獵頭行業都有哪些坑---中國獵頭第一人告訴你

23年前,提起「獵頭」這個詞,估計大家都覺得一頭霧水,誰也不知道獵頭到底是幹啥的,當年紀雲在讀者文摘上看到一篇豆腐塊文章,介紹獵頭這個職業是為企業尋找人才,紀雲覺得這是一個不可多得的商機,受這篇文章的啟發紀雲開設了中國第一家獵頭公司—泰來獵頭,既取名Talent音譯,又寓意否極泰來,紀雲也因此開了中國獵頭行業先河,成為中國獵頭第一人。

自從入行到現在,紀雲23年如一日,在充滿誘惑的獵頭市場,他始終執著於對獵頭的深刻定義,把獵頭當成一門人才藝術,不盲目擴張,不唯利是圖,如唐吉可德一般,對於自己的獵頭夢想充滿了理想主義的忠誠。今天老王專程採訪了中國獵頭第一人—紀雲先生,聽聽他眼中的獵頭到底是什麼?

獵頭是一門藝術

獵頭公司剛剛出現在中國時,被人們視為專挖牆角的不光彩角色。但隨著市場經濟的進一步完善,人們越來越認同和需要專業的獵頭公司對人力資源進行優化和配置。這是獵頭公司的勝利,更是社會進步引導人們觀念更新的結果。

獵頭公司作為一家企業要先生存下去,要敬畏市場,要做更多市場化的服務和策略,也有很多獵頭公司、獵頭顧問這麼做了,紀雲認為這些都是無可厚非的,畢竟要先求生存再求發展。但是在紀雲的獵頭觀中,獵頭不是一樁買賣,而是一種藝術。

「泰來23年的時間,因為對獵頭的認識,如果我自己去反思,可能過分執著於對獵頭的深刻定義。國際獵頭就是人才專業諮詢,所以才有過程收費的概念,需要簽合同收費,當然這種模式取決於顧問的高素質高水平,能夠面對真正高端客戶,高水準的人才。美國保持著這種服務狀態,以顧問為中心的項目組,歐美承認這個價值的過程」紀雲向老王娓娓道來。

中國最初發現人才的地方只有職業介紹所和人才交流中心,這些地方非常粗放,沒有精細劃分,都是泛泛溝通,而獵頭就是一種智力型工作,像會計師、律師

一樣提供智力服務,做獵頭必須非常透徹的去了解心理學、社會經濟學、探知各個行業的水深水淺,才能找到客戶與候選人深入溝通,找到他們的共同頻率。把獵頭當成一門溝通的藝術,是這個信念一直支撐我走到了今天。所以23年來我們的名字一直叫「事務所」。

為什麼說是藝術,紀雲認為:獵頭提供的是三方服務,有候選人有客戶,而人恰恰是世界上最無法控制的,你只能去影響他們,通過你的智慧影響到客戶和候選人,這其中包含了你對客戶所在行業、對客戶崗位需求的深刻理解;也包含了你對候選人的人格、價值觀、能力經驗長板短板的精確把握;還有你對雙方的看法與態度,最終能讓候選人和客戶走到一起,這中間的溝通交流需要你自己體會、拿捏、感受、玩味,這就是藝術,這樣才能真正的呈現獵頭的價值。

本土獵頭為什麼這麼Low

在國內,很多顧問把獵頭做成了一種銷售,或者是一種招聘,這是我們很不願意看到的,這樣做沒有呈現獵頭的價值。在紀雲看來:做獵頭有三重境界,第一重是:數量與速度;第二重是:品質與諮詢;最高境界是:信任與藝術。

紀雲說:「真正的獵頭與企業的溝通模式應該是:『我不著急,我只信任你,你知道這個行業的動態與表現,你知道最合適的人是什麼樣子』這才是真正的獵頭,在速度與數量上其實都是做的招聘,根本就不是獵頭。」

