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朝代間的物質水平差距大不大,一個人活八百歲可以產生當下人的那種回望幾十年前天翻地覆的感覺嗎?


唐乾符元年(874年),南詔、吐蕃聯兵踏進西川加上農民起義,各地戰火四起,史稱南詔進犯。唐僖宗李儇為免於難,將皇室珍寶秘密埋藏於法門寺地宮,其中就包括佛祖真身指骨舍利。

熹宗令一隊禁軍攜帶財物以送還佛骨的旗號前往法門寺。世人不知的是,同時還有另一支禁軍臨危受命,他們才是執行秘密護送任務的隊伍。為掩人耳目,還專門指派了一些攜帶家眷同行,假裝以逃亡做掩護。王義,正是執行秘密任務的其中一個禁軍,官職上護軍,且家屬隨行,其妻溫氏懷胎九月有餘,皇命難為,也只能隨軍而行。

不料消息走漏,若是有了這筆財寶,推到王旗指日可待,更關鍵是,若是有了佛骨舍利,義軍更是以能天道之名揮師,義軍領袖王仙芝隨即指派一隊精英準備搶奪。是夜,隊伍在距寶雞縣300里左右停頓,調整休息時突然火光四起,在禁軍隊伍的乾、艮、巽、坤四個方位同時有所響應,對方訓練有素來回遊動,讓人數不清對手人數,王義心說不好,這不是普通剪徑,恐難以倖免,想到懷孕妻子和未出世的孩兒,來不及感懷,隨即牽住愛馬,將妻扶於馬上,同時把一個錦盒綁於馬鞍,準備突圍。

因為王義身負重任,他知道就是死,也要到法門寺才能死。就在對方開始攻擊的瞬間,陣型出現空隙,王義知道機會來了。

不知道跑了多久,不知道弟兄們怎麼樣了,王義感到有幾騎追兵在接近,若是被糾纏住,對方人馬到來,別說任務不能完成,一家都在交代在這。王義當機立斷把馬和錦盒交於夫人,自己下馬阻擋來犯追兵,天黑路遠,這一下馬便再不能見。與丈夫訣別後,溫氏來不及傷心,她知道,她嫁的是一門忠烈,咬著一口氣,挺著腹痛顛簸狂奔。

法門寺,天還未亮,溫氏攜馬已到寺前,錦盒也在路上丟失,看見主持便再也無力支撐跌下馬來,喉嚨一甜甫一口鮮血,一句話都沒來得及說便斷了氣。主持趕忙四周找尋,卻發現血中有一晶瑩物體,擦拭後發現正是佛骨舍利,想那途中想必也是丟棄錦盒引開了敵人,大嘆之大智大勇忠烈巾幗!又發現溫氏死前已有臨盆跡象,便全力施救,男娃居然奇蹟般的從已逝母親身上誕生,此乃真可謂是無上至寶舍利的福澤。因為父母亡於戰亂,孩兒又生於戰亂,主持給此子取名單名一個戩,意在「方憑戩福,佇詠豐年」之意。

本來王戩前程可期,一門忠烈功勞奇高,卻再突逢變故。次年,遠在狼山的叔父王郢發動起義反叛朝廷,聲勢浩大兩浙震驚,史稱王郢之亂。歷時三年才被平定。王郢兵敗身死,此時,王戩年僅4歲,便已成為大逆罪連帶九族的犯人,論處極刑。主持深感造化弄人朝政無常,不忍其忠烈無後,為其更名為溫戩,為保周全並代其父給其立下終身不得從仕的祖訓。隨後將其託付給一故人,再無來往。

溫戩隨故人來往江南僅一年,又爆發了黃巢起義,戰亂被平定的時候,已是中和四年(878年),這年溫戩10歲,打從溫戩記事開始,自己的幼年就是在不斷的戰亂和流亡中渡過,好在寄戶人家也算殷實,不奢生活倒也不愁生存,還有讀書的條件就是了。說來溫戩也是天資聰穎,把府內小孩都嫉妒的不行,笑稱若是國泰民安如願趕考的話,就算秀才無望,探花使總是有的,無奈祖訓所迫不得從官。

到天祐四年(907年),溫戩33歲,朱全忠逼唐哀帝禪位,改國號梁,唐朝滅亡。該來的終歸回來,故人先前就已部署搬家至河南,琢磨著皇城底下倒也亂象有限,誰知僅17年,梁朝也完結,連續的戰亂和連續的朝野更迭,皇城底下早已焦土連連,故人和其家人也陸續在不斷的遷途中過世,漸漸地,溫戩發現到自己還是非常年輕,他經常聽大人說自己是伴著佛祖舍利出生的,可能這就是佛祖給予的力量吧。

