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江湖往事(八):一統江山
世界上唯有兩樣東西能讓我們的內心受到深深的震撼,一是我們頭頂浩瀚燦爛的星空,一是我們心中崇高的道德法則。——康德
前言
休謨是個大魔王。
他不管三七二十一,把看不爽的都砸了個通透。然後笑呵呵的來一句:
「其實我是業餘的。」
然而這個業餘哲學家卻給哲學江湖上掀起了腥風血雨。他先是承認了培根那套的優勢,但提出了經驗主義的局限性。又近乎推翻了笛卡爾和斯賓諾莎的體系。最後又和牛頓杠上了,率先使用因果律武器把機械主義給狠狠批判了一番。
他是實打實幹貨打臉,抬杠抬得你不得不服。普遍規律變得不靠譜了,科學實驗變得沒有意義了,理性主義變成獨斷論了,經驗主義。。。對,休謨自己就是經驗主義。。。但也被毀了。。。
這個爛攤子就這麼一直留著了。
但上帝不樂意了。早在萊布尼茲時期,上帝就預計了休謨的本事。所以他留了個後手來收拾這個局。於是,康德誕生了。
一、大器晚成
1724年的時候,休謨才13歲。他不知道上帝給他安排了個對手,還是那種大器晚成,厚積薄發的類型。如果他後來最大的貢獻在於毀掉現有的哲學體系,那麼康德的誕生就是為了讓曾經的哲學體系東山再起。
「東山再起」這個詞可能不適用於康德。準確的是,他一統江山,或者說,主宰了一個時代。
他是馬具商的孩子。除了牛頓,怕他是眾多哲學家裡出身最寒酸的了。而他在出身宗教環境,父母皆是信徒的情況下,卻一直有一顆辯證的心,不得不說是天縱奇才。
在入大學前他興趣在羅馬經典,進大學後(哥尼斯堡大學),他研究了物理學,數學,哲學和神學。之後,他在學校周邊當家教。他放棄了深造的機會,只為了能多賺點錢補貼家用。直到了1755年,他被聘為大學的編外講師,講什麼呢——
數學、物理學、邏輯學、形而上學、倫理學、自然地理、人類學、自然神學和哲學。
是的,他是全才,還還懂生物、神學、自然法。是「星雲假說」的提出者。
然而他是編外講師。換句話說,學生是他的衣食父母,他的所有收入都是有聽課學生支付的。如果沒有人聽,那麼就沒有收入。
記得之前還寫過一個德國的哲學家嗎?對的,萊布尼茲。康德最早是追隨的就是萊布尼茲和沃爾夫的哲學體系。後來受到英國經驗主義的影響,學習過洛克,也學習過休謨。算是集幾家之長。
1724年出生的他,直到1770年才真正讓他在哲學界站住腳跟。讓世界上很多哲學家第一次聽到康德的名字。而他最為代表的《純理性批判》更是在之前十一年體系的研究發展中寫出的巨著。
這就又值得說道說道了。他憑藉《感覺世界和理知世界的形式和原理》當上教授,卻在十一年內一文不發。就在大家認為他是在混日子濫竽充數的時候,《純理性批判》才誕生。
這時1781年,此時他年近花甲。再之後,緊接著著作如潮水湧來,《未來形而上學緒論》,《倫理學的形而上學》,《自然科學的形而上學原理》接踵而至。再後面的著作更是一本接一本再次不多做累述。也就是1781年的《純理性批判》後,他才開始揚名立萬。
就像我之前說的那樣,他先是受到前人的很多影響,後來又奮起駁斥他們。而對他影響最深,最後也被他駁斥最多的就是休謨。相愛相殺一般。不愧是上帝安排的一對兒。
五英尺不到的康德為人謙遜低調,身體羸弱卻懂得愛惜身體,活到八十的高齡。事實證明,對於有乾貨有學識願意不斷提升自己的人來講,活得越久,影響力越大。康德最大的愛好就是宅在家裡看書。如果有個女人問他,「你願意把你的世界給我嗎?」他只需要帶著她繞屋子轉一圈就好了。
說回《純理性批判》,轟動了哲學界,在理性主義和經驗主義互相爭辯的時候,康德先是把笛卡爾那一撥划到了「獨斷論」里,再把培根那一撥划到了「懷疑論」里。笛卡爾那一撥對他影響最大的是萊布尼茲,培根這一撥對他影響最大的是休謨。影響最大的最後也都被重點對待了。
而這兩撥人,一撥是覺得「感覺」和「經驗」並非知識的源泉,只有理性才能認清事物的本質;一撥是覺得「經驗」是人們獲取知識的唯一途徑。
休謨毀掉的哲學我們再重溫一下:
先是認為經驗主義從五官感知而來,駁斥了「我思故我在」中的「我」的不確定性。認為這個「我」完全可以「身在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咱給他這招取個名字——剝奪五感。
緊接著把自個兒的傳承,培根一派中的經驗主義給毀了,什麼歸納法,統統不作數。再接著,對牛頓開宗立派分離出來的科學下手,揉碎了因果律。此招名為——置萬物於不可知。
好了,從我們第一回說培根開始,就說過培根和笛卡爾如同正反兩方的辯手在激烈辯論,勢同水火。慢慢的這兩邊在之後的一百年里展開激烈討論,直到休謨的出現。
如同大戰少室山上的蕭遠山和慕容博。休謨是把他倆打到假死時的掃地僧,而康德是讓他們蘇醒時的掃地僧。
這個掃地僧微微一笑,「承讓了,貧僧法號康德。」
康德開始他的個人表演了,SHOW TIME 。
他問了四個問題。
1、我們能夠認識什麼?
