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雕塑|娜布其:人是中心,卻一直缺席在作品中
1
王國維曾在一篇文章里討論過古雅這件事。大意是藝術中古雅的部分可以通過努力達到,但若談到如何抓住並表達出優美與宏壯,需要真正的天才才能做到。所以他刻薄地說,今古第三流及以下的藝術家,大多都是能雅而不能美且壯,就是這個原因。
這是一個特別殘酷的表達。
就西方雕塑而言,古典而莊嚴的部分來自對「優美」或「壯美」的審美體驗,但曾經作為建築結構一部分的雕塑逐漸獨立,成為一個單獨的創作門類之後,欣賞雕塑的心理體驗也發生了轉變。當我們凝視賈科梅蒂的雕塑作品時,內心被雕塑本身和它附近的空白所激發出來的深沉情感,越過了古典和莊嚴的傳統標準,但它們依然屬於「第一流的美」,這說明,當代人的視覺和空間感知已經發生根性的改變。這種根性的改變與移植,依然一直期待著天才般的捕捉。
不過雕塑的語言感受起來跟架上繪畫太不一樣。作為一個沒有實際操作的愛好者,我對雕塑的理解完全是從身邊人和每一件具體的作品開始的。然後慢慢發現,雕塑跟真實空間的關係,格外需要交織在一起觀看。做雕塑的人,對空間的理解跟普通人不一樣,我們站著時,視線所及,只看見左右,或前後,我們很少前左右上下一起觀察,更不要說內外。
但做雕塑的人,常常不一定是站著直面觀察世界的。也不會只看一個點。
所以我一直覺得,相比較其他的視覺藝術形式:繪畫、裝置、影像,雕塑是從基礎修為上最接近超維的一門,當然任何藝術門類都可以追求超維度,比如埃舍爾的畫——但雕塑的根本要求就是從自身出發,以一種古典的方式去理解超維度。
睫毛之一,鐵,2013n
睫毛之二,鐵,2013n
空間外的風景No.6,黃銅,2015n
2
2014年,娜布其做了一件作品叫做《物體No.3》,當我第一眼看到這件新作時,一時間有點迷惑,但很快又被這件作品的想像力和操控力迷住。這件作品跟娜布其之前讓人熟悉的雕塑完全不同,她早期的作品形質堅硬漂亮,情緒處理得很張揚,是可以讓人一眼迷戀的作品。
娜布其當時和向京站在《物體No.3》前,向京看著這件作品說,這些繩子讓她想起科塔薩爾。娜布其一下相當驚訝。幾年前,娜布其讀了科塔薩爾短篇小說集《動物寓言集》,他很擅長在虛擬的情節中擊中那些日常生活的真實性。閱讀科塔薩爾的感覺刺激過娜布其,也許某些碎片落在了這件叫做《物體No.3》的作品裡,留下了痕迹,被另一個敏銳的藝術家捕捉到。
娜布其,2015年畢業於央美雕塑系,當年以專業第一名入校,2012和2015年分別辦了一次個展。娜布其做的雕塑,我把它們看作去解釋維度的一種手段。
我依然記得第一次看到娜布其雕塑的感覺。在星空間的《黑侏儒-上》三人展中她祭出一個大型「睫毛」雕塑,在一個相對逼仄的空間里,巨型的睫毛倒立著,其中最長的一根衝破牆壁,去勢洶洶。在我臆想中,倒刺是一個巨大的刑具,掛滿了朝聖者的屍體,睫毛不由分說挑破眾人的自尊。
尖銳之物刺破實體,這種浪漫然而帶著力量的想像力灌滿她早期的創作。她的「頭髮」(素描)、「睫毛」(雕塑)系列都類似,帶著身體感知的私密性,但是顯露出侵犯空間的能力。那是2013年。
當時的作品都帶著顯而易見的引人讚歎的魅力,而她打算放棄已有的魅力去重新突破,哪怕勝算不明。
然後就首先出來了《物體No.3》。
她有意減掉了一些令人喜歡的部分,膾炙人口的部分,去打磨一種更為堅硬的東西。《物體No.3》整件作品是由數條巨大的黑色繩結相連並穿透牆壁,並在牆壁內部設置了機關,能夠牽引繩結緩緩移動,繩結之間形成的空間和輪廓,在間歇性的運動中不斷被改變著。觀眾可以進入作品之間,感受緩慢變化著的空間的壓力,也可以在外部觀察空間的多個層次。整組作品在運動的擴張與收縮中,成為藝術家本人對空間中人與物關係的一種闡釋。
一次野心勃勃的嘗試。
《物體No.3》充分體現了娜布其對空間進行掌控的天分。她的雕塑作品大都具備了穿透性,一種將原有實際空間重新進行分配的能力,這也是雕塑家們最寶貴的能力之一。巨大繩結之間的此起彼伏容易讓人判斷它是一件裝置,但這件作品絕對是雕塑的氣質,釋放著黑暗的力度和光澤。
物體No.3,尼龍繩,機械裝置,2014n
3
從大同的雲岡石窟身上,可以看見深植在古代觀念上的美且壯。逐步被中原化的雕像們,在用世俗的方式傳達難以捉摸的神性,具體的石像被提煉和簡化的至高觀念帶上雲端。儘管我們已經無法確知每一尊雕像的那些工匠們是誰,我相信也並非每一個淹沒在歷史煙塵里的工匠都具有天才的悲劇故事,但這些默默無聞的人依然留下天才一般的作品。