紀雲認為:在光輝國際,獵頭顧問都是40-50歲的人,他們層級都是世界500強或者其他大企業的高管、諮詢師、合伙人等等,對企業的管理理念、對社會的認知、對信息的匯總和搜集、對人才的判斷都非常的成熟,能夠極大程度的取得客戶和候選人的信任,從而影響到他們,這才是真正的獵頭服務。

我們做獵頭,就應該了解獵頭的根本,獵頭就是一件諮詢,不是簡單的發現信息傳遞信息,這其中的過程包括你能真正與候選人溝通--交流--判斷--甄別--推薦,而這每一步都需要人的智慧實現,如果沒有這個過程就不是真正的獵頭服務,提供信息服務和招聘與提供智力服務不是一碼事。

中國獵頭行業比較混沌,很多顧問都是信息輸送,並不是真正的獵頭,更可惡的有很多獵頭幫助候選人簡歷造假,獵頭本身沒有變,只是很多操作的人為了迎合市場需求,貶低了獵頭的價值,獵頭要追求品質,沒有品質不會呈現價值。

獵頭行業的的那些「坑」

「這個世界上沒有比在國內干獵頭更悲催的事兒了」紀雲向老王感慨說,干之前不給錢、乾的過程中不給錢,幹完說不給錢就不給錢,說白乾就白乾,社會上哪個行業是這樣的啊,只有獵頭是這樣,比古代的丫鬟還悲催,丫鬟起碼還提供吃住呢!

那麼獵頭行業還有哪些不得不防的「坑」呢?紀雲向老王一一細數:

第一個坑:難

乾的必須是用人企業幹不成的事情,否則人家能找到人才憑什麼找獵頭;

第二個坑:無法量化、規模化

人才沒有一個量化標準,獵頭找到的人才不可能都符合企業的用人要求;並且獵頭無法規模化,不可能出現推薦成功一個人,企業再向獵頭征訂10個的情況。

第三個坑:永遠從零開始

一般人會想,獵頭物色成功一個高級人才,就能掙個十好幾萬,一年多弄幾個不就發了。其實,獵頭的每一個案子都是從零開始。這也就意味著獵頭忙,但不一定都掙得到錢。

第四個坑:客戶水平低

國內很多企業的人力資源部不專業,為了追求KPI,盲目快速的找人,其實根本不知道自己要什麼樣的人,甚至有明目張胆向獵頭索取回扣,中飽私囊,國內獵頭真的不好做。

第五個坑:價值鏈未形成

獵頭是一種高智力的諮詢服務,是基於顧問多年的社會閱歷,管理經驗構成的諮詢服務,但是由於國內很多顧問都是年輕人,執著於搜簡歷賣簡歷根本無法與人溝通,而整個社會環境對於無形的價值也沒有形成價值鏈,所以導致獵頭顧問根本無暇於培養自己的視野和溝通藝術,而是希望快速出單,早日百萬顧問。

第六個坑:快速發展

獵頭沒有真正所謂的產品,實際提供的是服務,是諮詢,而且服務有沒有辦法規範化、流程化,因為每個客戶每個候選人都不一樣,沒有標準化產品如何才能迅速的規模化?

在追求商業化的大潮下,很多企業經營的目的就是迅速的擴大增值升級規模化。看似企業擴大了、人員增多了,看似烏央烏央的人,難道就能發現更多高端職位獲得更多高端客戶嗎?並不是!真正的高端獵頭實際只是一個小的精英群體,是頂級價值的支持與回報。

很多擴張的大公司其實做的是所謂的招聘是,招聘網路的延伸,信息搜集傳遞的網路,不是輻射真正具有諮詢內涵的獵頭,不是獵頭的形式。

獵頭行業的未來趨勢

關於獵頭的發展趨勢,老王最關心的是互聯網和一些獵頭平台對獵頭行業的衝擊,所以很想看看獵頭第一人是如何看待這個問題的。

紀雲表示:互聯網技術的出現只能使獵頭行業在速度和數量上得到提升,互聯網大數據,看似準確其實價值非常低,只能得出一個人一些很硬性的指標而已。而判斷人的人格能力價值觀,經驗背景、學歷背景,在公司的表現如何、溝通能力怎麼樣?情商高不高?計算機技術實現不了這個判斷。