2、我們應該做什麼?
3、我們能夠期望什麼?
4、人是什麼?
第一個問題,他將理性分為理論理性和實踐理性。理論理性指獨立於一切經驗的理性,換句話說,我們的視野認知受到自身經驗的局限。所以最後得出了人類只能認識到自然實實在在表現出來的部分,不能認識事物存在的原本規律性。而這個認知其實和對真理的定義不謀而合。
我們所掌握的真理總是在不斷修正的。歸根結底是我們不清楚我們所認知的真理是否是真的真理。康德也正是如此,把自己置身在辯論外的第三方。這是一種以退為進的策略。他只有把自己置身事外,才不會「只緣身在此山中」。
也正是伴隨著康德的崛起,哲學和神學在後來越來越不對付。康德的理論後來又波及到了上帝。這當然為後來尼採的「上帝已死」埋下伏筆。
而對第二和第三個問題,都在1788年出版的《實踐理性批判》里都有解決。純粹理性即理論理性講的是人類的認識問題。實踐性理論講的是人的道德行為。而康德主要在書中是想通過倫理道德來設定上帝存在的意義。
在1790年,《判斷力批判》的出版則很好的解決了第四個問題。解決了前面存在的必然和對立。就此,休謨的爛攤子基本收拾乾淨。
而我們前面提到的三個批判也就是康德最為著名的三大批判。老實講,一來真是篇幅限制。這個攤開了說是個很大很大的論題。二來確實能力有限,我甚至連概括的能力都欠缺。因為層層嵌套,邏輯嚴密。所以在這裡就不展開了。
而三大批判的出現,一舉讓哲學界改頭換面,題目中的「一統江山」就是指的這個。
然而,德語是魔鬼的語言,之前在講萊布尼茲的時候就提到了。所以康德的東西晦澀難懂的很不能全怪他宅,和語言文化有關。說起德國哲學著作,除了才高八斗又不失風流的萊布尼茲外,費希特,黑格爾等誰的書能讀的有趣?尤其是當時大家還不知道你以後會火的時候,能靜下心來看你著作的,大多都是真愛粉或者哲學死忠了。可放眼現在,你要研究正宗的哲學,還偏偏繞不過去。
再者,康德和之前提到的牛頓一樣,終生未娶。是的,一輩子老處男。下次,別人說你像牛頓康德的要注意了,這可能不是誇你,而是一句惡毒的詛咒,詛咒你一輩子碰不到女人。。。
二、厚積薄發
之前的決定論是從「萬事萬物都嚴格服從因果律」推出來的。所以,決定論是和因果律捆綁銷售的。所以如果我們相信決定論,就是所謂的,「一切早就由天定」,那麼我們就必須使用因果律啊。然而,如果一切早就註定了,那麼意味著一切的科學其實都毫無意義了。
你渴了不是因為你喝水少了,而是因為在很久很久以前,宇宙還沒誕生的時候,就TMD決定了這時候你渴。是不是很扯淡?可偏偏在那時候找不到破綻,因為所有事情溯本求源根本原因彷彿都是早有註定。
休謨正是抓住了「扯淡」這一點幹掉了因果律。
因為你說的「因」並不一定就是真實的「因」。
再讓我們仔細看看康德做了些什麼事情。
康德也思考過知識的起源,主要就是對知識是如何獲取展開思考。
