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主管的迷茫與機會
後面我又詢問了她的人際關係處理辦法,以及公司環境,知道了大概。
----------------------------------------------------------------------------------------------------------------------------------
聽這個故事,第一反應是挺可惜的,因為在這個職位上停留了四年說白了,至少浪費了2年的時間。
在學校,衡量一個人的成功標準大多數是學習成績的高低。個人可以憑藉自己的智力水平,花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一門心思的撲在學習上,可以不用顧忌跟其他同學的人際關係,甚至對老師的各種態度,因為最終要的是成績,即使老師再不怎麼喜歡你。
同一競爭環境下,自己可以自由發揮。課程的書本教材一樣,從開始到期末考試,連學習的時間都給的一樣,這說明大家起點一樣。
學習和練習,對象始終是課本,已經固定了的知識,就像已經知道了邊界,跟明確的知識交流,只需完成邊界內的任務即可。
最終期末考試取得高分就是勝利。只要站在了年紀或者系裡的頭三名,獎學金肯定是有的拿,還有著高人一等的學校地位。
十多年的學校生活,已經習慣了這種知道邊界的安全感,也習慣了用明確知識交流的學習結果來分勝負。
------------------------------------------------------------------------------------------------------------------------------------
但是走上了社會,步入職場,事情就變得複雜起來。
如剛開始進入崗位,還是一名普通的業務員,首先需要學習產品的專業知識,這些知識一般跟學校里的學習是相同的道理,一個人對基本固定的知識,通常很快就能完成(一到兩個月通常)。
學習產品知識只是一個小的開始,跟客戶的交流才是重頭戲,因為這直接關乎業績的結果。這個時候,學習的對象已經開始在轉變,已經由固定的知識,轉變成了大活人,人有多種性格和生活方式,開始變得複雜。
好在一般在這種時候,公司都會派有經驗的員工或者主管來帶新人。交流的對象因為產品的原因,已經把客戶進行了細分,這一層層的篩選下來,有了相對固定的目標客戶群體階層,配合上十種左右的客戶性格分類,內容還算固定和有限,跟學校的課程數量相比似乎還少一點。
加上隨時可以通過實踐來檢驗學習的效果,又可以跟產品學習同時開始,通常三個月不到就能掌握,合格達標並給公司帶來實際的利潤增長(如果這時候給公司帶來的還是負利潤,直接試用期內就會被開掉的,不過畢竟是少數)。
------------------------------------------------------------------------------------------------------------------------------------
過了試用期,繼續在實踐中磨練和優化自己的技能水平,如果還是一個在學校自律,學習偏好的人,往往會成為業務骨幹,跟客戶溝通嫻熟,業績數字通常佔據前幾名,這些人就是潛在的管理人選。
隨著時間的流逝,有人走有人留,公司的業績也在發展,這些人基本都可以走上管理崗位,但是走上管理崗位,發現以前的玩法,以及技能、認知和經驗儲備完全不夠用。
大部分的公司沒有管理崗位的培訓,即使有也是工作內容和少量知識培訓,這離真正的順利應用,以及管理核心還差很遠,還需要大量的實踐和磨練,同時更多的學習。這時候前面從此沒有了固定和邊界,完全成開放式的內容,就像正在看著一個無底的黑洞,心裡沒底。
比如要能管理員工下屬。這些人技能水平合格,但是人物性格相差很多,需求還在隨著時間推移而改變,5個以上的員工下屬變化就已經很多了,好像比搞定客戶還複雜點。培訓員工,指導和管理完成業績壓力;跟上一級領導溝通交流,執行任務;整合周邊資源等等。
如果在一家大公司還好點,畢竟大公司制度完善,連換個燈泡、裝電腦都有專門的人來做,需要做的內容會少很多,如主要為培訓、管理和指導下屬,完成目標業績,整合周邊資源。
如果在一家中型或小型公司,實際上會難很多,人員素質不齊難於管理;制度不完善會導致更多利益衝突;品牌不成熟,業績完成備有壓力等等。
------------------------------------------------------------------------------------------------------------------------------------
我的朋友正是處於這樣的狀態,在一家中型公司做門店經理。基於學校的習慣,在處於門店經理這個崗位上,她已經是疲憊不堪了。
主要把精力放在了做業績,管理和指導下屬完成業績,培訓能力基本掌握。跟上級和其它部門交流較少,埋頭於完成業績,更沒有整合公司內部和外部周邊資源,並在探索管理核心方向上止步不前。
在生活上,也只跟自己已有的幾個老朋友關係很好,很少結交新朋友,也不喜跟陌生人交流。愛好為看電影,讀書,游泳,逛街。不再對新事物感興趣,給自己劃定一個舒適區域。
實際上,這種掙扎只是把學校里的價值習慣發揮到了極致,在面臨職場更多變化的時候,選擇了視而不見。我見過一個朋友的朋友的例子更誇張,五十多歲的人了,只是在我這個朋友的基礎上,增加了油條型辦公室政治手段,但是效果比我朋友的實際還稍微差一些,不過人家玩的還蠻開心的。
升職於管理,其實手上會比普通員工多了很多權力和資源,這些只屬於公司的少數人。有了這些基礎,熟練運用槓桿原理的人,會掌握更多的資源和力量,這個能力的差別不是成倍的增漲,是幾何數量的增漲。尤其是那些不喜歡跟上級領導或者老闆交流,其實就自己放棄了利用這個大槓桿的機會。
當然還有其它更多的規則和規律,掌握了就會擁有更強大的力量。
------------------------------------------------------------------------------------------------------------------------------------
這裡的差別,更多時候不是智商和情商上的差別,而是底層抗挫折的能力。
掌握管理技能就像手裡拿了一張藏寶圖,一定有很多寶貝,但是寶貝在那裡不知道,只能按照少量的提示來尋找,找錯地方是常見的事情。終於挖到了一個寶貝後,還需要學會熟練運用,這樣會提高下一個挖寶的成功率,直到手裡有很多寶貝,挖寶簡直跟吃豆子一樣的容易。
管理崗位的工作就像運用這些寶貝來達成業績目標,寶貝數量越多,運用熟練,完成的數量越高,速度越快。
在這過程中,失望和失敗是家常便飯,而且味道苦澀,難以下咽。在挖到了幾個寶貝後,難以忍受重複的失望感和失敗的結果,這個時候,大部分人選擇了放棄繼續挖寶,只是運用手裡少量的寶貝來繼續前行,最終變成了一直在掙扎的狀態。
很多時候,大家都一樣,工作和生活中最重要的時刻是孤獨的,只是有些人選擇了堅持,痛苦、失落、無奈和眼淚一併自己咽下去。馬雲說要用左手溫暖右手,即使在最沒有方向感的時候,自己給自己一點安慰,繼續前行,畢竟競爭是社會的本質,需要繼續前行。
如果非要給自己一個理由,請跟自己說,這是被逼的!既然時不時的有人成功,就會有大量還在默默堅持的人,看似孤獨,其實這條路上並不孤單!
------------------------------------------------------------------------------------------------------------------------------------
想了解更多的職場核心規則和方法論,職場路上不再孤單,請關注微信公眾號(51逆轉)
-----------------------------------------------------------------------------------------------------------------------------------
推薦閱讀:
※從諜戰角度看三國,如何拍出《權力的遊戲》中國版?
※接下來我們該看些什麼(3月下):美女與野獸,八月…
※豆瓣高分 生活小破事豪華鑽石版——蠻荒故事
※忍受暴力,才能活下去?《神秘巨星》講了個徹底的悲劇
※湄公河慘案真相揭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