常年戰亂,遍地饑荒,溫戩也加入到流乞大軍中,史載「大蝗,河南、北之人流亡殆盡」。收成好的時候,溫戩還能以平日里做家畜飼料的大豆,南瓜乾等為食,遇上災荒只能吃草根穀皮了。誠如《舊五代史·馮道傳》里所載的「穀貴餓農,穀賤傷農」,此時溫戩長期的澱粉和肉類缺失讓溫戩嚴重營養不良,更可怕的是「流徒四方、沿途乞食,拖疲病之體、犯寒暑疫疾」,這對老幼病弱者來說如同死路,靠著天賦異稟,溫戩硬是活了下來。到建隆元年(960年)宋朝建國,隨後太平興國四年(979年),五代十國也結束了,這年,溫戩105歲。

宋朝伊始,饑荒慘象歷歷在目,為了預防災荒不誤農時,律法規定所有民事案件都在每年的十月初一到次年的三月初十這段時間受理,但是遇上大荒之年,還是食不果腹。又過了60年,仁宗時期范仲淹「置義莊里中,以贍族」,隨後義莊作為一種用來贍養困難災民的形式被全國推廣,溫戩不禁感懷到,若是早些時候有此舉措,也不至於死亡無數災民了。

雍熙二年(985年),氣溫驟降,溫戩在之前的100多年裡都沒有遇到過如此寒冷的冬天,溫戩並不知道這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三個小冰河期,寒冷襲來,由於缺少皮毛,只能用麻、柳絮等保暖,禦寒效果很差,那一年周圍的朋友去世的很多,這是第二次溫戩遭到的慘痛的記憶。再然後,公園1127年靖康之變,北宋也滅亡了,南宋建立,棉花也開始大範圍引入種植作為禦寒之物,至此,溫戩對於寒冷的恐怖記憶才將退去,這年,溫戩253歲。

生活逐漸富饒,特別是江浙一帶,可是國家積弱難返,蒙古不斷進犯讓溫戩飲食難安,他實在是不願再度記憶起流亡的感受了。然而元軍不斷進攻,宋軍不斷退往南方,祥興二年(1279年)宋元在廣東展開了大規模的崖山決戰,結果元軍以少勝多,宋朝就此滅亡,十萬軍民跳海殉國。

元朝統一後,屠殺不斷,數次大旱,饑荒連連,家人相食等飢迫吃人的事情司空見慣,比溫戩之前的回憶更加黑暗,在飢餓的痛苦和殘酷政府的重壓折磨的精神崩潰,許多人都選擇了自盡,「有舉家二十七人同赴水死者」等等所載,只是元朝沒有儒家輕商的習慣,憑藉多年經驗跟著商隊流走,溫戩好歹撿回一條命。

泰定二年(公元1351年)爆發了元末農民起義,477歲的溫戩再次回到江南,不久後張士誠敗於朱元璋,接著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明朝建立,因為開始糧食生產商品化,棉花和甘蔗大量種植,加上奶製品的普及,因饑寒交迫而喪生的人已經很少了,自明朝來前兩百年可算是溫戩最為幸福舒適的一段時間。

萬曆二十八年(1600年),中國再次進入小冰河期,持續半個多世紀的異常旱災和大範圍的蝗災還有北方的兩次鼠疫等等,都對國家生產力造成極大破壞,社會發展陷於停滯。在崇禎十七年(1644年),清軍入關,明朝滅亡,隨之而來的大規模屠殺又把溫戩拉回了那個充滿死亡慘象的情形里。這年,溫戩已然770歲了,老邁的雙腿再也支撐不了流亡的生活,感覺到大限將至,溫戩決定到北平安定過完餘生,低調成為一個教書老先生,一教就是30年。

清康熙十三年(1674年),正值三藩之亂,雖西南之地盡陷戰火之中,北方確是一片祥和,儘管如此,仍有不少人希望藩王進京,畢竟「興明討虜」這四個字實在是很有吸引力。 這樣的場景,溫戩已經記不清經歷了多少次了。

某天早上,溫戩覺得今天精神格外的好,那天溫戩穿上最華貴的衣服,早早打開了私塾大門,不一會兒教室便坐滿了小朋友。那天,溫戩沒有教授聖賢書,而是說起了故事,故事說的是一個活了800歲的人的故事,小朋友們聽得津津有味連連鼓掌,那天也是溫戩最開心的一天,就在這麼一個「方憑戩福,佇詠豐年」的環境下,安詳躺下了。

