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明道和釘釘有何不同?

文/明道創始人任向暉

按道理說,這個話題最好由第三方來談論,廠商公開評價競爭對手是一項忌諱,貌似也難保客觀,不過今天世界的透明度和過去完全不同,即使你不說,也攔不住用戶的主動發現。廠商把自己吹捧得再好,也並不能愚弄用戶。而且,這也是一個愈發多元的世界,沒有任何一款產品能夠全面滿足所有用戶的需求,正所謂青菜蘿蔔,各有所好,用戶的選擇代表了他本人的偏好,很難說是產品的對錯。廠商的產品設計理念,也代表了各自對目標用戶的選擇。

所以,我也許可以放下包袱,用最大的透明和坦誠來溝通一下這個問題,我們做得不如競品的,說出來也是對自己的一個鞭策,目的是為了做得更好;我們做得還可以的,也沒有必要過於含蓄,說出來也有被客戶斧正的機會。現在想要完整評估一個企業應用,是一個需要花費不少精力的過程,所以,如果我能把關鍵差別說清楚,至少可以幫助客戶節省時間成本。

釘釘是一家值得尊敬的競爭對手,尤其在通信應用的成熟度方面是明顯領先的。釘釘推出的免費電話會議也是解決客戶痛點問題的一個強大特性。阿里也顯然投入了巨大的資源在釘釘產品上,我認識的一些團隊成員也都非常的敬業。擁有一個強大的競爭對手,我始終認為好處大過壞處。

但是,明道和釘釘在產品設計理念上的確有令人驚訝的差異,這些雖然無關於產品成熟度和運營水平,但對用戶的使用感知會帶來非常明顯的不同。我不會帶著偏見去看待這個問題,也無意藉此來評判設計優劣。但還是那句話,產品的設計理念透射出了廠商自己的判斷,也反映了他的取捨,所以我在講述這些差異時,也必然要包含明道對此問題的理解和明確觀點。

一、DING一下背後的假設

明道的基本通信功能和釘釘沒有本質區別(針對個人和群組的即時通信),但釘釘顯然更加在意信息的送達確認(回執),它不僅在一對一的聊天中,還在群聊中都加入了已讀狀態跟蹤,哪怕在一個幾十個人的群聊中,任何人發送一條消息,都會提供已讀和未讀的計數,包括誰已經讀了,誰沒有讀。當然,更加能夠說明這一點的是DING功能,它甚至會通過簡訊和電話的通路來推送消息給對方,釘釘自稱「連環奪命DING」。

明道的做法有所不同。我們目前沒有在任何一個地方加入消息回執功能。這樣做的原因在於針對實際運營數據的觀察。我們發現消息在很短的時間內被接收方閱讀到的比例是有鮮明的規律的,白天的即時閱讀率非常高,到了深夜和凌晨就急轉而下,在群聊中,消息的閱讀率和群組大小也有關係,群組越大,消息即時閱讀的比例就越低。這也是我們在使用過程中的實際體會。加入消息回執功能只會反覆驗證這一點,並不會改變這個規律。

當然,偶爾針對一些非常重要和緊急的溝通,送達和消息回執會變得相當有用,就像平時很安靜的人,突然發火會引起周圍人的特別關注。在日常協作中,這樣的溝通內容的確並不多見。反過來說,如果用戶每天都充斥這樣性質的溝通,要麼他們的溝通出了問題,要麼就是一個非常不典型的協作組織。所以即使是釘釘,也建議用戶要謹慎使用DING功能。每天都DING幾下和「狼來了」的故事沒有什麼區別。

我不確定這是不是釘釘真正在意的需求,但至少他們在早期宣傳中認為「員工裝死不反饋」是企業的管理痛點。我也相信這樣的情況不少見。就像微信群被大量用在工作上以後,群聊的消息送達效率是越來越低。但是,這個問題是不是可以通過消息回執來解決?我們覺得不是。

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把消息瞬間發送到世界上任何一個地方的接收人那裡已經不再是個技術挑戰。而消息能否被及時閱讀和處理則已經脫離了通信平台,屬於接收人個體的原因。除了作息時間以外,還可能取決於接收人當時的忙閑狀態,是否有足夠的時間和信息來回復。在企業組織里,消息已讀狀態還會給接收人很大的心理壓力,尤其是上級發給下屬的消息,這種壓力可能的確會改善接收人初步反饋的及時性,但從內部溝通的整體有效性上並不會有什麼正面影響。相反,提供更加健壯的消息推送服務,和更加合理的通知中心設計也許才是真正有價值的。

