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會睡覺了
註:該案例是為了說明問題而虛構,請不要對號入座!
來訪者為大二女生,因失眠問題前來諮詢
訪:我都快被折磨的不行了。我高中以前沒住過校,進了大學後,我們六個人一個宿舍,大家的生活習慣都不一樣,尤其是睡覺時間的不一致。寢室有幾個同學睡的比較晚,每次都是熄燈之後才去洗刷,洗刷完後還有看電腦,玩手機,搞的我無法睡著,一直要等到她們都安靜了之後我才能睡著。開始我以為習慣了就好了,可是情況發展越來越糟糕,現在哪怕是她們安靜了,我還要在床上醞釀好久,翻來覆去的睡不著,最嚴重的時候每晚只睡2、3個小時,第二天起來就精力很差,經常頭痛,上課老走神,看書也看不進去,真是太難受了。
咨:睡不著確實很折磨人。那麼當你躺在床上睡不著的時候,你都想些什麼或做些什麼呢?
訪:還能做什麼,就躺在那裡,心裡默默的念著趕緊睡著吧,越這樣想就越興奮,越緊張,心跳也加快,這身體一緊張吧,就想去廁所,一晚上不知道要去多少次廁所,其實每次也尿不多,就是緊張。然後就是各種想法,想想白天做的事情,計划下明天該做的事情等。該試的方法都試過了,睡前喝牛奶,泡腳,跑步,還包括吃一些健腦的保健品,但是都沒用。去過醫院,但是醫生一般都會開安眠藥,因為害怕上癮所以就拒絕了。還試過數羊,數都幾萬隻了都沒睡著,越數越興奮。
咨:嗯,越想睡著卻越興奮,睡不著。那我們反向思考一下呢?
訪:反向思考?
咨:是啊,反向思考。我先給你講一個案例,這是一個著名心理學家弗蘭克爾做的一個案例。說有一個老太太失眠多年,在這期間找了多家醫院治療,找了多名的心理諮詢師諮詢都沒有效果。這次她找到了弗蘭克爾,她描述了自己的癥狀後,弗蘭克爾給她了一個很簡單的方法,說你回家後,把你床對面的桌子上放一小鬧鐘,每晚躺在床上後,你就盯著這個鬧鐘,每過十分鐘你就過去敲它一下。這個老太太一開始很懷疑,這樣做不更睡不著了么?但轉念又想:反正試過很多方法都不管用,這次就死馬當活馬醫吧,試驗一下再說。結果是這個老太太按照弗蘭克爾的方法去做,一個月後失眠就好了。
聽完這個故事後,來訪者笑了起來。
訪:我明白了,越想睡著越睡不著,不想睡了倒睡著了。
咨:是啊。其實睡眠是一個很自然的過程,是人體的本能需要。弗蘭克爾把睡覺比作成落在你手上的鴿子,如果你動它一下它就飛走了,如果你不動它,它就站在那裡不動。而對於失眠的害怕,導致了一種過度的睡眠意象,我們躺在床上的時候總是在觀察自己,總是問自己:睡著沒有,怎麼還沒睡著,即總是想去動一動這個鴿子,自然它就飛走了,離你而去。
訪:嗯,我想起來了,我有時候很會產生這樣的現象,明明是快要睡著了,卻一下又驚醒了。聽了你說的之後,我忽然明白了,這個驚醒是不是就是因為觀察自己,自己把自己給叫醒了吧?
咨:是的,就是因為太注重睡眠,所以時刻在觀察自己,一遍一遍的叫自己,哪還能睡著呢?我們把睡眠了看的太重要了。
訪:睡眠當然很重要啊。晚上休息不好,白天就沒精神,一沒精神什麼都做不下去。這時候就心煩意亂,我就想你看這都是因為昨晚沒睡好導致的,今晚可千萬別失眠了,一定要早早睡著。
咨:有效果么?
訪:唉,沒有好的效果,只有壞的效果。有時候白天想這些的時候都緊張。
咨:不失眠的人,在白天正常的工作和學習過程中,也會出現一段時間的疲勞和精力不足的情況,記得我上大學的時候,早上前兩節的課程有很多同學都會趴在課桌上小睡一會。人的注意力的集中也會有起伏變化,不同的人集中的時間會不同,比如有的人可能能持續集中20分鐘,有的人能持續集中30分鐘,當然這還跟你所從事的任務的難度和性質有關。但是,當我們不失眠的時候,發生這樣的情況,我們不會去在意它,甚至根本就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而一旦失眠就會對這些本來日常生活中經常發生的現象過於敏感,一旦走神、精力不好、疲勞,就馬上對自己說:「看,這就是昨晚沒睡好的結果,今晚千萬不要再失眠了。」這時候,昨天晚上自己躺在床上翻來覆去難以入睡的情景又歷歷在目,這麼痛苦的經歷誰都不想再想經歷一次,就會告訴自己:今晚一定不能再這樣了。這樣一想不僅不能使你如願,而且今晚你一定還會繼續昨晚的噩夢。這就是我們心理學的預期性焦慮,指在事情沒有發生之前,就開始擔心,那些可怕的景象就在你頭腦中出現,繼而試圖告訴自己到時候一定不要這樣。結果卻恰恰相反,你這些可怕的景象到時候一定會發生。
訪:嗯,確實是這樣的。那我該怎麼辦啊,尤其是晚上躺在床上的時候怎麼辦,也像那個老太婆一樣敲鬧鐘么?