有道是:

散仙風範赤子心

舍利福澤顯神靈

生逢亂世孤魂頌

笑跨唐宋元明清


既然你們都在秀情懷,那我就來放乾貨吧。

先說結論,。古代的物質文化發展也是不斷進行的,許多你今天覺得習以為常甚至不可須臾離的東西都並非一直都有的。

作為一個吃貨,我們就談談吃喝。

那麼假設有一個人,名叫劉看山。他生於南北朝時期。此人十分富有,又性嗜飲食,因此,他製備了一桌豪華的宴席。為了準備這桌宴席,他選用了許多食材。其中作為主食的是雕胡飯、蒸餅與麻粥。雕胡飯是用一種名叫「菰」(又叫「蔣」)的水生植物所產的黑色籽粒碾碎殼來蒸制的,看起來類似今天的珍珠米,但吃起來卻滑膩膩的。也就是劉看山有錢,否則哪吃得起這東西,這可比豆子蒸的豆飯好吃多了。而蒸餅則類似於發麵餅。麻粥是用大麻(對,你沒看錯,就是那個大麻)的麻籽煮的粥。餐前還有果品。主要是含桃(櫻桃)、桃、杏、李和梨。還有最稀罕的,一隻甜榴(石榴)。這是劉看山好不容易從白馬寺換來的,一隻甜榴用了一頭牛來換,他也只是聽說這果子極其稀罕,還不知味道如何。除了果品,還有蔬菜。最主要的蔬菜是葵。這是毫不意外的。葵(冬葵)是最常見最重要的蔬菜,雖然吃多了會拉肚子,但還是不能少。再來就是霍了。這是大豆苗上的嫩葉,做羹最好,下至平民上至貴族都經常吃。除了這兩種常見的,劉看山也弄來了一些稀罕物事。比如韭黃,這東西尤其鮮美,可卻並非一般人所吃得到。還有茄子,這據說是天竺傳來的新鮮東西。還有就是窖藏的晚菘(黑葉白菜),這可是與早春之韭相提並論的美食啊。菜肴的話,主要是炙肉、烹肉、肉羹,還有一些小炒。說到炒菜,劉看山不禁感慨,這東西早幾十年還真沒有。也就是這些年來豆油漸多,才有人發明了炒菜之法,確實比其他的製法要有味道啊。炙也好烹也好,都是白味的,然後上桌之後蘸鹽、醬和豉,不然根本吃不下去。和羹好一些,比白味的大羹多加了鹽和梅,酸酸鹹鹹,還比較有味道。除了菜肴,酒也準備好了。酒嘛,一定要喝凍的,「清馨凍飲」,最好的享受啊,雖然用掉了一冰鑒的冰,但也顧不得可惜了。把凍好的酒倒進直徑兩尺的盆尊,放在桌上,準備好耳杯和舀酒的長柄勺,嗯,除了這一尊,還有不到兩石凍好的酒,不知道夠不夠喝,雖然只請了三四個人,但這幾個都是愛喝酒的人。不過老王是個服散的,他卻要喝溫酒,唉,服散就這點不好,必須喝熱酒。恩,還有茶,不僅用的好茶葉,更用了齊地海鹽,連蔥、姜、棗、陳皮、茱萸、薄荷等等都是上好的,小火慢煮,而且專用個僕人看著,水一開就揚湯止沸,這煮了兩個時辰了,差不多能喝了吧。

