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的盲區:藏在中藥里的麩質
受到慢性疾病困擾的人常常會迫切地想尋求一個答案。
而往往在這個時候,他們會陷入「治療的旋轉木馬」。
——西藥不管效就吃中藥,中醫無用再求西醫。
——儘管你不斷地嘗試著上升,但終究是在繞圈子。
沒錯,現代醫學有著它的局限性:
許多疾病我們能檢測,但難以治癒。
比如某些癌症,大多數自身免疫病、老年痴呆症。——事實上,在目前,超過半數的疾病缺乏有效的治癒方法。
許多疾病我們能診斷,但常常被漏診或誤診。比如乳糜瀉、萊姆病、纖維肌痛症。
許多疾病太罕見以至於不被重視。比如自身免疫性腸道動力障礙、惠普爾病(一種系統性疾病,常伴隨消化問題)。
許多疾病我們已經發現,但難以診斷。比如由生物膜造成的慢性感染、非乳糜瀉的麩質敏感。
更不用說,許多疾病可能還根本未被發現
——畢竟,我們對人體最複雜的「器官」——腸道菌群的探索才剛剛起步。
所以,雖然我們處於人類歷史中科技最發達的時代,但仍有許許多多的健康問題無法通過現代醫學得到解決。
在這種情況下,求於西醫而未得者往往會轉向其他醫學體系。
對於中國人而言,這常是中醫。
然而,你需要知道的是,中醫存在許多盲區。如果不加以重視,這些盲區可能會讓治療變成傷害,從而將你帶上「治療的旋轉木馬」。
而麩質便是中醫存在的一大盲區。
關於麩質,我們已經知道的
①麩質主要存在小麥、大麥和黑麥中。
小麥中的麥醇溶蛋白(gliadin)和麥谷蛋白(glutenin),黑麥中的黑麥醇溶蛋白(secalin),大麥中的大麥醇溶蛋白(hordein)是造成問題的幾種主要麩質。
玉米中的玉米醇溶蛋白(zein)和燕麥中的燕麥蛋白(avenin)與小麥麩質有著類似的結構。雖然它們沒有小麥麩質那麼容易造成問題,但對極度敏感的人群仍可能造成影響。
②麩質會損害腸粘膜屏障
超過300種疾病和癥狀與麩質相關。最常見的癥狀是腹痛、腹脹、腹瀉、便秘等消化道癥狀。此外,疲勞、關節疼痛、抑鬱、大腦迷糊(brain fog)等腸外癥狀也常和麩質相關聯。
無論是對於乳糜瀉的患者還是對於非乳糜瀉的麩質敏感的患者,麩質都會引起腸粘膜屏障的損傷。
腸粘膜屏障、免疫、炎症、菌群,這四者是緊密相關的。其中一個方面出了問題,其餘的都會受到牽連;麩質不耐受往往就是這四者相互作用的結果。
當麩質敏感的患者再次進食麩質時,麩質又會進一步地刺激免疫系統、誘發炎症反應、破壞腸粘膜屏障、擾亂腸道菌群。
——這無疑是一個惡性循環。
③少量麩質就會帶來災難
對於乳糜瀉的患者來說,麩質是需要極力避免的。
當乳糜瀉的孩子一天攝入的麩質量在0.2-4.3克時,(按體重來算是每天0.02-0.26克/千克)。他們的腸道粘膜就會受到損傷。與此同時,他們的身體中也會產生對抗麩質的抗體。
事實上,對於乳糜瀉的患者,連續每日攝入200毫克以上的麩質就會出現腸道的病變。這種病變往往會在幾周內發生。
這也就是說,一點麵包屑中的麩質就足以給乳糜瀉的患者造成健康災難。
目前,乳糜瀉患者每日麩質攝入量的安全上限被確定為10毫克-100毫克。
對於其他麩質相關失調的患者,麩質的耐量可能因身體狀況的不同而存在差異。但為了確保恢復,做到「無麩質」也是重要的。
中藥材中的麩質
少量的麩質就可以造成嚴重的影響。然而,一些常見的中藥材是含麩質的,這無疑會給麩質不耐受的人群帶來健康隱患。
以下為含有麩質的中藥材:
①浮小麥
來源:小麥的乾燥輕浮癟瘦的果實。
聲稱功效:益氣,除熱,止汗
主治:骨蒸勞熱,自汗盜汗。
②神曲(六神曲)
來源:為辣蓼、青蒿、杏仁泥、赤小豆、鮮蒼耳子加入麵粉或麩皮後發酵而成的曲劑。
聲稱功效:健脾和胃,消食化積。
主治:飲食停滯,消化不良,脘腹脹滿,食欲不振,嘔吐瀉痢。
③炒麥芽
來源:大麥
聲稱功效:行氣消食,健脾開胃,退乳消脹。
主治:食積不消、脘腹脹痛、乳房脹痛。
④飴糖
來源:以米、大麥、小麥、粟或玉米等糧食經發酵糖化製成。
聲稱功效:補中緩急,潤肺止咳,解毒。
主治:脾胃虛弱,里急腹痛;肺燥咳嗽、咽痛。
那些含麩質的中藥配方
麩質不耐受的最常見的癥狀就是消化不良、腹脹、腹瀉之類的消化道癥狀。
在腸易激綜合征患者中,又有較多的人存在麩質敏感。
但問題是,許多用於治療消化疾病的中藥配方恰恰含有麩質。
①保和丸
成分:山楂(焦),六神曲(炒),半夏(制),茯苓,陳皮,連翹,萊菔子(炒),麥芽(炒)
聲稱功效:消食,導滯,和胃
主治:用於食積停滯,脘腹脹滿,噯腐吞酸,不欲飲食。
②健脾丸
成分:党參,白朮,陳皮,枳實,山楂,麥芽
聲稱功效:健脾開胃
主治:用於脾胃虛弱,脘腹滿脹,食少便溏。
③大山楂丸
成分:山楂、六神曲(麩炒)、炒麥芽
聲稱功效:開胃消食
主治:食積內停所致的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脘腹脹悶。
④甘麥大棗湯
成分:甘草、小麥、大棗
聲稱功效:養心安神,和中緩急
主治:臟躁。症見精神恍惚,常悲傷欲哭,不能自主,心中煩亂,睡眠不安,甚則言行失常,呵欠頻作,舌淡紅苔少,脈細微數。
他人之良藥或為汝之毒藥。
你忙活了半日,忍受了嗆鼻的藥味,終於能將一碗熱騰騰的湯藥端上桌面。
但,在你準備品嘗這一「人間苦味」前,不妨先問問自己:
這一碗棕黑色的中藥中,究竟藏著些什麼?