咨:其實我以前也有過一段時間的失眠,但不是連續性的,偶爾會出現躺在床上睡不著的情況。就像你所說的,睡不著的時候除了想睡著之外,就是各種想法在頭腦中出現。我發現這種想法都是跟自己有關的,無非就是反思過去,規劃未來。後來,有一段時間有一個我特別喜歡的電視劇,我每晚看完後都躺在床上把電視劇的情節在大腦中過一遍,我忽然發現,那段時間我竟沒失眠過。以後,每當我感覺自己要失眠了,我就用這種方法,找一個自己喜歡的電視劇在頭腦中就像放電影一樣,讓畫面和情節在頭腦中自然呈現,不知不覺就睡著了。你可以試驗下這個方法,當然你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想像畫面,比如你到過的最美麗的地方。
訪:這不就是轉移注意力么?跟數羊是一樣的吧,我試過了,不管用。
咨:也有的人數羊管用,為什麼你不管用呢?這是因為你把數羊當成了手段,而不是目的?
訪:怎麼講?
咨:如果你單純的就是數羊,而沉浸在數羊的過程中時,就會起作用。而你為了睡著而數羊時,你的目的不是數羊,而是睡眠,你數幾隻之後還會反過頭來問自己睡著了沒有,就又把自己給叫醒了。
訪:明白了,首先還是要放棄對睡眠的渴望。
咨:是的。放棄了對睡眠的渴望,然後學著想一些跟自己無關的畫面,或者觀察自己的呼吸或身體的某個部位,都可以。這個地方還要注意,是想像或觀察,而不是思維。
訪:兩者有什麼區別么?
咨:比如我們眼前的這個桌子,你在頭腦中自然的出現它的形狀就是想像,而你對它評價,比如它是方的、白色的、四條退等,就是思維。思維就是我們的內部語言,思維一活動就會使我們清醒。
訪:明白了,我知道該怎麼做了。我還有一種現象,因為對睡眠看的很重,就對周圍的環境也很在意,比如有時候宿舍同學的鐘錶走動的聲音,我就特別的煩,可是後來自己想想,為什麼有時外面那麼大的聲音,比如打雷、下雨、汽車聲等,我不在意,卻單單對這麼小的聲音難以釋懷?
n 咨:嗯。我們先來反思一種現象。有些夫妻,其中一方會打呼嚕,而另一方不打,睡在一張床上卻不受影響。甚至時間長了,打呼嚕的出差了,不打呼嚕的道不適應睡不著了,你覺得這是什麼原因?n 訪:應該是適應了吧?n 咨:是的。那該如何適應呢?你對兩種聲音有不同的反應,是因為你對他們的態度或想法決定的。你想,外界的打雷下雨汽車的聲音,,你能控制的了嗎?你能告訴老天爺:「我要睡覺了,你先別打雷,等我睡著了再打雷下雨」。n 訪:哈哈,那是做不到的。即使做到了,估計老天爺也不會聽我的。n 咨:是的,那麼對這些聲音你覺得自己控制不了,改變不了,所以只有接受,接受了你就不跟它們去鬥爭,你也就不會受影響了。而對於自己旁邊鐘錶的聲音呢?n 訪:因為我覺得我能控制的了,能克服的了,所以不接受。所以就煩躁。n 咨:對。所以,當你不去想控制它們,而是去接納它們的時候,你就不會受它們的影響了。在有人類存在以來的漫長歷史長河中,絕大多數時間內,人們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睡眠是生理必需的,是司空見慣的一種現象,我們每個人一生大約有三分之一的時間在睡眠中度過。可是隨著工作壓力的加大、生活節奏的加快,能美美的睡上一覺成了很多人的奢侈品。那麼我們可以學習這個老太太,用保持清醒的矛盾意向去代替想要睡著的過度意向。這時候,我們不要強迫自己入睡,我們的身體會自動獲得必要的睡眠質量。我們不可操縱我們的身體,我們所要做的只有聽從身體的信號。當我們不能入睡時,實際上是對不能入睡的預期性焦慮導致一種強迫入睡的過度意向,如果我們能夠用保持清醒的矛盾意向去代替它,睡眠很快隨之而來。
推薦閱讀:
※啊,我怎麼又臉紅了?|社交臉紅的成因和應對技巧
※《反本能》|為什麼有的人可以更優秀?
※如何評價《天生變態狂:TED心理學家的腦犯罪之旅》一書?我們該如何認識變態心理與行為?
※求類似於《巨嬰國》的書?
※團隊合作中如何承認錯誤或者面對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