這跟王國維對一流和三流藝術家的判斷標準依然一致。重要的當然還是作為捕捉者的人,是人讓每一尊雕像有了觀念,雕像才從石頭、泥土、木頭、金屬里,從大地之中站立起來。
重要的是觀念。
儘管今天我們深陷真假、強弱、混亂的觀念潮水中。
偏執性動作,視頻,2013n
無題系列,紙本鉛筆,2011n
4
娜布其:「其實在做物體系列的時候我很糾結,我專註於過程,但又對結果有特別確定的預設,而這個所謂的結果其實就是以前所認為的一件作品應該有的樣子,即它的完整性具有的標準,這個標準就是學到的。直到後來有一件做了很長時間,不停地改變它最後的樣子,卻怎麼都結束不了,我才意識到,其實過程對於我來說是最重要的,就是我不斷重複地纏繞和重複地刷漆覆蓋,這個過程對我才是真正有意義的,結果漂不漂亮,符不符合標準並不那麼重要,雖然這件作品失敗了,卻是個轉折。過程就是那個動作,是我的身體和作品產生的關係。」
5
空間。雕塑需要跟空間發生某種關係——對空間具體清晰的認知要求使得雕塑的語言是一種完全有別於其它藝術種類的邏輯體系。雕塑的邏輯建立在身體的感知基礎上,它必須結合身體來思考,觀眾作為一個進入空間的對象被納入其中。娜布其在建構其作品時的推導思路呈現在她的作品裡,雕塑本身因此能與空間之間產生榫卯結構一樣的準確性,觀者在現場感知到空間被雕塑所改變。
這就是雕塑作品需要解決的問題之一。
今年她再次拿出的一批新作統稱「物體系列」。在這個全新的《秋夜》、《橘子》、《記憶,但不是過去的》、「空間外的風景」系列裡,娜布其想探討的是內外的概念。早期的作品強調著身體的直覺性,但那是一種「外」的入侵,而新作品看似剪掉了自我和入侵性,卻進入一個更深的「內」,更抵近核心。
從黑色繩子到「空間外的風景」,尺寸顯而易見的由大變小,對空間的切割也已經不同,娜布其有意用一種限制的方式來處理「空間外的風景」系列的空間關係,這種限制帶來了一種矛盾,也帶來某種逆向的,對真實、內外與否的提問,這提問方式手段凝練,她有一種將概念舉重若輕進行表達的才能。
在《物體No.3》里,繩子之間的巨大空隙接納了觀眾的身體,每個人都可以進入「物體」內部,但這種進入依然證明了物質界面上的隔閡;而在「空間外的風景」系列,創作者以及觀眾的身體都無法被直接接納或進入,但人作為主體,卻可以因此以想像的方式,進入抽象的思維空間。這個開放而且迷人的思維空間,是娜布其的雕塑帶給觀者最重要的提示:具體的作品能成為精神空間與真實空間之間的通道,非物質的空間可以通過雕塑摺疊或打開。她在用作品實踐這種可能性。
雕塑里另一個重點是材料。一個好的藝術家、雕塑家必須對如何理解、使用材料做出正面的回答。對於娜布其來說,材料之間的關係是平行的,沒有依附關係,這種認知表現在了她處理材料的角度上,她從侵犯或者說破壞的狀態進入了自然的存在:作品獨立自如地佔據著空間的一角,僅僅是存在著,以自身的形態來提示「關係」的存在:
關係是一種有因果的狀態,是揭示此物到達彼物、表象進入核心的過程。它也並非某種心理——心理是一種更為鬆散、模糊的態勢,心理經常被感覺裹挾——關係應該是精神狀態的物化展示,有可供檢驗、觀察的邏輯鏈條。這個莫可名狀的思維過程,需要被雕塑本身以結實明確的形體表達出來。
到了這個步驟,雕塑里空間和材料的問題被娜布其用這種方式鏈接到了一起。
我猜測這個解釋的過程對藝術家本人而言,如同翻檢真理,樂趣無窮無盡。
尋求真相,這是創作者能揭示的最迷人的部分,娜布其摸索著那條道路。我好奇著這些視覺創作者在自我打磨時所經歷的時空,但是後來想到這些時空都準確地落在作品的細節里,當然也會遺漏——而也許漏下的那些部分才是停不下來的原因。我不知道那個堅硬的所在,對於她個人來說具體是什麼。但是,尋找本身帶來生機。
物體No.5,鋼筋、布、漆,2014n
物體No.4,木凳、布、漆,2014n
物體No.7 ,鋼筋、布、輪子、漆,2015n
空間外的風景No.3,不鏽鋼噴漆,2015n
空間外的風景No.2,不鏽鋼噴漆,2015n
空間外的風景No.3,不鏽鋼噴漆,2015n
空間外的風景No.9,不鏽鋼噴漆,2015n
空間外的風景No.4,不鏽鋼噴漆,2015n
記憶,但不是過去的,綜合材料,2015n
秋夜,木頭、墨水,2015n
推薦閱讀:
※學霸馬蒂斯
※ART | 我不知道我是誰,但我感受到了目光
※看展,我只靠套路
※Kandinsky是怎樣將音樂融入到繪畫中的?
※有什麼畫家傳記或是美術史推薦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