正在劉看山琢磨的時候,突然一陣天旋地轉,等他再清醒過來,發現自己到了個陌生的地方。這是一間大堂屋,中間擺了一張...桌子?怎麼這麼高!桌面這麼高,難道要讓人站著吃東西么?咦,周圍有好多類似胡床的東西,腿也好高!這是讓人坐的么?天哪,垂腿而坐啊!這是多麼失禮的一件事啊!野人才這樣坐著吧!桌上還擺著好多食物啊....咦為什麼這麼香....可是又全都不認識....這真的能吃么!這又白又大又鬆軟的東西(饅頭)是什麼!這又白又長又細的東西(麵條)是什麼!那些綠色的奇怪的植物是什麼(黃瓜、菠菜、萵苣等)!還有紅的(胡蘿蔔)!還有紅加綠的(切開的西瓜)!還有黃的....咦這個大個兒的不認識(黃芽白菜)但似乎有些眼熟.....那一堆不是韭黃么!怎麼這麼多!感覺好像一點都不稀罕似得!那邊還有好多果子......媽蛋也不認識!那紅紅的帶黑色小點的東西好噁心(草莓)!那個渾身帶刺的黃綠色大個頭更噁心(菠蘿)!那個巨大的中間長滿了黑子的大花最噁心(向日葵)!咦那不是甜榴(石榴)么?這麼多!!!這得多少頭牛啊!!!咦還有那些菜肴...為什麼都這麼奇怪!看起來色彩斑斕!木有炙肉!木有烹肉!都是炒菜?也不像啊....還有好多金黃金黃的(炸制)但是聞著好香啊!好可怕怎麼辦!啊!這個罈子上寫著「酒」!呼快喝些酒壓壓驚,至少酒不會有啥變化吧.......我的天這是酒么怎麼這麼可怕!我快燒起來了!救命啊!

劉看山一翻白眼,倒地不起,卒於驚恐過度。因為他穿越到了明代的某大戶人家的備菜間。

補充說明:

南北朝時期的那些食物中有很多後來消失不見了,比如雕胡飯。這東西人們後來發現產量太少,而且其母株菰感染一種真菌後能產出茭白,就都把它變成茭白了.....還有大麻粥,後來也沒人吃了。當時最常見的蔬菜葵,後來因為替代蔬菜太多而且吃了會拉肚子+易發風疾,也就越來越少幾乎絕跡於餐桌。當時同樣很常見的霍也漸漸少了,這東西就是大豆苗的葉子。還有那時候的茶....其製法稱為「茶粥」,基本就是某種混合了茶葉和各種香料的鹹湯....後來被陸羽批評了個慘,也漸漸消失了。

至於明代的那些東西,發麵大饅頭唐代才真正流傳開,麵條其實南北朝也有,但那時候是手揪的片兒湯似得東西,叫湯餅,細麵條宋代才有,挂面則是元代。高度蒸餾酒是元代出現,明代才流行。黃瓜、菠菜、萵苣都是唐代傳入,黃芽白菜(就是現在的白菜)是宋代培育出的,西瓜也是宋代傳入。胡蘿蔔是北歐作物,元代傳入。菠蘿、花生、草莓、向日葵都是明代傳入。還有玉米,這東西更神,1492年哥倫布發現美洲,1500年前後美洲的玉米就開始在中國種植了,簡直傳得飛快.......


農業時代,生產力進步緩慢而且會被馬爾薩斯循環和蠻族入侵之類的事情反覆打斷。

活300歲以上的話,固然可以體會魏晉到盛唐的翻天覆地感,也有機會體會羅馬到中世紀的三觀盡毀感啊。


六王畢,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壓三百餘里,隔離天日。驪山北構而西折,直走咸陽。二川溶溶,流入宮牆。五步一樓,十步一閣;廊腰縵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勢,鉤心鬥角。盤盤焉,囷囷焉,蜂房水渦,矗不知乎幾千萬落。長橋卧波,未云何龍?復道行空,不霽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東。歌台暖響,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風雨凄凄。一日之內,一宮之間,而氣候不齊。(不知乎 一作:不知其)

  妃嬪媵嬙,王子皇孫,辭樓下殿,輦來於秦,朝歌夜弦,為秦宮人。明星熒熒,開妝鏡也;綠雲擾擾,梳曉鬟也;渭流漲膩,棄脂水也;煙斜霧橫,焚椒蘭也。雷霆乍驚,宮車過也;轆轆遠聽,杳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盡態極妍,縵立遠視,而望幸焉。有不得見者,三十六年。(有不得見者 一作:有不見者)

  燕趙之收藏,韓魏之經營,齊楚之精英,幾世幾年,剽掠其人,倚疊如山。一旦不能有,輸來其間。鼎鐺玉石,金塊珠礫,棄擲邐迤,秦人視之,亦不甚惜。嗟乎!一人之心,千萬人之心也。秦愛紛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使負棟之柱,多於南畝之農夫;架梁之椽,多於機上之工女;釘頭磷磷,多於在庾之粟粒;瓦縫參差,多於周身之帛縷;直欄橫檻,多於九土之城郭;管弦嘔啞,多於市人之言語。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獨夫之心,日益驕固。

戍卒叫,函谷舉,楚人一炬,可憐焦土!


