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大腦持續高效的秘訣,這樣學習可能更有效!

和國內大學輕鬆的學習環境相比,留學之路並不好走。除了要克服語言障礙,還有大量的論文、演講和小組討論要做,因此,在學習的時候,是否有清晰具體的方法讓我們更有效率呢?

首先重申一個普世真理:人不可能像永動機一樣24小時不停學習和工作。

大腦在運作一段時間後,出現疲勞是無法避免的。緩解疲勞的方法有很多,看電影、打遊戲、健身、睡覺。但除了健身能執行多任務(跑步時聽書),其他都無法避免的消耗我們的「時間」(注意力)。我們能否用新的方式去改變這種現狀?讓大腦在「學習」中得到休息?

很多人馬上想到了番茄工作法,大致可以理解為每隔25分鐘,休息5分鐘,以此讓自己學習和工作更有效率。但我個人認為,光用番茄工作法還不夠具體和清楚的闡述這個方法論。因為番茄工作法只是寬泛地讓人們意識到勞逸結合的具體時間刻度,但在學習和工作的任務目標上,並沒有一個明確的方向。

換句話說,不管是學習和工作,內容和目標都是多樣的。就學習而言,除了閱讀文章和書籍,我們還可能進行寫論文、歸納總結筆記、上網搜索資料、與夥伴做口頭分享以及小組討論等等一系列的多樣化目標。所以,除了番茄工作法,專註於任務目標的分類和交替非常重要。也就是很多人俗稱的「換下腦子」。

和過去人們更專註於將大腦切換到了非學習領域,就我個人而言,在學習領域,將任務目標交替進行,在效率提升上非常有幫助。為了找到理想的方法,我曾嘗試2種不同的方式:

第一種是執行單任務目標。比如早上9點開始閱讀書籍,每25分鐘休息1次,下午和晚上同樣執行相同的任務(閱讀同一學科書籍)。我發現當天的效率並不高,尤其是到了晚上,大腦開始自動屏蔽閱讀內容。

於是我嘗試第二種方法,多任務交替進行。在不同學科交替閱讀2小時後,發現大腦開始疲勞。這時我立馬從閱讀書籍切換到微信編輯排版,效率大增。我發現執行多樣化任務目標後,一天可以完成很多事情。

安排學科交替學習和選課有關。我個人喜歡在一學期里選不同類型的學科,比如商業分析(涉及數據分析),市場策略(涉及概念理論)。因為重複學習相同類型的學科容易產生大腦疲勞。當然,這樣做的前提是有不同的類型可選。

嘗試這兩種方法後,我發現除了看電影、打遊戲、健身、睡覺可以讓大腦充分休息,我們還可以用「學習」的方式讓大腦保持持續的高效運作,只不過需要告別傳統單一化目標,執行多樣化任務目標。就個人效率而言,從閱讀→口頭分享(小組討論)→寫論文→ 健身到歸納總結 >閱讀→健身→閱讀。

在量級程度上,我一般用1星期作為單位將二者進行對比,雖然在1天內,前者的閱讀量不如後者,但在每周末任務總量統計上,前者完成的數量遠遠高於後者。

因此,如何將任務目標進行分類是我們值得思考的事情。在此後的學習和工作中,我開始嘗試用多做方法進行切換,並且密切注意自己的效率。到目前為止,我做出了以下5大分類:

1.理解型:閱讀文章、書籍

2.思考型:複習筆記,寫作、思考、發散、遷移出更多新知識

3.總結型:歸納總結,摘抄筆記

4.溝通型:參與小組討論時,或者生活中有意識和無意識地用口頭分享給他人,作為聊天內容、談資

5.操作型:查看數據,檢索材料,複製粘貼,排版發布,分享給他人

其中,1、3是輸入類,2、4、5是輸出類,「燒腦」程度從1到5遞減。此外,將輸入和輸出類中的任務目標進行排列組合,我意外地發現,這兩大任務居然被巧妙地轉化為了兩種大腦切換休息方式。

這裡需要注意的一點:要明確界定每個單任務的目標。比如:課內的英文原文書不可能一次讀完,那麼在單任務內,這本書將被分為N個小節,以小節為目標,去進行多任務切換。如果在小節目標完成過程中,任務被過早切換,那樣將引起反作用影響效率。比如,在閱讀書籍不到20分鐘的過程中,突然想看一眼昨天的數據,或者迫不及待地與身邊的人進行口頭分享溝通。

那麼,到底以什麼時間單位和內容單位進行任務劃分呢?番茄工作法在這裡起到了作用,不過具體時間建議還是因人而異,比如我個人喜歡以1-2小時進行劃分。內容上,除了遵循大眾習慣,比如在閱讀課內英文原文的內容單位要小於閱讀課外的中文。

當然,這還需要個人去實踐,找出適合自己的內容劃分單位。


推薦閱讀:

這麼多知識,美國老師用一節美術課就都解決了!
留學這幾年,你真的知道什麼是批判性思維?
去美國大學申請流程
參加參與夏校能提前獲得大學學分?美國TOP15學分型夏校的概況以及申請條件

TAG:留学 | 留学美国 | 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