所以,如果企業非常看重消息送達,想要通過回執設計來敦促員工及時回復,那麼釘釘也許應該會起到作用;相反,如果您的判斷更接近我們,那麼明道的通信設計邏輯將更加符合您的期望,它更加接近常倫,在進行消息通信的時候,你不需要顧念太多其它因素。

二、有關移動為先的問題

釘釘是一個以手機為重點的移動應用,雖然也提供一個網頁版和客戶端,但地位和特性完整度基本類似微信的網頁版。相反,明道對PC的重視度非常高,我們在用戶前台和管理員後台所提供的特性豐富度遠超過了釘釘和其他移動為核心的辦公應用。

我們甚至不贊同協作應用「移動為先」的講法。

的確,企業中有不少角色幾乎全天處於移動狀態,比如老闆和銷售外勤員工。但即使如此,他們也高度依賴PC這個生產工具,較長篇幅的文字輸入、Excel,Powerpoint都不可能,也不需要在手機上完成。更加不用說企業中還有過半的常年案頭員工,他們的PC早九晚五都是打開在那裡的。在手機上,用戶希望能夠獲得通知,快速回復,找個文件,約個日程,但只要超越這些簡單的交互以外,PC幾乎總是能夠提供更高效率的操作。

把工作應用全部納入手機曾經是一個美好的願望,當時,我們嚴重缺乏體驗優越的智能手機平台,沒有那麼豐富的APP選擇,但是今天的情況已經全然不同,用戶在手機上被各種應用推送和未讀消息所分心的概率變得非常高,相反,PC又反過來成為能夠幫助用戶聚焦工作的空間。我注意到越來越多的效率人士在上班時刻意將手機無法觸手可及的位置。

「移動為先」可能在三到四年前是業內一個很高的呼聲。但對於一個成熟度比較高的應用平台來說,這是遠遠不夠的。尤其是效率應用,絕不應該mobile only,因為移動本來就是為了讓用戶的體驗能夠連續,而不是固著在手機屏幕上。

所以,明道對移動應用的理解並不局限於單一的手機APP。通過雲端同步多種終端,包括手機和PC才是真正意義上的移動化。用任何一台電腦或手機連入互聯網就能夠接續工作,這是更加完整意義上的移動應用。

三、基礎應用構成的差異

釘釘定義協作的基礎應用包括「消息、DING、公告、日誌、釘盤(網盤)、審批」。明道對應的定義是「消息、動態、任務、日程、知識」。

從這個角度看,明道和釘釘的區別還是挺大的。除了共同的「消息」(通訊)外,兩者的選擇和定義幾乎完全不同。釘釘的應用構成貌似吻合一個企業從上至下建立統一辦公平台的需求,而明道的協作定位則更加適應知識密集型行業(專業服務,TMT,高端製造等)的用戶需求。

我們兩家對於應用設計的基本理念也有重大差異。釘釘的公告和日誌其實對應了明道的「動態」。動態是一把瑞士軍刀,只要是文字、圖片、文件和音視頻組合的內容都可以作為動態發布,而釘釘為此分解了兩個範式應用,一個是管理員向全體員工群發的公告、另一個員工用來進行工作彙報的應用。日誌還提供了表單模版功能,也就是說,在釘釘寫日誌就像填寫表格一樣。

這樣做的優點就是應用的指向性非常強,鑿子是鑿子,起子是起子,用戶的教育成本也相應降低。但這樣做的缺點也很顯然,每一個應用都會被具體定義,所以發公告就絕不應該用日誌,寫日誌也絕不會打開公告,而且日誌也不鼓勵自由書寫,必須按照一個表單,按照欄位填寫。更重要的是,在企業內部群體溝通中,發公告和寫日誌其實只是極小的一部分,還有大量有價值的溝通需要在協作群組中進行,而且最好是透明的。比如銷售客服人員向後台人員反饋客戶問題和建議;員工需要跨越部門和層級提出問題;有價值的商業資料需要最大範圍地分享和留存,這些本來應該自然產生的溝通內容會被範式化的溝通應用所限制,因為它們既不屬於日誌,也不屬於公告。但如果我們無限制地枚舉溝通類型,逐一建立範式應用是不可能的,那會讓功能龐雜到難以復加的地步。所以,明道選擇九九歸一,萬變不離其宗,一個「動態」解決所有的群體溝通需求,就像一個多功能的工具。當然,我們面臨的現實挑戰就是如何有效引導和激發用戶開啟這些有意義的透明溝通。

基礎應用的構成還有一些其他差別,比如釘釘的任務是Tower的OEM產品,日曆是為管理者提供的出勤報表,明道則原生納入了任務和日程這兩項關鍵的協作應用(它們管理了用戶的事務和時間,是協作的雙子星應用,從80年代開始,就出現在Lotus和Office套件中,直至進入產業標準。)

