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老車檔案】第一輛觸屏汽車居然比第一部觸屏手機早了7年!

手機從傳統鍵盤的樣子過渡到現在觸屏的樣子,只用了10年時間(1993年出現第一部觸屏手機Simo Personal Communicator,後來慢慢消沉並沒有成為主流,直到2002年之後開始流行智能觸屏手機到現在連黑莓都換成了全觸屏。)

而車載中控系統,到現在仍然是機械按鍵為主流,偶爾有觸屏控制作為輔助交互方式出現。少數車型(凱迪拉克XTS等)也會嘗試一些觸摸按鍵和觸屏操作為主,嘗試放棄機械按鍵,但實際的用戶體驗並不是特別理想。

第一部觸屏手機:1993年美國BellSouth公司和IBM聯手推出的Simon PDA cellphone。

在我的一貫印象中,汽車上的觸屏技術發展是要遠遠落後於手機的(手機技術迭代更新的速度太快,而汽車則礙於工作環境、安全、可靠性等方面的限制要慢一些)。

而今天在查資料的時候發現,其實:

早在1986年,別克就推出了全觸屏中控的量產車型,這比世界上第一部觸屏手機的誕生要早了7年!

這款車型就是1986 Buick Riviera。

(美國人果然是愛玩這種新鮮的技術)

第一輛觸屏中控的汽車:1986年別克推出的Riviera。

我們來看看這款車型。

Riviera是別克歷史上最偉大的車型之一,20世紀50年代,福特旗下的一款兩門四座、造型比較新穎的車型「Thunderbird(雷鳥)」在美國市場大受歡迎,通用汽車看不下去了,決定開發一款車型來和福特雷鳥抗衡。

1955 Ford Thunderbird

當時最先出爐的設計是來自凱迪拉克(那個項目代號叫做XP-715),這個設計的一部分靈感據說是來源於當時通用的首席設計師Bill Mitchell(比爾·米切爾)在倫敦被設計優雅、定製車身的勞斯萊斯所吸引,認為「刀鋒」般的設計風格和更低的車身輪廓正是他想要的感覺。

而這個項目實際操刀的設計師是Ned Nickles(內德·尼克斯),Bill Mitchell只是對他的設計提出了一些意見。

當時的一些設計圖:

圖4是Ned Nickles之前設計的草圖,圖5是Bill Mitchell從倫敦回來後提出建議後的版本。

但後來,凱迪拉克的管理層對這款車並不太感興趣,於是把這個項目拿出來在通用集團內部進行競標,最後別克拿到了這個項目,稍加改造之後便上馬量產。

於是,誕生了經典的Riviera車型。

Riviera從造型到性能,在美國超級火,從1963年誕生,到1998年停產,一共發展推出了八代車型,總銷量超過了112萬。

而我要和大家分享的這款觸屏中控的Riviera,則是其中1986年換代的第七代車型。

這款車在1986年推出,當時別克主推的幾個車型亮點包括:

1、豪華內飾

那個年代的美國車剛剛度過一段極端浮誇(車上超級多鍍鉻裝飾、各種誇張造型)的時代,已經逐漸不再過多使用銀閃閃的鍍鉻裝飾。車內的顏色、線條都比較簡單明了,甚至有點樸素。

但由於這款車主打豪華和舒適性,因此在功能設計上下足了功夫:

比如:地板上鋪著量身定製的雙層地毯來隔絕來自地面的噪音配備Delco-GM/Bose音樂系統(支持FM/AM收音機、磁帶播放器的高品質音樂播放)方向盤和擋把都用真皮包裹中央扶手箱集成有儲物格電動車窗開關煙灰缸電動外後視鏡調節開關磁帶播放器等各種舒適性配置。

2、舒適、可電動調節的座椅

1986 Buick Riviera還配備了包裹性很好的桶型座椅,還能多向調節。

座椅前後、高低、靠背角度、側圍調節、腿部支撐前後調節等等,而且很多還是一鍵調節。

另外,腰部支撐也可以通過充氣來調節,頭枕也支持電動調節。

3、GCC觸屏控制系統。

終於到了開頭說到的重點部分:1986 Buick Riviera是世界上第一款應用觸屏控制技術的汽車。當時它採用的是一塊帶有觸摸感測器的CRT顯示屏(CRT是「陰極射線顯像管」的英文簡稱),黑色背景+綠色字體顯示,很像老式的ATM取款機。別克把這套觸屏控制系統稱為「Graphic Control Center(圖像控制中心)」。

這在當時是前所未有的交互體驗。

在當時看來,這樣的控制系統,可以在這塊屏幕內集成比傳統物理按鍵更多的控制功能。1986 Buick Riviera上,工程師在系統內集成了差不多100項虛擬控制開關。

包括:空調、音量、電台、汽車診斷功能、油量顯示等等。

找到了一段視頻,實際操作演示下這套觸屏操作系統:

(更新一:不知道視頻被誰給吃掉了……現在重新放上去了,大家試一下)

(更新二:我還是老老實實放視頻鏈接吧)

世界上第一輛觸屏控制的汽車

以上三個部分是這款車最大的亮點。

而它的動力系統也絲毫不弱,搭載的是一台3.8升V6發動機,搭配一台Turbo-Hydramatic 4速自動變速箱,動力輸出最大功率能達到142馬力。

********************嘩啦啦的分割線********************

看完了老車的樣子,繼續回到我們的重點:

汽車的觸屏控制出現得比手機還早,為什麼到現在也沒有普及開來?

歸根到底,還是那個最關鍵的因素:觸屏控制需要分散駕駛員的注意力,因此無法實現盲操作。

本文提到的這款車是第一款使用觸屏技術的汽車,後來別克在Reatta這款車型上也應用了一次這項技術,然後就放棄再也不用。主要也是因為上面提到的原因。

現在,很多車型(寶馬7系、賓士E級等等)上也慢慢地出現觸屏控制,但大多數都是應用在中控娛樂系統的控制上面,開車時候常用的空調調節、音量調節等,還是會通過物理按鍵來控制,觸屏只是作為一種輔助控制方式存在。

這方面做得比較早、比較激進的應該就算凱迪拉克的XTS,當時使用了觸屏+觸摸按鍵的控制方式,中控的外觀非常絢麗,但實際使用效果差強人意,容易產生誤觸並且難以盲操作。

另外一個更激進的就是特斯拉的Model S了,中控直接變成了一塊大屏幕,所有的控制功能全部集成在這塊屏幕中。當然,Model S也存在無法盲操作的問題。

但是,在未來隨著自動駕駛技術的成熟,盲操作的問題其實也就不算什麼問題了,傳統機械按鍵的優勢也就不復存在了,觸屏控制甚至更多新型、科幻的交互方式也可以更多出現在汽車上。


推薦閱讀:

你所看到的汽車廣告,和40年前有什麼區別?
奧迪通俗演義
鷗翼門這麼帥,其實是被逼出來的設計。
大雞腿,丁字褲!別想歪,我說的是車!

TAG:汽车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