於局限之中罷了。

承認了這一點,便願意向自己的無知服軟,願意承認平庸,願意低下頭顱,騰出地界給未來的所見所聞所知所思。

愛看書,看雜書的人,大都能抬頭仰望星辰,也能低頭看見自己,在尋常狀態中孤單卻不寂寞,豐富但不自滿,悲憫而不悲傷。你看咱這排比句整的,有點裝X過頭的趕腳。我想說的大抵就是「已識乾坤大,尤憐草木青。」吧。

收尾:

朋友說這樣一個手機殼,像是為我量身定製的,也許書並不能使人變美,但能讓人或多或少忽略你的不美,這才是讀書最大的意義所在。

其實我很想告訴這位朋友,哥已經在才華補臉的路上孤身走了多年,可即便哥丑的如此有「個性」,才華橫溢、滿腹經綸,到頭來你們關注的不還是哥的「窮」么?

戴某DEMO


推薦閱讀:

一本好書:永遠的《基督山伯爵》
如何在職場中快速成長,成為靠譜的人?
《尋妖記》:高山流水(二)
哪個瞬間讓我突然覺得讀書真有用?
《尋妖記》:相忘江湖(六)

TAG:阅读 | 读书的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