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做正確的事,這是個能力問題

文/曹懷寧,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

本文首發於公眾號「初心客廳心理疏導平台」

原題目為《親子關係:你的應對方式決定了孩子的處事能力》

一個上午,我帶著快三歲的兒子到商場里的遊樂園玩。兒子快樂地在海洋球池裡嬉戲,我一邊應答著他偶爾的問題,一邊漫不經心地翻看著手機。

忽然,一個聲音在我耳邊炸響:「你兒子咬了我家孩子!」我被震得立馬抬起頭,只見三個女人簇擁著一個約摸三四歲的小女孩站在我面前,她們看起來像是女孩的奶奶、外婆和姨婆,六隻眼睛都直勾勾地瞪著我,那個小女孩抽噎著。

我一下子緊張起來,本能反應到:「是誰說我兒子咬了人的?」最先開口的那個女人大聲說道:「我家孩子說的!就是你兒子咬的!」邊說還邊彎下腰,給我看女孩膝蓋上的牙印,紅紅的一大片。

我的大腦在那樣的壓力下幾乎可說是一片空白,但我本能地覺得,兒子絕不會做這樣的事!他雖然會咬人,但從來都只咬家裡人,在和他朝夕相處的這一千多個日日夜夜裡,我從沒見他咬過一個外人!更何況,兒子在外面絕不像在家裡那麼歡脫,如果與其他孩子發生矛盾,他最多是隱性地攻擊,比如硬占著位子不肯讓開,用身體推擠其他孩子,卻幾乎從來沒有過顯性的攻擊。

更何況,他剛剛一直在我身邊活動!他怎麼可能咬了一個孩子卻不動聲色呢?這不可能!絕不可能是我兒子咬的!

我定了定神,溫和地拉過兒子,輕輕地問他:「兒子,你有咬這個小姐姐嗎?」兒子眼裡閃著迷惑的光,但堅決地搖了搖頭。我馬上站起身,嚴肅堅決地反擊那個女人:「我兒子說不是他咬的!肯定不是他!你們說說看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那個女人眼一瞪,馬上就喊起來:「怎麼不是他?我家孩子都說了是他!怎麼,咬了人還不承認是嗎?」這時,四周的人群已經開始聚集,很多人將我們圍在中間指指點點。我把兒子拉到身邊保護好他,同時毫不示弱地對那三個人說:「我兒子一直在我旁邊,我根本沒有看到他和你們家孩子有接觸!你再問問你家孩子,這是怎麼回事?」

也許是被我的堅決所動搖,三人中的另一個女人猶豫地彎下腰問那個小女孩:「是誰咬你的?」這一次,女孩的手指向了海洋球池裡的另一個孩子。原先發話的的那個女人慌了,她又問了兩次,女孩還是指的那個孩子,她們這才悻悻作罷,匆匆道歉後丟下我們去找真正的始作俑者吵架了。望著她們的背影,一股怒火蹭地從心裡竄上來,我強自壓抑著,蹲下身子看著兒子純澈的大眼睛,一下子緊緊抱住了他。

我意識到這股怒火的背後是深深的後怕:如果我不是與兒子朝夕相處,深知他的稟性;如果我不是一直都在他附近,大致了解他的一舉一動;如果那個女孩始終沒有指向他人;如果我不是一個心理素質較強的人……那麼,我能不能在那三個女人突然發難時,頂住她們的洶洶氣勢和圍觀群眾的指指點點,堅持相信兒子是無辜的?

所幸的是,這一切如果都是真的。所以我頂住了壓力,在事情突發的一瞬間有足夠的心理能量做正確的事:不是驚慌失措的責備,不是蠻不講理的護短,而是冷靜了解情況後給予他堅定的信任,並讓他看到我為了解決事端、維護他的尊嚴而做出的努力。

我很慶幸,自己能做出對的事。

但在我的工作中,我看到了太多「沒有如果」的故事。

有家長在遇到這種情況時,不分青紅皂白就先扯過孩子罵一頓,甚至打兩下,同時忙不迭地向對方道歉,還勒令孩子也道歉。孩子憤怒不甘地大叫不是他乾的,然而卻換不來父母哪怕一分鐘的傾聽。那一刻,父母的心裡似乎只剩下了「取悅他人,平息事端」這幾個字。就算最後事實證明不是孩子的錯,父母也只會說「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甚至對孩子的耿耿於懷嗤之以鼻。

還有家長是絕對的護短型,無論事實是怎樣的,反正孩子絕不能吃一點虧。於是,雙方家長很快從理論升級到罵戰,甚至發展到肉搏戰,而兩個孩子則被擠到一旁,眼睛裡全是驚惶恐懼的光,看著平時慈愛的父母咬牙切齒地與他人相爭。

作為父母,你想要展現給孩子一個怎樣的世界呢?是想讓他覺得自己的尊嚴一文不值,而他人的意願則至高無上,還是想讓他認為自己的話可以被無條件盲從,自己的利益就應該被無條件維護?

或者說,你願意讓他知道,當和他人發生矛盾時,最重要的是如何正確處理問題,化解糾紛?

我們當然希望自己能夠做對的事。這也是當下無數育兒知識、教育理念鋪天蓋地的原因。無數的家長呼喊著:「我們要明確、清晰的應對方法,要手把手教我們該怎樣做對的事。」理論上的學習確實十分必要,但更重要、同時也更困難的是將理論知識內化於心,並真正對孩子用心。因為生活中影響巨大的事常常也是壓力巨大的事,然而巨大的壓力會使我們採用本能的方式應對,因為感性永遠比理性反應得快,而且省力。所以,這時理性中精美的理論都毫無意義,我們當下的心理狀態及價值觀,會直接決定我們有怎樣的反應。

身教永遠比言傳來得有力、深刻,真正的教育不是給出說辭,而是用實際行動給孩子創造一個有利於他成長的精神環境。所以,要真正教育好孩子,我們也必須一直學習、成長,讓自己成為更好的人。我們的親身示範,會成為孩子最好的榜樣。

————————————————————————————————————————

文/曹懷寧,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本文首發於公眾號「初心客廳心理疏導平台」。

來源:初心客廳心理疏導平台(xinlishudaozixun),聯合國際心理協會,打造「線上心理疏導,線下心理諮詢」服務平台。

作者簡介:曹懷寧,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諮詢實踐超千小時,主擅領域包括婚戀情感、人際交往、兩性心理、人生規劃、家庭關係等。自2011年開通新浪微博以來,粉絲五萬多人,堅持定期回復私信,無私為近六千名求助者提供諮詢,諮詢解答超千萬字。《婚姻與家庭》雜誌特邀專家,多家媒體簽約撰稿人。

微信公眾號:心理諮詢師曹懷寧(caohuaining)。

新浪微博和知乎:心理諮詢師曹懷寧。n


推薦閱讀:

本周知乎熱門問題 | 父母有哪些令人難以接受的邏輯?
分手後,你們依然可以當好爸媽 |Co-parenting
為什麼層次越低的父母越喜歡玩手機?
《Still Alice》‖ 活下去
爸爸會與後媽生一個孩子,我感覺很難受。我該怎麼辦?

TAG:亲子关系 | 心理咨询 | 育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