當然會的,用不著科技進步,一旦天下大亂,數十年間滄海桑田。以下是《晉書》中我最喜歡的一段。

——————————————————————

溫自江陵北伐,行經金城,見少為琅邪時所種柳皆已十圍,慨然曰:「木猶如此,人何以堪!」攀枝執條,泫然流涕。於是過淮泗,踐北境,與諸僚屬登平乘樓,眺矚中原,慨然曰:「遂使神州陸沉,百年丘墟,王夷甫諸人不得不任其責!」


甘肅敦煌,自漢以降開始為絲路重鎮,可以說相當與現代的上海、香港一類的核心港口。

至唐達到極盛。

敦煌其名,據說取「敦者大也,煌者勝也」之意。

自宋元以後,商路漸廢,風沙肆虐而匪蠻驅馳,至近代,早已如邊塞荒城。

解放之後,以礦產、農業起步,改開之後繼之以大興旅遊文化產業,終回沙漠綠洲胡人摩肩之狀,乃復千年勝景於萬一。

戈壁晨昏,大漠煙雲,三危山巨石為風霜化齏粉,月牙泉冰水映殘陽盪千年。鳴沙山外祖宗墳塋連綿十里,大泉河畔莫高藏經散落海外。

若有人冷眼活八百,當知百姓如芻狗,安穩需珍惜。


要是在明末清初會吧……


還是有一定的區別的,但是主要是量變,質變很少。


樓上貼阿房宮賦的哥們都能賺那麼多贊,不好意思不補充一句

興,百姓苦。

亡,百姓苦。


俺曾見金陵玉殿鶯啼曉,秦淮水榭花開早,誰知容易冰消!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這青苔碧瓦堆,俺曾睡風流覺,將五十年興亡看飽。那烏衣巷不姓王,莫愁湖鬼夜哭,鳳凰台棲梟鳥。殘夢最真,舊境丟難掉。不信這輿圖換稿。謅一套哀江南,放悲聲唱到老。

首先想起來就是這段。


一個人光有悠長的壽命而無護持長生的力量,那也不過是鏡中花水中月,一點戰亂仇殺就能讓長生不再;一個人有了力量有了長生,若沒有一顆能萬劫不磨的道心,最終也逃不過自殺這條路~

所以答案是,要麼他在活到這麼久之前就死了,如果他能活這麼久,他的心境就決定了不會有這種問題~


這個男人來自地球


玩文明的時候啊


謝熊貓君翻譯的人工智慧那篇文章中提出了一個名詞叫做"嚇尿單位"。其定義為如果一個人去到未來,並且被嚇尿,他們需要滿足一個「嚇尿單位」。滿足嚇尿單位所需的年代間隔是不一樣的。在狩獵採集時代滿足一個嚇尿單位需要超過十萬年,而工業革命後一個嚇尿單位只要兩百多年就能滿足。

裡面闡述了歷史變革的時間規律。有興趣可以看下。

鏈接如下http://zhuanlan.zhihu.com/xiepanda/19950456

手機不太好做轉載格式。侵告刪。


想過把嘟叫獸的癮?


中國的男人們實在是很值得欽佩的——幾百年前。在中國,男人們和女人們穿著上的差異是很小的。除了樣式的區別,色彩享有率幾乎是一致的。歷史上的普遍規律告訴我們,從二十年前那一種情況到現而今這一種年輕女人們比賽著追求性感的情況,過渡階段怎麼也得半個世紀左右。因為這種過渡的完成往往需要文化的準備時期和文化的引導時期與文化的鋪墊時期。然而20世紀80年代以來全世界的時代演進都加速了,中國也不例外。非但不例外,而且是全世界時代演進步伐最快的國家。事實上,年輕女人們追求性感的本能十年前就已經開始激情地釋放著了。十年後的今天,則完全成為潮流衝擊時代所向披靡勢不可擋了。即使她們某一天起一律地胸前只掛兩片樹葉、腰以下只胡亂地遮幾把草,絕大多數中國男人也是不會「友邦驚詫」的。甚至巴不得她們某一天起一律地都那樣子。男人們掙的錢越來越多,女人們穿的衣服越來越少或者乾脆覺得穿衣服彆扭——這是中國新新人類嚮往中的新新理想王國的圖景。雖然都懶得這麼說。


推薦閱讀:

要不要降低生活水準去結婚。?
韓國生活水平怎麼樣?
稍有常識的人都知道現在的物質,科技,衛生,教育等都是古代無法比擬的,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想穿越到古代?
中國大概有多少人生活在極度貧困的環境?

TAG:中國 | 歷史知識 | 生活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