四、對開放的態度和行為

這句我就直說了:釘釘一點也不開放。至少目前就是這樣。不過我沒法把這篇文章寫成技術貼,只能邀請您參觀一下我們感到很自豪的明道應用市場,其中已經有超過100家SaaS應用支持了明道帳號直接登陸,並且可以安裝到明道主界面中,包括PC和移動。每一個應用都是獨立的廠商,他們可以自由決定加入哪些平台,明道也不會為應用導流收費。

在釘釘,你目前並無法自由選擇任何第三方的應用組合,至於這是階段性問題,還是釘釘的實際開放意願度決定的,只有時間能夠回答。反正,我對BAT幾乎所有平台的開放度都感到很無奈。

五、釘釘是免費的,明道是收費的

如果不說這個事實,那我就太不厚道了。事實上就是這樣的,釘釘雖然對企業認證設置了一些繁瑣的步驟,但目前的確不向企業收費,明道面向企業的高級模式是收費的,而且我們也無意為企業模式提供長期的免費版本,儘管明道收費版的價格非常合理。在提供了核心服務價值之外,是否收費,向誰收費是一個商業模式的選擇問題。明道選擇軟體收費(實際上是免費+收費)出於一個基本的價值判斷,我們無意通過軟體向用戶推銷其他產品和服務,並由此收取廣告費。

當然,釘釘可能也不會。那麼區別就在於明道的商業化階段和釘釘不同而已。我們在2013年就開啟了商業化,也不會因為競爭對手的行為而改變這個進程。但明道的確希望能夠在某個平衡點以後開始逐步遞減單位用戶價格。

所以,今天明道要做到的是:

1)在針對企業模式收費時,提供足夠的價值回報給用戶。

2)擁有足夠的企業資源來持續運營這個產品,在持續增加收入的同時,逐步降低用戶的實際成本。好在明道已經積累了不少的付費企業客戶,當前的商業模式我們覺得很健康。

3)最後一點很關鍵,這也是明道商業模式中原本最薄弱的環節,那就是沒有設計足夠的由下至上的自由部署模式。這是釘釘早期設計中的重要特性,它並不需要用戶創建「企業」,通過簡單的聯繫人和群組就能夠開始展開協作,這也是它能夠快速獲得用戶的最重要原因。所以,明道當然要補上這一課,針對所有的個人用戶,免費!這包括企業中的局部團隊、部門、項目,鬆散的自由職業者聯盟、各種跨越企業邊界的協作群組。反正只要不是企業正式的從上至下部署,一律免費!你再也不用擔心向老闆申請購買明道企業版的麻煩。(明道即將推出面向個人的終生全免費版本,此文立據為憑)

最後一個區別無非是運營者的身份差異了。對手是強大的阿里巴巴旗下產品,明道是一個獨立小廠。幸好,今天你完全不用擔心小廠的資源和服務能力問題,這要感謝雲計算時代,複雜和昂貴的雲計算基礎設施已經不再是大企業的專有設施,相反,因為充分的獨立性,我們可以選擇最好的IaaS和PaaS廠商的服務,今天明道的服務中,包含了超過10家以上的開發者服務商和基礎設施提供商的服務,無論是簡訊驗證碼,還是圖片縮略圖生成,視頻編解碼,這些專業化的分工通過精密的軟體工程,讓每一個人都能夠輕鬆建立和享受雲服務。所以,我們壓根沒覺得獨立小廠是一個劣勢,至少在產品的設計開發和運營環節。

所以小結一下,明道和釘釘到底有何不同?

1. 產品設計的基本理念不同,釘釘強調了監督和管理的需要,明道建立在自發和去中心化的管理理念之上。

2. 服務的組織類型不同,釘釘向重視從上至下管理的企業推銷統一通信,DING一下,辦公OA,明道向知識密集型行業用戶提供去中性化的協作應用(動態,任務,日程和知識);

3. 明道兼顧所有的計算設備,釘釘主要是一個移動應用;

4. 商業模式或者階段不同。釘釘完全免費,何時收費,怎麼收費未定,而明道面向企業收費;

5. 企業背景不同;釘釘是BAT的產品,明道是創業公司產品。

如果您選擇明道,我十分感激!即使您因為各種原因選擇了釘釘,明道也永遠在這裡等你,等待您真正相信了扁平,透明和去中心化所帶來的企業競爭力。


推薦閱讀:

林明道
《我們相愛吧》:想和明道談個戀愛
目前國內有哪些開源的非 SaaS 團隊協作平台、項目管理工具嗎?
有哪些免費的團隊協作軟體?

TAG:明道 | 钉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