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物設計,so tricky

本文是《引物設計,so easy》的姊妹篇(傳送門 引物設計,so easy - 老司機的生物學課堂 - 知乎專欄),或者說是進階版,其中涉及的內容,沒有一定駕齡的司機是不知道的哦。

首先要借用Sketching Science的一幅漫畫來表達心情。儘管在上一篇中把PCR說得如此簡單,但實驗做多了,偶爾也會翻船。實時定量PCR實驗失敗了,引物設計往往要背一部分鍋。這篇文章就來探討一下,引物設計還需要注意哪些問題,以盡量提高實驗成功率。(註:依然僅關注qPCR定量mRNA的引物設計,不涉及其他應用。)

1. Location, location, location

假設Primer Blast返回了這樣的結果,在靠近mRNAn5』端有兩對引物,在3』端有三對引物,這時候我們應該選擇哪一邊呢?

答案是:最好選擇靠近3』端的那三對。

在理解這個答案之前,我們首先需要明白逆轉錄的原理。逆轉錄的過程,是逆轉錄酶通過結合RNA-DNA雜交鏈(即mRNA-逆轉錄引物),以dNTP為原料,沿著DNA的5』→3』端方向合成cDNA的過程。換言之,對於mRNA來說,逆轉錄酶是沿著它的3』端往5』端跑的。

逆轉錄反應,往往不能完美地獲得全長cDNA。如下圖所示,mRNA並不是一條直線、乖乖站好讓逆轉錄酶從後往前擼過去,而是具有相當複雜的二級結構甚至三級結構。

也就是說,逆轉錄酶要「翻山越嶺」,跨過重重障礙,才能從頭跑到尾。儘管某些逆轉錄酶可以在較高的溫度下進行反應(高溫有助打開二級結構),而且它本身也有解開二級結構的功能,但這些都是相對的。一旦在中間卡住,逆轉錄酶從雜交鏈上脫落,反應就中止了。因此,優勢cDNA產物往往會富集在靠近mRNA的3』端位置。

對於一些比較短的mRNA,選擇靠近哪一端的qPCR引物,其實並沒有什麼所謂,逆轉錄酶也不是那麼廢柴。然而有些基因的轉錄本超級長,比如出了名難克隆的人EP300基因的轉錄本有8761nnt,而最長的人類基因轉錄本TTN的transcript variant IC更是高達109,224 nt。這時候,我們還是不要為難逆轉錄酶了。

有些駕齡的司機都懂得,為了獲得全長cDNA,往往使用random hexamers(隨機六聚體)引物、甚至混入Oligo dT來進行逆轉錄。然而在qPCR定量基因表達水平的時候,本司機並不推薦使用random hexamers。儘管它可以最大程度提高獲得全長cDNA的概率,但是這時候所獲得的cDNA卻不能保證忠實地與mRNA的丰度成對應關係。因為在使用random hexamers獲得全長cDNA的同時,也會獲得大量truncated cDNA(截短體cDNA),因此這樣的cDNA混合物,就無法忠實反映原始的mRNA拷貝數。

在這裡,筆者順便推薦使用Anchored Oligo dT用於mRNA定量的逆轉錄,序列見下圖,相比Oligo dT多了兩個「錨定」鹼基。相關文獻PNAS. 2002 Apr 30; 99(9): 6152–6156.nAnchored Oligo dT能夠提高從mRNA的polynA尾巴開始逆轉錄的效率,降低由於轉錄本中央多聚腺苷酸序列的存在而導致產生大量truncated cDNA的幾率。

總而言之,盡量選擇靠近mRNAn3』端的引物就對了。

2. 依然是Location,nlocation, location的問題

qPCR是評估RNAi效率的快捷方法之一,尤其是當靶點找不到合適的抗體做westernnblot時,qPCR簡直又快又省事。然而有時候我們會發現,無論怎麼優化轉染條件,用qPCR一檢測,總是發現干擾不下去。每次遇到這種情況,通常只能鬱悶地換別的siRNA片段再做一次實驗。

設計RNAi的演算法,目前還不能給出近100%成功率的承諾,但qPCR得到干擾無效的結論,未必就完全是RNAi設計上的錯,還有可能是擴增引物設計的問題。

這裡列舉三篇文獻來解釋這個問題。這些作者都發現,qPCR擴增引物和siRNA的相對位置,是有可能影響最終的評價結果的。

BioTechniques Protocol Guide 2009 (p.47)

BMC Res Notes. 2010; 3: 53.

Biol Proced Online. 2011; 13: 1.

我們拿第二篇的數據來講解。

首先作者設計了2對針對人PRKCE(proteinnkinase C epsilon)基因的siRNA和5對用於擴增該基因的引物(set 1~5)。

隨後,用western blot證明了這兩對siRNA都是有效的。

同時,這5對擴增引物也是有效且特異地擴增出了單一條帶。

然而通過qPCR實驗卻發現,不同引物得到的「干擾效率」卻是不一樣的。

綜合三篇文獻的研究數據可以得出一個共同結論,針對於文中所研究的基因,引物設計在siRNA切割位點附近才能得到陽性結果。(注意是綜合起來的共同結論,不要跟我拽上面這篇文章得不到這個結論 [再見])

理論上,RNAi介導mRNA切割後,mRNA降解往兩個方向進行(如下圖的C所示):5』端碎片沒有poly A的保護,降解從3』→5』進行;3』端碎片沒有m7G cap的保護,降解從5』→3』進行。因此,如果mRNA降解不完全,殘留的「屍體」就會被random hexamers引物給逆轉錄出來。而傳統的OligondT(沒有錨定鹼基)逆轉錄引物,似乎對mRNA中間的多聚腺苷酸序列(也就是中央的AAAA……多聚A序列,而非尾部的poly A尾巴)有偏好性(根據文獻計算的優勢比,中央多聚A:尾部多聚A ≈3:1),因此如果屍體存在多聚A序列,也容易被Oligo dT傾向性地逆轉錄出來。而此時,如果擴增引物設計的位置遠離切割位點的話,就會出現擴增信號,導致誤判。

這裡也再次凸顯出Anchored oligo dT用於逆轉錄的好處。首先它不會逆轉錄缺乏多聚A序列的mRNA屍體。就算屍體存在多聚A序列,錨定鹼基能夠保證中央:尾部n≈ 1:1地獲得cDNA,也能盡量降低誤判的程度。

然而,並非所有基因都有類似的情況,具體的機制不明。在這裡只能說,在設計用於檢測RNAi效率的qPCR引物時,要多長一個心眼了。有時候,得不到陽性結果這個鍋,並非總要由siRNA片段來背,而有可能是引物設計的問題。

最後祝各位PCR愉快!

(沒想到這個周末居然一口氣擼了兩篇文。下周停更好了……)


推薦閱讀:

沒有基因組的參考序列可以做lncRNAs嗎?
細胞質中含有RNA酶,它是怎麼做到只分解那些需要分解的RNA的?
丙肝病毒是如何傳染的?傳染性如何?
為什麼核糖體蛋白是單拷貝基因編碼?
在胚胎髮育早期可檢測到ngn3的mRNA和蛋白,但在晚期僅能檢測到其mRNA而檢測不到蛋白這是為什麼?

TAG:PCR | 分子生物学 | RN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