經驗主義也好,理性主義也罷,都過於自信於普遍與必然的聯繫。科學產生的獨斷論又和因果律打包出售,說到休謨的時候,我們知道用統計學的話說,相關性不代表因果性。
笛卡爾,斯賓諾莎提出的是那套歐幾里得數學邏輯體系;培根並沒有提出普遍理論,但他認為上帝是可以證明的;洛克得出了關於我們現有認知符合或不符合的知識;貝克萊認為不需要認識外界物質,只需要認知內心的精神關係;培爾在形而上學中迷失方向;牛頓因為機械論,因果律而讓後世陷入獨斷論的苦惱;休謨則打破了以上所有,讓一切歸零。
這時候哲學被迫給出一個解釋。以免體系徹底土崩瓦解。
他用了一招——百川歸海——然後企圖用一種中庸的態度對付所有的思想。
就如同一堆人吵群架,他一上來,呵呵一笑,「大家說得都有道理,容老夫說兩句?」然後總結性發言。既給了大家肯定,又有所修正。而修正的那個點又恰好給他找准了。
而在那時,啟蒙運動,經驗主義,懷疑主義,神秘主義等,都在他的筆下互相牽制且互有影響。他受沃爾夫唯心的影響,受洛克經驗的影響,被盧梭吸引,卻又因休謨而蘇醒……
最後,他下筆了。真正的知識是普遍和必然的。他贊同理性主義的觀點,區分了數學、物理學與神學、心理學這一類學科的區別;又贊同了經驗主義的觀點,認同了經驗取決於我們的感知。他在兩者的天平上找到了平衡點,一個折中,中庸的點,並準確指了它的位置。
注意了,如前文所述,他是兩邊都點了贊,但兩邊都挑了毛病。休謨是兩邊都抬了杠,且兩邊都解釋不了。
康德最後做出了結論:只是是由先天綜合判斷構成的,分析判斷始終是先天的。是的,他上來就直奔主題,一點前戲沒有,通篇寫滿了大大的兩個字——高潮。
雖然我們的全部知識都從經驗開始,但並不能得出結論說它們就是從經驗中產生的。經驗不是認識的唯一途徑。經驗告訴我們現象,卻不告訴我們為什麼,所以它不能帶來任何普遍真理。普遍真理具有內在必然性,它獨立於經驗之外。
換句話說,分析判斷始終是先天的,後天綜合判斷增加了我們的知識,但是是不確定的。我們要根據不斷改變的經驗來進行微調。他把普遍和必然的知識的存在看做是既定的事實,因此他根本不去追問先天綜合判斷是否可能,而是問它如何可能。
在康德的世界裡,他架空了整個宇宙,而我們人類,是無法認識到這個世界的真面目的。這就是我們正在說的「先天認識形式」。
世界的真面目,我們叫「物自體」。這個呢,是不可知的。
我們所感知到的東西,都是「物自體」通過「先天認識形式」認識到的「表象」。
是不是很眼熟?有點休謨的影子吧?
康德認為,知識理論是一門可以嚴格論證的科學,是先驗的或純粹的科學,是將其真理性建立在先天的必然原則科學。也正因此,該問題證明了我們為何要去獲取知識,以及如何在相關領域中獲取真實的知識。我們必須去檢驗。
概念也好,對象也好,是相互依存的。脫離實際談概念,對象,都是紙上談兵。而我們所做的就是對這些現有的東西進行思考加工再生產。「生產」的「東西」就是知識。
都說到這裡了,能不提一下先驗論嗎?這可相當於華山論劍王重陽的先天功啊!
