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西方哲學史》29:德謨克利特
人生,應該「向外求」、還是「向內求」?
正確答案永遠是:中庸、調和、適度。但是,有些問題只有推向極端,才能真的有所感悟。比如我們今天要聊的原子論者德謨克利特。
德謨克利特認為,原子是不可滲透的、不可分割的,原子裡面沒有虛空。舉個例子,我們可以用刀切開蘋果,說明蘋果裡面是有縫隙的。但是,我們切不開原子。
原子所做的事情,就是運動和相互碰撞,有時候結合在一起,有時候又分開,但是一切過程和結果符合「機械論」。
德謨克利特是一個徹底的唯物主義者,他認為靈魂都是由原子組成的,思想也是物理的過程。宇宙沒有目的,只有被機械法則控制的原子。
如果認為宇宙沒有目的,生活沒有目的,那麼,德謨克利特的倫理學就會是這樣:
他相信生活就是要追求快樂,並且認為節制和修養是獲得快樂的最好的手段。
他不喜歡任何激烈而又熱情的事物,比如談戀愛,估計是怕受傷之後不快樂吧。
他喜歡民主,說過「民主之下的貧困比起專制之下的繁榮,正像自由要比奴役那樣更值得期待。」
對了,他還是最早的丁克主義者,覺得生孩子會打擾思考哲學的樂趣。所以,如果你是一個享樂主義者,或者是一位丁克,那麼,德謨克利特是這派的開山始祖。
現在,我們回到本文開頭的引子,即「向內求」和「向外求」。
原子論者是「機械論」主義者,是「向外求」的,富有想像、生氣勃勃、充滿了冒險的精神。他們想了解原子是如何運動的,是如何構成這個世界的。他們對一切事情都感興趣,比如日月星辰、華年魚蟲、宗教和道德。所以,如果這派哲學發揚光大,一定會引向科學。怪不得羅素這麼愛原子論者。
而德謨克利特之後,文藝復興之前的哲學家,都是「向內求」的,更關注人的問題,而不是世界的問題。
下一期我們聊的智者們,關心人們是如何知道的,而不是努力去獲取新的知識。然後,蘇格拉底強調倫理,柏拉圖乾脆否定感官世界,亞里士多德則將哲學引向目的論。羅素認為他們是天才,但是卻將哲學引向了呆板,沒有了蘇格拉底之前哲人們特有的生氣和獨立性。
記得當初我們國家爭論「姓資姓社」問題的時候,偉人鄧小平的觀點是,先不要爭論這些,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用發展來解決問題。發展一段時間後,這個問題可能就不是問題了。
幸虧當初用發展代替了爭論,才有了今天的美好生活。
當然,你也可以說因為過度重視發展,忽略人的內心建設,導致人心不古。我不這麼看。
首先,人心就沒有「古「過!
其次,我看到的是「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今天,大家都有錢了,身邊的朋友才開始不那麼在乎錢,追求內心的充盈,生活追求品位與優雅。我們讀書會一直辦的不錯,可能就是一個例子吧。
就個人而言,我也覺得「發展才是硬道理」。從來沒見過一個人靠修身養性,就可以解決問題的。不要糾結於眼前的苟且,用發展的眼光來看自己,等自己「更上一層樓」的時候,過去的糾結與困惑早已煙消雲散。
在這一點上,王小波也有類似的看法。不過,小波很調皮,喜歡諷刺孟子。讓我們讀一段小波的文字吧,享受一下。
「他大概沒有做對過什麼習題,也沒有編對過什麼程序,只是忽然間想通了一個大道理,覺得自己都對,凡不同意自己的都是禽獸之類。這種豁然貫通之感把他自己都感動了,以至於以至於他覺得自己用不著什麼證明,必定是很聰明。以後要做的事情只是要養吾浩然正氣——換言之,保養自己對自己的感動,這就是他總是有理的原因。這種學問家在我們中國挺多的,名氣也很大。但不管怎麼說吧,比之浩然正氣,我還是更相信『共同經驗」n
#下期預告#
下一期,咱們聊「智者」,這個被蘇格拉底諷刺的哲人群體。這些哲人們,歷史上總是背負著壞名聲,其實他們很連不起,「實用主義」哲學就借鑒了智者的智慧。好吧,咱們下一期聊「智者」的代表人物:普羅泰戈拉
推薦閱讀:
※委屈的 Persona - Weekly NO.31
※好書一起讀(143):編譯原理
※固執的人性 - Weekly NO.26
※好書一起讀(53):最好的經濟學入門書(《微觀經濟學》筆記)
※拆《西方哲學史》11:理性,是人類生存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