獵頭顧問最大的價值就是對一些無形的東西進行判斷,而這個是最重要的,所以互聯網只能在大數據方面提供一些輔助,根本談不上所謂的巔峰獵頭行業。

中國獵頭行業的出路在哪裡呢?我們有希望超過國際五大獵頭公司嗎?

面對老王的有一個疑問,紀雲侃侃而談:「不談超過,獵頭就像打高爾夫進入狀態一樣,誰也不會超過誰。我認為獵頭的根本問題還是認知的問題,根本不知道做獵頭是諮詢是智力服務,這樣就很難上道兒,很多人把獵頭當做買賣、當做信息量展現。獵頭的實質是智力服務,是幫客戶完成他們完成不了的高難度的判斷甄別。

泰來未來會如何發展

干獵頭23年,紀雲最大的收穫就是;能讓一件事一直這麼執著的辦下去,這是沒有人能比,根據中國工商局統計,中國只有3%的企業是超過20年的公司,泰來存在這麼多年,存在就是一種勝利,並且運營還是比較健康。

23年來我一直比較認真的面對獵頭是一個諮詢的事兒,泰來有很深刻和完整的人才評估體系和各種工作體系的建立。中國處於頂尖的顧問非常少,從業人員太年輕,不能作為獨立個體去完成真正高端職位的甄別。

在20多年時間內,紀雲幾乎沒有開除過員工,對於做一個企業來說,這種性格不是好事。所以泰來設立了合伙人制度,在紀雲來看,幾個人組成一個小團隊,大家信息資源共享、性格能力互補、人格經驗相互融合,這樣團隊能量就與國際頂級的顧問相媲美,這樣在推動項目上就會更有優勢。收入團隊和公司分成,並且是顧問拿大頭,公司拿小頭,這是泰來在探索的一條路子。

紀雲給年輕獵頭的建議

1、社會環境浮躁、不安定、都想快速追求回報,但是獵頭的工作性質和產品銷售完全不一樣,就像種蘿蔔和種人蔘,人蔘,十年才能有收穫,蘿蔔每年都可以收穫,就看你耐不耐得住寂寞,你得想到自己的成長就像是種人蔘,你才回價值連城。

2、不要去羨慕那些像是撞大運一樣,突然一年幹了100萬的顧問,這些是無法持續的,只是持續的搜集信息,碰上了一個概率,關鍵還是要用心修鍊自己,進入一種狀態,才能持續。

3、獵頭也有競爭,獵頭的競爭不是體育的競爭,體育競技是搏擊對抗,獵頭的競爭是對自我的戰勝,就像打高爾夫和打籃球,玩兒法不一樣,籃球是我們時刻要對抗,獵頭要追求高競技狀態,讓自己默默的拿到最低的桿數和最好的收穫,從而實現不斷的自我成長。

4、不要怕失敗,獵頭是世界上最難的事兒,干成就是小概率時間,能認識到這個事兒就會心平氣和了,不難的事兒成功的概率還很低呢,最難的事兒,不成功也很正常了。

最後老王想用紀雲的一段話結束此文:這個世界上有兩件事兒是最難的:第一件事是把別人的錢裝在自己的口袋,第二件是把自己的思想裝在別人腦袋裡,獵頭是通過三方交流用自己的思想影響別人,而不是給一份簡歷就成功了,作為一個獵頭顧問,你要經常捫心自問,你有思想能夠支撐你的工作嗎?

獵頭老王系頭條號簽約作者


推薦閱讀:

如何在知乎上裝得像個「先生」?
被稱為先生,李佩幸福嗎?

TAG:猎头 | 先生 | 思想 |