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的這個邏輯嚴密嗎?
這個現象與知乎的基督徒大V 鼓浪子說過的他的親身經歷的基督教"兩頭堵"理論很類似,他一個昔日帥鍋的未來就被活活葬送了。
下面是基督教的這個很常見的現象的詳細描述:在信徒沒出事時,就說"天上的飛鳥……上帝尚且養活它們",意思是你要對未來有信心,多奉獻時間和金錢財物,主會供應你,不會讓你物質生活缺乏的;如果後來出事了,比如大病困窘、失業,就說"神未曾應許天色常藍……",意思是兄弟,你要堅強,上帝原來就沒承諾過你無病無災,我們會為你禱告的;後來人病死困死了,就說"我們有一個更榮美的家鄉……今生若比永恆長……",意思是兄弟啊,你一路走好;所有的道理都佔全了。
其實這裡面不存在什麼邏輯問題,而是題主沒有搞懂耶穌基督和整本聖經在教導什麼。
我們先來看題主說的天上的飛鳥,上帝尚且養活他們那一段話的聖經原文。
這是馬太福音6章24節到34節的內容。耶穌基督在24節里就提出了他的論點——人只能有一個 神。
人把什麼事物當成最寶貴的、把什麼事物當成他一生要追求的、把什麼事物當成寄託他一切希望的,那麼這件事物,就是他(她)的神。我們在生活中經常見到的,高盛摩根四大的高管們把事業當成自己的神,賣病死豬肉地溝油的小販把錢財當成自己的神,政客們把權力地位當成自己的神,學者、明星把名譽榮耀當成自己的神,青春期的少女把愛情當成自己的神,而在中國許許多多的家庭里,有無數人生過半的母親把自己的孩子當成了神。而耶穌基督在這裡的教導明明白白——我的門徒,只能有一個神,就是永生的上帝,獨一的真神。
從25節開始到30節,耶穌使用了兩個論據,就是經常被後人引用的「天上的鳥」和「野地的花」。
這兩個論據,說明了兩個問題:1.上帝擁有一切,上帝確實可以為一切生命提供諸般好處。
2.上帝大有慈愛。31到34節,耶穌得出了兩個結論。
31節和34節,跟喜蜘蛛弟兄說的一樣,耶穌在教導門徒不要為明天憂慮。因為他們的父,他們的神,是永恆的,是掌管明天的。既然我們的神掌管明天、且又大有慈愛,我們還擔心什麼呢?還憂慮什麼呢?
這個結論,與祂一開始提出的「人只能有一個 神」是相呼應的。可不要小看了憂慮,憂慮是很大的罪。因為憂慮是不信,憂慮是看眼前的困難大過了上帝。人只有一個 神,就是永生的上帝耶和華,那麼,斷沒有什麼困難能夠讓他灰心喪膽。32和33節是另一個結論——基督徒不要貪圖今生的財利、成功、美好,而是要追求上帝的國和上帝的義。
這段經文,絕不是說讓基督徒奉獻時間奉獻金錢來換取更多利益。因為耶穌說,那些東西都是「外邦人求的」。(註:外邦人指不信的人)而基督徒應該尋求的,應該是上帝的道,上帝的國度,和積攢在天上的財寶。這一點,和耶穌在福音書中其他地方所教導的、以及整本聖經的教導是吻合的。當然,不可忽視的是,這段經文本身也的確是一個寶貴的應許——就是基督必不撇下我們當孤兒。祂的百姓,祂必養活。——這是保證了每一個基督徒的生活,但絕非富貴。
我們聽過許許多多在貧窮國家、貧窮地區傳道的神仆,在極端條件下倚靠上帝,終得存活的見證,在此就不多陳述了。如果要一件一件寫下來,只怕這世界都裝不下了。至於苦難,上帝不僅沒有應許基督徒不遭苦難,而是應許了基督徒要多遭苦難。
耶穌說:「我揀選了你們,世界就要恨你們。」
耶穌說:「不背起十字架跟從我的,不配做我的門徒。」」你們蒙召原是為此。因基督也為你們受過苦,給你們留下榜樣,叫你們跟隨他的腳蹤行。「——彼得前書 2:21題主說的第三個方面,就是「人死了說去了另一個更美的地方」那部分我覺得不算個問題。聖經上說,按著定命,人人都有一死,死後且有審判。基督徒死了就對了,死了是離開世界與主同在,是無比美好的事。死亡對於基督徒來說不是一件打臉的事,而是一件榮耀的事。
你這問題應該去問修仙的人,說你們諸葛真人怎麼練了一輩子童子功,磕了一輩子仙丹,還是死了?&<終&>信仰不需要證明,宗教也不需要邏輯。宗教的前提是信仰,在believe in的基礎上談感恩談反思談自省談自律談修行都好說。就像談戀愛,兩個人互相有感情的前提下才有卿卿我我打情罵俏或者拈酸吃醋,八杆子打不著的人跑過來說我親你一下你為什麼不動情……那是有病。
在信徒沒出事時,就說"天上的飛鳥……上帝尚且養活它們",意思是你要對未來有信心,多奉獻時間和金錢財物,主會供應你,不會讓你物質生活缺乏的;
理解錯誤。
馬太福音6:25-34要講述的是,不要為明天憂慮,而不是說基督徒不會有物質上的缺乏,其核心觀點可用這句概括:
正確的理解這一點,就會發現其實題主說到的幾點根本不矛盾。6:34 所以不要為明天憂慮,因為明天自有明天的憂慮,一天的難處一天當就夠了。