而先驗其實就是先於經驗的意思。即經驗之前就已獲得存在。
康德的這個先驗方法或許是現代哲學中第一次構造特殊哲學方法的偉大嘗試。之前更多的是方法論,笛卡爾為之魁首。後來萊布尼茲結合了與數學相關的歸納法。所以說,發明新的方法是一種你已經算是個哲學家的標誌。不提兩個清新脫俗的,出門都不好意思打招呼。
但是康德的這個體系妙就妙在他很好的把休謨的疑問給和稀泥了。什麼斯賓諾莎,什麼牛頓,所有的理論之所以有矛盾是因為我們都是戴著有色眼鏡看世界的。我們看到的景象並不是自然真實的景象。
那怎麼拿掉眼鏡呢?拿不掉。這是人類受於經驗的局限性造成的。
而說到先驗,得提它的感性論,康德把感覺,知覺重新定義了一把,並把它們和知識聯繫到了一起,在一定條件上划上等號。而我們所真正感覺到的知識知識我們經過篩選得到的「有用」感知。其他的則不值一提。
感性論後便是分析論,這是從精神活動上的邏輯層面進行下手,讓無序的刺激成為感覺,讓有序的變化成為知覺,而就這種有序和無序而言,是需要結合之前提到的「概念」和「對象」具體分析對待的。而「概念」和「對象」又不能相互脫節。
最後出場的是先驗辯證法。在康德看來,邏輯與科學的概括雖然具有必然性和絕對性,卻由於人類的視角局限而被嚴格限制在一定經驗範圍內。康德並沒有懷疑物體,宇宙的存在,不然也不會提出「星雲假說」,他只是將我們了解轉化為觀念的物質拿出來作為例子研究該物質的前世今生。很顯然,我們並不能肯定物質在這種轉化前是什麼。
因此,無論是科學還是宗教,都在康德後來提出的「二律背反」中迷失。
迷失不要緊啊,我們既然是通過先天認識形式來了解物自體的表象,那麼還需要一些工具啊。比如……因果律。
所以因果律這塊的問題又得給打哈哈過去了。
很多問題自相矛盾的原因在於命題討論的內容不再表象世界中,而是屬於物自體的世界。所以,這樣看來,康德被划到唯心主義里還是有依據的。他很好的利用了人類本身認知的局限,把世界分成了兩個部分,可知與不可知,看到與看不到。
是的,康德把世界分為了兩部分,對,就是之前被休謨打破砂鍋問到底造成哲學危機的兩派。其中一部分完全不可知,另一部分可以可知但需要用理性把握。不可知的部分知不知道無所謂,可知的部分可以通過理性、經驗、學習進行深化。
完美。
論和稀泥,康德真是哲學史上神一樣的存在。但不可否認,之前的問題就這麼被他解決了。
合久必分,分久必合。這哲學江山的寶座上,現在坐得是康德,那下一位又是誰呢?而這段江湖,也因此告一段落。之後的江湖又是怎樣呢?
感謝大家一路走來對《哲學江湖往事》的關注。這是最後一篇。考慮到最開始設定的基調,所以之前出現的八個人物不能盡善盡美的全面描述。有很多的不足和缺失。比如洛克,比如最後一篇的康德。受迫於相關內容太過繁雜,只能挑我之前設定故事框架不偏離主線的說。這裡也望各位哲學愛好者包涵。
之後可能會出《哲學江湖往事(下)》,暫定還是八個人,至少我可以保證肯定有黑格爾。(上)的初衷就是通過故事性和趣味性讓更多喜歡哲學的朋友來關注哲學,但越到後面寫的越局促,反倒不如放開了手腳寫。這點在(下)里我會注意的。所以(下)不是按照時間順序,故事上也沒有太多承接。希望喜歡哲學的朋友還能一如既往的支持我。
再次感謝大家。這麼長時間,才寫了八篇,看了很多前輩們寫的概述,也啃了一些哲學上的書籍資料。很多都對自己受益匪淺。甚至一度迷失。不知道該怎麼寫。幾經學習才有了這八篇。不用各位說我也知道寫得什麼水平。畢竟專業素養不夠,很多評述歷史早有定論,更有很多大咖有過先見之言。我總覺得即便重複了大家都知道的東西,也有拾人牙慧之嫌。
最初就是想記錄自己看書的歷程,總結一下,像讀書筆記一般,把我喜歡的卻又枯燥的東西變成能讓我記得住的東西。讀書嘛,記不住還是沒有用的不是。沒想到如前面說的那樣,到最後坑越挖越大,局限性越來越強,已經超出自己的駕馭能力範圍了。雖然看了很多哲學方面的書以補自己之短,又苦於臨時抱佛腳沒有什麼用。所以雖明知寫得不好,還是希望大家能給予鼓勵。視情況而定會推出《哲學江湖往事(下)》。
推薦閱讀:
※四個買菜的男人(上)
※你不了解你自己
※林如海:人間有味是清歡
※偶像AKB48專題05:三巨頭之大島優子——只能向前
※巴斯特基頓電影海報回顧展(二)
TAG:康德ImmanuelKant | 哲学 | 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