木森說
許多中藥材和中藥配方中都混有麩質,而這一點可能被絕大部分的中醫醫師所忽視——這種忽視或許就使得某些治療變成了傷害。
「為什麼我吃中藥越吃越虛?」
也許,答案就在於那一碗湯藥中。
無論是現代醫學還是傳統的中醫,它們都有著許許多多的不足。某些治療可能不僅沒有必要,反而會帶來負面作用。
不過,這並不意味著我們應該放棄它們。
相反的,了解了醫學的局限性,我們會更清楚通往治癒的正確道路。
——真正的治癒很難光靠一劑特效藥或是一副妙方。
換藥再換藥只會陷入「治療的旋轉木馬」。
——真正的治癒更多是在醫療之外
那包括吃你應該吃的,動你應該動的,管你應該管的(壓力)。
參考文獻:
1. Volta, U., & De Giorgio, R. (2012). New understanding of gluten sensitivity. Nature Reviews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 9(5), 295-299.
2. Vega, C. P. (2008). How much gluten is too much? A best evidence review of celiac disease. Aliment Pharmacol Ther, 27, 1044-1052.
3. Roque, M. V., Camilleri, M., Smyrk, T. C., Murray, J. A., Marietta, E. V., Oneill, J., ... & Burton, D. (2013). A Controlled Trial of Gluten-Free Diet in Patients With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Diarrhea: Effects on Bowel Frequency and Intestinal Function. Gastroenterology, 144(5).
針對評論區的統一回復:
1.乳糜瀉在中國不僅存在,而且確診人數可能僅是冰山一角。
之前的文章:如果不僅僅是1000萬中國人的生命受到威脅對中國乳糜瀉問題進行過詳細的探討。
根據現有的文獻,乳糜瀉在中國的發病率可能在1%左右。但現有的調查樣本容量不夠大,還需要進一步的流行病學調查。
根據上海國際醫學中心消化科主任醫師夏璐醫生,很多乳糜瀉患者可能被掩蓋在了功能性消化不良或腸易激綜合征等診斷之中了——特別是所謂的「難治性腸易激綜合征」。
2.酵母發酵過的麵粉「無法防止」麩質對乳糜瀉患者造成的傷害。
該項研究可見: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25816160
上面我們也提到了,對於乳糜瀉的患者,連續每日攝入200毫克以上的麩質就會出現腸道的病變。這種病變往往會在幾周內發生。
3.不同中藥配方中的具體麩質含量還有待測定。但按照美國FDA對無麩質食品的定義
商品配料不能包含以下原料:
含麩質的穀物
從未經過除麩質工序的含麩質穀物中提取的原料
從經過除麩質工序的含麩質穀物中提取的但麩質含量超過了20ppm(百萬分之20)的原料
顯然,炒麥芽、神曲之類的中藥材是不符合無麩質要求的。
4.非乳糜瀉的麩質敏感和乳糜瀉是兩個不同的病症。
雖然它們都由麩質造成,但發病機理是不一樣的。具體可見:這一次,我們更確定了小麥的傷害
立場聲明:
我並沒有詆毀中醫的意思,我只是想指出中醫現存的一些問題。
沒有一門學科的完美的,每一門學科都需要通過新的研究來不斷地完善自己。
就拿西醫中的抗生素為例吧。
我們曾知道抗生素可以殺菌,所以我們曾大量地用廣譜抗生素來治療細菌感染。
但後來,我們發現了抗生素會造成腸道菌群的失調,並引起耐藥性細菌的感染
——但我們否定了整個現代醫學嗎?當然沒有。
我們根據新的研究,採取了更合理的抗生素限控和管理手段。與此同時,我們正研發新的方法來抵禦細菌的感染,比如,特定的益生菌菌株、靶向給葯系統等等。
同樣的,對於中醫而言,迴避麩質的問題並不能解決任何問題。
我們的目的並不在於爭論對錯
——我們希望的是,更多的人能得到正確而有效的治療,從而獲得更好的健康保障。
推薦閱讀:
※神秘東方力量:老外,你服不服?
※一則關於中醫的簡短笑料
※如何根治腳氣,爛腳丫?
※惱人的少白頭該怎麼辦、、、
※為什麼中國庸醫多?-----寫在「茵梔黃洗地文」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