兩種情況並不矛盾,有苦難的時候並不代表沒有上帝的恩典在裡面。 上帝的恩典夠用,只要我們仰望神,他必會供應我們所需。 但上帝從未應許我們的一生沒有苦難,但上帝為什麼允許有苦難的存在?有他的智慧和偉大的旨意在裡面。或許為了活出神的榮耀,或許為了生命的長進,有時也是神的管教。。。有時面臨苦難,人無能為力,當人放下自己完全信靠神,就會遇見神。這豈不也是神的恩典。但前提是我們要信靠神,才能從他重新得力,苦難會轉化為祝福。若不是,那也可能會白白的經歷苦難了。
我平平安安的時候,上帝讓我不要為了肉體的情慾、眼目的情慾,今生的驕傲這些屬世的東西而活。上帝教導我這樣的人脫離卑賤的事情,成為聖潔,預備行各樣的善事。人願享美福,就要口舌不出惡言,也要離惡行善,一心追趕。所以很重要的一點,神是活人的神,看到領人悔改的信息,就該轉離惡道,走正直的路。不願意迴轉,就跟死人一樣,結局就是死在罪中。萬一,我遭遇患難,上帝是我的安慰者,苦難是隱藏的祝福。患難生忍耐,忍耐生老練,老練生盼望,盼望不至於羞恥。人都有一死,死後我們有一個美好的家鄉,我們在世上本來就是寄居的。
一神教中沒有嚴密的邏輯,因為沒人能證明上帝的存在,甚至對上帝是什麼都存在分歧。
最近看了《大問題——簡明哲學導論》其中有一章單講上帝。
1.為什麼信仰上帝?2.上帝存在嗎?3.信與不信何去何從?這三個問題是我自己總結的。下面我就分別說說。
1.為什麼信仰上帝?上帝使得宇宙得以解釋,使得生活有了意義,使得正義得以實現。人是結合自己,又超越自己,才創造了神。上帝是精神鴉片,是人們對苦難的現實世界的回應。2.上帝存在嗎?這裡就有了題主的問題的答案。"惡的問題"的矛盾。惡的問題起源於一個要素——上帝是善的。但是這個世界卻又充滿了惡,這又如何解釋?我們普遍認為A上帝是全能的B上帝是全知的C上帝是善的。如果這個世界存在惡,那麼下面任何一條比如為真。A.他對此無能為力;B.他對此一無所知或者C.他對此漠不關心。但其中的任何一條都與我們的普遍認知相衝突。對此的解釋,要麼否認上帝;要麼區分惡的類型;要麼認惡的存在······要麼以來世的公平維護現實的惡·······所以,無論你邏輯多嚴密,都不可能密不透風,中可以另闢蹊徑的去反駁去相信。我更傾向於克爾凱郭爾的回答,信仰上帝是一次「信仰的飛躍」是一種絕對的承諾,人不可能認識上帝也不可能知道上帝是否存在或者關於他的一切,但人們必須「愚忠」般的,非理性的信仰上帝而不需去使得基督教變的合理,他甚至說「如果有一天人們成功地使得基督教變得合理了,那麼那一天就是基督教壽寢正終之日」。但人們並不都想克爾凱郭爾這樣,他們以a.宇宙論證,用萬事都由其他事推動或創造,那麼必定存在「第一因」,那麼上帝就是第一因,既是宇宙從無到有的原因,也是宇宙的存在從一刻持續到另一刻的原因(阿奎那)。b.設計論。威廉·佩利說假如你從野外見到一塊表,它設計的如此精密絕妙,於是你一定認為它是某個造物主創造的。當然這個就與達爾文的進化論不符了。一個設計好了,一個因環境而進化。c.本體論證。上帝是無限的最完美的東西,一個除了「存在」以外的所有完美性的東西不能算是「最完美的」,所以最完美的東西必然存在。這個存在就是上帝。d.理性的信仰,康德認為對於任何一個希望具有優秀道德的人,信仰上帝都是理性必然。也就是說上帝是保證世界的道德的必然存在。e.最有意思的就是帕斯卡的賭注,他認為你信仰了,就有報酬,即使不存在,你失去的也就是幾次享樂的機會,但卻得到了啟示;但如果我們不信仰,你得到的就是永恆的懲罰,如果上帝不存在,也不會有問題。對比一下,還是信仰比較合算。f.就是非理性的信仰,就像克爾凱郭爾說的。3.信與不信何去何從?開玩笑的說,自己掂量著辦,只是一點我們不能不假思索的說:「我就信仰上帝,不為什麼」要麼信心尤其正當理由,要麼信仰就不是自己的。所以,做一個明白人才是最重要的。我想送題主一句話,這也是每一個人應該記住的一句話,you dont need the answers to all of lifes questions, just know that God loves us and stay by our sides.
一群沒有確定信仰的人,或者說在這個國家中見什麼好就拜,就信仰的人在質疑信仰的力量,這不是有病是什麼?
推薦閱讀:
※邏輯思維能力差,反應慢,分析能力差,如何提高?
※邏輯思維差的人有什麼優勢?
※「任何一個有良心的人,都會……」這句話老覺著彆扭,哪不對?
※有哪些簡短,卻推理性很強的推理故事?
※如何反駁「家裡又沒有人,上廁所為什麼要關門」這類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